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欣赏中国戏曲之美季国平阅读答案
没有问题,怎么给你答案啊
二: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究竟是什么?诸家学说不一。但有一点则少有争议,这就是几乎大家都公认: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到欣赏态度,都和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大相径庭,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事实上,由于中国戏曲艺术产生和成熟都最晚,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便成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所以,只有首先弄清了中国艺术的审美意识体系,才说得清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
如果把中国艺术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舞蹈、音乐、诗画、建筑和书法,便可以看作是它美学结构的五个层次:最核心最内在最深层的是舞蹈的生命活力,它表现为气韵与程式;其次是音乐的情感律动,它表现为节奏与韵律;第三是诗画的意象构成,它表现为虚拟与写意;第四是建筑的理性态度,它表现为充实与空灵;最后是书法的线条语言,它表现为抽象与单纯。它们共同地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精神。
一 气韵与程式
中国戏曲与舞蹈的关系,似乎最密切。
舞蹈,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样式。在上古时代,它被称为“乐舞”。不过,中国上古时代的乐舞,却既不只是音乐,也不只是舞蹈,而是集文学(诗)、音乐(歌)、舞蹈(舞)等多种艺术样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曾经和作为立国之本的“礼义”一起被并称为“礼乐”,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后来,乐舞逐渐消亡了,代之而起的便是戏曲。戏曲和乐舞一样,也是集诗、歌、舞等多种艺术样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所不同的,只是多了些具有一定戏剧性的故事情节。
所以,戏曲也可以说是“有故事的乐舞”。
不过,故事虽然加了进来,却并不怎么重要。中国传统戏曲的情节,一般都比较简单,有的几句话就可以说完。有些“折子戏”,简直就没有什么情节。然而,歌舞的分量,却相当之重。而且,越是情节简单,歌舞的分量就越重,“戏”也就越好看,这真是咄咄怪事!看来,中国戏曲要演的,似乎并不是故事情节;观众要看的,似乎也不是故事情节。否则,故事情节早已烂熟于心的戏(比如《群英会》),为什么要看了一遍又一遍?故事情节完整连贯的戏(比如《失街亭》、《空城记》、《斩马谡》),为什么可以拆开来单演(“批零兼营”,既演全本戏,又演折子戏,也是中国戏曲特有的演出方式之一)?故事情节曲折复杂的其他艺术样式(比如小说、电影、电视剧),为什么并不能取代戏曲?可见,对于中国戏曲来说,故事情节,并不重要,至少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那么,中国戏曲要演的,中国观众要看的,主要是什么呢?是歌舞。中国传统的戏曲(比如京昆),无非三大类:唱工戏、做工戏和武打戏。但无论哪一种,其台词都无不音乐化,其身段都无不舞蹈化。如《文昭关》、《二进宫》、《借东风》,简直就像独唱音乐会;如《挑滑车》、《三岔口》、《盗仙草》,又像是舞蹈或杂耍。更多的,当然还是载歌载舞,唱做念打齐全。这就和西洋戏剧迥异。西洋的戏剧,话剧是话剧,歌剧是歌剧,舞剧是舞剧。有歌就没有舞,有舞就没有歌,要不然就是歌舞都没有。然而中国的戏曲,却集诗歌舞于一体。观众看戏的时候,也是连歌带舞和戏一块儿看。试想,如果没有歌舞,或者只有歌没有舞,像《徐策跑城》、《贵妃醉酒》这样的戏,还有什么看头?
