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发展历程

一:移动支付的国内发展

最早在1999年,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2002年,中移动在广州即开始小额移动支付的试点;2004年银联也常常开展以手机和银行卡绑定的移动支付合作;2006年中移动在厦门启动近场支付的商用试验;2008年近场支付试点扩大到长沙、广州、上海、重庆;2010年银联联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8家商业银行,以及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两家电信运营商,及部分手机制造商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2011年6月,央行下发第三方支付牌照,银联、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等获得许可证。但由于支付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国内的移动支付一直没有大规模推广。2012年6月21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移动支付标准基本确定为13.56MHz标准。标准统一,阻碍移动支付发展的技术分歧去除。三大运营商纷纷成立了移动支付公司:中国移动于2011年7月成立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于2011年4月组建了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2012年3月成立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三大运营商移动支付子公司同时在获得央行颁布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运营商在开发移动支付产品和推广上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移动终端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2011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156.7亿元,同比增长609%;预计2012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51.5亿元,到2015年将达到1046.7亿元。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业界也纷纷看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前景。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同比增长67.8%;移动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26.4%至1.87亿户。易观智库预计未来3年移动支付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2014年交易规模将达到3850亿元,用户数将达到3.87亿户。2011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的普及率提高,不仅为移动支付提供广阔的商用平台,更培养了用户网上支付的消费习惯,是移动支付市场爆发的重要催化剂。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支持移动支付发展的硬件条件逐步具备。随着3G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带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手机成为更便捷的交易终端。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普及率不断提高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随着网上商务活动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政策法规来规范网上市场的发展。国家也在这几年不断出台政策及相关法律来规范网上市场如《电子签名法》。2014年Q3的数据,第三方支付的移动支付市场仍是支付宝钱包一家独大,份额达到79.26%,在应用内支付市场,支付宝也以66.82%的份额领跑,表面风光,但其实两个市场都不稳固。微信和QQ的手机支付正在快速成长,而整合百付宝之后的百度钱包也不可轻视,特别是直达号的移动入口如果真正发力,百度钱包会有叫板支付宝和微信的实力。更大的威胁还有苹果。

二:互联网支付的互联网支付发展简史

准备期(~1992) 互联网进入大规模商用之前,电子支付系统已经得到相当充分的发展,并为后来互联网支付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的终点在1992年,以WWW获得广泛接受、全球IP服务器数量超过100万为标志。 自80年代起,以取代现金与纸票据为目的,多种电子化支付手段已得到发展。最初,人们期望发明一种象现金一样的支付手段,价值可以通过电子网络或某种介质(如智能卡)流动。最重要的先锋工作来自DavidChaum,1982年Chaum完成关于盲签名用于不可追踪支付的论文,之后开始进行匿名电子现金的研究与测试,并于1989年在荷兰创办DigiCash。公钥密码体系也早在1976年由WhitfieldDiffie与MartinHellman等共同开始研究。储值智能卡也在80年代开始发展,以取代70年代的磁条卡,起初面向单一用途,1983年法国首张预付电话IC卡推出。电子钱包的概念随之出现,1991年英国NatWest银行启动Mondex项目;1992年丹麦推出全球第一个全国性储值卡方案Danmønt。这类电子钱包方案期望在POS支付领域与现金以及信用卡/借记卡进行竞争。可视图文(Videotex)服务于80年代开始提供,如法国的Minitel、德国的BTX。家庭银行的概念开始出现,并一度被视为可视图文服务的关键应用,计费系统也作为服务的一部分开始得到发展。当互联网的商业前途开始被发现时,多种电子化支付系统已经出现,包括POS、软/硬件电子现金、预付款机制、计费系统、电子钱包等。未来的挑战是将这些系统移植至互联网环境,即在开放的网络中调试以前在私有网络或封闭群体中运行的系统。初创期(1993~1995) 信用卡是传统环境最成熟的消费支付工具,无卡交易模式(如邮购、电话购物)早已存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交换渠道出现时,信用卡支付便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起初的实现方法非常简单而几乎没有任何防护,只是通过互联网传递卡号码从而实现交易。1994年Netscape开发SSL标准增强了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即使后来出现了更多的安全手段,这种由消费者向商家呈递卡号码的交易模式仍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 这个阶段创造了多项互联网支付的历史。DigiCash开始发行电子化符号货币Cyberbucks,这种“私有互联网现金”的出现使第一代互联网用户非常兴奋。作为消费者、商家、信用卡网络之间交易中介的互联网支付服务商开始出现,如FirstVirtual、CyberCash等,其角色类似于传统环境的POS服务商。初创阶段对于银行业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欧美出现了众多不由银行发行的电子钱包方案,互联网现金的试验开始为银行敲响了警钟。当惊慌与愤怒消退后,银行开始接受挑战,并主宰了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回归期(1995~1998) 初创期的领先者来自非银行领域,下一阶段的回归期指银行业夺回支付领域控制权的时期,最重要的一步是卡组织开发并推广SET。SET是一个真正的金融支付标准,它按照现实环境中支付交易的要素构建出一个适用于互联网的完美模型,交易过程中各方之间依赖数字证书相互进行身份验证。SET的开发目的在于防止早期信用卡通过网络简单呈递这一模式中已出现的欺诈行为,期望对整个交易链条进行系统性控制。初期的SET方案依赖客户端功能复杂的本地钱包,也称为“富钱包”方案。第一笔SET交易于1996年12月完成。 政府与央行注意到电子货币的试验与扩散,开始考虑电子货币与互联网支付的法律问题。1997年德国的电子货币业务被明确视为银行业务;1998年欧盟委员会开始起草电子货币法律......余下全文>>

