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龙王庙的传说

一:汉口龙王庙的传说

传说4000多年前,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有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吞噬过往船只,所有船家均视这一带被为鬼门关,经过此地时都要摆香案叩头,并向江中扔鸡鸭猪羊等牺牲品,以求平安。到大禹治水时,白果老仙被派去降龙,经过108回合大战,终将孽龙捉住,并将一颗四方金印压在孽龙身上,使其永睡不醒。为了永记大禹功德,武汉先民在汉口江边修建了一座庙,并在庙的神龛上供禹王,神龛下供龙王,后人即称此庙为龙王庙。龙王庙一直香火鼎盛至清代。1930年,国民政府修路,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33600人,据说,成语“大水淹了龙王庙”即源于此。

二:龙王庙的龙王庙名字的由来

传说在三千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里有一座小岛,岛上住着一位老道。一天,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鸣电闪,风雨交加,波浪滔天,海潮侵上了小岛,潮退后,岛上留下一段檀香木,乃是东海龙王的化身。老道惊喜,就花了不知多少年月,亲手雕成一尊龙王塑像。老道看真龙王登岛,便在岛上建庙,起名为“龙王庙”,供奉香火。后世,每逢干旱,人们便抬出龙王老爷游乡求雨,但见龙体顿时淋出水珠,便回庙,到庙西的“良田井”接水。老道归西,到唐朝时,由一位高僧接管了龙王庙,又加扩建,就改名为“潮音院”。因为听到海潮的吼声。“潮音院”正殿朝南,两侧东西厢房,西厢为龙王塑像所在,面朝东,仰望大海;东厢有三官老爷。南侧便是大门,门上有牌楼。正殿后有一株白果树,树干三个大人才围抱得住,高达数丈,主枝参天,远看,好像青龙腾空,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堪为壮观。世世代代,人们常为修建龙王庙筹资,一位又一位的名僧为龙王庙争誉。直到抗战前,该庙还完整无缺,此地也很热闹。可惜,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所焚毁。

三:龙王庙的龙王传说

龙王,道教神祇之一,源于古代龙神崇拜和海神信仰。因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日本亦有信奉。被认为具有掌管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因此在水旱灾多的地区常被崇拜。大龙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称四海龙王。小的龙王可以存在于一切水域中。龙王形像多是龙头人身。  在道教典籍中:  地龙神辅佐后土皇地祗、南极长生大帝、五岳大帝等蕴育、管理大地上各区域的阴阳、物产,管理山陵、江河、平原高地等,以及神仙、阴冥众生。  海龙神辅佐妈祖管理海洋生灵、是渔民的保护神。

四:龙王庙的历史简介

龙王庙是泉州市安溪县十八景之一著名的文物古迹,庙壁之上曾有前安溪县令宋应麟题的五律诗一首“拾级更攀藤,崎岖最上层,林深疑有虎,寺古更无僧。鬼穴阳燐没,龙潭湿雾蒸,不因祈雨至,谁向此烽登。”庙下龙潭水深碧绿,潭上地势险峻,群峰耸峙,峰峦回环,叠翠披丹,云烟缥缈。山中“晴天不断四时雨,千载常悬太古音”(黄雅谷诗句)。观音山常年罩雾,“浮烟薄雾影迷离”(进士黄尔沤诗句);仙洞峰有仙女之称,“蓬山缥缈锁云烟,高处分明别有天”(知县黄宅中诗句)。山中无石不景:石龟、石船、石鼓、石鸡、石狗、石猴、石人、石椅、石桌……维妙维肖。山峦间,有一泓弯弯绕绕的小溪,潺湲绕道,撞击石罅,奏出悦耳动听的参林溪声。沿溪有雨落潭、鸟枪潭、打鼓潭、韵潭……宛如镶嵌在绿帐中的一串明珠。这里古称山、石、潭三绝,“奇景异常,骚人墨客,多游其间”。 遗址在镇东村与祜水村之间的小溪中,幽谷涧水,泻入三潭,溅起三堆雪,蔚为奇观。其中第三潭名呼龙潭,最为壮观。相传,古时龙潭深不可测,时有苍龙起自潭中,祈雨辄应,故名。同安进士郭贞一到龙潭览胜,挥毫泼墨,即景赋诗曰:殷殷触石气如虹,灌莽驱除见化工。四海龙蛇方鼎沸,一潭鱼鳖溯云漴。钩台烟雨鼍矾上,纳麓风雷鸟道中。地势遥深天亦小,樽前搔首问诗筒。

五:槐子沟龙王庙的传说

在建昌县玲珑塔镇的红草沟岭下面,有一个小村子,叫龙王庙。为啥起这么个名字呢?

