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什么都吃,欧洲人眼里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经过长时间多民族的融合,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谱系。
中国以农耕民族为主,推崇熟食,所以煎炒烹炸花样翻新,欧洲国家游牧民族为主,饮食简洁,使用香料遮盖食物的味道。
当然这也是泛泛而谈,中国的各大菜系也相去甚远,西方国家弄出几十种风格也很正常。总的来说,高纬度地区口味浓,低纬度地区口味淡。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二:世界饮食文化
各国文化存在着差异,比如我们中国写字是方块字,而外国多是一些拼音文字.中国,儒教文化,以稻米为主,鸡由东南亚传入 印度,印度教、种姓制度 东南亚,虽与中国、印度同属东亚儒教文化,但男女平等,女性多从事商业,有印度教、佛教。 日本,初期全盘移植中国文化,但发展一系列本民族特征,如原始精灵崇拜——神道教、在汉字中加片假名 朝鲜,与日本类似 以上为东亚季风文明,都与中国类似 蒙古,初无文明,为野蛮人,元朝入侵时被全部中国化,进入中亚的皈依伊斯兰教。 罗马、希腊泛神论宗教信仰自由,多肉食 中世纪欧洲,天主教宗教狂热期 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忌猪肉 拉美,原始崇拜,玉米时间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的对撞更加的激烈,欧美的,韩日来风,与本地文化的接触融合,那么我就来说一下我对欧美以及韩日文化的看法! 欧美文化,是我比较乐于接受的,这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她猛烈的冲击着我们的思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思想,其中,我最崇尚的就是德国文化,可能大家对德国的了解,最初都是从希特勒,德国战车,足球开始的!事实上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来了解, 守纪律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供,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余下全文>>
三:怎么写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1. 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是追求适用和仁爱特征。追求适用表现在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发达。仁爱是由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表面出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2. 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里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因此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
(二)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 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
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
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和为美。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
三、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因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
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菜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色彩上对比内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余下全文>>
四:中世纪饮食文化的各国饮食特色
虽然欧洲文化相近,但各地的气候、政治和宗教的差异,令地方菜系发展出不同特式,其中南方和暖,盛产葡萄和橄榄,但北方气候太冷,麦酒、无花果明显较多,这也令欧洲菜出现南辕北撤的局面。以油来说,橄榄油是地中海广为采用的材料,但送到北欧后,却变成贵价进口货,当地寻常百姓多会用榛子油、罂粟油煮食。不过,欧洲民族的迁移活动、多民族杂居、彼此间的互相讨伐,令欧洲菜各类菜系也互为影响。下文的分类是以现代或古国家作为分类总览,但即使在一国之内,南北东西的人也可以存在不同饮食习惯,难以一概以论。 这幅1410年作品描述法国的贝里公爵约翰举行的盛宴,他与枢机主教在同坐,场面金碧辉煌虽然法国北部的菜系近似英伦的诺曼底王朝,但当地犹为喜欢肉汤,善于烹调各式肉类。当时欧洲有一种食物叫entremet,外型怪誔,色颜斑艳,食用价值一般不高,但在喜庆场合却成为耍乐之物,法国北区煮这类菜尤其出色。他们会把食物染成两种颜色,1420年《Du fait de cuisine》一书就曾记载一个烤野猪头,一边染成绿色,另一边染成金黄,以增加喜庆气氛。