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一、加强学习教育,强化法规观念。要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定期轮训等方法,组织基层支委成员系统学习《党章》、《政治工作条例》和《党支部工作条例》等法规性文件,丰富他们的党建知识。要采取观摩教学、经验交流、研究探讨等形式,帮助他们熟知组织生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强化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法规意识,切实增强干好党务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要通过学习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清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严格党内生活制度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抓好组织制度建设,才能有力促进党支部建设,才能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领导下,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支委成员要模范带头,不当“特殊党员”,坚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自评要“像”,互评要“诚”,讲评要“准”,保证组织生活制度的严肃性。
二、把握关键环节,确保落实质量。在内容上,要按《政治工作条例》规定,落实每月一次的党小组会和党课教育、每两月一次的党员汇报思想、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支部党员大会、每半年一次的报告工作和民主生活会以及每年至少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在计划上,应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支部实际情况,对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每月四个党日活动统一内容实施,当月有第5个党日的,最后一个党日可作为机动,要把活动内容列入周进度、月计划,对落实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和组织实施,作出具体安排,避免开展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程序规范上,党支部不能各行其是,要保证星期五下午组织生活时间用到、用好、用实。“用到”就是星期五下午必须按规定用于组织生活,不能以种种借口和理由占用这一时间;特殊情况占用了,必须补上。“用好”就是要组织好。做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真正落实。“用实”就是要把时间用够,不能草率从事,简单应付,早早结束。在具体实施中,政治机关和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强统筹协调,防止党日时间政出多门,相互撞车;党支部在研究骨干配备、党员发展、选改士官、立功受奖等关系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时,要落实好各项规定,不能图省事而放弃制度和原则,确保组织生活制度落到实处。
二:如何进一步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党组织生活制度
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提高对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的认识
“三会一课”制度是我党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建立的有效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最基本的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有利于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利于经常性加强党员的党性党风、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教育,自觉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不断总结经验,纠正工作中不足,使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接受批评和监督。各党组织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一定要站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增强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自觉性,切实担负起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政治责任。
二、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
“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党课。
1、开好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党支部中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批示,讨论、制定贯彻落实措施;讨论和决定本支部重大问题;听取和审查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新的支部委员会,增补或撤销支部委员;讨论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提出对党员的奖励和处分意见。支部党员大会一般要有本支部半数以上党员参加才能召开,大会决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2、开好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是按照支部党员大会决议来处理支部日常工作的会议制度。支委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主要任务是: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指示和意见;研究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方面的问题;讨论研究协调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方面的问题;制定支部工作计划,检查、总结工作进展情况。
3、开好党小组会。党小组会是党员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二次。主要任务是:学习有关文件,传达支部决议,讨论贯彻的具体措施;向党员布置工作;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执行党的决议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分析群众的思想状况,研究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党员对象;酝酿发展、转正及对党员的奖惩等工作。
4、上好党课。党课是党组织以授课形式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一般每季度一次。授课内容包括: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常识教育;战略思想教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国情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等。授课人一般由党组织负责人承担,也可邀请上级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等授课。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
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和运用好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四大法宝”的具体要求,各党组织务必高度重视,认真按要求组织开展活动,努力提升党的组织活动质量。
