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庄规划的注意要点
制定村庄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对规划的要求,合理确定存在的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一、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二、坚持以促进生产发展、服务农业为出发点,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概述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工艺事业建设的引导与管理。四、贯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要求,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远景建筑园林相信,有了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并在规划指导下,统筹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共资金,便可解决当前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建设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乡村的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博客,微博),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2.主要目标。 从2013年起,每年重点培育建设45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年;每年治理改造200个左右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年。按照省、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要求,到2016年,全县有167个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有318个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县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标准。总体实现以下目标。生态宜居村庄美。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农民住房实用美观,中心村道路、电力、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自然生态保护良好,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兴业富民生活美。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转型升级,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文明和谐乡风美。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基本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农民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社会保持和谐稳定。3.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矿带村,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适时适度转移农村人口,努力实现中心村、小城镇与新型县城协调发展。坚持科学规划,示范带动。修编完善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执行性。坚持“面上打基础,点上求突破”,积极开展美好乡村建设试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扩大美好乡村建设覆盖面。坚持产业发展,注重特色。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总抓手,做强特色产业,做优品牌产品。把握每个村庄的地理因素和历史遗存、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注重保护地方特色,体现建筑个性和文化风格,防止千村一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每个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等方面差异,因村施策。现阶段应以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主。坚持县乡联动,协调推进。以县为单位整体谋划、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组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承担和实施好各项建设任务,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孝里镇的村庄规划
该镇把编制村庄规划做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已完成村庄编制规划的村有龙泉官庄、广里、潘庄等25个,正在实施的有10个。实现村庄“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目标,着力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根据各村的新村规划,利用春季有利时机,全镇新增绿地面积3000平方,新植各类绿化苗木2万株,新修街头小广场4处,新修村内排污管道6万米,新安路灯700盏。按照“政策扶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原则,切实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在2007年完成1200个沼气池建设的基础上,力争2008年新建户用沼气池1000个,现已建成300个,沼气池协会2个。实现了农村秸杆利用的节约化、资源化、能源化,促进农村节能减排,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学习借鉴章丘市三涧溪村经验,研究适合各村实际的为民服务方式,积极搭建为民服务载体。针对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壳家庭”的实际,各村组织党员、干部和一些农村各行业的能人与“空壳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及时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以党员干部和这些能人为中心结成一些小合作体,共同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之中来,春秋二季“三大堆”的清理、新植花草树木的管理、新建街道及平时日常街道的保洁、春种秋收等大家互相帮忙,形成一种新的良好的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五是充分发挥龙泉官庄、赵庄等示范村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四街村这个典型。在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四街村多方酬资124.6万元,将村内4米以上的街道全部硬化,实现硬化总长度达6.85公里,总面积达27476平方米。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中,建设沼气池78户,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共清理垃圾800立方,安装路灯120盏。今年该村将整修排水沟1200米,栽植绿化苗木5000株,建设文化娱乐广场四处,建设垃圾池15个,建设沼气池140户,争取本年度内70%的户用上沼气池,50%的户安装上太阳能,真正实现村庄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目标,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四:西庄村的新农村建设及村庄规划
2008年我西庄村被定为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新农村建设时间为2008年到2012年。按照规划全村分为一个蔬菜生产区、一个粮食生产区、一个公共服务区、一个休闲娱乐区、一个居民新住宅区五个区和一个蔬菜批发市场。根据西庄村规划内容规划总投资2480万元。其中产业发展规划投资850万元,村庄及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0万元,村民住宅拆迁改造投资1200万元。规划目标江西庄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到2020年国家对农村发展规划的目标是什么
到2罚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
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遵循的重大原则
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六: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第八章 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第四十条 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特色。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确定规划区范围、建设用地以及人口规模,提出居住点集中建设布局与措施;(二)确定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和发展方向;(三)划定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协调建设区,界定不同类型产业用地的范围,提出不同分区空间资源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四)确定供水、排水、供电、电信、燃气、供热、垃圾处理、农田灌溉、雨水集蓄、防洪堤坝等基础设施的布局,明确防灾减灾设施的具体安排,确定工程管网走向以及相应设施的布点;(五)确定对外交通、内部道路等级以及相应交通设施布局;(六)安排畜禽养殖场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用地的用地布局以及为其配套的各项设施;(七)提出保护耕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存以及地方传统特色风貌的规划措施;(八)确定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项目;(九)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乡规划还应当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第四十一条 村庄一般分为中心村、基层村。中心村为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中,规模较大、且公共设施比较完善的村庄。