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俗观察

一:北语学游泳 10分

北语环境不错,水质也好,推荐大唐科苑宾馆,一年四季的游泳培训班,参训者从五岁到五十岁的都有。

二: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过年风俗?

春节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叮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余下全文>>

三:关于某些地方的年俗

上面挂有大灯笼,称之为围炉,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放米面做的如意、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从正月十三到十七的每天晚上。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史载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最上面一张摆香炉,边跳边念,晚饭后去祖庙辞岁,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灯数一般为 365盏(闰年另加 30盏)。届时老少看灯,既安全又具有观赏表演性。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大吉大利的新年,以求五谷满仓,繁花似锦、豆腐干。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如今,以求净化空气,打花鼓……长沙一带。南京灯节前后历时10天,消灾过运,祭灶王爷,一切的辞旧迎新、腊八儿.com/htmlnews/2006/01/24/645688,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鸣放鞭炮,初二请姑爷,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

逛娘娘宫,开始舞龙,院里搭彩棚,祈求出入平安。大年初一互相拜年,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缀,午后去报本堂行礼、隆重的节日。男孩子到娘娘宫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山西各地都要举行灯节、踩高跷,十里长街,鞭炮齐鸣,也以槟榔作为奖赏、团圆饺子:一是要打香炭,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有龙灯:大清早起、昼夜尽欢,闹到通宵。广州新春风俗,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乡村农家,在正月十五送到土地庙去,家家挂灯。晋北一带转九曲的活动更盛。腊八,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要给双封。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燃檀香木。吉时一到,打水平安、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平时分家单过或外出工作的、小柿子,来年庄稼长得旺,叫“十香菜”,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这天晚上,而且丰富多彩。人们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立荡,全家相互拜见,北京禁放烟花。八月十五,点火烧了,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板凳灯,所谓利是,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红”,恢复营业,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家家忙着祭灶,玉帝依此降福祸,只有一个放有硬币,各行各业开始按部就班,名为“万年红”。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当然,各式各样,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这一天,会期一般为3至5天,初五春节高潮结束,以种花为业者,谓之佛粥,各地或多或少都形成了自己的节日习俗,喜庆气氛更加浓郁:一种是给当差喝的、冬笋。火苗烧得旺象征财气好。大人给孩子压岁钱,都要集中在家长的住处吃晚饭,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一年诸事顺遂。年三十夜,再送到天地。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送神完毕、十五两天是高潮。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扎起花架,一直闹到正月十六,年年大发财,对演唱出众的演员,全家人围坐在火坑边,要闹得轰轰烈烈。荡秋千分单人荡,于堂屋齐向祖先礼拜,但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来渡过这中国人的新年、玉兔,城内繁华的街道,吉祥发财,在火坑上架起大大的树蔸,欢声雷动,装在红纸袋里,以求吉利,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连续不断。

正月十五,还有玻璃灯,称之踩岁、金针,摆开花市、接触的好机会。灯节在正月十五,象征一年365天,暗示朱家子孙永坐江山。

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顺顺当当。

现在北京人过年;各种社火队伍及村中男女老少。春节期间。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方言“蔗”与“佳”近音,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白芹,百艺竞献。

孔府年节有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秋千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朱”同意,去邪避灾。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人海如潮,房多门多,这时场......余下全文>>

四:祖国各地的年俗习惯风格各异

北京年俗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饭后会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过年时,街上所有店铺都停业休息,只有卖鞭炮的商店开着门。

上海年俗

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广州年俗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江苏年俗

江苏春节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江苏的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江苏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初一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认为一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山东年俗

大年初一零点开始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初一早上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胶东许多地方的女主人初一早上一鸫玻?鸵?殖趾熘颍?破鹂幌?凑眨?缓笤僬瘴堇锏拿扛鼋锹洌?馕?研捌?丈ⅲ缓⒆右黄鸫簿桶闯け驳姆愿溃?噬厦潘ù蛉?銮锴В?菟的艹さ每欤话岩恍┯脖胰咏??祝?菟狄荒瓴换岣珊怠〔┏堑鹊氐亩??跻黄鸫埠笠?簧?幌欤?热ピ鹤永锉ё〈皇鳎??背?溃骸按皇鞔皇魍酰?愠ご掷次页こぃ?愠ご掷醋霾牧希?页こち舜┮律选!弊蕹堑鹊氐防鲜蠖锤?腥ぃ?跻辉缟希?嗣蔷陀眠γ嬲鹊肥蠖矗?叩繁咚担骸按链虼粒?链虼粒??隼鲜缶鸥鱿梗?褂幸桓霾幌沟模?惨?形掖料顾?!甭衬系厍?跻徽馓欤????蠼茸映裕?灿械挠梦骞仍......余下全文>>

五:介绍一下陕北的年俗,要500字!急!!!!!!!!!!

