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蕾莎修女的话读后感
爱很大,有大爱和小爱,博爱和永爱之分。我们不能去一个度衡量,要用心去探索。爱是心,心即爱,我们懂心,才会懂爱。
一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特蕾莎修女》的故事,它讲述了特蕾莎用一生去帮助和关爱那些流落街头的穷人,被儿女遗弃的老人,无家可归的孩子。特蕾莎明白这些老人哪怕看到儿女的一个微笑,听他们说一句话,远远地望他们一眼也就足够了。于是,她想方设法陪那些苦苦等待儿女的老人聊天。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饥饿的穷人买面包,送大米。教无依无靠的孤儿识字。最后,特蕾莎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她顾不上自己,又用自己获奖的基金去帮助他人。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特蕾莎用她一生的爱去呵护那些有困难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付出爱,我们并不是让您倾家荡产,大家只需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去用爱呵护那些残疾人、穷人、孤儿,和孤独的老人。要知道他们的心已经受到过一次极大的刺伤,因为他们是被遗忘的人。大家不应该去嘲笑他们,而是应该用爱去慢慢地将他们心里的那块冰融化掉。让他们明白:虽然他们自己和平常人有所不同,但是一样有人关心,让他们感到温暖。身为班长,平时,我也常常去帮助同学,同学病了,主动探望;见人摔倒,热情帮助。有一次,一位同学有道题老师说了好几遍可他还是不会。他问我:“庞梦怡,庞梦怡,这题我不会做,请你教教我吧。”于是,我手把手的教他,他通过了我的教导,终于会了。他连忙对我说:“谢谢你,谢谢你。”我急忙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就是这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热于助人的有心人。
雷锋叔叔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如果人人都有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让我们大声呼吁,让爱之花永放光芒。
二:特蕾莎修女的话读后感
秋天来了,有多少远方的游子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只因为秋天有中秋节,俗话说的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想到了家乡的亲人,便想到了落叶归根。
这时,我不禁靠窗而望,那细细的秋雨,淅淅沥沥。时不时还会发出“滴答”的响声,那如烟的秋雨弥漫了整个城市,此时此刻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关于雨的作文400字雨后的秋天也是喜悦的,因为它是个丰收的好季节,你看,果园里有那香飘诱人的气息,有许多人民都争着要去摘呢!而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一首丰收的歌。
渐渐的夜深了,星空洒遍,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抹上了一层厚厚的银沙,而就在这时,世上的一切都睡了。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谈笑丰收事,恭迎得意君”。秋天是多姿多彩的,它给农伯伯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同时,也给远在他乡的那些思念亲人的人们,带来一丝丝凄凉。我爱秋天,爱细细的秋雨。
而那场秋天的雨,在我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三: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爱》读后感,要600字的!!
享受慰藉,远离浮躁
“特蕾莎修女亲身细说一段段看似简单的洞见;若反复咀嚼,身体力行,生命必倍觉丰盛。”
多年前看过李敖说的一句话,建议每个人每天要花一小时(还是两小时?)时间读“能让你大脑‘起飞’的书”。而《活着就是爱》却是这样一本书:它能让起飞后的心灵重又平静而温情地降落,享受慰藉,远离浮躁。
我是从序言、引言、跋和附录开始此书的阅读之旅的;这些能够引导人“进入”特定“气场”的部分,占有全书相当篇幅。我说不清自己离“信仰”这码事有多远。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也许读非正文部分所获的益趣更多。因为该部分的作者们和我一样,是以“凡人”的眼光看这位特蕾莎嬷嬷,他们的所想所感,我一寸一寸都能感应得到。或许“感动”是个奢侈的字眼,但我却被这部分内容深深触动。
当然正文有正文的美。不通过第三者的媒介,而是通过特蕾莎修女的谈话、祷文、默想和书信本身,让人能更直接体会她心中的神,她心中的爱。上篇《活着就是爱》是或长或短的段落,言辞朴素,但若用心领会,必能收获良多;下篇《凭着爱》收录特蕾莎修女的谈话,有相对完整的段落,并且排列成诗歌般的格式,有的还有情节,就不仅仅是宗教,更是艺术了。
第二遍读此书的晚上,心绪为杂事所扰,烦乱不堪,但书让人平静,排清了怨忿。
我不懂宗教。但宗教让人远离浮躁。
除了之前看过报纸专栏节选,以及对特蕾莎修女(多译作“德兰修女”)的心怀景仰外,这本书吸引我购买的首先一个元素,是装帧的漂亮。书籍在整体设计上的讲究和进步,一方面“培养”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当然使他们习惯于挑剔。反正对我而言,若是书的包装不够好,如封面设计平庸、纸张及印刷粗糙等等,我是不太会考虑买的,对其内容上的印象也会大打八折;尤其是名著类,反正有多种版本可供挑选,除了看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最直观的便是装帧的比较了。
参考资料:搜搜问问
四: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爱》读后感,要600字的!!