听老人 讲,很早以前,这里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可忽然有这么一年,天上的玉皇新换了一个龙王到这里来治水。这个龙王非常懒,天天在龙宫里和宫女寻欢作 乐,眼瞅着节气都到了芒种了,粪堆子还在地里堆着呢,还是没下雨,人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有一天,龙王的三太子——小白龙出来游玩路过这 里,看见不少男男女女赤着脚,光着背,脑瓜顶个柳条圈儿,排成一长溜跪在一座小庙跟前求雨呢。毒花花的太阳晒得不少人都倒了,却没有一个人肯离去。

见此场景,小白龙很是感动,再也无心游逛了,马上返回龙宫,把这件事禀报给了龙王,并恳请龙王去给那地方下雨。谁知老龙王此时正玩得兴起,让他一下子给 冲了兴致,心中特别恼恨,非但没去降雨,反把小白龙臭骂了一顿。小白龙一气之下,把老龙王的令牌盗出来了,要带着水族亲自前去行雨以救一方百姓摆脱干旱。

谁知这事儿被巡海夜叉发现了,禀告了龙王,龙王盛怒带领虾兵蟹将将小白龙抓住后杀了。

小白龙死后,尸体从天上掉下来,老百姓 一见,知道是为救他们小白龙才遭杀身之祸的,都非常难过,围着小白龙的尸体放声痛哭。

后来,人们为纪念救苦救难的小白龙,在埋小白龙的地方 修了一座庙,取名龙王庙。听说刚修那阵子,龙王庙可灵了,天旱时只要人们到那里上炷香,念叨念叨,不等你到家雨就下来了。

六:龙王庙的介绍

龙王庙位于安溪县参内乡乡区的北部,是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庙,又名龙潭庙,旧时专门供奉四海龙王,龙王娘娘,日,月星君,雷公、电母风神雨伯诸神。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龙王庙历史上是官府及民众遇旱祈雨的地方,香火十分鼎盛。 尉尝祷雨于此,诃责道士必求见龙,龙见形示尉。尉还,大雷雨击尉,毙之,故祀于庙旁。对此,史书记载及民间广泛流传着种种传说。明嘉靖《安溪县志》载:“在长泰马坑山(今祜水村马坑角落)后。有三潭,下一潭最深,龙王庙在焉。岁旱祷之,灵应不爽。嘉靖七年二月,旱甚,知县黄怿免冠,率士民祷于潭下,三步一拜,果雨。嘉靖三十一年六月旱,知县汪瑀徒跣祈水路拜,雨辄应。”清乾隆《安溪县志·杂记》在引用《宋志》时称:“参村龙潭庙,方二丈余,侧有大石,遇祷雨时,龟见则旱,蛇见则雨。”又有古书载:“龙潭庙在镇抚东部,水深色碧,若遇大旱,各方面来此祈雨,归未到家,即大雨淋漓,百求百应,无一或爽。”新编《安溪县志》载:“民国32年(1943年)三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十六日,久旱不雨,田园龟裂,全县受旱378461亩。”相传,县长陈拱北曾率信男到龙潭庙祈雨,大雨滂沱。古人何鲁作有《龙潭致雨》一诗:怪石临潭辟洞空,人言直透海龙宫,若因旱魃来祈雨,只在嘘云顷刻中。

七:最大的龙王庙在哪?都有什么传奇?封建迷信?

全国有多个 龙王庙 不过在长江上能和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联动,称为“长江三庙”的就属汉口龙王庙了。。

汉口龙王庙地处长江中国角:汉水和长江两江交汇的入口处。是武汉市一处旅游景点,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 龙王庙公园,也就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唯一的年号。

据《汉口竹枝词》记载,龙王庙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 30年代汉口龙王庙

明洪武年间,汉水改道由沌口改为龙王庙出口,龙王庙地段,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故有人修筑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   但是,有几十的时间里龙王庙是有址无庙的。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对这一带进行了大轰炸,使现在的江汉公园、和平里这里成为一遍废墟。解放以后,龙王庙码头为武汉市水运公司专用码头。沿汉江而上有打扣巷码头、肥运公司码头和集家嘴码头等。   1930年,国民政府修路,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33600人,据说,成语“大水淹了龙王庙”即源于此。   2005年,武汉市恢复重建龙王庙。原江汉公园将扩容近一倍,占地达16500余平方米,并更名为龙王庙公园,拟于年内开放。记者昨日看到,其临江、临街地域正以人工造坡的方式,被整体叠加抬高,占地7000平方米的三级观江平台已基本形成。施工负责人称,新龙王庙就建在第三级观江平台上,殿高6米,仿唐代建筑风格, 古碑面积比1930年拆掉的旧龙王庙大十几倍,由重建苏州寒山寺的班底打造,月内即动工,今年“十一”前建成。而第一级观江平台下,则建大型地下车库,直接容纳大型旅游巴士15辆,小轿车百余辆。