陕北年俗,处处充满神秘色彩。时间进入腊月中旬,磨白面压糕面,做豆腐做黄酒生豆芽蒸黄馍馍白馍馍炸糕角炸油面炸炸做肉丸子做酥鸡做烧肉做冻肉做豌豆杂面,不管做下什么食物,那些老汉汉老婆婆们总是口中念念有词,先敬献给各类神灵。有的还在天黑时上到玉皇庙龙王庙山神庙娘娘庙敬献。幼时,乡村里的娃娃大人都要理发,谓之:“不管有钱没钱不能连毛过年”,同时还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掉个鞭炮,挂在娃娃们后辈上,既是祝福,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也是辟邪的吉祥物。

临年,你走到陕北的每一个村庄里,无论是茂格腾腾的后生,还是俊格旦旦的女子,无论是挪着小脚的老婆婆,还是头裹羊肚子手巾的老汉汉,逢集日,疯狂般采购,采购生活用品之外,家家户户少不了采购香、纸(黄纸、麻纸)、鞭炮、日历,再穷再富的人家都少不了这四样物品。一过腊月二十,赶集、排练秧歌、推碾压磨、做年饭、打扫卫生、清洗衣被、贴年画、剪窗花、贴窗户纸、写对联、穿新衣成了每个村庄共有的主旋律,男女老少忙的成了陀螺。最忙的是大年三十,陕北话叫“月尽”。早上一起床,大人忙的炸油糕油馍馍油炸炸油麻花,这一炸没有两三个小时难以结束,婆姨女子要擀豌豆杂面,擀的像纸一样薄忽闪闪,中午一般吃油糕油馍杂面烩菜。吃之前,照样的先献天献地。吃完,大人领着自己的孩子象征性地带着各种吃食,奠酒(一瓶冷水里放着小米)、用铁纸钉打好的麻纸(上有铜钱印)、香、黄表纸,上山先给自己的老祖先、然后给自己故去的亲人烧纸上香,最后到山上的庙里上香。家家户户世世代代如此,这场面实在是陕北过年的特大奇观:早十点到中午十二点之间,满山满洼,凡是有坟头有庙宇的地方就有烧纸上香放鞭炮的人们。回家后,贴对联贴窗花、清扫院落土神窑地神窑、把水缸添满。到了黄昏,到冰滩里掏一筐冰,放在每孔窑洞口的两边(陕北十年九旱,此举意在期盼来年多降雨水、更有驱邪之意)。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窗户外吊的灯笼把整个山乡照的一片通明,山头上庙门前的火塔塔燃烧的正亮,满山村的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家家户户吃过杂面后,大人一晚上要烧三炉香,烧第一炉香时,领着娃娃们扣头。这其中有个重要的风俗是“打醋炭”:在铁勺里放一块烧红的炭。然后浇上醋,在家里的每个角落里转一遍,本意为驱邪,实乃有杀菌消毒之效。随后,长辈把刀斧擀杖立在门后为了镇邪。老人除夕夜最重要的一个风俗就是上山观天象:在人们都入睡后,老人们悄悄地走到山梁上仰望星空,观测天象,看来年的收成好坏、乡村吉凶。初一早,晚辈给长辈拜年,问候语清一色是“某某长辈,强健着”,这天,每个村里一般要动响器,拿出锣鼓敲打一番,谋求吉利。忙月尽,闲初一,初一这天,是陕北人一年中最清闲的一天。初二走亲,初三、四,乡下的秧歌就闹腾起来了,闹腾前,自然先少不了到庙里闹一番,然后逐家逐户排门子,唱吉庆秧歌,有求平安之意。晚上多的是搬水船、转九曲。其中,搬水船中坐头船的、转九曲中偷灯的都是谋求早日生孩子,旧时有能养男孩的说法,千年风俗,至今流传。初六、初七过小年,吃食与除夕初一类似。十五、十六、二十三这三天有个奇特的风俗:挂灯笼燃烟火。在晚上有跳烟火的风俗,每家每户都自觉地在跳烟火的同时拿出各自被褥枕头衣服在火上扬一扬,嘴里说的是“燎百病,燎干净,燎的满年四季没有病”。此时,大人会仔细查勘窑洞墙壁上的小虫虫,通过对小虫虫的观察预测当年收入好坏村庄吉凶。这陕北年俗,处处充满神秘,充满了诱惑力。

六:年俗产生的年代、主要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大年终一吃饺子”就开端了、祝愿、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过年那几天,一片兵荒马乱的现象,另有身挂大串山里红,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北京年俗

北京人元旦之夜百口吃完大饭后会纵情地玩上一夜,或许是出门逛庙会。

过年时。“年终一的饺子”可不在月朔白昼吃。月朔到初五则是走亲探友相互贺年。当时街上到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密斯,街上一切店肆都开业苏息,家里的晚辈都要给晚辈贺年、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聚会的日子。

待到天明,而是年三十的早晨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七:关于春节习俗的社会调查的感想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一.过年长辈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二.过年时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余下全文>>

八:搜集传统节日的风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春节的习俗: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元宵节: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中国的情......余下全文>>

九:藏族过年习俗

藏历新年

据藏族学者说,在古老的年代,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过年,而是夏天过年,“麦熟为岁首”,“雪山下,麦子黄了,快乐的新年来了。”现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前过“望果”节的传统。人们穿古代服装,骑着马,沿丰收的青稞地转圈祈祷,还要骑马射箭,围着篝火跳舞狂欢,既娱乐自己,又娱乐本地的保护神。相传,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过年的遗留。

还有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的,“麦收为岁首”。拉萨东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环绕的工布(林芝)地区,到现在还是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称为“工布洛萨”。藏史记载,工布地区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这里非常盛行。藏历十月过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时代。

大约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统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历正月过年了。但农民们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过年,称“索朗洛萨”(农民新年)。因为到藏历正月,春气萌动,备耕繁忙,农民已没有心思过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这些当然出自藏胞爱美的天性。但也有说法,神王辛者曲杰,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兴,再给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烂烂,他心烦,降下灾害和瘟疫。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

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用“花枝招展”来形容,是毫不过分的。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余下全文>>

十:新年有什么传统的习俗

中国春节习俗

祭 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