基层村为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村庄。第四十二条 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应当符合下列标准:(一)建设用地指标应当符合下表规定:(二)居住、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公共绿地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当符合下表规定:第四十三条 乡、村庄公益性公共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文体科技、教育机构、医疗卫生等类别。乡、村庄商业服务性设施包括日用百货、食品店、综合修理店、小吃店、便利店、理发店、盈利性娱乐场所、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点等各类商业服务业的店铺和集市贸易的专用建筑和场地。第四十四条 乡、村庄各类设施的配置应当符合下表规定:第四十五条 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确定独立设置的商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第四十六条 乡、村庄的道路系统应当根据乡、村庄的规模分级和发展需求确定。乡、村庄道路规划技术指标按照下表确定:乡、村庄道路系统配置应当符合下表规定:第四十七条 乡规划、村庄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和规划说明。规划图纸包括现状分析图、规划布局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图纸比例为1:1000至1:10000。第三编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七:做新农村规划得看什么规范啊
新农村建设向何处去?首当其冲抓什么?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规划是龙头。 应该说,自从中央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之后,各级政府重视村镇规划的意识日益增强,编制乡镇、村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建设规划的进度加快,力度加大。据了解,某省对去年一年全省村庄规划编制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检查,编制规划的进度飞速增长,基本实现省里下达的目标,但按照规范逐一对照,规划编制的质量却远远达不到要求。他们发现,一些市、县,乡、镇,为了应付指标,不少送检的村庄规划编制没有很好地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规划编制“克隆”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规划脱离实际,没有地形图。没有体现地形地貌和地方特点,特色不明显;有的规划没有解决好村庄道路、污水排放、垃圾堆放、古树名木保护等问题;有的规划用地指标未得到合理控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偏大,且存在大量占用耕地现象;有的规划成果不符合编制要求,未履行法定程序,没有征求村民意见,没有经过审批,没有报县政府批准,不具合法性等。由此可见,规划要真正合法和能有效地指导建设,就势必先规范化。 所谓规划,就是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矩,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大多数群众意愿、比较长远的发展计划。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之年,也是抓好新农村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关键一年,按质保量编制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至关重要。 如何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做到规范化,笔者认为,首先是规划要有前瞻性,要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5至10年的规划期限,分长期布局、中期建设、近期治理三阶段实施;其次是规划要具有科学性,要严格遵照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按法定程序及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再次是要尊重民意,要尊重地方民俗风情和生活、生产习惯,规划方案应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村民自治作用。
八:新农村规划怎样进行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新农村建设要实现既定目标,就必须发动多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科学的规划,整体的协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结合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新农村规划建设经验,新农村规划可按以下几点进行:
1、先规划后行动
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规划管理,杜绝违规建设。只有进行合理的农村建设规划,才能较好的控制农村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保证农村整洁、文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从实际情况出发,有的地方自然条件好,有的地方工业基础好,有的地方交通便利,有的地方文化底蕴深,有的地方经济比较发达,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积极探索,确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
3、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突出地域特色
根据村庄的整体风格、农民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地形、地貌特点,确定具体的布局形式和建筑风格。利用能够反映地域特色的地方材料,保存并维护村庄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传统建筑。
4、改善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的类型、规模、经营模式,要适应农村人口规模、结构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的选址、布局要科学、集中,既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达到改善条件的目的,又要节约资金,减轻负担。
九:如何做好新农村的规划设计?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其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不能理解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涵,但它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每个村庄要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认真抓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远景设计研究院认为目前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要重视解决好村庄规划,村庄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要解决好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调整难问题
三、要解决好村庄规划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四、要解决好农民建房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五、要解决好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
六、要解决好“空心村”问题
七、要解决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跟不上问题
八、要解决好村庄规划观念不强问题
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非常明确,内容非常全面,“十一五”规划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生产发展为新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各方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乡风文明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支持,村容整洁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管理民主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轨道顺利推进。
(一)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才能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的公共服务。
(三)乡风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乡风文明,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重建农村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四)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容整洁,就是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打造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农村新面貌,使农村成为人们享有幸福感的美好家园。这是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五)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中央领导同志和许多专家深入各地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包括到国外考察后,在总结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也有很强的可行性。它也可以概括为五个“新”:就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形成“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从“三农”方面看,也可概括为“三改一化”: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