三:我国促进移动支付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无论什么行业,企业想要转型做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都要过支付系统建设这一关,移动支付是一切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基础,通过支付环节可以将整个业务流程打通并形成闭环,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

而比起接入第三方支付系统,自建支付清结算系统相对来说效率更高,对资金的利用率更大,且能避免一些资金安全隐患。相对来说维金的支付清结算系统功能比较强大,经验也比较丰富。找基础设施供应商帮忙搭建系统架构在后期运营上有专人辅导也比较省力一些。

四:移动支付的发展瓶颈

运营商和金融机构间缺乏合作国内移动支付不同商业模式并存,运营商、金融机构、移动支付第三方虽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合作关系,但总的来看,主导者、合作方以及运营模式不统一;此外,不同主导方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差别,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的载体及其工作频段不统一,分别工作于13.56 MHz和2 GHz频点。上述两方面的差异,提高了国内移动支付推广的成本,为国内移动支付更快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交易的安全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移动支付能否快速推广的一个瓶颈。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真实性、支付模式、身份验证、支付终端(手机)的安全性、移动支付各环节的法律保障不健全(合同签订、发货、付款、违约、售后责任、退货、纳税、发票开具、支付审计等。2014年腾讯管家发布“移动支付安全升级版”,在业内首创移动支付“前、中、后”闭环保护,为移动支付的支付终端安全性提供保障,国家法律保障不健全,交易安全问题仍未能妥善解决。 行业标准尚未能完全完善统一从国内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展情况看,仍然缺乏统一的被广泛认可的支付安全标准。首先应加强用于移动支付安全保障的信息安全基础和通用标准的研制,为移动支付的安全保障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同时,加强支撑移动支付业务应用的RFID标准的研制,突破RFID空中接口安全保障技术,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空中接口协议的制定;国内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各部门应加强合作,制定通用的移动支付安全保障流程、协议、安全管理等标准,保障移动支付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移动支付产业的安全、快速、健康发展。只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行内标准才能给用户提供一个诚信的支付环境。虽然我国的移动智能终端数增势迅猛,移动付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不过业内人士蔡烨总结认为移动支付领域的相关产业还将面临如下五大难点:1、远程支付仍将继续,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如何过渡、如何进行政策和标准引导?2、可信的平台如何建,如何建及由谁来建可信服务平台(TSM),标准和规则在哪里?3、商业受理环境建设,六七千万商户只有300万户有POS机,如何催生市场?4、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硬件、芯片、制卡及设备制造等整虽然我国的移动智能终端数增势迅猛,移动付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不过业内人士蔡烨总结认为移动支付领域的相关产业还将面临如下五大难点:个产业链要打通,要盘活。5、产业服务模式设计,包括整个的商业模式、技术模式、安全模式以及监管模式等。移动支付生态环境的建立,是不可能只靠任何一两家企业独立地把它完成,所以一定要通过合作的方式,才有可能把整个产业做起来,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五: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电商等企业的移动支付未来可能会从接入第三方平台转向于自建支付系统。

做互联网金融一般从支付业务做起,因为支付是一切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基础,通过支付环节可以将整个业务流程打通并形成闭环,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

而比起接入第三方支付系统,自建支付清结算系统相对来说效率更高,对资金的利用率更大,且能避免一些资金安全隐患。相对来说维金的支付清结算系统功能比较强大,经验也比较丰富。找基础设施供应商帮忙搭建系统架构在后期运营上有专人辅导也比较省力一些。

六: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支付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移动支付企业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移动支付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世界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国外同类企业模式发展创新、国内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

七:如何看待移动支付的发展

如何看待移动支付的发展

目前中国80后大约超过4亿人,随着80后的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5900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3万美元,他们将主导未来10年的消费格局。移动支付的“蓝海”还在被不断挖掘,2017年移动支付的技术服务领域将会大有发展空间。 据《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4.69亿,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据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今年1月发布的2016年支付宝全民账单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比例为71%。 随着移动支付的进一步深化,各大巨头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逐渐将目光从线上转移至线下。现金生活中接受线下移动支付的门店日益增多,从全家、喜士多、屈臣氏等连锁便利店到地铁站再到麦当劳、必胜客以及各类快餐店。

八:移动支付的利润来源

1、能在市场上销售移动支付终端,必定要获取第三方支付牌照;

2、如果客户通过移动支付终端转账或消费壹万元整,就会产生壹佰元手续费(按1%扣率计算),

发卡银行和银联收取保底费率0.77%,发卡银行拿0.7%,即70元;银联拿0.07%,即7元;

3、剩下的0.23%,即23元,由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及其旗下的代理商收取;一般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代理商下面商户的刷卡量的大小产生分润,能拿到0.23%的40%至80%;按最低档算0.23%的40%,即9.2元;

4、如果一百个客户每台终端每个月刷卡3万元,一年产生分润即100*30000*12*0.23%*40%=33120;这里只是100个客户按最低分成比例一年产生的分润,而且每年都有;

5、大陆有十亿手机用户,说到这里你应该懂了,为什么市场上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第三方支付终端。

按我的理解这样解释,希望能帮助到你!

九:哪个国家的移动支付发展最为成熟

应该是中国吧,马爸爸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太方便了

十:移动支付是中国发展的最好吗

中国人口多,当然了。13亿呢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