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的概念

一:什么是群体,群体的概念是什么

群体心理特征是群体成员中形成的与群体活动和状况相关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感觉,是群体成员对群体自身状况及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主观把握。它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整体感等等。研究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对于全面了解公众的群体心理、深刻认识公众、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归属感。群体的归属感,是成员对群体产生向心力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现。有了归属感,每个成员就会自觉地用群体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说话、做事也会从群体的利益出发,还能使成员在行为上协调起来,彼此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把群体的困难看作是自己的困难,把集体的荣誉视为自己的荣誉。例如,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上,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海内外中国人都会由衷的高兴,产生一种荣誉感;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以后,全体中国人不论海内、海外的,纷纷起来谴责美国和北约的暴行,这种爱国心和民族感,也是一种归属感的具体表现。

在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时,要通过自身的工作,加强所在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同时还应分析和研究如何克服其他组织和群体由归属感而产生的排外倾向,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沟通和联络工作。

二.认同感。群体认同感是成员在认识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情感。由于这种情感的作用,群体中的成员在共同的兴趣和利益的驱使下,对一些群体内外的原则问题和重大事件,能够保持一致的看法,怀有一样的情感,意见也趋于一致。即使有些看法不很正确,甚至是错误的,也能因认同感而保持一致的态度。当一个群体成员与群体外的他人发生争执时,该群体的其他成员往往会无条件地支持这个成员,这就是群体认同感的最为典型的表现。

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成员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士气,形成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

三.整体感。群体整体感是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一种总体感觉意识。在这种意识下,群体成员会认为群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盘散沙。对一个群体来讲,成员的整体感越强,他们维护群体整体形象的态度就会越坚决,如果群体成员的整体感弱,他们对群体的利益和形象就会不在乎。一旦群体成员的整体感没有了,群体就四分五裂了。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特别是开展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工作,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组织成员的整体感,使组织成员认同组织,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组织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二:群体的定义

日常生活中,同一个电影院中的观众、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构成一个群体吗?群体是否就是一群具有共同目标且一致遵守的个体?社会心理学家正是在思考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些基本特征后对群体进行了科学的界定。肖(Shaw,1981)认为,群体由两个或更多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个体所组成。他指出,所有的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群体成员间有着彼此的互动,而且群体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例如,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提供信息或者实现统一的目标等。可见,按照肖的定义,同一电影院的观众、同一架飞机的乘客仅能说是一个集合体,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互动的群体。贝克(Back,1977)认为,对群体概念的理解,关键是它的所有成员彼此之间必须有一种可观察到的和有意义的联系方式;个体间的互动使人们成为一个群体,并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群体是所有上述含义或是具有更多含义的一种混合体。还有人(N. Dasgupta,M. R. Banji&R.P. Abelson,1999;B. Lickel,et a1.,2000)认为群体是一群以某种方式紧密相连的人。巴伦等人(2003)认为群体是通过某种纽带联系在一起,并具有不同程度内聚力的一群人。

三:群体传播的基本概念

群体指的是由共同的利益、观念、目标、关心等因素相互联结,存在着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的个人的社会集合体。不同学者对群体的分类是不同的。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和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Verband),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另一位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organisation),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

四:群体效应的概念

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要测定人的心理与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当人的需求未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据此他提出了心理力场的理论公式: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代表函数。 勒温的“场”理论最初只用于研究个体行为。1933年他迁居美国后,又应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群体动力”的概念。 所谓“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而研究群体动力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各种因素,因为群体活动的动向同样决定于内部力场和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 我所研究的群体效应,更侧重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特别是个人与群体的相互影响。细菌QS系统 细菌根据特定信号分子的浓度可以监测周围环境中自身或其它细菌的数量变化,当信号达到一定的浓度阈值时,能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中的变化,这一调控系统被称为细菌的群体感应调节系统(QS系统)。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rwinia carotovora、 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植物病原细菌,至少要在两种复杂的生境中交替生活:分散生活在营养缺乏、竞争激烈、不同类型的土壤环境和集中生活在营养丰富、竞争不激烈但防御严密的植物体内环境。当这些病原细菌侵染寄主时,必需达到一定的基数才能侵染成功,否则许多在寄主体内增殖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就不能启动表达;另外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也利用QS系统对细胞的发育进行调控,当营养丰富、菌体稀少时向感受态方向发展,营养贫乏菌体密度高时向芽胞方向发展。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证实, 细菌群感效应QS参与很多生物学功能的调控。诸如P1aeruginos等病原菌胞外酶的产生; 发光菌的生物发光性; Ti质粒的结合转移; 细菌抗生素的合成; 毒性因子的表达; 病原菌的致病性; 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 细菌的聚集性( swarming) 、游动性和生物膜的形成等。其中QS调控病原菌毒性因子的表达和生物膜的形成是目前倍受关注的问题。研究证实, 病原菌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一般需要毒性因子的表达, 并且大多数病原菌的致病性是和生物膜的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诸如: 由Escherichia coli引起的尿路感染, 由S taphy lococcus aureu引起的导管内感染, 由P1 aeruginosa引起的胆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炎等 。当这些病原菌形成生物膜时, 它们对宿主细胞的致病性和对抗菌药的免疫性能就会成倍的增加。因此在医学界, 研究新型高效的抗菌药物已成为热点。细菌QS系统的研究表明, QS控制着病原菌的致病性和某些细菌生物膜的形成。David对P1 aeruginosa生物膜的形成进行研究发现, 由QS突变体(QS调控作用受到了抑制) 所形成的生物膜比较薄, 没有正常成熟的生物膜结构, 并且对生物灭菌剂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 的抵抗作用显著降低。但是在培养液中加入QS调控机制所需的信号分子后, 突变体就恢复原有形成生物膜的性能。其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同时, 抑制QS的某些物质或微生物同样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这方面的研究为医学界的学者们提供了研制高效抗菌药的新思路。即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物质, 它能够抑制病原菌的QS系统, 那么它就能有效的控制病原菌的毒害作用。

五:什么是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揣织、群体和个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

群体行为的特征: 1、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 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归属感。 4、群体成员要相互作用。 5、群体成员具有组织性。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