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话的三种方式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
1、XX说:“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说。
3、“XXX。”XX说,“XXXXXXXX。”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
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妈妈温柔地说。
3、“宋庆龄。”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抚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
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宋庆龄。”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
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
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
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
2、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但是这里要注意,第一种和第个种都只有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而第三种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这是因为第三种其实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所以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如果把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看成一对,那么第三种就是需要两对,而其他两种只有一对。
3、冒号的区别(:),大家可能早就发现了,只有第一种(陈述性成分在前的句子)有冒号跟在陈述性成分的后面,而其他两种方式都不需要冒号,更正确的说不是不用冒号,而是把冒号换成了句号或逗号。
第二种把冒号变成了句号。请看下面例1句子,在“XX说”的后面跟的是句号。这是因为后面没有所说的内容了,结束了,所以用句号。
例1:“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第三种把冒号变成了逗号。请看下面例2句子,在“XX说”的后面跟的是逗号。这是因为整句话没有说完,还有半句在后面呢,所以用逗号!
例2:、“宋庆龄。”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第三种句子标点的用法还要注意一点,就是“XX说”前面的部分结束后要用句号或表示结束的其他标点,比如感叹号或问好,因为它实际上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两个完整的部分,所以不能用逗号!
引用任务说话要把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放在下引号的里面,请看下面的例3句子正确的用法和例4错误的用法。
例3:“宋庆龄。”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例4:“宋庆龄。”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余下全文>>
二:英语:关于dying,以下三种用法有么?存在的请举例并说出它的中文用法。
你是说英语用法吧?
be dying from
因... 而死亡
例句:
Today in Africa people are still dying from poor nutrition.
今天非洲仍旧有人因营养不足而死亡。
第二个和第三个
be dying for
be dying to do
是比喻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两者意思大致相同,
即 渴望,
这和中文的 “爱死你” 的“死” 一样,不是说你真的就死,
而是一种强调性的表达方式。
例句:
I am so hot and thirsty I am dying for a cold drink.
我这么热,这么口渴,我很渴望喝一杯冷的饮品
I missed Mary a lot. I am just dying to see her.
我很想玛丽,我就渴望见她一面
希望帮到了你,满意敬请采纳,谢谢。
三:谈谈康德所说的三种不同特性的愉悦,并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怎样区分
康德,全名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国人。康德的伦理学是近代伦理学中最重要的伦理学说。康德是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伟大哲学家,她的被称为“伦理学标准原著”的《实践理性批判》,连同他的《论理学讲演录》,《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以及其他许多论著中的伦理思想,构建了西方理性主义论理学的第一个完整严格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康德给自己的批判哲学提出了两大任务:一个是在科学上反对蒙昧主义,论证科学规律的必然性;第二个是在道德上反对奴隶主义和利己主义,揭示自由意志的普遍必然必然性的法则。
一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体系
(一)“善良意志”的学说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阐述了他的伦理学的基本思想,首先说到的是“善良意志”的学说。即他首先探讨的是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善”。他认为,伦理学应当寻求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的善,而善良意志因其自身而善,是一切内在和外在善的前提和条件。康德的善良意志,指的是那种出自对道德法则尊重或敬重的意志,即如始终遵循道德法则,即便它没有取得道德之外的好的结果,它也是善良的,是好的。
他把人看作理性行为者。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是在于理性能力。他认为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两个不同的范畴, 其区别就在于在道德世界里理性能够为行为为提供行为准则, 使每个人的行为不完全是顺从于个人欲望。因此康德指出人在拥有了自然能力之后, 就需要理性能力来随时考虑自身的福与难。除此之外, 理性还会被用于到一个更高的目的, 那就是对纯粹的、绝无感性关切的理性进行判断, 并使这种判断成为福祸判断的无上条件。而这种理性的善恶评价又是源于什么呢? 康德认为那就是 “善良意志”,康德将道德的基础从传统观念的经验的外在对象转移到人的善良意志中来,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德性论伦理学。他将这种转变称为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意志也就是欲求能力。它的特点在于把概念当成一种目的,从而形成行为的动机。康德将意志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受感性经验影响的一般理性的意志,二是指不受感性经验影响的、以纯粹理性为规定根据或行为动机的意志,即善良意志。康德认为, 只有这样的善良意志才是无条件的善, 具有内在的无条件的价值。不管效果如何, 出于善良意志行为都是道德的。
(二)绝对命令
在康德看来,人的行为是由意志所决定的,但还决定于这个意志所遵循的行为法则,行为法则是用来知道人们的行为的,所以,这种法则在形式上就应当表现为一种命令,这种命令规范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作什么,即康德的“绝对命令”。“不论做什么,总要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区行动”。
康德认为意志是由两个层次的, 一般理性的意志和善良意志。后者是无条件的善, 只要按照善良意志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但是人怎样才能不受外界干扰完全按照善良意志来行动呢?在伦理面上, 与善良意志相应的是“责任”。责任是善良意志的体现, “责任”就是见之于通常理智范围内的善良意志。按照康德的规定, 责任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它是道德法则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要求。所以, 善良意志也就是人的意志彻底摆脱了经验的感性欲望, 服从无条件的善——“绝对命令”。 “绝对命令”把善行本身看作目的, 它出自先验的纯粹理性, 只体现为善良意志, 与任何利益打算无关。因而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具有普遍有效性并成为普遍的立法原则。康德又提出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在不同层次......余下全文>>
四:by 当截至讲的用法 就是by后加三种时态用于什么时态
你说的是这个吧
by 表示时间,意为“到……时 为止 如果是by now 就是现在完成时
by +将来时间,就是将来完成by+过去时间,就是过去完成
I have had my lunch by now. 我已经吃了午饭了.( 现在完成时 )
He ought to be here by now. 他现在应该在这儿了。
By the time he was ten, he had learnt about 1,000 English words. (过去完成时)
到十岁时,他已学了约一千个英语单词。
By the end of this year,they will have finished work on the new stadium。
(在今年年底工人们很把路铺好)注:have+过去分词 表将来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