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读后感

一:.. 金庸小说 读后感。

从小就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剧,从82版的《天龙八部》和83版的《射雕英雄传》到95版的《神雕侠侣》和97版的《天龙八部》,再到初中追金庸小说,十几年几乎是一直追着这样的一个武侠梦。在金庸笔下的角色中也曾有很多让我喜欢的,比如最开始的段誉,韦小宝。后来又偏向于喜欢一些亦正亦邪的悲情人物,如杨康,慕容复等等。不过喜欢归喜欢,很多角色为人所喜欢,为人所欣赏,但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多。现在说起来,金庸笔下让我肃然起敬的人只有三个:《天龙八部》中的萧峰,《神雕侠侣》中的郭靖,《鹿鼎记》里的陈近南。 这三人笔墨花得最多,最为人所知的当然就是郭靖了。从《射雕英雄传》开始,一个尚未出生起名字里就铭刻着国耻,整个家庭又经历了灭顶之灾的孩子。背负着国仇家恨,生长在异国他乡。开始的郭靖几乎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忠厚老实的傻小子。无论从天资,相貌,还是做事风度,他都远远不及他的义弟杨康。在《射雕》里对杨康的变化还是花了很多笔墨,从养尊处优的金国小王爷到一贫如洗的汉族百姓,再遭受挫折与凌辱后,他放弃了自己本身的汉族身份,再次做回了金国小王爷,最后又因自己的不择手段而使得自己年轻的生命走向毁灭之路。确实,他比郭靖更多了一份矛盾与悲情,确实惹人同情令人惋惜。如果真的站在杨康的角度上去想,面对那样的痛苦抉择,面对那样的经历,他做的很多事无非也是人之本能,是命运与性格将他带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看到这我们实在很难再去责怪他什么。但也正因如此,才显出了郭靖的令人敬佩之处。相比之下,同样是身世悲惨,同样是生在异土的郭靖却从头到尾都保留着一份单纯,保留着最初的那颗赤子之心。 如果只看《射雕英雄传》,郭靖大概也只会是我比较喜欢的角色之一。不过到了《神雕侠侣》里对这个角色的感情却开始由开始的喜欢达到了敬佩。《神雕侠侣》里我看见了一个已为人夫,已为人父的中年郭靖。他的品行如往的正直谦虚,却比以前更加的成熟稳重。他被人们称之为大侠,并非他已有高强的武功,高深的武学。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真正做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以郭靖的性格,他绝对不是一个贪图功名之人。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他应该更有可能与蓉儿隐居桃花岛,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吧。但面对着一个山河破碎,社稷累卵的时代,郭靖挺身而出,全家到襄阳守城,这一守就是几十年。而这期间他的作为让我从中隐隐约约看见了民族英雄岳飞的影子。一身正气,大义凌然,还有那颗始终未曾改变的赤子之心。 我曾看见常有人批评郭靖,陈近南这些人是愚忠。理由是他们的勇气固然可敬,而他们却拼命的去忠于一个气数已尽的破败王朝,不懂顺应时势,与时俱进。这样的评语大概是对他们最大的污蔑与侮辱吧?!仔细读郭靖的对白,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镇守襄阳,多年抗元,并非是效忠于赵送王朝。其中最为精彩的一段便是郭靖与杨过一同来到蒙古军营中与忽必烈的一番谈话了。其间忽必烈很尖锐的指出了赵宋王朝的腐朽与无可救药,称蒙古大军挥师南下是在顺应天意。郭靖立即拍案而起怒斥忽必烈大言不惭,历数元军南下伐宋破城后对无辜汉族百姓杀戮的罪恶。这一番怒斥义正言辞,振聋发聩。在历史上有着无数像忽必烈君王,野心家,打着顺应天意,为国为民的旗号穷兵黩武,使得天下烽烟四起,生灵涂炭。但亦不乏郭靖这样的反抗者,他们反抗暴政,反抗侵略,反抗惨无人道的屠杀。元末之常州,明末之江阴,抗战之衡阳······他们又岂是在为一朝一家的王朝再战?这样的反抗者是华夏之脊梁,是一个真正儒者侠者所具备的精神与品性。正是有了这样的他们,华夏方能屹立风雨千年而不倒,这片土地的子民才不至被奴役,被灭绝。舍身取义方显正气浩荡,碧血丹心永明青史辉煌!“侠之大者,为国......余下全文>>

