一: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没有第三方面军??
1930年5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决定将活动于闽西和赣南以及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团;还准备在这四个军团的基础上继续川大红军,然后再把它们编成四个方面军。根据这个计划,同年6月,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红五军、红八军在湖北大冶合编为第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随后,湘鄂赣边部分地方红军组成红十六军,也编入第三军团。7月,由湘鄂边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编的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组成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鄂豫皖的红军当时则未编成第四军团。
第一和第三两个军团组成后,按原定计划,本应在短期内迅速扩大,然后分别编为第一和第三方面军。但是,1930年8月下旬,一、三军团在湖南会师后,在两个军团的前委联席会上,以彭德怀为书记的三军团前委提议成立第一方面军和总前委,三军团编进一方面军建制。这就是说,三军团不再扩编为第三方面军。彭德怀还说:“从战略方针来看,我赞成三军团编为第一方面军的建制,统一指挥,这是革命的需要。”一、三军团前委联席会议通过三军团前委的这一提议,并一致同意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和第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这样,第三方面军就没有成立。
1931年1月,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河南商城城南的长竹园会师后,合编为红四军。同年11月,红四军与活动于皖西的红二十五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
1934年10月,第二军团和组建于1933年6月的第六军团在贵州印江的木黄会师,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1936年7月初,二、六军团及其总指挥部和谌????ㄔ??谝环矫婢?诰啪?牛┰诔ふ魍局蟹蠲?槌傻诙?矫婢??亓?巫苤富樱?五鍪比握?挝?薄?
长征之前,1933年秋,中央军委也曾有过把新成立的七、八、九、十这四个军团合编为第三方面军的计划,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由于这四个军团一部分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一部分跟第一方面军参加长征,所以合编计划未能实现。(雁峰/文,摘自《党史博览》)
二:红军第三方面军是谁带领的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那为什么没有红军第三方面军?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
中央原计划将红军1、2、3、4军团依次扩编为四个方面军,后来因为3军团总指挥彭德怀主动提议3军团和1军团合编为第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第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第三方面军缺编。其实,据历史档案资料考证,缺编是另有原因的。
红军由军发展到方面军,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1930年1月以前,中央还没有统一编制红军的计划。那时中央认为:“目前中国,只有朱、毛、彭德怀的部队可以称为红军,其余如贺龙等都不能叫做红军”,只能算作游击队(1929年6月25日《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政治问题报告记录》)。因此,各地红军的编制及番号也就各行其是了。
1930年1月,中央军事部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全国红军的番号和编制,将几支较大的红军编为一至八军。4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红军按地域组成三个军团。5月间,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对该计划作了调整,决定组成四个军团,即三、四军为第一军团,二、六军为第二军团,五、八军为第三军团,十一、十二军为第四军团。六七月间,第一、二、三军团分别成立,只有第四军团没有成立。从目前所见到的史料看,在此期间,中央及中央军委并没有发出成立方面军的指示。
同年8月23日,朱德、毛泽东所领导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所领导的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会师。随即根据第二次攻打长沙的需要,为了便于统一指挥,自发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中央在得知此情后,仍然没有发出组织方面军的指示。8月29日,中央在给长江局的信中提到:“关于红军问题……在现时一、二、三军团上应成立总司令部组织”,并没有指示其组成红一方面军。这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要求全国红军的军团和方面军都取消,统编为一至七军,鄂豫皖地区的红军按统一规划编为红四军。中央在此期间的多次指示中,仍然坚持取消军团和方面军的意见。
1931年11月,红四军和新成立的红二十五军合攻黄安县城,为了便于统一指挥,成立了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可见,红四方面军的成立也不是中央统一规划的。诚然,1931年底中央也曾有过组织方面军的计划。按照该计划,全国较大的红军部队将基本上被编入第一、二方面军。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此计划未能实行。因为鄂豫皖地区没等到与湘鄂西及鄂北等处打通,早已成立了红四方面军(中央本来的计划是让他们成立红二方面军)。后来,他们得知中央这一指示后,也曾打算改称红二方面军,可是这个打算却一直没有付诸实行。造成红三方面军缺编,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一、四方面军的成立不是中央统一规划的,但毕竟已成事实。在那个年代,中央与各地的联系因交通不便而造成很多困难,各地的情况也是瞬息万变,因而发生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中央在后来的指示中,也承认了这些组织。作为主力红军,除此两大部外,尚有红二、六军团。1936年7月,这两个军团遵照中央的指示,合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于是,第三方面军只好缺编。
另外一个说法:
红军方面军是由开始第几军演变而来。关于第四军开始是1930.5黄公略5000人的第三军(后加入朱毛的第一方面军)。1931年贺龙成立10000人的第三军,1934.10.26改称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合并成为第二方面军。第一方面军领导第一军团林彪、第三军团彭德怀、第五军团季振同、第八、第九军团。而红四军成为第四方面军。第三方面军准备让第七......余下全文>>
三:红军长征中为何没第三方面红军
因为我们没有第三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只有一、二、四方面军,而无三方面军,是由于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的过程中,情况发生变化造成的。
四:红军为什么没有三方面军
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红军历史上曾有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但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呢?
