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物流行业的出现,为很多行业解决了配送和运输问题。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它包括了海、铁、空、陆等多种运输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对物流的要求更加高了。但是物流行业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没有办法满足市场和人们的需要。

我国物流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处于初步阶段,还没有办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还不够成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物流业发展缺少科学规划,未能进行统筹和促进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物流行业还比较乱、散、杂、弱等,缺乏协调。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行为和规范,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每个自身在营运着。发展很不平衡,布局也不够合理,未能实现综合的、全方位的协调机构。同时,相关制度和政策也不够健全,执行力度还不够。这些都制约着物流行业的发展。

目前,很多物流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各方面都很不规范,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和协调机制。配套设施不够流畅,技术比较落后,经营管理也不够细致。使得在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方面未能形成有效、高质量、便捷、多渠道的模式。没有相对应的信息平台,使得信息流通不畅,导致了信息更新不够快,运输效率低,成本高居不下。由于规模小,经营主体力量单薄,抗风险能力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使得整个行业水平低下。

我国物流服务有待提高,由于行业的发展,很多企业经常出现不按时交货、货物损坏和低透明度的运作,使得顾客承担较高的风险和损坏。在相关赔偿上,也遇到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很多从业人员都没有经过规范和系统的培训和管理,使得其在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意识淡薄。未能提供专业的,良好的物流服务以及健全服务体系、标准。

物流行业缺乏相关技术人才,相关信息平台和技术比较落后,目前的管理和体系都没有办法满足企业的发展。因此物流需要一定的技术来管理和运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很多产业和技术都是信息化,高新化、科技化。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建立健全体制和管理,以及优秀、完善的服务团队,才可以减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物流业的新发展。

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要求越来越高的市场,物流行业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的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顺应时代发展和要求。才可以取得的更好的发展,才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这样,物流行业才可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和更辉煌的未来。

二: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一)、我国物流企业整体上发展不平衡。

我国物流企业因各自起点不同基础不同而导致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些企业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仍是以运输、仓储为主,还处于较落后的发展阶段。而有些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正逐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仅有少部分物流企业走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前沿。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率不高,服务内容有限,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信息网络和综合的物流服务理念,这是我国现代物流业所存在的首要问题。

(二)、我国物流领域缺乏配套法规

由于缺乏配套的法规,各地区、各行业对于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操作性不强,互相冲突,我国物流发展需要的环境远远未能达到要求。据估算,如果有可参照的标准与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企业在开发信息系统上能节约80%的开支,将各个系统连通起来的成本也会有近一半的缩减,同时减少了企业信息化的风险。

(三)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

现代物流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支持,需要和所服务的客户进行实时对接。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运作方式,现代物流企业要求的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广泛应用,因而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得不到较大提高,同时单据处理成本、库存成本、差错成本、人事成本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这大大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007年上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物流企业采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不到30%,即使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功能也非常简单。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但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大多数开发商认为低端物流信息系统市场不具备开发价值。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过少,使得整个行业的整合相对困难。

(四)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理念有待开发。

物流活动的本质是服务,但是我国部分物流企业对于服务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他们多把物流服务看成简单的满足客户需求,把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例如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看成是各自独立的物流活动,几乎没有形成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这样的结果导致物流企业仅仅关注价格而忽视了“供应链”所能带来的总成本降低的优势。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物流企业要求生存就必须提高物流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不能再把服务看成单纯的满足客户需求,应该形成“集成物流服务”和“高质量物流服务”的理念,即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同时将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并同客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五)、对物行业的认识水平及政策透明度不够

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晚,长期以来,发展物流业被理解为送货上门。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因为人们对其认识不够充分,现代物流产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有关物流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透明度也不够,增加了物流市场的不稳定性。

(六)、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历史较短,各类院校物流专业的师资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与实际业务需要脱节明显。因此,我国物流企业普遍感到物流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三:中国物流行业存在哪些弊端?