不过,一岸之隔的英国,虽然已开始流行以粉团制作食物,但法国北部只用粉团做些馅批。而当时中欧一带流行用以包馅或制成面条,在法国亦很少有记录。南部菜式与意大利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一带则颇为相似,食物中加不少石榴、柠檬等热带食材,在奥克语地区,石榴汁也会用来调味。对照德国地区,南部法国人不常用牛油和猪油。当地以干烤、炸和焗的烹调方法最常见,炸的菜式有咸肉,而焗菜时当地人备有一种叫trapa的便携焗炉,只要塞入食物,将焗炉埋在热灰之内,就可使用。今日法国有一种醋味油炸鱼escabeche和蒜泥蛋黄酱aillade也都是中世纪流传下来的食品。一些西班牙穆斯林的菜式,也曾流入法国南部,但南部人会转用猪肉而非羊肉制作。而当时法国南部大城市蒙彼利埃更以一种叫Hypocras的酒闻名,做法是用细火煮热红酒或白酒,加入黑糖、水果糖酱、肉桂、姜、肉豆蔻、黑椒等材料,之后置放一星期,经过滤后入樽,一个月后才可以饮用,这种需要大量香料的酒,在当时被视为上等精品。不过,中世纪南部菜谱大多已散失,目前除了一本以拉丁语夹杂奥克语的小食谱流传下来外,大部分资料都是从梵帝冈1305年至1378年的档案作推敲。当时教廷为了向穷人提供救济,会纪录一些地区穷人会吃甚么,但接济品多数是低质素的面包、豆类、酒、乾酪、鱼、橄榄油和肉类,这并不能反映当时各阶层的人在吃些甚么。 11世纪英王威廉一世举行的宴会场面在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前,当时盎格鲁-撒克逊人吃些甚么,纪录乏善足陈。当时英国的菜式相当粗糙,菜式有炖肉和简单的肉汤,平民和贵族都只喝麦酒,但诺曼底人的出现,改写了英国的食肴,对贵族影响犹为明显。这些菜不止受法国人影响,也有着独特的英国特色,这除了是食材有别外,最重要是当时诺曼底人攻陷西西里,该处9世纪时曾受阿拉伯人入侵,食物充满不少阿拉伯风情,这些特式也从西西里传入英国。随着诺曼底人加入十字军之列,拜占庭和中东更多特式也流入英国。今天英国菜常给人次人一等的感觉,但中世纪英国菜却精致得多。当地厨师会做一种叫惊喜食品,专门在各菜式传上之间呈上,其中一名叫“金肉球”(法文: pommes dorées)的菜式,以羊肉丸或鸡丸制作,混入藏红花色和涂一层蛋黄浆,做法后色彩斑丽,因此被叫作镀金的苹果。[33] 在今日德国一带,菜系以油腻见称,当地人平日可采用大量的牛油和猪油煮食,但在斋戒时,食物问题却严重得多。当地气候严寒,没有橄榄油出产,平日可以用牛油和猪油,但斋戒只得采用......余下全文>>
五:写谈谈美食(普通话)。。。。。。。
中国历史悠久,其烹饪艺术渊远流长,闻名于世。中餐以它的色、香、味、形而诱人。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风俗、习惯不同,中国菜肴形成了不同风味的地方菜系。作为当地风味,北京的烹饪则集各地不同风味之大全。北方菜系以山东口味为主流,擅长烹制海味。四川厨师烹调爱放干、鲜辣椒,川菜以麻辣辛香调料而闻名。粤菜取料广泛,他们讲究鲜嫩和酥脆。淮扬菜注重原汁原味,特别是油而不腻,清淡鲜美。谭家菜咸甜适宜,常言道:“南甜北咸,”谭家菜却两者兼顾。
中国人吃饭,吃的是概念。或者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吃的是文化。这使饮食问题带有了社会性(甚至艺术性),而不再仅仅是一项形而下的生理活动。
日本人饱食终日,自然把饮茶的过程,也提炼为向哲学靠拢的茶道,有点在清风、明月、插花与器皿中求真理的意思。中国人则更了不起,把一日三餐都当作兢兢业业的功课了,煞费苦心,追求着那令人拍案称绝的艺术效果。“好吃极了!”是较流行的一句赞美用语。所以,美食家的虔诚丝毫不亚于画家或雕塑家,对美的体会甚至更全面:色、香、味———连深藏不露的舌头都调动起来了,成为鉴赏的工具。
当一席大菜合盘托出,井然有序地布置在餐桌中央,简直就像揭开了蒙在某一尊艺术品上面的幕布,不时能听见一、两声由衷的喝采———当然,这是躲在后台掌勺的厨师所期待的。宾客们举杯相庆,仿佛在进行小小的剪彩仪式。然后就各司其职,频频挥动蜻蜓点水的筷子。金圣叹评《水浒》,脂砚斋评《红楼梦》,也不过如此吧:在字里行间作点小楷的眉批。不管是冷盘还是炒菜,最终都必须经得起筷子的“酷评”。
在中国,每一桌宴席的推出,都笼罩着新船下水般的热烈气氛。而每一位食客,都是动作熟练的老水手———或者说,都是潜在的评委。难怪开餐馆的老板,都很会看客人的脸色。看客人的脸色就能了解到厨师的水平。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喜”字。这也是中国人最热爱的一个汉字。而吃饭是最能烘托出这种喜气的。喜气洋洋,东道主自然满意。传统的喜宴,被清代的满汉全席发挥到极致。从其名称即能感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意味,“强强联合”的意味。正宗的满汉全席要连吃三天三夜,茶肴不重复。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一场饮食文化的马拉松!吃饭,在中国是最日常的仪式,是最密集的节日。
信奉基督的西洋人就餐前习惯在胸前画十字,念叨一句“上帝保佑”,感谢上帝赐予的面包与盐,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把酒临风时反而充满了当家做主的感觉。饱餐一顿(若能持螯赋诗就更好了),是离他们最近的一种自由。由此可见,这个民族宗教感匮乏,艺术气息却很浓郁。在我想像中,美食家都是一些拥有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家。