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爱》:享受慰藉,远离浮躁
“特蕾莎修女亲身细说一段段看似简单的洞见;若反复咀嚼,身体力行,生命必倍觉丰盛。”
多年前看过李敖说的一句话,建议每个人每天要花一小时(还是两小时?)时间读“能让你大脑‘起飞’的书”。而《活着就是爱》却是这样一本书:它能让起飞后的心灵重又平静而温情地降落,享受慰藉,远离浮躁。
我是从序言、引言、跋和附录开始此书的阅读之旅的;这些能够引导人“进入”特定“气场”的部分,占有全书相当篇幅。我说不清自己离“信仰”这码事有多远。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也许读非正文部分所获的益趣更多。因为该部分的作者们和我一样,是以“凡人”的眼光看这位特蕾莎嬷嬷,他们的所想所感,我一寸一寸都能感应得到。或许“感动”是个奢侈的字眼,但我却被这部分内容深深触动。
当然正文有正文的美。不通过第三者的媒介,而是通过特蕾莎修女的谈话、祷文、默想和书信本身,让人能更直接体会她心中的神,她心中的爱。上篇《活着就是爱》是或长或短的段落,言辞朴素,但若用心领会,必能收获良多;下篇《凭着爱》收录特蕾莎修女的谈话,有相对完整的段落,并且排列成诗歌般的格式,有的还有情节,就不仅仅是宗教,更是艺术了。
第二遍读此书的晚上,心绪为杂事所扰,烦乱不堪,但书让人平静,排清了怨忿。
我不懂宗教。但宗教让人远离浮躁。
除了之前看过报纸专栏节选,以及对特蕾莎修女(多译作“德兰修女”)的心怀景仰外,这本书吸引我购买的首先一个元素,是装帧的漂亮。书籍在整体设计上的讲究和进步,一方面“培养”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当然使他们习惯于挑剔。反正对我而言,若是书的包装不够好,如封面设计平庸、纸张及印刷粗糙等等,我是不太会考虑买的,对其内容上的印象也会大打八折;尤其是名著类,反正有多种版本可供挑选,除了看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最直观的便是装帧的比较了。
五:布拉格狂想曲 观后感
浪漫与现实小资们常常喝着卡布奇诺,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以为自己就是特蕾莎站在黄昏的布拉格广场上,幻想着发生一段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邂逅。可天底下哪那么多托马斯,布拉格的故事也不是只有昆德拉一人在写。父亲有外遇,母亲年华老去,儿子叛逆,女儿沉迷于幻想,这是布拉格的浪漫?这恐怕是布拉格活生生的现实。尽管这样,影片中穿插出现的精灵,形成故事的暗线,这或许才是捷克人对布拉格现实的浪漫注解。这是一部没有一句对白的影片,情节的推动和人物心理的发展似乎更依仗于电影镜头语言,光的运用最为典型,也最为实际。美丽的布拉格首先这是一部喜剧片,所以故事的基调应该是让人愉悦的。于是影片开始时的影调经过有意识的高调处理,显得明亮而温馨,尤其是室内场景,这种感觉会让你觉得这样一个家庭能有什么问题。即使是外景,也会使用柔光把冷峻的冬日处理得暖烘烘的。光的处理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在父亲因为偷情被锁在冷藏库里时,母亲和两个孩子在家里看电视,灯全部熄灭,电视是唯一的光源,镜头画面采用了蓝黑的冷色调,屋子里显得寒冷空洞。母亲打电话时,镜头给她的脸来个特写,电视闪烁的画面映在她脸上产生明暗交替的效果,她复杂的心情在此时光的运用中得以呈现。儿子离家出走,父亲也因为情人要离开母女俩,这时候室内场景的影调转为冷处理,镜头画面是淡淡的蓝色,意喻家庭的破碎。精灵作为贯穿整个故事的暗线,它的作用在于给残酷的生活赋予一种超现实的浪漫希望。因此,代表精灵的光也应该是一种超现实、超自然的光,而这种光也应该是热烈的暖色。红宝石的光就是最好的素材。最后,女儿用精灵赠与的红宝石赎回了蹲监的母亲,家庭重归于好。他们在晚上从警察局回家,路灯的光线洒在街道上,是暖洋洋的黄色,这跟同是晚上父亲去找情人时,街道上映出一片冷冷的蓝色,形成鲜明对比。最后捷克人还是玩了一把浪漫——女儿跟着精灵骑上猪,消失在夜色中。她是去寻找自己的世界,还是逃避残酷的现实?儿子到底回没回家?父亲是否会再去找情人?答案都留给了观众,说出来的话,不知又毁掉了多少人对布拉格的想象
六:林巧稚事迹 观后感
看《大爱如天》林巧稚事迹观后感
看《大爱如天》,从中途开始看到的第一个镜头是说几十年前的一个林博士毕业照相,我直觉就是她:林巧稚大夫!随着剧情平缓的进展,果然就是她!片名《大爱如天》感觉实际是两层意思:之一是林巧稚大夫的爱象天空那样的广阔,之二林巧稚大夫的爱象上帝所在的天国天堂那样圣洁。
林巧稚,1901年生于厦门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不仅父母,还有哥哥姐姐都时刻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她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妇产科大夫,又把自己的全部爱心,献给了无数的姐妹和孩子们。终身未婚。1983年去世。
人性中有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爱。圣经中,当被问到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时,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已。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37-40)