国内众多企业在保持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势头后,遭遇了影响其效率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障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我国物流业尚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在衡量其能力的信息化方面落后更多。许多物流厂商认为,我国物流业是"现状堪忧,前景看好"。因此,要大幅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以信息化技术带动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构建全社会的大物流系统。

有效降低成本

目前,大物流概念已经在国外得到普遍的认可。它是通过企业自有物流(车队、仓库、人员等)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以实现更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减少物流总支出、降低运营成本。大物流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物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西方发达国家,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大物流系统十分发达,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超过了75%,而在我国尚不足30%。以前我国一直没有重视大物流的概念,不少企业都有各自一套大而全、信息闭塞的物流系统,往往是旺季忙不过来,淡季大量的人力和设备闲置。社会大物流形成之后,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选择购买第三方外包物流服务。把企业自有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有机合理地配置起来,这样将完全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业重复建设、成本过高、管理混乱的现状。

过高的物流支出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面对物流行业存在的各种弊端,有关专家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解决思路:首先,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水平,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其次,在全行业信息化程度提高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大物流。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物流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和地方割据现象。主要表现在:企业盲目扩张自有物流经营范围,使设备及人员利用极不充分,造成了巨大的资金闲置和浪费;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缺乏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物资流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混乱、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也导致了国内物流产业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因此,整合物流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是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化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企业的这些问题。信息系统是构建现代物流的中枢神经,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地流动,可以使企业能动地对市场作出积极反应,并指导企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打造公共信息平台

一个传统的物流企业,自行建立一个物流信息系统所耗费的资源是巨大的、昂贵的,中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公共平台整合行业旧有资源,实现共享,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将会从根本上改善物流行业的现状。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物流信息技术运用的成熟,物流信息平台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基于因特网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物流系统相比,真正实现了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根据物流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由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具有技术运用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它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形式的联系,打破了传统物流条块分割给电子商务带来的不利影响。

各专业物流企业可以与多个物流代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没有网上物流业务时,专业物流企业可照常运营传统业务。这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平稳过渡。...余下全文>>

四:现在物流业存在哪些问题

1国家的问题。高速过路费高,油价高,运费就高。制造企业成本高,水涨船高,导致物价高;

2管理问题。现在物流行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跟受教育水平有直接关系。但素质订的人一般又不会开大车,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3信息不够透明,导致发货人不能直接跟运输公司或车上联系。

4货站太多,皮包公司太多

现在就想到这么多。

五:我国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我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 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并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四)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梗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比1991年下降2.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幅更大。

二、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物流发展较快,但还刚刚起步,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其中的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就会影响我国物流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市场需求基础限制。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在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但由于市场发育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和组织实施有效的剥离。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继续沿用以往的物流方式。

(二)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尽管我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余下全文>>

六:现代物流库存存在的问题有那些?应如何解决?

通过对我国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的业务模式、库存管理系统的功能框架和应用现状的分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促使仓储式连锁超市建立更加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

关键词:仓储式连锁超市 库存管理系统 业务模式

目前国内仓储式连锁超市充分应用库存管理系统的还比较少,主要原因是仓储式连锁超市在我国的发展仅5~6年。尽管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但这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制造型企业,在仓储式连锁超市的库存管理中并不能完全照搬目前已经成熟的一些库存管理理论,有必要对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作仔细地分析,并找出运用信息系统提高的库存管理水平的相应对策。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的业务模式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持合理的周转库存,减少积压库存,合理地计划临时库存和季节库存,尽量缩短在途库存的运输时间。目前我国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主要包括库存移动管理、库存盘点管理、库存状态管理和库存补充管理。

库存移动管理是对日常营运中商品的进出进行管理,主要的业务有销售、收货入库、报损报废、调拨和商品自用等几方面; 库存盘点管理主要有循环盘点和全面盘点两种业务模式:库存状态管理是对库存商品的冻结、预定、促销、在途和展示等五中不同用途的商品进行管理。库存补充管理主要有店面分散补货模式和中央集中补货模式。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系统的框架和功能

基本框架

在仓储式连锁超市中,完全依靠人工管理来完成以上的各种库存管理业务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库存是每一个仓储式连锁超市必选之路。仓储式连锁超市的库存管理系统的简单框架如图1所示:

主要功能

库存需求预测、订货管理、收货管理、库存移动管理、库存状态管理和库存分析是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系统的五项主要功能。

库存需求预测功能最为复杂,它是超市对多达几万种商品进行正确补货的依据。订货管理分为手工订单和自动订单,手工订单功能允许用户在系统中手工创建订单并决定订货的数量;比较先进的仓储式连锁超市是通过自动订单功能实现补货管理,它借助库存预测的结果自动完成补货,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订货数量的正确性。收货管理功能主要是在系统中及时更新商品入库信息。库存移动管理功能是记录每一次移动的数量及原因,同时产生库存移动凭证和各种分析报告,以帮助管理者对库存移动进行分析和控制。库存状态管理功能对不同的库存进行状态标记,库存状态的管理可以在进销存的每一个环节中起到控制作用。库存分析功能通过库存报表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库存的状态并管好库存。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我国的仓储式连锁超市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环境与国外不同,在库存管理系统的应用上出现了不少问题。