西餐折射出私有制的影子,各自为政,管理好自己的盘子———使用刀叉是为了便于分割利益。中餐则体现了最朴素的共产主义。中国人围桌而聚,继承了原始氏族公社的遗传基因,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人人皆可分一杯羹。大锅饭的传统很难打破。好在中国的饭桌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地方,有福同享、有难共担的绿林好汉作风颇受欢迎。中国人通过聚餐就能产生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的幻觉,这种虚拟的亲情毕竟大大增进了其食欲。所以中国人吃饭,也是在吃环境,吃气氛,甚至吃人际关系。边说边吃,边吃边听。这是一种超越了吃的吃。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的吃是最有情调的,最有人情味的。
中国人有四大菜系八大风味。川菜、粤菜、湘菜、齐鲁菜、淮扬菜、东北菜乃至上海本邦菜……仿佛实行军阀割据似的。但在我眼中,这更像在划分艺术流派。出自圣人之乡的齐鲁菜,称得上古典主义。缠绵悱恻的淮扬菜,属于浪漫主义。假如说辛辣的湘菜是批判现实主义,麻辣的川菜......余下全文>>
六:散文《美食的必备条件》
古清生美食文化散文集《闲说中国美食》
敢吃的中国人
文化味精
中国人吃饭,吃的是概念。或者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吃的是文化。这使饮食问题带有了社会性(甚至艺术性),而不再仅仅是一项形而下的生理活动。
日本人饱食终日,自然把饮茶的过程,也提炼为向哲学靠拢的茶道,有点在清风、明月、插花与器皿中求真理的意思。中国人则更了不起,把一日三餐都当作兢兢业业的功课了,煞费苦心,追求着那令人拍案称绝的艺术效果。“好吃极了!”是较流行的一句赞美用语。所以,美食家的虔诚丝毫不亚于画家或雕塑家,对美的体会甚至更全面:色、香、味——连深藏不露的舌头都调动起来了,成为鉴赏的工具。
当一席大菜合盘托出,井然有序地布置在餐桌中央,简直就像揭开了蒙在某一尊艺术品上面的幕布,不时能听见一、两声由衷的喝采——当然,这是躲在后台掌勺的厨师所期待的。宾客们举杯相庆,仿佛在进行小小的剪彩仪式。然后就各司其职,频频挥动蜻蜓点水的筷子。金圣叹评《水浒》,脂砚斋评《红楼梦》,也不过如此吧:在字里行间作点小楷的眉批。不管是冷盘还是炒菜,最终都必须经得起筷子的“酷评”。
在中国,每一桌宴席的推出,都笼罩着新船下水般的热烈气氛。而每一位食客,都是动作熟练的老水手——或者说,都是潜在的评委。难怪开餐馆的老板,都很会看客人的脸色。看客人的脸色就能了解到厨师的水平。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喜”字。这也是中国人最热爱的一个汉字。而吃饭是最能烘托出这种喜气的。喜气洋洋,东道主自然满意。传统的喜宴,被清代的满汉全席发挥到极致。从其名称即能感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意味,“强强联合”的意味。正宗的满汉全席要连吃三天三夜,茶肴不重复。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一场饮食文化的马拉松!吃饭,在中国是最日常的仪式,是最密集的节日。
信奉基督的西洋人就餐前习惯在胸前画十字,念叨一句“上帝保佑”,感谢上帝赐予的面包与盐,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把酒临风时反而充满了当家做主的感觉。饱餐一顿(若能持螯赋诗就更好了),是离他们最近的一种自由。由此可见,这个民族宗教感匮乏,艺术气息却很浓郁。在我想像中,美食家都是一些拥有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家。
西餐折射出私有制的影子,各自为政,管理好自己的盘子——使用刀叉是为了便于分割利益。中餐则体现了最朴素的共产主义。中国人围桌而聚,继承了原始氏族公社的遗传基因,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人人皆可分一杯羹。大锅饭的传统很难打破。好在中国的饭桌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地方,有福同享、有难共担的绿林好汉作风颇受欢迎。中国人通过聚餐就能产生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的幻觉,这种虚拟的亲情毕竟大大增进了其食欲。所以中国人吃饭,也是在吃环境,吃气氛,甚至吃人际关系。边说边吃,边吃边听。这是一种超越了吃的吃。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的吃是最有情调的,最有人情味的。
中国人有四大菜系八大风味。川菜、粤菜、湘菜、齐鲁菜、淮扬菜、东北菜乃至上海本邦菜……仿佛实行军阀割据似的。但在我眼中,这更像在划分艺术流派。出自圣人之乡的齐鲁菜,称得上古典主义。缠绵悱恻的淮扬菜,属于浪漫主义。假如说辛辣的湘菜是批判现实主义,麻辣的川菜则算魔幻现实主义了——一粒花椒,有时比炮弹还厉害,充分地调动起我们舌头的想像力。当然,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换算:上海菜属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派,东北菜则相当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派……
我喜欢琢磨一系列特色菜名:宫爆肉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古老肉、梅菜扣肉、素什锦、糖醋里脊、豆瓣鱼、白斩鸡、地三鲜、拔丝菠萝……就像在玩味隽永生动的词牌:菩萨......余下全文>>
七:中国传统礼仪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