可以说,没有舞蹈,也就没有中国的戏曲。中国戏曲的舞台演出,不但唱的时候要舞,不唱的时候,其舞台动作,也是节奏化程式化亦即舞蹈化的。更重要的是,中国戏曲不但能取舞蹈之形,而且更得到舞蹈之魂。
这个“魂”,就是气韵与程式。
气韵,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核心,就是气。有气,才能气韵生动,也才能气势磅礴、气象万千。什么是气?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中的“气”或“元气”,无非就是......余下全文>>
三:简述中国传统戏曲唱词的华丽之美。
中国传统戏曲唱词的词藻真是美轮美奂。令人赞不绝口。高雅但并不晦涩难懂,通俗并不土的掉渣。简单说“花为媒”一戏,张五可夸李月娥的唱词,就属这一类。
张五可用目瞅
从上下仔细打量
这位闺阁女流
只见她头发怎么那么黑
她那梳妆怎么那么秀
两鬓蓬松光溜溜
何用桂花油
高挽凤髻不前又不后
有个名儿叫仙人鬏
银丝线穿珠凤在鬓边戴
明晃晃走起路来颤悠悠哦
颤颤悠悠
真呀似金鸡怎么那个乱点头
芙蓉面眉如远山秀
杏核儿眼灵性儿透
她的鼻梁骨儿高
相衬着樱桃小口牙似玉唇如珠她不薄又不厚
耳戴着八宝点翠叫做什么赤金钩
上身穿着本是红绣衫
踏金边又把云字扣
周围是万字不到头
还有个狮子解带滚绣球
内套小衬衫
她的袖口有点瘦
她整了一整妆
抬了一抬手
稍微一用劲
透了一透袖
嘿露出来
十指尖如笋
她的腕似白莲藕
人家生就一双灵巧的手哇
巧娘生下这位俏丫头
下身穿八幅裙捏百褶是云霞绉
俱都是锦绣罗缎绸
裙下边又把红鞋儿张五可用目瞅
从上下仔细打量
这位闺阁女流
只见她头发怎么那么黑
她那梳妆怎么那么秀
两鬓蓬松光溜溜
何用桂花油
高挽凤髻不前又不后
有个名儿叫仙人鬏
银丝线穿珠凤在鬓边戴
明晃晃走起路来颤悠悠哦
颤颤悠悠
真呀似金鸡怎么那个乱点头
芙蓉面眉如远山秀
杏核儿眼灵性儿透
她的鼻梁骨儿高
相衬着樱桃小口牙似玉唇如珠她不薄又不厚
耳戴着八宝点翠叫做什么赤金钩
上身穿着本是红绣衫
踏金边又把云字扣
周围是万字不到头
还有个狮子解带滚绣球
内套小衬衫
她的袖口有点瘦
她整了一整妆
抬了一抬手
稍微一用劲
透了一透袖
嘿露出来
十指尖如笋
她的腕似白莲藕
人家生就一双灵巧的手哇
巧娘生下这位俏丫头
下身穿八幅裙捏百褶是云霞绉
俱都是锦绣罗缎绸
裙下边又把红鞋儿露
满帮是花金丝线锁口
五彩的丝绒绳儿又把底收
巧手难描画又画不就
生来的俏
行动风流
行风流动风流
行动怎么那么风流
猜不透这个好姑娘是几世修
美天仙还要比她丑
嫦娥见她也害羞
年轻的人爱不够
就是你
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
年迈的老者见了她
眉开色悦赞成的也得点头
世上这样的女子真是少有 露
满帮是花金丝线锁口
五彩的丝绒绳儿又把底收
巧手难描画又画不就
生来的俏
行动风流
行风流动风流
行动怎么那么风流
猜不透这个好姑娘是几世修
美天仙还要比她丑
嫦娥见她也害羞
年轻的人爱不够
就是你
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 ......余下全文>>
四:求一篇300字论文,题目“中国戏曲之美”
华美人文学会与海外昆曲社和美华艺术协会25日联合举办戏曲讲座,邀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及理论家胡芝风女士主讲“中国戏曲之美”,吸引众多戏曲爱好者到场聆听。胡芝风教授在演讲中谈到了中国戏曲的概念、种类、历史,以及与西方音乐剧的区别,强调中国戏曲的独特美学精神--即它包括“观物取象”的审美观、“摹情、写意”的艺术观、“意象”的形象思维、“诗化”的审美核心以及“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和“传神”的审美追求等七个方面。胡芝风1956年毕业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同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自幼学习钢琴及芭蕾。10岁开始学习京剧和昆剧。曾得到京剧大师周信芳、魏莲芳、杨畹农、包幼蝶及昆曲传字辈大师方传芸、朱传茗等前辈艺术家的教导。1959年拜梅兰芳先生为师,离开清华大学,走上京剧舞台。1960年到苏州市京剧团任主演,1980年兼任团长。主持改编、导演并主演的京剧有《李慧娘》、《百花公主》、《白蛇传》、《灰阑记》等。(图与文:侨报记者管黎明)
五: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作者是谁? 10分
戏曲表演讲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即虚与实的 这是中国戏曲的特征,没有作者的,如果硬要个作者我觉得就是【中国】了 望采纳!
六:中国戏曲审美特征
你好
脸谱化,程式化,抽象化。色彩、音乐、动作的夸张。
我国观众对中国戏曲审美从四个方面。
1、走。观众强调演员走的动作要美。‘
演员要通过舞台上走路方式(走相),
塑造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物,及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帝王将相走路要不大有力。显出威风形象。
小丫鬟要疾走如飞。
2、打。打是武打戏,
武功是演员四大基本功之一,
我国大多数观众喜爱欣赏演员的武打工夫。
武打要利索、干脆。
3、坐。演员通过各种不同的坐相来塑造不同的人物。
4、唱。唱是演员最基本的工夫。观众看戏,也是听戏。
5、表情。演员的面部表情能逼真地反映人物的心灵世界。
人们对中国戏曲审美的基本特征是真实、现实、贴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