1930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苏区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决定将活动于闽西和赣南以及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团,并准备在这四个军团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红军,然后再把它们编成四个方面军。
根据这个计划,同年6月,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红五军、红八军在湖北大冶合编为第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随后,湘鄂赣边部分地方红军组成红十六军,也编入第三军团。7月,由湘鄂边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编的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组成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鄂豫皖的红军当时则未编成第四军团。
第一和第三两个军团组成后,按原定计划,本应在短期内迅速扩大,然后分别编为第稜和第三方面军。但是,1930年8月下旬,一、三军团在湖南会师后,在两个军团的前委联席会上,以彭德怀为书记的三军团前委提议成立第一方面军和总前委,三军团编进一方面军建制。这就是说,三军团不再扩编为第三方面军。彭德怀还说:“从战略方针来看,我赞成三军团编为第一方面军的建制,统一指挥,这是革命的需要。”一、三军团前委联席会议通过三军团前委的这一提议,并一致同意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和第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这样,第三方面军就没有成立。
1931年1月,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河南商城城南的长竹园会师后,合编为红四军。同年11月,红四军与活动于皖西的红二十五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
1934年10月,第二军团和组建于1933年6月的第六军团在贵州印江的木黄会师,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1936年7月初,二、六军团及其总指挥部和第三十二军(原为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在长征途中奉命组成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1933年秋,中央军委也曾有过把新成立的七、八、九、十这四个军团合编为第三方面军的计划,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由于这四个军团一部分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一部分跟随第一方面军参加长征,所以合编计划未能实现。
五:红军为啥没有红三方面军?
众所周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有三支主力部队,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如果按建制序列来讲,缺红三方面军。那么红军为什么没有建立第三方面军呢? 其实,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都不是统一按建制关系成立的,而是各自在战争实践中形成的。这主要是当时革命战争形势和军队建设的特殊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红一方面军成立时间最早,1930年8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湖南省浏阳县永和市会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统一军事指挥的指示,两军团前委举行了联席会议,决定将红一和红三军团合编为中国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代远任副总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辖第一、第三军团以及特务团、总医院和军官学校分校等,共计3万余人。 红四方面军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恰逢“十月革命节”,鄂豫皖中央分局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作出了成立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决定,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辖第4军、第25军、教导团和彭杨军政干部学校等,全军近3万人。 红二方面军则是在长征途中成立的,并且也是中革军委(当时中央军委的称谓)直接命令成立的。1936年7月1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红六军团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5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二、红六军团和第32军组成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不久,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于10月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一方面军成立后,中央曾于1931年12月打算按照编制顺序将鄂豫皖苏区的红军统编为第二方面军(中央此时尚不知道红四方面军已成立的消息),但由于此前红四方面军已经成立了,因此这个想法未能落实。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红一方面军为主,红15军团及陕北红74师等部队编成了第115师;以红二方面军为主,第2、第6军团和陕北红军第27、第28、第32军及独立第1、第2师、总部特务团等部队编成了第120师;以红四方面军为主,陕北红军第29、第30军和第15军团骑兵团及陕甘宁4个独立团等部队编成了第129师。雄师劲旅奔赴抗日战场,为人民再立新功。
