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部人员设置
员工100人以上,500人以下,可考虑设置人力资源总监1名、人力资源经理1名、专员2-3名;文员工名;
或者可设置人力资源中心主任(或人力资源总监)1名、人力资源经理(如果设置HR中心就不设经理,设主管)1名、主管若干名、专员2-3名、文员1名;可提请公司领导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门委员会,如薪酬委员会、绩效考核委员会,聘用人力资源专家若干名担任公司顾问,或可考虑在董事会增设人力资源专家担任独立董事。
以上只是个人意见,纯从理论角度考虑。其实HR部门人员设置与很多因素有关,如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家管理风格、企业文化、企业习惯、人员素质、企业所在地等。我认为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配置应以“精、专”为基准,岗位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人员要精干、专业、情商不错。
二:人力资源配置的配置分析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涉及人与事的关系、人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和企业组织机制及行业现实等要素。从而形成五个方面的配置状况分析。 人与事的总量配置涉及人与事的数量关系是否对应,即有多少事要用多少人去做。但这种数量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企业的经营和当期生产订单而变化的。无论是人浮于事还是事浮于人,都不是企业希望看到的结果。当前许多企业老板比较烦恼的问题就是,一方面普通和技能性员工难招到,有事没人做;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内部管理人员人浮于事现象或缺少称职的管理人员。在分析出当期人力过剩或人力不足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之后,应该更关注如何合理配置人力供给与需求。通常情况下,在人员短缺时,可考虑:首先,应当考虑在企业内部调节,因为此方法不仅风险小、成本低,而且还可以使员工感到有盼头、有机会。其次,可考虑外部补充、招聘、借调、实行任务转包等措施,在人员富余时,注意利用多种渠道妥善安置,例如可通过内部转岗训练、缩短工作时间、遣散临时用工、对外承包劳务、实行弹性工作制等。 人与事的结构配置是指事情总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不同性质、特点的事,选拔有相应专长的人员去完成。企业内人员配置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各类人员分配在最能发挥他们专长的岗位上,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正所谓:以适合的人,做恰当的事。因此,按照企业现有人员能力和特点进行分类,考察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并列出矩阵表,从中可以分析组织架构内现有人力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如通过纵横向分析(列出各职位对岗位的人数),找出当前人力资源实际使用率和寻找出造成实际上浪费的可能性。根据人力资源矩阵可分析企业有多少名熟练工在做非熟练工工作,有多少技工在做熟练工工作;工程技术人员中,多少人在做熟练工作,多少人在做技工的工作;还有多少名专业管理人员处于半工作或不饱满状态。从而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调节,避免再出现从直接到间接的人力成本浪费。 人与事质量配置是指人与事之间的质量关系,即事的难易程度与人的能力水平的关系。事有难易、繁简之分,人有能力高低之分.应根据每种事的特点、难易和繁简程度,及其对人员资格条件的要求,选拔具确相应能力水平的人去承担。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比率。要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就要对人力资源构成和特点有详细的了解。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源是由个体人力和能力组成的,而各个人员的能力由于受到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各自不同,形成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要求根据能力大小、水平高低的差异安排在相应能级层次的岗位上,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人与事的质量配置不符主要有两种情况。第—种是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第二是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对于前者,可考虑采用技能性培训或转岗等方法来调节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对于后者,就应考虑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岗位担任工作,以发挥他们更大的潜力。近些来,许多企业人员招聘上普遍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倾向,即在招聘、选拔和晋升人员时,过分追求学历条件,尽管这样做会使得企业整体文化素质上有所提高,但能够做到“量才”与“适用”,才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根本所在:更何况过分追求人才的“高消费”,其负面效应也就不可避免:—是高才低用的浪费;二是文凭低、实用性强的人才被扼杀;三是“高不成”与“低不就”会增加人力成本;四是还有可能造成内部人员之间的负面和不安稳等。可见,只有适才适用和找到动态的衡量,才是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略。 人与事的关系还体现在事的数量是否与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使人力资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这是因为组织......余下全文>>
三: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原理有哪些
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原理包括:
1、要素有用原理。
2、能位对应原理。
3、互补增值原理。
4、动态适应原理。
5、弹性冗余原理。
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指在具体的组织或企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四:人力资源部一般设置几个岗位
一般七个就比较全面了,一个经理岗位,另外六个岗位按照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分设。
大型企业,经理岗位还可设1—2个副职岗位,或设经理助理;另外六个岗位可另设主管1—2人;
小型企业,除经理岗位外,另外的岗位可按照职能合并的方式相应减少。
五:人力资源部应该配置多少人
