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江花月夜听后感
《春江花月夜》的听后感之一
第一次听《春江花月夜》,清楚地记得是在特别的年代里。当时,我只有6岁,因妈妈要到在外地工作的爸爸那里去,她怕我哭缠,在我早上没有醒来的时候就走了,把我一个人扔在完全陌生的黄岩城关的外婆家,那时的我为此恨透了外婆。在她家生活一个月中从没有叫过外婆一声,有一天,我照样在楼下门口一边悄悄地流眼泪,一边看着大路走的人流中有没有妈妈的影子。突然耳边传来轻轻“天籁”之音,这声音太动听了,我禁不住悄悄地顺着音乐声找去。原来是表姐在楼上放的唱片,我一动不动的贴在那里听。这时外婆跑上楼,叫表姐马上关掉。我大叫:外婆!能不能再让我听一会。表姐大笑:茜子今天终于叫外婆了
后来妈妈带我回家后告诉我,这是一首《春江花月夜》古筝曲,过去读书人很喜欢听,很有名气,但现在却是作为资产阶级靡靡之音的东西禁放的。
我的大哥也很喜欢这曲子。每当晚上月亮照满我家四合院的时候,那时因为没有什么乐器,他就坐在葡萄架下,偷偷用口琴吹给我们听。不久大哥因家庭历史原因的冲击和下放农村劳动强度太大等原因,一病不起,带着他青春的梦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精神、肉体的痛苦走了,妈妈精神受到巨大的打击,身体一直不好,思维经常混乱.....
面对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文革的磨难,我没有了欢笑,没有了快乐的青少年时代。那有心思去欣赏这美妙动人的音乐呀,但一直保留着大哥的口琴......
我在痛苦中渐渐地长大,学习、工作、组织家庭、抚育孩子、送走双亲,青春、梦想、奋斗、磨难,甜酸苦辣,一晃几十年。
孩子高考上大学以后,人也到了中年。我空闲下来了,想在业余时间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打扑克、玩电脑、摄影、下棋等业余爱好使我不得闲暇。今年清明节前的一天晚上,明月高挂,清风习习,站在窗前,看着沉浸在春色之中的椒江夜景。我突然想起那久违的.....我在电脑上找着,找我想听的东西。一会我就听到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我闭目虔诚地聆听着,此时,尘世的喧嚣、工作的劳累远我而去,一种宁静,一种温馨,恰似柔柔的春水浸润着我的心田。江畔柳丝在夜风的吹拂下婆娑起舞,花草在微风的抚摸下含笑点头,木桨打碎了江中渔船的倒影,水波托着那荡漾的轻舟……
我忽然飘飘欲仙,仿佛梦回孩童时年前那个老家的四合院,痛苦和忧伤早已化作轻烟缕缕飘去。我仿佛自己到了仙境,化作袅袅旋律和失去的亲人一起翩翩起舞,放声歌唱。曲终梦醒,已是泪满衣衫。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甜酸苦辣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得意之作,因而我想建个俱乐部空间,和大家共勉。
《春江花月夜》的听后感之二
听春江花月夜
化心为蝶,翩然于亘古。
蓦然,停翅,盘桓于江边钟鼓楼旁。
江心微想波澜,还未细听涛声,远处便传来一令能够凿穿岁月的鼓声,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那鼓声啊,可像一个急速而行的老人下正赶着生命的班车,却为千古绝唱拉开了序幕。
月下,一位男子怀抱琵琶,临江而坐,修长的手指在弦上滑动,落下一片音符在江上荡漾,流水亦温柔入音。
江边,有一个轻沙长带的女子随音起舞,时而轻盈,时而凝重。喜时似三春之YAN,哀时又像临寒之蝉,然觉哀多于乐。
怎能不哀,怎能不哀?分别在即,生离死别啊!
江水亦为之动容,听的哀伤,看得热泪盈眶。
月下江上,万物皆醉。轩榭,石,松,柳,花,草,全然默默,醉去吧!让这别情舒展为一个攀篱的童话,待千百年后无伤无悲的在风中重复,如何?
乐声加紧,女子亦急舞。
望江边,水天一色,江中有月,月中有水,含着几多神秀,几多痴情————
许久,许久,江......余下全文>>
二:春江花月夜读了后的感受
① 记得第一次看《春江花月夜》是在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无意中读起这首诗,只觉得朗朗上口,浑身舒畅,其中的意境之优美让我无法忘怀,就把它背下来了,至于其中所含之意,大概是不能说出一二的。 待到大学后的今天,可能是因为经历的事情多了,再看这首诗,发现这些简单的文字所描绘的简单的景物是那样的富有吸引力,而文字背后,深藏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所珍视的美好。 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作者张若虚一生只作了两首诗,但仅仅是这一首诗,就让他“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可见其地位之特殊。 诗的题目“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题名,但作者却在这首诗中,真正的将它字面的,具体的意义化入其中。诗的前十句,描写景物,春、江、花、月、夜,五景齐备。而又以写月为核心,以夜色下的江天为背景,句句含月,仿佛一条线索将散乱的景物串联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空里流霜”因月色之明而不为视力所察,“汀上白沙”也因月光之白而难以辨认。花林里,月光泻落,一如霜雪。一片皎洁的月光,再加上春天的潮水,宛转的江流,以致达到江天一色的情状。使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种梦幻的色彩中。可谓浑然天成,精美绝伦。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由景而生情作者在浩淼的江天之间,望月感怀,引起对宇宙人生的思索和追问,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遐想。在这个追问的过程中,作者的笔墨仍是集中在“江月”之上,与上文衔接的严丝合缝,水到渠成。饱含深情的发问,使全诗蒙上了哲学的色彩。江与月代表的所代表的宇宙天地可谓永恒,人生代际的更迭,沧桑的变幻,也是无穷尽的,而个人的生命在这永恒和无限中却只是短短的一瞬。这有限与无限的对比,暗含了一种深深的无奈,使它成为对宇宙人生问题思考的的千古绝唱。 接下来,作者的视线追随着一片飘于清风浦上的白云,心中又起了另一种感慨。于是,抒情的脚步走到了全诗的第二大部分,即对人生际遇的感怀。“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承上启下,衔接的十分自然,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善于过渡,以致达到一种顺水而下的地步。在下面的篇幅中,作者着力表现了游子、思妇相互的相思之情。“扁舟子”和“明月楼”分明就是游子思妇的象征。“可怜楼上月徘徊”到“鱼龙潜跃水成文”这八句诗写闺中思妇的。......余下全文>>
三:急需·两篇《春江花月夜》的听后感!