六:红军长征会师后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经编成一、二、四方面军,而没有编成三方面军,原因何在?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央曾计划将红军一、二、三、四军团依次扩编为方面军,后来,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缺编。然而,据历史资料记载,红三方面军缺编另有其他一些原因。
中国工农红军由军发展到方面军,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1930年1月以前,中央没有统一编制红军的计划。那时,中央认为:“目前中国,只有朱毛及彭德怀的部队可以称为红军,其余如贺龙等都不能叫做红军”,只能算作游击队(《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政治问题报告记录》1929年6月25日)。因此,各地红军的编制及番号也就各行其是。
1930年1月,中央军事部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全国红军的番号和编制,将几部较大妁红军编为一至八军。这是红军史上的第一次统一规划。4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全国红军按地城组成军团,一为“湘鄂赣交界处的三、四、五等军”;一为“湘鄂边界的二、六、十等军”;还有一个是“闽粤桂十一、十二、七等军”(《中央军委军事工作计划大纲》1930年4月15日)。这是红军首次由军组成军团的计划。5月间,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对这个计划作了一次调整,决定组成4个军团,即四、三军为第一军团,二、六军为第二军团,五、八军为第三军团,十一、十二军为第四军团。6、7月间,红一、二、三军团分别成立,只有第四军团没有成立。从目前所见的史料看,在这期间,中央及中央军委并没有发出成立方面军的指示。
1930年8月23日,红军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随即组成了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在得知这一消息前后,仍没有发出组成方面军的指示。8月29日,中共中央给长江局并转湖南省委、湘鄂赣前委及后委的信,即关于占领长沙的战略与政策的指示,其中提到:“据报载三、四,五、八军已取得联络……对于你们有下列紧急指示,……关于红军问题……在现时一、二、三军团上应成立总司令部组织,中央决定以朱德同志为总司令以统一指挥”,没有指示其组成红一方面军。当时,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在报道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时,从未使用红一方面军的番号,而是用三、四、五、八等军的番号。而另一方面,红军第一方面军的成立是自发成立的。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9月17日给中央的报告中说:红一、三军团会师后,为指挥一、三两个军团起见,已由一、三两军团前委联席会议决定组织总前委,毛泽东为书记,公开组织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杨岳彬为总政治部主任。9月20日,彭德怀同志也向中央报告说:“现在我们与一军团在军事上组织了红军第一方面军。”可见,红一方面军是由一、三军团前委联席会议根据第二次攻打长沙的军事需要,为指挥方便而自行组成的。
以鄂豫境地区的红军为基础组成的红四方面军也是自行成立的。在这个地区,我党曾较早地创建了红军部队。1930年4月,中央军事部在计划组建红军军团时,决定该地区的红一军“候其发展程度再定”,暂不编为军团。5月,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决定编红军为4个军团,红一军亦不在其列。6月,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工作计划中,曾打算把鄂豫皖地区之红一军和鄂北之红九军合编为红四军团,最后也没有编成。到了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要求全国红军的军团和方面军都取消,统编为一至七军,鄂豫皖地区的红军按统一规划被编为红四军。1931年1月,红四军正式成立。中央在此间的多次指示中,仍然坚持取消军团和方面军的意见。11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还发布通令:决定在中央革命军事委......余下全文>>
七:长征中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由于
“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
“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 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
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
,
,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
在懋功会师。
原在川陕根据地,为向川甘边发展,1935年 3月28日至 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
主要领导人
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
(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9月
率左路军到达