一要准备充分,灵活形式。各党组织在“三会一课”之前,要贴近党建实际和党员队伍思想状况,紧密围绕业务工作,抓住解决突出实际问题和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重点,科学确定“三会一课”内容,采取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灵活多样地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力争每次活动集中解决一至两个主要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增强“三会一课”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要党员领导带头,做好表率。全镇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三会一课”规定》,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各......余下全文>>
三:如何创新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组织生活
“四个转变”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在企业中,“三会一课”是组织生活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除此之外,偶尔还包括:学习文件、汇报思想、民主生活会、发展新党员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活动或会议。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很强,但并不意味着组织生活只局限于大家坐下来学习和讨论。组织生活的形式可以根据内容来确定,应该安排得生动活泼、丰富多样一些。通过创新方式方法,使党员提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单一为多样。改变以单一的学习方式、统一的学习内容、枯燥乏味的开展组织生活的状况,结合企业中心工作,每季度设计一个主题,确定组织生活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变开开会、读读文件、听听汇报、写写体会等传统方法为学习导读、重点引领发言、主题式研讨、辩论、典型事迹演讲,甚至可以通过听歌曲、看电视、观演出、上网站等声画结合的方式开展多样性学习,使组织生活更丰富多彩。 变静态为动态。为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可采用现场观摩、评选最佳组织生活方案等方式,启发基层党组织走出围坐式学习的静态模式,采用参观红色文化、参与公益活动等动态方式进行,让党员有新鲜感,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同时要加强与共青团、工会等团体及兴趣组织的联系和沟通,整合各种力量联合开展活动,让党员更多更好地投身到各项活动中去。 变灌输为互动。传统的组织生活是“一人讲众人听”,针对党员在党组织生活中只是被动的听众,党员责任意识会越来越弱的情况,可采取互动式教育。党组织在组织生活前将活动主题和议题告知每个党员,使大家作好充分准备。活动中安排党员轮流发言、互动交流,让每位党员都能感到自己是组织生活的主角,在互动中共鸣共进。 变封闭为开放。所谓开放,就是打破党组织界限,组织生活可吸纳其他支部党员参加,也可吸纳入党积极分子、服务对象等群众参加,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增强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力度。组织党员现场参观外界的新项目新科技新亮点,接受新时代的洗礼,进一步开阔思路和视野,不做井底之蛙;要组织开展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互帮互助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各项帮扶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善于“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讲解新形势、新任务,传授新经验、新技术;邀请先进人物演讲感人事迹、传授成功经验,保持党员先进性,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个增强”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前提。我们必须对组织生活有高度的认识,开展组织生活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党员特点出发,着眼于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尤其是要坚持组织生活的思想性、政治性、原则性,提高和保证组织生活质量;要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监督党员切实履行党员义务,遵守纪律;通过讨论和开展正确的思想斗争,切实解决党内问题,使党组织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统一的意志,一致的行动,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党的阶段任务和奋斗目标。 选好主题内容,增强组织生活的目的性。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组织生活的内容,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把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党组织生活。一是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要结合当前党内重大政治事件来开展学习和贯彻,使党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明确党组织的意图和自己的责任,达到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的目的。二是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的不断变化和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坚持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余下全文>>
四:如何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
坚持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先进和纯洁性重要保障,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内在需要。完善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笔者了解到,在一些地方,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甚至有的党组织常年不开展组织生活,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学习上松懈、思想上动摇、作风上懒散、行为上失范甚至贪腐堕落。这说到底,是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力。
再严的纪律、再好的制度,不落实就会“落空”。组织生活制度,不能当稻草人成为“摆设”,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墙面上、文字上,必须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在制度执行和落实上不打折、不变通,不找任何借口不组织、不参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织生活制度之所以会被“架空”、“落空”,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上滑了坡,错误地认为抓党建、过组织生活是软任务,只有抓好经济、推动发展等才是硬指标。殊不知,思想上缺了“钙”、出了问题,行动上、行为上不可能不偏离正轨、不迷失方向。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必须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开始,各级各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党内生活制度的重要性、严肃性、紧迫性,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增强过好“双重”组织生活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要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起码要在思想上不抵触、不麻痹、不松懈。