《春江花月夜》的听后感之一
第一次听《春江花月夜》,清楚地记得是在特别的年代里。当时,我只有6岁,因妈妈要到在外地工作的爸爸那里去,她怕我哭缠,在我早上没有醒来的时候就走了,把我一个人扔在完全陌生的黄岩城关的外婆家,那时的我为此恨透了外婆。在她家生活一个月中从没有叫过外婆一声,有一天,我照样在楼下门口一边悄悄地流眼泪,一边看着大路走的人流中有没有妈妈的影子。突然耳边传来轻轻“天籁”之音,这声音太动听了,我禁不住悄悄地顺着音乐声找去。原来是表姐在楼上放的唱片,我一动不动的贴在那里听。这时外婆跑上楼,叫表姐马上关掉。我大叫:外婆!能不能再让我听一会。表姐大笑:茜子今天终于叫外婆了
后来妈妈带我回家后告诉我,这是一首《春江花月夜》古筝曲,过去读书人很喜欢听,很有名气,但现在却是作为资产阶级靡靡之音的东西禁放的。
我的大哥也很喜欢这曲子。每当晚上月亮照满我家四合院的时候,那时因为没有什么乐器,他就坐在葡萄架下,偷偷用口琴吹给我们听。不久大哥因家庭历史原因的冲击和下放农村劳动强度太大等原因,一病不起,带着他青春的梦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精神、肉体的痛苦走了,妈妈精神受到巨大的打击,身体一直不好,思维经常混乱.....
面对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文革的磨难,我没有了欢笑,没有了快乐的青少年时代。那有心思去欣赏这美妙动人的音乐呀,但一直保留着大哥的口琴......
我在痛苦中渐渐地长大,学习、工作、组织家庭、抚育孩子、送走双亲,青春、梦想、奋斗、磨难,甜酸苦辣,一晃几十年。
孩子高考上大学以后,人也到了中年。我空闲下来了,想在业余时间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打扑克、玩电脑、摄影、下棋等业余爱好使我不得闲暇。今年清明节前的一天晚上,明月高挂,清风习习,站在窗前,看着沉浸在春色之中的椒江夜景。我突然想起那久违的.....我在电脑上找着,找我想听的东西。一会我就听到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我闭目虔诚地聆听着,此时,尘世的喧嚣、工作的劳累远我而去,一种宁静,一种温馨,恰似柔柔的春水浸润着我的心田。江畔柳丝在夜风的吹拂下婆娑起舞,花草在微风的抚摸下含笑点头,木桨打碎了江中渔船的倒影,水波托着那荡漾的轻舟……
我忽然飘飘欲仙,仿佛梦回孩童时年前那个老家的四合院,痛苦和忧伤早已化作轻烟缕缕飘去。我仿佛自己到了仙境,化作袅袅旋律和失去的亲人一起翩翩起舞,放声歌唱。曲终梦醒,已是泪满衣衫。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甜酸苦辣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得意之作,因而我想建个俱乐部空间,和大家共勉。
《春江花月夜》的听后感之二
听春江花月夜
化心为蝶,翩然于亘古。
蓦然,停翅,盘桓于江边钟鼓楼旁。
江心微想波澜,还未细听涛声,远处便传来一令能够凿穿岁月的鼓声,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那鼓声啊,可像一个急速而行的老人下正赶着生命的班车,却为千古绝唱拉开了序幕。
月下,一位男子怀抱琵琶,临江而坐,修长的手指在弦上滑动,落下一片音符在江上荡漾,流水亦温柔入音。
江边,有一个轻沙长带的女子随音起舞,时而轻盈,时而凝重。喜时似三春之YAN,哀时又像临寒之蝉,然觉哀多于乐。
怎能不哀,怎能不哀?分别在即,生离死别啊!
江水亦为之动容,听的哀伤,看得热泪盈眶。
月下江上,万物皆醉。轩榭,石,松,柳,花,草,全然默默,醉去吧!让这别情舒展为一个攀篱的童话,待千百年后无伤无悲的在风中重复,如何?
乐声加紧,女子亦急舞。
望江边,水天一色,江中有月,月中有水,含着几多神秀,几多痴情————
许久,许久,江......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