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慢性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
简述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
1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是针对致病因素(或
危险因素)
采取措施,
目的是切断各种健康危害因素和病因对人体作
用的途径,
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是预防和消灭疾病
的根本措施。包括健康促进、健康保护两个方面。
(
2
)
第二级预防
也称临床前期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
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
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
(
3
)第三级预防
就是临床期预防。对
已患某些
病
者
采取
及时
的、
有
效
的治疗措施,防
止
病
情
恶化,预防并发
症
和
伤残;
对
已丧失劳动力
或
残废者
,促
使功能恢
复、
心理
康复,进
行家庭
护
理指导
,
使
病人
尽
量恢
复生
活
和
劳动能力
,
并
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
对
终末
期
患
者执行
临
终关怀
二: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栏目
专家笔谈、论著、示范社区、论文要萃、短篇报道、专业信息、综述、讲座等。
三:简述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方面,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1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疾玻每个人都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制备食物前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先洗手。用清洁的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勤洗头、理发
四: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是核心期刊吗
中文核户期刊(2008),影响因子也挺高的,2012希望很大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复合影响因子:0.731 ;综合影响因子:0.518
五: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是骗子吗
中文核心期刊(2008),影响因子也挺高的,2012希望很大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复合影响因子:0.731 ;综合影响因子:0.518
六: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全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积极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我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慢性病流行和防治情况,特制定《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国内外经验表明,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群众健康意识提高,为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多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和示范地区开展的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工作网络。但是,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尽快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逐步建立各级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跨部门慢性病防治协调机制,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与,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二)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程度,制定适合不同区域的具体防治目标和控制策略,关注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提高慢性病防治的可及性、公平性和防治效果。(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努力构建社会支持环境,落实部门职责,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控制由慢性病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水平。到2015年达到以下具体目标:——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50%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50%的县(市、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全国10%以上县(市、区)。——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30%的癌症高发地区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8%以内。——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到20%以上,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全人群死因监测覆......余下全文>>
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解读
2012年7月9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了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并提出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的发展战略。孔灵芝通报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并对《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和慢性病防控专家共识、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等有关情况作解读。据介绍,慢病防治规划的编制从启动到印发,共历时近两年的时间。经过多方协调,凝聚了共识,于今年5月由15个部委颁布实施。《规划》紧密围绕“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的健康核心目标,着力打造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体系,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明确“十二五”期间慢性病防治的具体目标和策略措施。孔灵芝称,规划内容突出了四个特点:一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提出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的发展战略。二是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治专业体系,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专病防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负责和分级管理机制,逐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三是按照三级预防策略,针对全人群、高风险人群和慢病性患者分别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基本原则。四是要借力卫生城镇、健康城镇创建,开展示范区建设和省部共建、搭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平台,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能力和水平。规划的制定和出台对提高各级政府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和指导地方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孔灵芝指出,为推进规划实施,卫生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着力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宣传的动员力度。卫生部联合14个部委局、有关国际组织、一些国家政府代表和企业代表召开了宣传贯彻规划的研讨会,结合本部门领域的工作,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制定了慢性病的防治核心信息,为各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增加公共财政投入,中央财政率先加大的对慢性病防控的投入力度。2012年医改重大专项慢性病防控项目中央财政投入资金较2011年增长了近1倍,地方各级财政也将加大慢性病防控项目的配套经费。三是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学会、协会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响应支持规划的发动,中盐、中粮等大型国企提出减盐,开发健康食品等行动的倡议,积极支持卫生部等部门落实规划。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慢性病防治分会近70位知名专家形成专家共识,向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和卫生系统提出了加强慢性病防治的建议。四是加强指导和评估。目前卫生部已经启动了重点慢性病专项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委托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等专业机构分别组织编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与监测、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疾病的行动计划,争取尽早发布,指导各地进行实施。卫生部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制定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共同对规划落实情况实施考核和评价。
八:预防慢性疾病是哪本杂志推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这本杂志的内容很不错,可以参考阅读一下。希望能有帮助...
九:十大慢性病都是什么病
朋友,医学界好像没有排列出慢性病,我谈谈相关问题,你就凑富看吧:
一、什么是慢性病?
在医学上,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是长期存在的一种疾病状态,表现为逐渐的或进行性的器官功能降低。它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象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但近年来,慢性病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慢性病是目前世界上最难根治的疾病之一。
二、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染上了慢性病的恶疾?
诱发慢性病的原因很多,抛开遗传原因之外还有:
饮食的错误
“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这两句俗语道出“吃”的重要性与危害性。懂得吃的人,“食变补”,可以吃得很健康;不懂得吃的人,“补变毒”,吃出毛病来。现代人由于受现代营养学家的理论影响,误以为蛋白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尤其是喜欢美食,享受口腹之欲,美食中少不了鸡、鸭、肉、蛋、鱼、虾等高蛋白食物。人吃的这些高蛋白质在人体中不能完全利用时,就演变成酸毒,将破坏人体组织器官细胞的平衡性,日积月累终成多种疾病。
空气的污染
当今社会,工厂、汽车、飞机排出的废气,以及焚烧垃圾等,这些废气毒烟中充满着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氯气等有毒气体。还有汽车、摩托车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轮胎粉游离在空气中。当空气中充满过多的以上气体时,会直接伤害人的鼻、喉、气管等,吸入肺中溶入血液后,又变成可以杀死细胞的酸性物质等等。
水质的污染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元素,是生命之源。人体的七成成分是水分,不洁净的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人体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率与水污染有关。不洁净水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长期贮存在人体内,将一点点侵蚀人体健康的细胞,日久成疾。
电磁波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家用电器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殊不知,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一个全新的名词——电磁波污染也在侵蚀着人们的健康。大家都知道,手机、电话、微波炉、电脑、冰箱等家电,都在以一种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电磁波的形态工作着。当这种电磁波穿过我们的身体时,虽然我们觉察不到什么异样,但是在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中已经引起了波动。它能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分裂周期,会致使细胞病变。所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很容易引发各种新的疾病。
药物的污染
“是药三分毒”是世人共知的道理,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特别是西药,尤其是抗生素类的西药,在治病同时的药物残留,能严重破坏细胞的平衡,是致病的。药物的污染如何致病,将在“吃药吃出的多病共存”一章中详细阐述,这里就不再多说。
三、为什么有些人会得慢性病而有些人不会呢?
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会得慢性病而有些人不会呢?我们知道,人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细胞有分裂和再生的能力,细胞分裂正常的人一般不会得病,就算生病也会很快康复,相反,细胞分裂不正常或者停止分裂的人,就很容易患上慢性病。
细胞分裂不正常或者停止分裂是由于生存条件比如空气、食物、药物污染的侵害,使细胞内起调控细胞分裂作用的ⅡP34cdc2酶的缺失或者死亡而造成的。这种酶我们又称它为端粒酶,当它不具备活性时,也就是说当它的再生能力下降或没有再生能力了,它的缺失或死亡会导致细胞分裂周期缓慢或者停止,时间一长,细胞大面积......余下全文>>
十:国家慢性病管理高危人群标准是什么
满足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视为慢性病高危人群:
1、血压达到正常血压高值(血压水平为 130-13浮/85-89mmHg)
2、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水平为 6.1≤FBG<7.0mmol/L)
3、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 5.2≤TC<6.2mmol/L)
4、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5、吸烟(目前仍在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