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不可能有积极的工作状态。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尤其要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支部书记要切实尊重支委的民主权力,善纳群言,鼓励、启发支委积极参与抓好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承担起主要责任,发挥表率作用,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善于发现和大胆纠正不严格、不规范等问题,把组织制度落实到实处。支部委员要自觉以队伍建设和班子团结为重,以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履行党员义务为念,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当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局外人”。对于履职尽责不到位、落实制度不到位的,要严肃严厉问责,绝不迁就,绝不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和无底线的“纪律涣散”。
没有监督,就没有落实。监督引导有力,组织生活才能有序有效。对基层活动开展情况不掌握、不评判,必然会使活动流于形式、制度形同虚设。落实好组织生活制度,必须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一要强化组织监督。上级党组织要定期不定期地调阅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对于不符合要求、弄虚作假、长期不开展组织生活等行为要严肃处理、严厉惩戒。二要强化互相监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内没有特殊党员。党员干部之间、支部成员之间,要坚持做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与自我监督,对一些不正之风、不良行为要及时提醒、相互告诫,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不游离于组织之外。三要强化群众监督。党支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支部委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取基层群众对党员队伍、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公开有关政策和制度,采取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等方法,把检验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成效的“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来打分、作评判,从而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不落实,就会“落空”。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各级各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奏好协奏曲,同心协力、统筹兼顾,和衷共济,注重解决问题,注重常态长效,注重形式运用,从而真正将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到位,发挥好制度的应有作用。
五:如何落实好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看党章
六:如何落实党员组织生活制度
为严格落实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根据有关党建文件精神,结合国土系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主要讲五个问题:
一、党支部制度建设
1、报告工作制度。党支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重要问题经集体研究决定。党支部委员会至少每年一次向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的评议和监督。重要情况以及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或请示,并根据需要以适当方式向党员通报。
2、“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上好党课。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2次(每个党员应自觉地坚持每月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上党课每季度1
次。党支部要指定专人认真做好每次活动的记录。
3、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要加强组织生活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注重实效,不断提高质量。党员要如实汇报思想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监督。对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重大问题,要及时负责地报告上级党组织。
4、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支部要按上级党组织要求,结合公务员年度考核和本单位工作总结,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按照党员标准,通过学习教育、自我评价、民主评议、组织考察、表彰和处理等五个阶段,对党员作出评价,表彰优秀党员,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
5、述职述廉制度。党支部每年要召开一次支部书记述职述廉大会,党支部书记述廉述职主要内容包括:①带领所在党支部完成《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赋予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的情况;②完成机关党建目标责任制和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的情况;③支持和协助本单位、本部门领导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的情况;④本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的情况。党支部书记的述职述廉可结合当年的年度考核一并进行。会前,要广泛宣传,深入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会上,要邀请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并当场进行无记名的民主测评;会后,将收集汇总的民主测评情况及意见和建议向支部党员大会进行反馈,对涉及支部班子的问题,由支委会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对涉及重大问题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6、谈话与诫勉制度。党支部负责人每年至少找党员谈话一次。按照党员标准,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对涉及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策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提醒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对党员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谈话提醒。
7、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党支部年初要根据上级党组织的部署,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全年工作任务,建立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每半年对完成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自查。
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的作用:
