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常态”下,2015年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路在哪

经济“新常态”的基础是企业“新常态”

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新常态”是中国经济 “新常态”的基础。那么企业的“新常态”又新在何处?或者说企业“新常态”的特征有哪些?

首先,企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已经到来。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这一增速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传统的依靠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主要依靠信息、知识和技术这些新要素,依靠创新获得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获取利润。在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下,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长期积累和投入,利润的获取将更加艰难,那种期待一夜暴富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而积小利为竞争力的企业将成为常青树、不倒翁。

其次,以现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物联网企业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已经初步形成覆盖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通信业和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改变着企业的生产、储存、营销全过程,产生新的业态,发展出新的盈利模式,引领着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带来新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再次,中小企业成为“新常态”的主力军。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亿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提供工资性收入。随着国家反垄断的规范化,国家将加大对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垄断的监管力度,依靠行政和技术进行垄断的机会逐渐弱化,相反,国家在财税政策、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创业兴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内在活力和动力的企业群体,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将发挥主导作用。很显然,中小企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最后,企业的国际化成为一种常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企业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与配置加速,中国企业通过引资、引技、引智的方式,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带向国际市场,在世界各地建立原材料基地、加工制造基地、研发设计基地和营销渠道,尤其是资源、能源、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跨国经营不可阻挡。

“新常态”下企业要抓住四大机会

面对“新常态”这样的大背景,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逐渐强身健体,同时要抓住机会,有所作为,少讲“逆势而上”,多说“顺势而为”,关键是要抓住四大机会。

一是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机会,尽快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速换挡步伐,始终使企业走在“新常态”的潮头。

二是抓住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带来的改革机会。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企业结构,“新常态”为企业加快混合所有制结构的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建设,改变企业僵化、缺乏活力的经营体制,将使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抓住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长期战略蕴藏的政策机会。新型城镇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引发中国社会一系列变革,巨量的投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产阶级群体的蕴育,为企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四是抓住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机会。中国的改革尽管已经30多年了,但由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总体上尚很陌生,很多企业尚不会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来配置资......余下全文>>

二:未来中国中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未来中国中小企业出路在哪里?王誉翔导师带着我们一起研讨。

21世纪,技术已开始经达到同质化,也就是说,今天你有这方面的技术,明天我就可以跟你一样获得这样的一种技术甚至比你好。因此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如果想靠技术优势获得盈利,已经远远不足以企业的顺利发展。 既然如此,企业发展比的是什么,比的就是谁懂销售产品谁就拥有话语权。所以在无数成功与失败的尝试中,被人所公认的行销概念开始传播,并立即得到广泛认可。专家指出:21世纪比的就是谁更懂得行销谁就能顺利走向成功。于是,以品牌营销的体系率先在大企业中使用,并产出丰厚的效益,如微软公司,没出产品之前就开始大肆宣传产品的订购,等收到了钱又开始投入新的产品的运营。这就是行销,就是在没有生产产品就开始运营,而不是传统的营销——先生产产品再营销。这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然而即使如此,中小企业并不能顺利获得有效的收益。很多效法品牌行销,却多数遭到失败,为什么呢?是品牌行销不好,很多人如是说。但事实却不是对与错的争论,而是适不适合的问题。 多数人或者多数企业无法获得成就是因为进入品牌行销的一种误区。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策略之神”王誉翔老师提出了两个概念——产品行销和策略行销,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去分析! 成功学告诉我们:企业要赚钱,一定要做品牌。所以品牌行销本身没有错,但是并不适合中小企业。这是因为建立品牌需要资金投入,需要时间去经营,去沉淀,而中小企业并没有多大的资金,也不允许长时间的煎熬。 因此王誉翔老师提出了产品行销其实就是绕过了品牌行销而直接把产品销售出去,是通过产品行销来拉动品牌的建立。 无论什么行销都是为了更好的把产品卖出去,但是偷过透过市场上很多现象,可以看到很多品牌行销的例子都不能如愿,品牌是打响了但是产品却不能有效的销售,资金投入了,时间也投入了,却仍然无效果,这就是品牌的极限和不足。——应该如何卖产品,有品牌不一定能够卖出产品。 企业有钱赚才能生存,有生存才有发展,而产品行销是直接把产品销售出去了,让企业直接有钱赚而不需投入太多资金和时间,就能轻松赚钱。有钱赚才是硬道理。所以产品行销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行销模式,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媒体砸广告砸市场,但是媒体只管赚品牌钱而不考虑你是否真的赚钱。所以不管品牌多么好,产品卖不出去一样赚不到钱。 支点行销(也称策略行销)是王誉翔导师提出的第二个行销概念——以支点行销来撬动企业的财富。王誉翔到时始终相信,企业里面一定有某个支点能撬起企业轻松倍增财富。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王誉翔导师终于找到了,这就是策略,用对策略赚大钱! 也许很多人对策略根本没有了解过的,因为这是颠覆旧有模式的新的行销概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去体会: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 饮水店,但是通过王誉翔老师的两个策略,就马上在两个月内倍增200%的营业额。 第一是顾问式强化饮水对身体的健康; 第二是跟直饮水机合作获得更高的利润。 至于具体怎么运作?能使得小小的送水店如何在没有做广告的情况下,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倍增了200%的营业额呢?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众多市场的开放都将给企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它正改变着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内容、方式乃至整个财务管理机制。众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要想生存、持续发展,国有企业要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必须思考改革的未来与面临的挑战,探索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发展趋势。  一、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目前,在我国及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三种: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  那么企业选择怎样的财务管理目标才更科学、更合理呢?首先应该分析究竟哪些利益关系人会对企业理财产生重要影响。与企业有关的利益集团很多,但不一定都对企业理财产生重大影响,在此我们可以借鉴理论界提出的三条标准:必须对企业有投入,即对企业有资金、劳务或服务方面的投入;必须分享企业收益,即从企业取得诸如工资、奖金、利息、股利和税收等各种报酬;必须承担企业风险,即当企业失败时,会承担一定损失。根据上述标准,不难看出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主要有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职工和政府四个方面。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利益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从理论上来讲,各个利益集团的目标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借此来实现他们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它将比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更为合理。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利益关系。  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长期稳定的股东;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培育可靠的资金供应渠道;关心企业职工利益,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引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以信誉为本,不断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知名度;重视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要,以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关心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使企业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尽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仍采用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但许多财务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了价值最大化理论在重视企业长远利益方面的突出优点,越来越多的理财人员开始接受这一观点。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几年中,企业价值最大化将会逐渐成为我国财务管理的主导目标。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应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不断拓展  1.与资本运营相关的财务管理问题。资本运营的目的是加速资本周转、实现资本增值、提高资本投资使用效果,这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资本运动由资本投入、运营、保值增值、回收等环节组成。按照传统的理财观念,资本运动与企业的供、产、销活动构成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两个侧面。资本运动应围绕供、产、销活动而展开。长期以来,受这种观念的束缚,严重阻碍了企业有效利用各......余下全文>>

