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孟涂文集

一:《问说》的翻译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注释】①致疑:发现疑问。②不达于事:不能用于实际。③舍:通“舍”,除去。④其奚决焉:怎样做出决断呢?

【翻译】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有的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原文】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审:详查,细究。)《书》不云乎?“好问则裕① 。”孟子论“求放②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注释】就有道而正:向有道的人请教以正是非。《论语·学而》:“子曰: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裕:宽,广博。放② :放失

【翻译】(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稜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原文】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注释】虚中乐善:虚心并乐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中”通“衷”,内心。

【翻译】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

【原文】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

【注释】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翻译】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

【原文】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①言,非苟为谦②,诚取善之弘③也。

【注释】①迩:近,浅近。 ②非苟为谦:并非随便表示谦虚。苟:苟且,随随便便。③取善之弘:广为吸取别人的长处

【翻译】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随随便便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原文】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注释】咨访:咨询,询问。 流俗:泛指世俗或世俗之人。

【翻译】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原文】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ó),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注释】咨访:咨询,询问。 流俗:泛指世俗或世俗之人。

【翻译】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余下全文>>

二:问说的作品注释

(1)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2)辅:辅助。(3)好:喜好。(4)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疑:疑问,疑难。(5)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增加、增长。(6)或:可能。(7)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晓,通达。(8)舍问:放弃提问。舍:放弃。(9)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决:判断,解决。(10)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11)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12)交相问难(nàn):互相诘问;难:驳诘。(13)审问:详细地询问。(古今异义,今意为“审讯”)(14)放心:古今异义,放纵散漫的心思。(15)是己而非人:意动用法,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为是;认为……对 非:以……为非。(16)未安:不稳妥的地方。(17)臆度(yì duó):主观猜测;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18)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19)理无专在: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20)唯:只。(21)君子之学必好问 必:必须 好:喜欢,喜爱。(22)而或:而,但、却;或,有时。(23)不肖:不成器的人。(24)是故:因此。(25)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行。(26)贤:道德才能高。(27)破:破解。(28)知:了解,明白。(29)强:勉强。(30)不屑:不重视,轻视。(31)几:几乎。(32)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33)忌:嫉妒。(34)妄:胡乱地。(35)得:某一方面的见解。作者概况原文选自《孟涂文集》,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人,散文家。 刘开是清朝桐城派诗人。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刘开生平以教书为业。授课之余,潜心散文创作与文论研究,主张“以汉人之气体,运八家之成法,本之以六经,参之以周末诸子”,“然后变而出之,用之于一家之言”。(《与阮云台宫保论文书》)他还提出:“夫文之本出于道,道不明,则言之无物;文之成视乎辞,辞不达,则行之不远。”(《复陈编修书》)刘开的这些主张和见解,进一步阐发了方苞、刘大櫆、姚鼐诸前辈的文论,对当时的散文创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刘开虽尊崇桐城家学,但不“拘于绳尺”,而能“取精汰粗,化腐为奇”,“集众家之美”,“而得其天然”。他的散文明白晓畅,动宕恣肆,才气俊逸。其诗文多反映贫民疾苦,暴露官场黑暗,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如《食蕨叹》写道:“昔闻力田能免饥,今见老农愁不死。出门回望面石灰,十户七闭三半开。亲里相见各无语,但问何处多野菜。”早年曾游历广东、浙江、泰山、黄山等风景名胜,写下了不少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著有《刘孟涂诗文集》14卷、《骈文》2卷、《广列女传》20卷、《论语补注》3卷。本文选自《孟涂文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