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是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基本依据,是全体党员必须自觉遵守的基本制度。其作用:
一是组织作用。党支部只有通过组织生活制度把个体党员组成一个整体,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如果没有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组织就会形同虚设,党支部就不可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是规范作用。组织生活制度规范了党员党内生活准则,对组织生活每项制度组织实施的方法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为党组织管理监督党员提供了保证。
三是协调作用。党内有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党员与党员关系,只有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才能协调好内......余下全文>>
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存在哪些问题
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在组织生活的主体建设上来讲:
一是思想认识不高。普遍存在着党务工作谈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支部成员对党支部着重议哪些事、抓哪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楚,过于依赖支部书记个人能力素质,在议事议政中过于“讲政治”,“老好人”思想严重,组织生活中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意见没有针对性,习惯于等上级党委安排部署,弱化了党支部集体抓大事、议大事的能力。
二是参与意识不高。部分党员同志没有真正认识到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对开展组织生活兴趣不高,在思想就存在着“应付”心理,党员权利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总感到是“要”我过组织生活,而不是我要过组织生活,把参加组织生活当成一种额外负担被动应对。
三是综合素质不高。平时不注重加强学习,忙于工作多,精力透支多。同时,支部成员大多任职时间较短,缺少工作经验,对党务工作掌握不深,实际能力水平与工作要求差距较大。“资深”的老委员、老党员较少,“传帮带”作用不明显,缺乏一套抓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经验,没有发挥“抓典型、树标杆”的示范作用。
(二)在组织生活的组织部署上来讲:
一是安排缺乏计划。部队其他各项业务工作分散大部分精力,往往会与组织生活产生冲突,统一的组织生活时间往往难以协调。七项组织生活制度没有明确的活动计划,到了时间,想安排什么活动就安排什么活动,工作忙了,不安排组织生活或者有安排也很难得到具体落实。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以所务会、交班会讨论决定,没有明确每个阶段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导致组织生活不系统、不规范。
二是方式缺乏创新。组织生活单一化,就事论事多,思想交锋少;民主生活会讲成绩多讲问题少,不能很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模式单一化,党员教育没有根据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工作岗位特点因人施教,搞“大讲堂”;教育手段单一化,缺乏现代化科技手段,学习内容与政治教育差不多,时间慢,信息量小,内容重复交叉,降低了学习的新鲜感。
三是活动缺乏针对。没有用心去谋划好每一次难得的组织生活,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与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问题实际相去甚远,即便是“就事论事”的议题也泛泛而谈。而且有的支部组织生活摆脱不了“家长制”的影子,缺乏党内民主,不符合当前官兵的思想实际。
(三)在组织生活的落实成效上来讲:
一是组织生活存在形式。部分单位党内组织生活只满足于时间、次数要求,形式主义现象突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传统只是在形式上继承,并没有从实质上突破。民主生活会上民主气氛不够浓厚,思想放不开,做不到畅所欲言,等待观望的现象比较严重。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影响支持率。
二是民主集中落实不力。由于一些正副书记缺乏做党支部工作的基本功,加之平时工作碰头、相互谈心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从而导致“议事”不规范,决策不民主,部队建设质量不高。一些党组织缺乏党员是党的主体的意识,在组织生活中一味强调义务的多,体现党员权利的少,久而久之,党员的权利意识在不知不觉被弱化。
三是监督检查作用不强。基层党组织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管措施不够有力,民主监督氛围不浓,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党员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日常工作生活行为了解掌握不及时、不准确。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能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余下全文>>
八: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和意见建议
通常讲,支部有七项组织生活制度:
(1)会议制度。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
(2)党日制度。每周用半天时间进行党的组织活动。
(3)党课制度。每月进行一至二次党课教育。
(4)报告工作制度。支部委员会按季度或工作阶段,向支部党员大会作工作报告和自身建设情况的报告。
(5)民主生活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党员大会进行交心通气,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团结,改进工作。
(6)党员汇报制度。党员每月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工作和完成支部分配任务的情况,遇有重要问题应当及时汇报;外出时间较长时,应当作书面汇报。
(7)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和模范作用,采取党内与党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议,每年至少一次。
过好组织生活的建议:
一、 莫让批评变味
二、建立组织生活日记制
三、做参加组织生活的模范
九:如何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这说明,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绝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遵守党章、接受监督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质量谈几点看法。
要理顺“三种关系”,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科学性。一是要理顺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党内人人平等”的内涵,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党内接受党委集体领导监督的同时,也必须接受所在支部、小组和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二是要理顺党委组织生活与基层组织生活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党委组织生活好似“聚光镜”,重在梳理、研究解决部队发展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基层组织生活就像“反光镜”,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倾听基层同志的意见建议,接受大家的批评监督,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三是要理顺参加组织生活与日常工作的关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接受组织教育监督的机会,始终要把过双重组织生活作为改进领导作风、检验工作成效的一个有效手段,推进部队各项建设科学发展。