1、成立人力资源部的目的和宗旨。如你老师所说的“成立原则”,“参考一些政策性文件”就是指这个,比如:为了规范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为了实现科学的用人机制、为了培养更多具备科学发展观的人才等等,还有成立的人力资源部将致力于哪些方面、达到哪些目标等等。就是说明为什么要成立这个部门、这个部门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成立了后对学校有哪些好处,写清楚。 2、人力资源部的组织机构和职位概述。人力资源部内要设立哪些岗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比如部长、副部长、人力专员、薪酬专员、文化专员等等。再很简单的把这些职位的职能做个概述,比如部长的作用和职责是什么,薪酬专员的是什么等。 3、人力资源部的主要工作流程。人力资源部需要完成哪些主要工作,比如招聘、录用、培养、设计薪酬、设计绩效、社保办理等等,每件工作的程序是怎么样的?从谁发起(提出)、谁经手(审核)、谁结束(审批)?把这些流程固定下来,写出来。 我认为就写到以上几点就可以了,因为写出来这个框架以后还需要别人审核、修改。所以多了、细了,也没有太多意义,少了又很不完整。其作用主要是对成立人力资源部的理由作出说明,并对其成立的基本构成做出指导性作用。
六: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是什么意思?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是指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使其很好地发挥个人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团队,从而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率,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
人力资源是企业各项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中其它资源的组合、运用都需要靠人力资源来推动。但是,一个企业仅有人力资源的简单组合是不够的,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其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体配置效益,它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4100070.htm
七:人力资源调配岗位设置
1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1 个人与岗位不匹配
由于缺少科学的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手段,使得工作职责、任务及岗位对人员的要求不清楚,同时,对应聘者不能从其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握,使得在招聘阶段就很难达到个人与岗位的匹配。而把人才招进来后,又对其实行静态的管理,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与开发,使个人与岗位的不匹配问题持续存在。
1.2 企业人力资源短缺与人力资源浪费并存
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企业生存环境差,效益低下,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引不进,现有人才留不住,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相对短缺。另外,某些领导者素质不高,在人才配置上不是考虑充分发挥企业人才的聪明才智,而是想方设法去卡住人才,使得人才学非所用或者用非所长,甚至被闲置,造成了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1.3 大材小用
“大材小用”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在许多企业都存在,它们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但把高素质的人才招进来后,又将其放于低价值岗位上,从而造成企业成本的上升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2 有效、合理的配置企业人力资源
2.1 知人善用,适人适位
如何用人之所长,最大化地发挥人力资源效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条件。而解决这核心问题的关键即是知人善用,适人适位。现在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做到知人和善用。
2.1.1 在招聘中
第一,在招聘中,招聘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找到适合企业的人才。选择招聘方法,需要先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内容以及适用范围。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适用单位和职位对象。在选择测评方法时,一定要非常熟悉各种招聘方法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这样才能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招聘方法。
第二,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的动机的正确认识、准确判断也是很重要的,根据人的身体姿势、动作、声调、表情等就可以对其做出某些判断。应聘者真正想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他的外在行为我们可以观察了解,可以据此加以判断。
在实际招聘过程中,某销售总监谈到他对销售人员的要求时,仅仅是3条:一是诚实,一方面诚实的销售员会扎实做市场,另一方面销售员免不了会接触货物或者货款,诚实的销售员让公司和客户都感到安全。二是要有悟性,销售工作不同于其他刻板性工作,要求销售员在认知人和环境方面要有准确的感悟力。三勤劳,销售员往往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在做重复的推销工作,懒惰的人很难成功。
另一重要之处就是要看应聘者的特质和性格是否适合本公司的需要、氛围和企业文化。有的公司希望招聘有经验的人,这样,他一到公司就可以立即投入工作。有的公司却希望要些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以充分保留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百事可乐公司就常常雇佣一些年轻人,让他们担起重任。
招聘中我们参考的人选的关键标准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制定和选取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标准,同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要求也不同,同一个企业里不同的工作和职位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要做的是因时因地制宜,结合企业的需要和岗位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标准,选取合适的人。
2.1.2 在用人过程中
一般说来,管理者不太可能一步到位地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地方,这就需要公司的管理者在完成招聘的任务后,继续进行考察。
管理者应该在新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密切留意其工作情况,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观察期。观察期内,主管应随时与新员工交流工作心得,给予工作技能指导,灌输企业精神和发展愿景。一般来说,通过观察期的了解,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员工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余下全文>>
八: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一般由哪几种形式?