四: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

现今的世界经济都是一塌糊涂,欧债,美债等等,外部经济环境不好,出口受阻,外国人没钱,无法购买中国商品,内部经济环境更糟,畸形的、居高不下的房价,虚弱的实体经济,企业家们都把钱拿去搞金融、地产投机了,经济发展怎么能好???????????????

五:“新常态”下,2015年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路在哪

经济“新常态”的基础是企业“新常态”

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新常态”是中国经济 “新常态”的基础。那么企业的“新常态”又新在何处?或者说企业“新常态”的特征有哪些?

首先,企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已经到来。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这一增速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传统的依靠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主要依靠信息、知识和技术这些

新要素,依靠创新获得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获取利润。在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下,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长期积累和投入,利润的获取将更加艰难,那种期待一

夜暴富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而积小利为竞争力的企业将成为常青树、不倒翁。

其次,以现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物联网企业将成为

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已经初步形成覆盖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通信业和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改变着企业的生产、储存、营销

全过程,产生新的业态,发展出新的盈利模式,引领着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带来新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再次,中小企业成为“新常态”的主力军。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为3亿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提供工资性收入。随着国家反垄断的规范化,国家将加大对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垄断的监管力度,依靠行政和技术进行垄断的机会逐渐弱

化,相反,国家在财税政策、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创业兴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内在

活力和动力的企业群体,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将发挥主导作用。很显然,中小企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技术

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最后,企业的国际化成为一种常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企业的

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与配置加速,中国企业通过引资、引技、引智的方式,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带向国际市场,在世界各地建立原材料基地、加工制造基地、

研发设计基地和营销渠道,尤其是资源、能源、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跨国经营不可阻挡。

“新常态”下企业要抓住四大机会

面对“新常态”这样的大背景,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逐渐强身健体,同时要抓住机会,有所作为,少讲“逆势而上”,多说“顺势而为”,关键是要抓住四大机会。

一是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机会,尽快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速换挡步伐,始终使企业走在“新常态”的潮头。

二是抓住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带来的改革机会。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企业结构,“新常态”为企业加快混合所有制结构的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建设,改变企业僵化、缺乏活力的经营体制,将使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抓住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长期战略蕴藏的政策机会。新型城镇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引发中国社会一系列变革,巨量的投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产阶级群体的蕴育,为企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四是抓住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机会。中国的改革尽管已经30多年了,但由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总体上尚

很陌生,很多企业尚不会运用市场经济......余下全文>>

六:如何发展中国中小企业

中国的中小企业具有自己的特点 ,如生产规模小、资金薄弱、适应性强、机制灵活等等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制约着其发展

,所以中小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 ,但是只依靠自己很难发展 ,国家也应该推出一些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很好的发展。如何增进信息交流 ,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 ,以及与外部的沟通 ,提高客户满意度 ,将成为众多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

七: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发展要建立互联网生态圈,完善企业的互联网生态,利用互联网基础元素加强品牌宣传,以及和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获取信息为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互联网生态圈的建设主要是企业网站、手机移动站、智能机APP、微信、企业OA等,这些事企业互联网生态圈的基础,通过整合,讲这些平台融合在一起,实现一个后台,一站式管理,对企业管理也更便利还能就降低成本。

八:中小企业的发展应该怎么去规划?

