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过程。从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历史演变历程来看,"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既是我国各民族长期以来自然分布状态的历史延续,也是2000多年来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的历史结果,更是我国古代各民族互动和民族融合的自然产物。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二: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 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 总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除西 藏、新疆等个别地区外,大多数民族 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比汉族都要少。 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但分布区域很 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形成了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 居的局面。
三:中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在各民族几千年不断交往的历史中形成的。这种民族分布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学习,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但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边疆省份,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我们说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边疆地区,并把那里称为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居民并非全是少数民族,还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就全国而言,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市或县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所以,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