二:求金庸小说读后感或者评论

《笑傲江湖》浪漫与残酷的寓言 暂时抹开素所擅长的大历史环境,金庸先生笔锋所至,就象他的令狐冲一样“歪歪斜斜地刺出一剑”,成就了一部奇书----《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金著中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写人之作。在此之前,《书剑恩仇录》大致是群像描写;射雕三部曲的历史背景带来的冲突太过强烈,更多的思索于谁是大英雄(虽然金庸先生在杨过身上大施笔墨,但最初性格峥嵘的过儿随着年龄增长成为一代大侠后,却让不少读者略感失望,究竟褒贬何从,日后当细论之);《天龙八部》有三个主角,基本上平摊戏份,加之场面宏大,情节错综,又有倪匡先生的代笔,核心似又在于人生哲学的揭示,因此对主角性格的深化难免着力不多;《飞狐外传》和《碧血剑》走传统大侠成长路线,和读者多少保持着距离;只有在《笑傲江湖》中,金先生竭力呈献了一个血肉极为丰满的人,或者说,一个平民英雄,一个你最愿意进行角色替代的潇洒人物。而后来的《鹿鼎记》更象是部《官场现形记》,金庸先生已经在试图解析由于邦国纷争、社会进化、宿命、伦理等交织在历史中带来的无序,韦小宝固然少不得,但已非先生呕心沥血塑造给读者的偶像。   刻意造人的小说,其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某种强烈寄托,忽略特定历史背景,其优势在于可以展现某些亘古永恒的理念。《笑傲江湖》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寓言体小说,种种的浪漫和残酷交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社会,几千年来便是如此。令狐冲第二章起被岳灵珊和华山派弟子们提及,到第五章才露面,在此之间仪琳对他的描述一直为读者们津津乐道。金先生用这一欲陈先抑的曲笔手发,从一个天真无邪又情窦初开的少女嘴中来描述主人公,便已是在凿打浪漫的烙印。在此之后,全书就被布下了不少浪漫的场景:衡阳城外仪琳为令狐冲祷告、互相讲故事,曲洋、刘正风的琴箫合奏,洛阳学琴,黄河上祖千秋论杯,盈盈烤青蛙,梅庄的琴棋书画,令狐冲和盈盈洞房外莫大先生的一曲《凤求凰》,直到盈盈最后一句经典的“大马猴”之喻。而残酷似乎比浪漫更多更触目惊心,从开篇起的灭门,似乎就在给整本书涂抹血腥;令狐冲和仪琳在夜空下的交流虽然浪漫,但当时令狐冲已被伤得奄奄一息;曲、刘二人的琴箫合奏虽然浪漫,但随即音灭人亡;山涧中盈盈和令狐冲生死相依虽然浪漫,但在此不久前盈盈却很冷酷地杀了少林弟子;梅庄四友的高雅情致虽然浪漫,但他们再也无法继续世外桃园的生活;最后令狐冲和盈盈总算得以曲谐,该是为一份浪漫找到了归宿,但窗外便是因罪有应得而遭折磨的劳德诺。   以上这些虽然只是些片段场景,但似乎有隐隐的昭示:浪漫和残酷在相生相克,却都是追逐过程中的产物。令狐冲从不追逐什么特定的目标,如果没有辟邪剑谱和林平之的出现,他日后和岳灵珊成亲,当上华山派掌门,一生也就足够了。而令狐冲确确实实地在追逐一种自由,一种在他所处的位置上很难得到的自由,于是他处处碰壁,却善果终尝,构成全篇寓言的核心。然而令狐冲最倾心情愿的事都未能成就,无法得到岳灵珊,无法重归华山派,虽然他有了更美好的盈盈,做了恒山派掌门。因此他的终尝善果是无奈的,尽管是喜悦的。即便如此,这种结局还是比曲洋、刘正风和梅庄四友的下场更令人欣慰,后者的地位已相对固定成型,他们自然成为追逐自由的牺牲。左冷禅、岳不群的下场更是可悲,是疯狂追逐权力的必然;至于任我行,有人批评说将他写成暴病身亡是因为无法展开情节的下策,其实他的结局和整个《笑傲江湖》的寓意有着高度的统一。   笑傲江湖的寓意该是离开江湖。   金庸先生似乎并不一味鼓励归隐,令狐冲卷入激烈纷争后并未显出首领之才,但利用特殊的位置和较高的武功做了良性的努力;任盈盈在东方不败、杨莲亭的“......余下全文>>