作为基督徒,林巧稚的爱就是这种博爱,这种爱跨越了种族、阶级及政,治,党,派,是一种宗教的圣洁的爱。真正的医学道德与宗教信仰有相通之处,真正的医学通往纯粹之处,通往人性中渴望保护、渴望温情、渴望安全的本能,林巧稚的受人爱戴,不仅仅在于她高超的医术,更在于她纯粹的人格魅力。康克清这样评价她“她是看病,不是看人”,一语道出了她这种对普世所有人没有偏见的博爱。
说这部电影真实的人性体现,也正是在这点上电影没有回避。首先作为一个基督徒,林巧稚大夫一生无党无派,作为忠诚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影片都有所表现。从一个基督徒的观点来看世界,以及台词里时而出现圣经的话语,使影片中林巧稚大夫在协和医院的同事们都不是很理解,但林巧稚大夫的具体行动使同事、患者理解了这种大爱。她用她的这种大爱闪耀着信仰的光辉。
可以说,林巧稚大夫不仅医术高明,她的医德医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自她走上工作岗位至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安危。在家庭和事业两者不可兼得的条件下,她毅然选择了事业,终生未嫁,成为了中国的特蕾莎修女。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从某个角度上理解,这份爱,这份情,正是对林巧稚大夫一生的最好的诠释!
我们将永远缅怀林大夫!
七:特雷莎修女什么,让我明白什么 仿写句
特蕾莎修女的耐心劝导,让我明白了做事的态度。
八:读生命中不可错过的精彩的读后感
初读第一遍,觉得很肤浅、庸俗、不可思议,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扬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节是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医生去乡下诊疗,在酒吧遇到一个侍女特蕾莎,从此,两个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时画家萨宾娜是托马斯情人,而萨宾娜与大学教授弗兰茨也是情人关系。一言蔽之: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再读,梳理小说情节,它是我所阅读中最独特的逻辑构思小说,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时间、地点,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中以不同侧面反复提及。
同时,要了解小说情节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以及“两千字宣言”,等等,从不同侧面描绘出捷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
一遍遍深读,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联系小说主人公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生活遭遇,就有了如下认识:
特蕾莎属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对爱情的忠贞与信念,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忧虑,不断考验着丈夫是否依然爱着她,在生命之重压力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悲哀和孤独,将精神寄托于卡列宁——卡列宁的微笑那一章写的很美好——卡列宁的离去让人感觉所有的一切生命都虚无缥缈,空荡荡的,轻如尘烟
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对女人具有强烈猎奇心理,对性的追逐,不断给特蕾莎带来巨大伤痛,其实,托马斯内心深处对特蕾莎蕴藏着深深的爱,人性的肉体与灵魂两重性矛盾凸现出来。托马斯对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发思考,并将看法投向颇有尖锐的杂志,在读者来信中刊发了,他不断受到各种压力,但拒绝收回刊发的思想,因而他失去医生这份工作,最后远离尘嚣、逃避现实,与特蕾莎居住于清净、安宁的乡村之处。
萨宾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萨宾娜人生的主题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脚下如同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桩罪恶又像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最初背叛父亲(禁止爱情),共产主义艺术(禁止毕加索),丈夫(一个平庸的演员),爱情(托马斯、弗兰茨)。莎比娜在背叛中度过了一生,每一次的背叛都令她激动不已。这种循环往复的背叛所带来的重,是她满心喜欢的,也是乐于承受的。但是,当她背叛了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以后,她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背叛的了。背叛的终极就是虚空。
