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适用原则

一: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则:⑴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立法法》第79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第80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⑵ 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立法法》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⑶ 新法优于旧法。《立法法》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⑷ 一般不溯及既往。《立法法》第84条规定,法律、偿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二:法律适用的特点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亦称法的实施,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地贯彻实施。

一、执法

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执法,亦称法的执行,指行政机构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一)执法的特征

[1]执法主体的特定性

执法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或经行政机关授权、委托的组织和人员。

[2]执法范围的广泛性

执法是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组织和管理,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泛。

[3]执法过程的主动性和单向性

执法一般是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是行政机关的单向性活动,是由行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4]执法内容的灵活性

为了适应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执法活动必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满足社会对执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5]执法性质的国家强制性

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执法活动必须具有强制他人服从的性质,保证执法有效进行,体现了执法活动的权威性。

(二)执法主体的概念和分类

执法主体,指具备法律赋予的执法资格,能独立实施执法权利,承担执法责任的行政机关。有以下三类:

①国务院及职能部门

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

③行政机关依法授权或委托组织

(三)执法的基本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一切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越权无效,违法要承担责任。

①执法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

未经法律明文授权,不得行使执法权。即“法无规定即禁止”

②执法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权限

行使执法权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越权执法即违法。

③执法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执法程序合法性的实质就是保证执法行为的公正、公平,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2]执法合理原则

不仅要求执法行为符合法律文本的规定,而且要符合法律精神和宗旨,符合社会理性,实现法律与理性的统一。

①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目的和宗旨

更好的体现立法者的根本意图

②执法行为必须有合理的动机

执法应出于正当动机,不得违背社会正义

③法行为必须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上

全面考虑行为所涉及或影响到的各种相关因素

④执法行为的内容与结果必须公正合理

包括:平等原则、比例原则、纠正原则、一致原则

[3]执法效率原则

在一定时期内执法总投入与执法总产出的比率,即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①要使执法机构设置法定化、合理化,这是提高执法效率的制度保证

②要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这是提高执法效率的基本条件

③要实现执法程序的法定化,这是提高执法效率的必要保障

[4]执法应急性原则

指行政机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采取没有法律规定甚至在某些方面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行为,以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①确实出现了非常危险紧急的状态,非应急性措施无法排除该项妨害

②事后应当由法定国家机关及时确认并进行有效监督,一旦紧急状态消失,应当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和常态

③尽量避免和减少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损害,把对社会不利因素尽可能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司法

(一)司法的概念

司法,亦称法的适用,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一)司法的特征

[1]司法职权的特定性

司法权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程序来行使,具有国家权威性。

[2]司法活动的专业性

参与司法活动的......余下全文>>

三: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法律适用的原则是: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只能根据客观事实,不能以主观臆断为根据;只能以国家法律为标准、为尺度。决不允许另立标准。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任何公民,不分民族、性触、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的不同,都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依法承担平等的义务。在法律面前不得有凌架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存在。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规定,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二是法律规定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对于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维护法制的统一,正确适用法律,防止特权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对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是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四:民法的适用原则是什么

楼主你好

1、楼上的是民法基本原则,而非适用原则

2、民法适用原则是:

a、特别法优位于普通法

b、强行法优位于任意法

c、例外规定排除一般规定

d、无具体规定时方可适用原则性条文

3、希望能帮助你,有疑问可以追问,望采纳

五:在法理学里,原则和规则有什么区别?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

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

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

则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法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是具有

不同的“强度”的,而且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

ps:法律原则的适用

1、穷尽规则(原则用于补充规则的漏洞)

2、个案正义(规则运用引发个案的不正义)

3珐更强理由(原则同时压倒规则背后的形式原则与实质原则)

※当原则和规则在个案中冲突时,必须同时满足后两个条件,原则才能取代规则成为裁判的

基础。

六:刑法适用原则

1997年及2012 年修订的刑法典规定了我国刑法适用的四个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其中,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含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基本要求是:平等保护法益;平等地认定犯罪;平等地裁量刑罚;平等地执行刑罚。

《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七:行政法律规范适用的一般原则包括()

我国行政法律规范的适用规则有:  第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第二,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实施。

第三,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第四,新法优于旧法。

第五,法不溯及既往。

八:简述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以紶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九: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工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应该是这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十: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事实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要求是正确、合 法、及时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