三:金庸读后感

[金庸读后感]《雪山飞狐》:   搁了好久不愿动,但真的拿起来看还是很引人入胜,愿意一口气读完,金庸读后感。总之现在看是戴了有色眼镜的,看过了陈墨、师太的评论,就会想着“仇家一起讲故事太刻意”“胡一刀夫妇好帅”之类的不是我本身的观感。   很多点还是很有意思的,会想到自己写的东西,虽然我写的时候完全不记得和金庸有关,但大概还是潜移默化了吧。   胡斐和苗若兰这一对的感觉我很喜欢,所以印象中不喜飞狐外传。结尾这个坑爹的开放式结局……   《鸳鸯刀》跟以前一样没啥印象,就记得最后那个“仁者无敌”。《白马啸西风》也是个类似的坑爹宝藏线索,金老爷子书里的宝藏不好乱抢啊,除非世外高人亲手 送到你面前……以前看记得苦逼的计爷爷,这次看李文秀也特别苦逼,心理活动好虐好虐,泪奔……发现这篇文里傻大个都好好的。   《飞狐外传》:   这本看得比较早,又没有重温过,除了讨厌男女主以外是完全没有印象了。男女主都太傲太嚣张了,我看了就烦。   “宝刀与柔情”看得满虐的,不过文笔和后面描写马春花偷情的部分一样,西式散文式得那个诡异啊。老实说没有很喜欢胡一刀夫妇,苗人凤夫妇的心病真是悲剧。   马行空大叔蛮好的,就这么炮灰了。血印石想到《让子弹飞》。   男人还是好皮相的,袁紫衣以及后面的苗若兰都是美人,程灵素纵然聪明痴心,终有不及了。看到袁紫衣竟然是尼姑笑死我了,一开始就不喜欢男女主,于是看到他 们不能在一起好开心,而且也有点自嘲这么重要的情节我竟然一点印象也无,之前还以为是程灵素为胡斐而死袁紫衣才出家的,没想到是从小就出家。目前看过来金 庸小说里比较喜欢的男的还是洪七公郭靖,没有喜欢过别的女的让我膈应,否则就算侠义也让我感到假了。   《倚天屠龙记》:   殷素素明知张翠山重义气重得有点迂,自己身上又怀了如此深重的仇,天天过得不如履薄冰吗?所以他们的悲剧我真没啥感觉。这本里的武林格局我也一直混乱,从 谢逊出场开始动不动一个人就是武功超群……之前都以为觉远练的还是九阴真经,九阳神功是张无忌后来掉洞里捡到的新武学,汗。   这里面好几个配角都挺可爱挺帅的,何足道啦,空见啦,莫声谷啦,司徒千钟啦,当然都有缺点,比较迂,但这也正是可爱之处。我记得老金说过这本书想表达武当 师徒情深的感觉(后记的最后一句好伤感),师兄弟之间互相着想、谦逊得简直离奇了。不过莫声谷下面这段话,还有张三丰出关见翠山、张三丰为无法完成翠山遗 愿救活无忌叹己生不如死时都欲泪。   莫声谷站起身来,大声道:“别说我五哥此刻尚未回 山,便是已经回到武当,也只是这句话。莫某跟张翠山生死与共,他的事便是我的事。三位不分青红皂白,定要诬赖我五哥害了门镖局满门,读后感《金庸读后感》。好!这一切便全算是 莫某干的。三位要替龙门镖局报仇,尽管往莫某身上招呼。我五哥不在此间,莫声谷便是张翠山,张翠山便是莫声谷。老实跟你说,莫某的武功智谋,远远不及我五 哥,你们找上了我,算你们运气不坏。”   师徒情其实还是要看人品啊,空见&成昆&谢逊、灭绝&纪晓芙也是师徒,啧啧,看看这情缘BE得多惨。   跟胡青牛学医术这段很精彩,类似射雕里描绘的美食、乐律、算术,普及了中国古典文化。先后写的这本和《连城诀》,老金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像是对人性绝望了 似的,尽是写老实人遇上骗局陷阱、人心险恶这些,主题都是人为财死之类的(这本还加上个正邪难辨),写的朱长龄啊、砌墙啊,都可怕得令我印象深刻。   看来长篇还是容易让人记住,虽然这篇只看过一次,但看着不少情节还是很熟悉的,奇怪的是对小昭一点印象都没有,看金庸说喜欢小昭还迷茫了好久。如今对比 《三体......余下全文>>

四:从对黄易和金庸小说的读后感论二者的区别

在网上有大量对黄易小说的读后感,金庸的就更不必提了。相比之下古龙小说的读后感似乎少一些。

有这样的说法,短篇小说看场景(就是一个短篇里能否将一个场景表现好),中篇小说看故事(要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讲好),长篇小说看命运(长篇刻划的是人的命运)。

纵观黄易小说,其读后感有很多是‘大唐双龙’人物武功坐次,某某卷读后感之类的内容。后者的内容中充满了对当时尚未发表的小说内容的推测。这种预测给人的感觉是黄易小说更多的是靠故事吸引人;

当我重读大唐时发现自己作为单纯的看小说失,对该小说更多关注的就是故事的发展,他对人物的刻划,有些‘概念先行’的意味,似乎是开始一篇小说前,最重要想好的是一个故事,对人物则处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主要完成一个对各个人物的性格的比较清楚地设定即可,而很多情节作者都在不遗余力的向读者灌输他的这个设定。如果描写功夫不到,就会很尴尬,比如黄易经常自己插话,告诉读者这个人怎样怎样。尤其是写男性主角有魅力时,他只好总是写‘他的强大男性魅力让她倾倒之类’,这几乎是概念先行的典范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