1、走专业化的道路,找准公司的定位。

作为一名合格的行业从业人员,应该对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未来几年,公司的发展到什么水平和何种层面,需要有一个提前规划并对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先知”。姑且不谈国际企业的影响,单单从国内及本地行业市场的趋势将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态势下,小公司的生存就面临着严峻考验,随时有被市场淘汰出局的风险。然而从企业性质和行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些专业化很强的小公司,他们凭借其专业化的服务赢得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在巨头之间的竞争中赢得了生存。反观我公司的前景,我们也要有很强的危机感,可以借鉴这些专业化小公司的发展道路,找准公司的定位,成为一家比较专业化、受人尊重的公司,这就需要我们对战略规划作出有前瞻性的设计或调整。

2、市场定位之后,开发自己的技术(产品)。

任何企业尤其是小公司在发展之初都是在借用或者代理别人的东西,这只能是一个常规做法,其效益的体现全在老板的关系网络,如果老板关系网络比较有竞争优势,公司会发展比较快,反之就会亦步亦趋,发展缓慢,甚至逐渐灭亡。由此可见,拥有自己的技术(产品)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奠基石。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自己技术(产品)。这仅仅是发展的第一步。

3、扩大市场份额(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积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力争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由本地市场慢慢向外围市场辐射,让更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公司和我们的技术。由我们“找客户”转到客户“找我们”。相对来讲,我们的技术先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同行之中无需更大的市场投入就可以占领绝大部分市场。在市场开拓领域,由上级层层向下级递进是最好的选择。

4、加强市场管理,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市场投入。

由单一的“点”向“面”转化。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流程。建立客户档案和区域客户档案。因为技术(产品)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同时随时监控和掌握区域内项目动态,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同时加大对区域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持和投入,加大对区域客户的培养和铺垫投入。由“个人”支持向行业“业内人士”支持转变。由办公桌会议转向技术论坛会议转变。

九: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及阶段 10分

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发展战略可分为明显的二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在

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的背景下,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实际上实行

的是大企业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在“轻纺工业六优先”的政策指导下,我国

工业化开始走向正轨,相应的实行的是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又面临着未来大中小型

企业发展战略选择的一个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决策,关系到今后我国经济长

期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局。

虽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工业化实行的大企业发展战略,但这并不排除历史上

的曾经有过的二次中小企业大发展的经历。加上改革开放后,以“贰镇企业”异军

突起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我国一共经历了三次中小企业大发展时期。这其

中虽然也有一些好的经验和作法,但更多的是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前二次,十分值

得我们认真地总结。

1

.第一次中小企业大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大跃进”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次中小企业的大发展。这次中小企业的大发展

是在激进的“赶超’战略(超“英”赶“美”

)的指导下,为进一步加速我国以重工

业为主的工业化进程,在大企业发展战略仍然不能满足“赶超”要求的情况下,不

顾一切地让不适合重工业发展的中小企业也参与到重工业化进程中来而发生的,它

给我国刚刚走上建设之路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中

小企业发展的事例,其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首先,重工业一般都是规模效益明显的产业,不易采取中小企业的形式,而“大

跃进”时期先后出现的所谓土“五小”

、洋“五小”

(

指小钢铁、小煤矿、小机械、小

水泥和小化肥等)大都严重违反了基本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规律。其次,中小企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稳定经济、活跃市场、保障就业、促进技术进步

等,而当时人们完全忽视或根本就没有这种认识和概念,中小企业成了实现某种政

治目的的工具。第三,这次失败给中小企业造成了所谓“分散化”的坏名声,破坏

了中小企业应有的声誉,使人们对中小企业产生了误解,影响了其正常的发展。

2

.第二次中小企业大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文革”期间,在农业机械化和为国防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再次兴起了大力

发展重工业型的地方“五小”工业的浪潮。并在各地经济“自成体系”的要求下,

各地方各自为战,重复建设,逐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结构雷同的“大而全、小而

全”的封闭式的国民经济体系。这次中小企业的大发展造成的影响虽然没有上次大,

但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

除了具有与第一次中小企业大发展时期相同的经验教训之外,还带有如下几个

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①是在要求各地建立独立的工业生产体系中,各地中小企业

不仅具有重化工工业的特点,而且还具有重复建设、结构雷同、

“小而全”等特征,

从而引起了地区间的资源争夺战,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②没有解决当时日益严

重的就业问题。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上的失误,当时城市就业形势已非常严峻。

然而,重工业型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高,吸收的就业量有限,

因此没有起到其应有的解决就业的作用。从而导致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奇特的解决就

业问题的方式

--"

上山下乡”

。③中小企业成为复制古董,重复旧技术的典型,完全有

背于中小企业应在技术创新上起中坚作用的要求。

3

.第三次中小企业大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改革开放后,......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