要加强自我改造,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自觉性。一是要牢记职责要求。《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指出:“党委成员除参加本级民主生活会外,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认清党员权利义务,牢记自身职责要求,切实维护好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权威性。二是要强化组织观念。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放下架子,转换好身份,调整好心态,积极地、严肃地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和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三是要搞好自我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带着对组织、对同志的深厚感情参加组织生活,既不能一到了基层就提要求,也不能一到了基层就讲一些不负责的话,应该真诚地解剖自己,真诚地帮助其他党员,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既对组织负责,又对同志负责。
要坚持群众监督,实现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经常性。一是要正确对待监督。监督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约束,更是一种爱护,群众的监督越经常,对成长进步越有利。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把接受群众监督作为锤炼党性的重要方式、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真心实意、积极主动地接受群众监督、参与组织生活。二是要自觉接受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自我完善的有力思想武器,激烈的思想交锋和诚恳的互助交流有助于党员官兵端正价值取向,提升人生境界。三是要合理采纳建议。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部队基层一线,问政于官兵、问计于官兵、问需于官兵,不断总结新鲜经验,在集中群众智慧中提高领导部队科学发展的能力。
要严格制度执行,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规范性。一是要充分结合实际。各级党组织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制订组织生活计划,并预先做好通知,以便提前协调工作矛盾,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注重示范引导。在提高制度执行力上,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至关重要,党委正、副书记要自觉带好头、当好表率,对党委班子成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情况进行定期讲评,充分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三是要严格追究责任。坚持把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情况作为考核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和纪检部门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监督和指导,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带头落实的给予表扬,落实不力的及时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确保制度执行实效。
(作者系重庆边防总队政治部主任)...余下全文>>
十:如何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的建设
所谓“三会一课”,就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这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是健全党内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事实证明,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好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就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得好。反之,党的组织生活不正常,党内民主渠道不畅通,党组织就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仍须重视和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这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经从不同方面了解到,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落实得不是很好,甚至存在“空转”现象。往往会有以下情况出现:一是组织生活不正常。三会一课作为制度,一般来说,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一月必须召开一至两次,党课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但一些基层党组织事实上未按要求次数开展活动,往往闲时活动,忙时不动,或者上级党组织有布置就活动,没有布置就不活动。二是“三会一课”组织活动没有正常开展,却善于“用水救火”应付检查,即有关检查来了,立即弄虚作假在台帐上做文章,作假记录。三是即使多少搞了一些“三会一课”活动,但总是学学文件、念念报纸,很少有新的“招法”,或者把“三会一课”变成“总结布置工作式”、“被动组织学习式”、“照本宣科讲课式”,形式呆板,效果很不好。四是民主生活会上说工作多、谈思想少;说成绩多、谈问题少;说自己多、批评别人少。“自我批评谈情况,批评别人谈希望”的现象较多,出现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一种不正常的“平和”景象。五是民主渠道不畅,少数党支书或党小组组长在会上搞“一言堂”,会前征求党员意见少,会上党员发表意见少,缺乏思想交流与沟通。六是党课教育缺乏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感染力不强,部分党课观念落后,知识陈旧,对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效果不明显。
之所以产生上述现象,其一是从党支书或党小组长到普通党员,部分同志对党务工作产生了“务虚”化的认识,认为党组织只对行政管理工作起“敲边鼓”的作用,因此对党务工作和党内开展的各项活动缺乏兴趣,认为只要行政管理工作搞起走,党组织活动意义不大,当然“三会一课”坚持不坚持也就无所谓。其二是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党员干部对“三会一课”制度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认为“三会一课”无非是发展发展党员、开开会、学习学习政治而已,因此个别党员对支部“三会一课”漠不关心,不积极参加,更不主动参加和用心参加,不严格要求自己,组织纪律性差。其三是一些党支书或党小组长对国家大政方针、时势分析把握不准,缺乏理论功底,同时不懂党务,不会业务,缺乏政治敏锐性、事业责任心和应有的工作热情,也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加之基层组织多数党务工作者是兼职,由于“主职”工作太多,因而容易不重视“三会一课”工作,往往忽视“三会一课”活动的正常开展。其四是由于“三会一课”长期形式单一,内容呆板,不能激发起党员参与的兴趣,导致党员参与“三会一课”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其五是一些组织碍于情面,瞻前顾后,对党员纪律要求不严,对不合格党员处置不力,甚至采取纵容态度,导致部分党员组织纪律性不强,参加活动不认真不热情。其六是上级组织检查行政工作多,过问支部工作少,即使过问支部工作也仅限于看看台帐、翻翻资料、听听汇报,很少直接去参加支部的“三会一课”,并从支部开展实际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有的党组织对下级组织“三会一......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