业务流程不成熟

仓储式连锁超市库存管理中最核心的业务流程是采购流程和配送流程。国外的连锁体系在建立之初,为了达到规模效应,采用的是集中化采购和中央配送体系。

我国在采用集中化管理模式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并且存在典型的地域性消费习惯、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品牌概念,很难发挥集中化采购的优势。我国的制造基地不集中,地域广阔交通却并不发达,这就为集中采购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这些客观现实使得连锁企业在引进国外的集中化采购管理模式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当发生了这些问题之后,有些企业又可能武断地采用分散化采购。分散式采购通常......余下全文>>

七:物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物流企业:

整体上发展不平衡,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物流系统效率低、

综合水平不高是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缺乏管理与统一的标准,缺乏物流法律规范和行业制度保障,缺乏专业人才。

解决措施

1.要建立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现代物流是一个行业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宽和区域跨度大的综合性产业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特别需要有全局观、前瞻性,需要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及交通、铁道、民航、邮政、海关、质检、国土资源、财政、税收、信息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机构,研究商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2.统筹规划,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洪善祥委员认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充分注重全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重点是正确处理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和与我国国情结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需要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东西部地区之间物流平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新建物流基础设施与整合利用现有条件之间的关系,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优势互补,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协作与发展。洪善祥说,应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优化组合多种运输方式,提供最佳的全过程服务,以达到货物安全快速流通和降低全程运输成本的目的。

3.完善物流市场。物流市场作为我国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已经有了初貌,但还很不完善。物流市场法律规范不完善,缺乏完善的运作规程,导致竞争无序;市场监测与调控机制的建立刚刚起步;供应链各环节即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批发零售商直到用户之间的信用关系还严重缺失。尽快规范和形成物流市场的运作规程、法律规范和建立一个商业信用体系,是完善物流市场的重要内容。

4.发展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物流以物流园区为依托和载体,物流园区为分散的运输、仓储、包装、货运、记载等多个不

5.同的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形成综合服务功能,能够使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和降低成本。园区作用的正常发挥,可以推动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促进生产和流通的专业分工,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同时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减少污染。但耿物流园区的建设一般规模大、投资多,不仅需要依托雄厚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编组站、公路枢纽以及空港、海港,还必紧随发达的商业活动,因此,物流园区适合在经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流通业发达、商贸活动繁荣的地方建设,严防把物流视为高利润行业一哄而起盲目建园,造成运营风险和浪费。

6.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有力推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明确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都对本地区物流业发展十分关注,这对优化物流发展环境保证物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对物流发展的支持应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订和优化环境和规范秩序上。物流业自身的发展必需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和突出效益。特别是物流企业要若练内功,集中精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在充分重视现有设施改造利用的同时,增添必要的新设施,改善物流运行条件,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物流效率,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7.积极推进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在物流服务业方面,我国按照加入WTO承诺对外开放,不仅跨国物流公司已经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发达国家的一些中小物流业也开始涉足我国市场,国外的IT企业和......余下全文>>