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不仅涉及到企业外部,更多的、更困难的工作存在于企业内部。从目前的实际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人力资源配置形式:1.人岗关系型这种配置类型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保证企业内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力资源质量。它是根据员工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的一种形式。就企业内部来说,目前这种类型中的员工配置方式大体有如下几种:招聘、轮换、试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当企业内的员工数多于岗位数,或者为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时,在试用过程或竞争上岗过程中,对能力最差者实行下岗分流。这便是一种末位淘汰配置方式)、双向选择(当企业内的员工数与岗位数相当时,往往先公布岗位要求,然后让员工自由选择,最后以岗选人。这便是一种双向选择的配置方式)。2.移动配置型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岗位移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过人员相对上下左右岗位的移动来保证企业内的每个岗位人力资源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晋升、降职和调动。3.流动配置型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企业岗位的流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过人员相对企业的内外流动来保证企业内每个部门与岗位人力资源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形式有三种:安置、调整和辞退。
九:达到多少个员工需要配备一个人力资源师
如下第一条回答,主要还是根据企业目前的发展阶段、成熟情况、行业情况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运营模式来看,比较成熟的企业人力资源股务比一般在1:150左右,同时随着现在的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基础工作外包等等各种运营模式不断调整,人员服务比例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据我所知,某知名公司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比高达1:241。所以最关键还是在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运营要求、运营模式。
如果只是一般的小企业,一般人力资源这块就看各模块的工作量配置,能够兼职的就兼职,实在兼职无法做的,该配置的还是得配置。
十: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配置是怎样的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人力资源配置不在于一个企业拥有多少学历高、职称高的人员,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搭配要合理。只有将企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搭配,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才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充分发挥企业整体协同优势,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得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本文主要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合理配置企业人员的原则和意义。
1、“能级对应”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调动、激发员工积极性、发挥其最大工作能量的前提。
所谓“能级对应”,简单地说,就是将有能力的人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虽然说起来比较容易,但对许多企业、特别是对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一些老企业来说,做起来还相当困难,“因人设岗”、“照顾关系”等是企业以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能级对应”就是要采取“因岗定人”、“因事设人”,就是要根据工作分析来确定企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工作技能、责任和知识,确定各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进而确定所需的工作岗位,再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配备所需人员。当然,能级对应原则不仅指避免能力不足的人员上岗,还应重视能力定位原则,即避免能力过高的人员被安排在普通工作岗位所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另外,在实行“因岗定人”时,还要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无论是在招聘员工时,还是在员工绩效考核时,都要严格实行竞争上岗。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去除老的用人陋习,一切以企业利益出发,认真把握用人的能级对应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结构合理”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是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充满活力的保证。
人力资源配置的过程,实质上是使人员结构逐步合理化的过程。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目标任务都可能在不断地变化,而人员老化、员工和管理人员知识过时、专业单一,都会使企业人员观念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落后,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增长,发展缓慢,还很可能是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结构合理”就是要求人员配备上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更要考虑群体素质,即企业人员的知识新颖、知识结构合理,老中青年龄结合,技术、管理、综合等各类人员比例得当。只有这样配置才能使企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从而可以不断增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使企业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结构合理”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企业要通过恰当有效的人员选择、员工再教育、绩效考评、内部退休、岗位轮换等多种方法和渠道来适时地培养、选拔、调配人员,使企业人员结构不断变化,以适应企业发展新的需要。
3、“人员流动”是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企业保持长远生命力不断发展的法宝。
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人员实行的是统一计划调配管理的方式,使企业一方面许多职位得不到合格人员,形成人员奇缺的现象,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专业人员专业不对口,用非所长,形成人员浪费现象。人员缺乏与人员积压并存,急切地呼唤着人员流动,合理的人员结构调整,也需要人员流动来实现。
在当今国际竞争环境的动态特征日趋明显,市场和技术的迅速变化中,企业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人力资源的流入、流出和其在企业内的流动,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越来越重的任务。
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就应该对员工进行动态的管理,以使员工的流动能够通过人才的合理流入和企业人才的内部流......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