龙王庙公园是武汉唯一的龙文化主题公园。园内设“万龙壁”、“汉口文化墙”、“汉口源点”、“八龙献瑞”等景点,是中华5000年龙文化展示中心。龙王庙公园已建成武汉市规模最大的观景平台,不仅可观两江交汇的世界奇景,更是纵览武汉三镇的最佳观赏地。

传说4000多年前,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有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吞噬过往船只,所有船家均视这一带被为鬼门关,经过此地时都要摆香案叩头,并向江中扔鸡鸭猪羊等牺牲品,以求平安。到大禹治水时,白果老仙被派去降龙,经过108回合大战,终将孽龙捉住,并将一颗四方金印压在孽龙身上,使其永睡不醒。为了永记大禹功德,武汉先民在汉口江边修建了一座庙,并在庙的神龛上供禹王,神龛下供龙王,后人即称此庙为龙王庙。龙王庙一直香火鼎盛至清代。1930年,国民政府修路,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33600人,据说,成语“大水淹了龙王庙”即源于此。

八:关于娘娘庙的传说故事

娘娘宫镇位于锦州市东南10公里处,南到滨海公路,北到锦州高速东站出口处,102国道、龙栖湾大道贯穿南北,交通便利。共由16个村组成,耕地面积6.9万亩,以发展农业为主,都说“锦州城南三个宝,娘娘宫蚂蚁高山堡”。

从锦州沿102国道向南,很快就会看到娘娘宫的标志“三霄娘娘”塑像,娘娘宫庙的传说也就从这里说起:

娘娘宫镇本有4个庙,两个龙王庙,一个娘娘庙,还有一个元神庙。建庙的时间没有记载,据说是徐敬业武装反对武则天失败后逃至海上,忽遇狂风,巨浪滔天,眼看船沉,徐敬业向天祈祷,乞求平安。就在此时,三霄娘娘踏云而至,霎时风平浪静,徐敬业死里逃生。登岸后,徐敬业命骆宾王在其得救处为三霄娘娘兴建庙宇一座,以感谢其救命之恩,娘娘庙由此而来,从此以后各朝各代人们在此聚而成居,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娘娘宫。

根据史料记载,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时,骆宾王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著名的《讨武氏檄》就是骆宾王所作。但反武失败后,有说骆宾王和徐敬业一起被杀了。也有说兵败后打算坐船从海上来辽西的,但手下叛变出卖被杀了。如果被杀了,就没法来娘娘宫了。但也有记述说骆宾王和徐敬业出家的。也有说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的。《资治通鉴》上说的是他与徐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孟綮《本事诗》则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骆宾王在娘娘宫建庙,娘娘庙也成为了娘娘宫名字的由来。

虽然是民间传说,在历史上目前还找不到左证,但作为文化,可以记述下来的,留做后人去研究探讨。目前这里正成为一片开发的热土,期望骆宾王和娘娘宫故事能成为开发建设中的文化催化剂,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九:青龙山的传说

明朝万历年间泉河村有位乡绅名赵端,为人善良,喜欢山水,常去泉边喝酒、赏泉、下棋。传说赵端饭酒时总爱放两只杯子,两双筷子,他喝时对面的酒杯也干;他吃时对面的筷子也夹菜;酒饭后又有个看不见的人在和他下棋。许久之后的一个夜晚,赵端做了一个梦,一个自称龙王的老者,表示为了感谢他的热情招待,要与赵端交友,许诺他家如有红白公事,需要窑货时可写个条子放进龙湾,所用之物必定如约而至。赵端一试,果然灵验,而且都是皇宫中的用品。日后为答谢神仙,赵端出资重修了庙宇。这个传说给泉河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也引得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使旅游业成为泉河村的经济支柱。依托青龙山,泉河村又建起了人工湖,立起了橡皮坝,新修了泉河桥,几十家饭店修葺一新,迎接八方来客。青龙山在明以前就有建筑物,到明万历年间形成规模;清乾隆年间形成的格局。战乱、大跃进、文革等运动之后损失惨重。改革开放以来,泉河村为振兴旅游业,重修了龙王庙、三官庙;新建了王母庙、大圣殿等,使泉河风景区真正成了“千里鲁中一明珠”。青龙山的庙宇从下到上依次是大圣庙、龙王庙、十大夫庙、三官庙、泰山行宫、观音庙、玉帝庙、白衣阁、无圣老母庙、历山老母庙、马师傅庙等。因山势陡峭,最上面的庙宇形如悬在半空;因地形狭窄,所建庙宇都小巧精致;庙与庙之间衔接非常紧凑而合理。只有大圣庙,另辟溪径,独处一地,显得与各路神仙格格不入,最值得称道的是淄博美术陶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冯乃藻先生所塑孙悟空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珍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