八:一般物流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物流信息化开发建设水平,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物流企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必须加快对企业信息化全面改造和提升,并以此带动相关制度、管理、政策及各类人才的全面提高,从而使物流行业实现货畅其流,供产销活动一体化、合理化,管理方法定量化,管理手段自动化,管理工艺现代化。为物流企业从物流效能、经济节奏和停顿与耽搁之中挖掘竞争优势和开发利润源泉。 一、物流信息化概述 (一)物流信息化的含义 “物流”是一个外来词,在《现代汉语词海》中对它没有解释。“物流”在英语中有两个词,一个是Physical Distribution,简写为PD;另一个是Logistics。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美各国都基本使用Logistics这个英文词,而不再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来表示物流。“物流”最初是日本经济学界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演变而来,原意是“物的分发”,日本翻译成“物的流通”,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改称为“物流”[1]。“物流”最直接的解释,是指物的移动。传统物流一般是指产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以解决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地点差异与时间差异,主要包括运输、包装、加工配送等;而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具体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可以说,现代物流几乎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 在过去,大多数的技术进步主要影响的都是人类活动的实体部分,如在物流活动中运输工具的改进、先进仓库的建立等。随着类似技术的进步,人们只能改进单个物流活动的运营效率如仓储、运输,而影响物流整体效率并没有被本质提升。这是因为单项活动效率的提高已经几乎到达极限,要进一步实现物流活动的增值作用,就必须从各单项活动的节点入手进行物流整合,而物流整合的前提则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今,技术进步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超过实体流程技术进步的速度,这就使得物流整合成为可能,也使得与物流的其它功能有很大差异的信息功能成为整个物流系统升级的关键因素。 (二)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物流发展的总趋势是物流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而物流信息化是物流国际化、物流现代化的基础;尤其随着以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经济为特征,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e”时代的来临物流信息化面临挑战与动力。物流作为一个涉及投入和产出的重要环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1、物流信息化促使物流成本的减少 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是其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物流的信息化能够使管理人员运用智能规划理论和方法,高效的进行运输资源的使用、运输路线的选择、工作计划的拟订、人员的安排、库存数量的决策、需求和成本的预测、系统的控制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物流信息化有助于提高物流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物流不再是仅仅运输物,同时也在传递信息,各种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物流信息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精减一些人员,节约一些费用,而是要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物流系统,提高物流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3、物......余下全文>>

九:现代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求解答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成为生产与流通的主导因素。传统储运管理模式陈旧、粗放,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一方面可以盘活资源、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又可快速成长、发展壮大。

一、传统储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储运企业,是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执行物资调拨计划任务发展起来的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主要开展仓储和运输服务。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内涵不同,虽然储运指的是储存、运输等活动,物流也包括储存、运输等活动,但现代物流代表着各种物流活动的集成协调。现代物流不仅仅是包含这些活动,更为关键的是物流中的这些局部的活动,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经过权衡而能达到比较好的配合。由此不难看出,现代物流是以传统的仓储、运输业务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对由此延伸的加工、配送、包装、信息服务等功能进行有效整合和提升,注重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前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业务。因此,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变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和业务继承性。

传统储运企业拥有较大占地面积的库房货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运输装卸设备等优势,与新建物流企业相比,在加强物流功能整合、追求整体方案最优的前提下,将有较大的成本竞争优势和物质基础。所以,传统储运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在现有的仓储运输基础上,加快物流功能的扩张,使自身尽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和成长。

传统储运企业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应本着“理念先导、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提升,最终实现转变的目标。

1.导入现代物流理念,认识现代物流价值的重要性

过去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是由各级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调配和供应,诸如采购、运输、仓储、加工、包装等各环节,也都基本上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本质上适应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生产的需要。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滞后的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经济运行的质量。一是企业两项资金占用过大,二是企业物流管理粗放。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过多,成本支出高,产品配送率低,物流环节损失浪费严重,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漏洞。据统计,2003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21.4%,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0%左右。物流业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第三利润源”。近几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开始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尤其是不少地方政府已把发展物流业列为本地区的支柱型产业,更重要的是我国企业界对物流的认识和观念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物流需求在酝酿中不断增长。基于我国物流成本高于国际通行成本的现实,可以预见,现代物流在未来必将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因此,作为传统储运企业,要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先导,紧跟物流经济发展趋势,导入现代物流理念,改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自觉运用物流理论,优化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推进企业物流的转变和发展。

2.整合物流资源,延伸服务链,发展多功能物流服务

传统储运企业的资源,如仓库、货场、专用线、运输车队、装卸设备、枢纽站点、土地等,资源的配置有效性差,利用率不高,极具深度开发潜质。作为传统的储运企业,通过引入现代物流理念,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整合,聚合物流功能,重组业务运作模式和优化流程,逐步由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由单纯的仓储运输服务型向为企业客户提供基于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余下全文>>

十:我国发展国际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5年8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目前16.6%的基础上再下降1个百分点,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互联网+”的物流模式,可谓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元,可比增长9.5%,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4万亿元,可比增长8.3%,贸易物流业增加值6781亿元,可比增长7.9%,仓储业和邮政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和35.6%。

可见,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整体呈上升态势。前瞻网物流行业研究报告分析认为,物流行业需求的推动,也促使传统物流亟待转型。在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多个消费领域萎缩的情况下,互联网消费仍保持快速增长,可见,未来围绕互联网消费的物流工程将会崭露头角。前瞻网物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分析认为,要实现我国物流行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的目标,“互联网+”将会是巨大推动力。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