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
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余下全文>>
八:红军长征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 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为向川甘边发展,1935年 3月28日至 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
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余下全文>>
九: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所谓方面军,通常是指由两个以上军团(也称集团军)组成,并担负某个战略区域的全部作战任务的野战军主力部队。苏区时期,随着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为便于指挥,中共中央军委于1930年4月15日首次提出:“必须成立军团以上的统一指挥机关,目前应该准备成立的这种机关有三:一是湘鄂赣交界的三、四、五军,一是湘鄂边界的二、六、十等军,一是闽粤桂的十一、十二、七等军。”这里所说的湘赣鄂交界的三、四、五军,是指朱毛军及彭德怀所领导的部队;湘鄂边界的二、六、十等军是指贺龙所领导的队伍;闽粤桂的十一、十二、七等军则是指由邓小平、古大存等所领导的部队。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又决定把主力红军组成4个军区:四、三军为第一军区,总指挥是朱德;三、六军为第二军区,总指挥是贺龙;五、八军为第三军区,总指挥是彭德怀;十、十二军为第四军区。显然,这里所说的第一军区是指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第二军区是指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第三军区是指湘鄂赣边革命根据地;第四军区则是指方志敏等所领导的赣东北、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根据这一命令,红一、红二、红三军团相继成立。而红十、十二军则因为各种原因未成立第四军团(当然,这又是另一个党史专题了)。 随着 “立三左倾中央”的当权,1930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工作计划》再次规定:“红军依照向武汉长江发展的目标,分四(个)方面军,第一军团下属第三、四、十军,总指挥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第二军团下属第五、八军,总指挥彭德怀;第三军团下属第二、六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周逸群;第四军团下属第一、九团。这四个军团应当迅速成立。”首次明确作出了成立方面军的决定。这个决定虽然早在1930年6月就发布,但实际上各方面军正式成立时间先后竟长达6年:红一方面军于1930年8月在浏阳永和成立;第四方面军于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县七里坪成立;红二方面军则迟至1936年7月初,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后,才由红二军团(贺龙部)、红六军团(任弼时、肖克部)及由红九军团改编过来的红三十二军合编正式成立。
显然,按中央的决定,彭德怀所领导的部队是准备成立红三方面军的。但彭德怀对准备成立红三方面军,一开始就持保留意见。1930年6月下旬,红五军会同红五军第五纵队在鄂东南的刘仁八镇召开前委会议。据《彭德怀自述》记述:“会上,滕代远、何长工传达了当时的中央会议精神……三军团由红五军扩编,辖五、八军和十六军。8月1日要扩大到五万人, 准备成立第三方面军。”对扩编为三军团,彭德怀同志说:“我开始是不同意的。”他认为现在部队还不够强大,“何必要虚张声势,搞一些花架子,实际上不能提高战斗力。”因为大家赞成,他就少数服从多数,遵照中央的指示,宣布成立红三军团。但是,对于准备成立比军团更高一级的红三方面军,他并不同意。
1930年8月,为执行“立三左倾中央”攻打长沙,实现“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目的,红三军团攻打长沙失败后,红一军团也从南昌赶至浏阳永和与红三军团会师,准备再攻长沙。根据中央的决定,为便于统一红军指挥,8月23日,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召开前委联席会议,决定正式成立红一方面军。彭德怀同志提议三军团编为一方面军建制,会议一致同意。当然,对促成红一方面军的成立,毛泽东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彭德怀的大力支持。这样,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同一战略区内成立红三方面军已无必要。事实上,当初中央决定由红五、八军再发展为方面军,规定其活动地域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这一设想,红三军团也没有执行。红一方面军成立后,红三军团再未回到湘鄂赣,一直留......余下全文>>
十:红军长征中有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没有红三方面军1930年5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决定将活动于闽西和赣南以及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团;还准备在这四个军团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红军,然后再把它们编为四个方面军。1930年8月下旬,一、三军团在湖南浏阳会师后,在两个军团的前委联席会上,以彭德怀为书记的三军团前委提议成立第一方面军和总前委,三军团编进一方面军建制。这就,三军团不再扩编为第三方面军,第三方面军因此没有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