弗兰茨是个聪明、正直、善良却又充满软弱之人,对富有激情的萨宾娜充满好奇,陷得无法自拔,通过萨比娜获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满足了尘世间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爱。他从从某时刻开始对自身灵魂的拷问与修正,试图摆脱原有的“级",最终步向“宿命”的覆灭。
这部小说是米兰•昆德拉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的真谛。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序言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情感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九:急!!!求写一篇读后感《踏上心灵幽径》康特菲尔德著,尽量写的有深度,带哲学感悟些。明天中午之前。
的所有面向一样,自我和空性会在修行中以螺旋的方式一起发展,在崭新而愈来愈深入的认识中,两者的发展会交替出现。 有位禅学大师深知这个历程的两面,他在某年访问美国的行程中,发现一位资深学生卡在修行中无我的空性部分。这个学生能在连续数小时的禅坐中保持清明、空无的静默,并能轻易解决许多禅宗公案,但在生活中却被动而沉默,忽视家庭生活。他的居家生活过于安静严肃,子女受到忽视,禁止喧晔,婚姻濒临破碎。他的妻子向禅学大师抱怨,这位学生却说:“灵性修行的结果不就是这样吗?”禅学大师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他请这位学生和妻子一起来参加密集禅修。当其他学生在沉思传统的禅宗问题,比如“一只手会拍出什么声音”时,他给这对夫妻不同的公案:“佛陀做爱时是什么样子?当其他学生在禅坐和经行时,他却要他们一再思考这个问题,并早晚各向他报告一次。 密集禅修的时间愈久,就愈专注、静默。在这种禅修体验中,大部分学生会变得安静、清明而放空,只有禅堂最后面的这对夫妇例外。虽然他们禅坐的时间较少,但一天接一天,这对夫妻逐渐散发出愈来愈强烈美好的能量。老师每天也会向他们谈到完整性,鼓励他们像行动中的佛陀一样找到真正的满足。 密集禅修挽救了他们的婚姻,修复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并教导学生同时了解自我的完满与空性。 自我发展的过程 修行如何能帮助我们发展健康又完满的自我感呢?我们如何能达到真我?这个历程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正如西方心理学的描述,最初的自我感或正向的自我力量来自早年的发展,天生的气质或业力的倾向会受到童年环境的反馈和镜像的塑造,产生自已是谁的感觉。若我们与父母有良好的联结,受到他们的尊重,就会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感;反之则形成匮乏或负面的自我感。接下来,这种初期的自我感会被老师、学校、社会状态和之后的家庭生活所强化。通过这种重复制约,在早期的童年模式之上再一层层累积,以及用健康或不健康的方式不断重建,就产生了我们熟悉的自我感。如果是不健康的自我感,自我的灵性功课在一开始就是恢
复和疗愈的功课,也就是了解并释放匮乏或受伤的自我感,重新唤起失落的能量,与自己有真实的联结。自我恢复到某种程度时,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发展性格、智慧、内在力量、技能与慈悲。佛陀的教导中,把这种发展形容为“善巧特质” 的培养,比如慷慨、耐心、觉察和仁慈。 接下来,自我的发展就会导向更根本的层次:发现真我,也就是发现俯性生命如此努力培养的各种正向特质,其实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真实本性之中。从这种真实本性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会发现并肯定个人的天命,我们的自我在此生有其独特的模式,借此得以觉醒。只有结合自我的发展与发现及对自我空性的认识,我们才能完全了解真我。 在佛陀的修行中,有一段特殊的经验,可以用来说明这个矛盾。佛陀在追寻解脱时,一开始是跟随当时两位伟大的瑜伽士,却发现他们的方法有其局限,于是佛陀进入长达五年的自我否认与禁欲修行,尝试以其人格力量消除或克服所有缺点。先前谈到佛陀的狮子吼曾提到这一段。在那五年的苦行禁欲中,他试图降伏身体、心灵、欲望和恐惧,由此找到解脱之道。佛陀在这条路上走到最后,却无法成功,于是坐下来省思,忽然有了奇妙的体悟,显示出开悟之路。他想起小时候坐在父亲花园的蒲桃树下,在天真的状态中自然出现一种完整而满足的感觉,其实他在儿时就已体验到他所追求的平静、清明、身心自然合一。佛陀忆起这种深邃的完整感之后,彻底改变了修行方式,开始滋养、看重身体和心灵。并了解觉醒绝不是力量的产物,而是由安住的心、敞开的心灵产生的。 在那重要的一刻,佛陀利用了健康的童年回归自然的智慧,也有人说他还运用了累世修行发展......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