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怎么写
?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按月发放的特殊岗位津贴;?二是特殊岗位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国家规定的特殊岗位津贴在绩效工资外单独发放。
二: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
结束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涉及的内容多。绩效衡量指标体系一般都要综合运用上述四种指标,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进而分析其效益差异的成因及改进方向,既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侧重于提供一个基本思路,支出绩效的评价过程中应该通过调查获得公众的满意度信息。为了形成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明确个单位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劣。3,即在多种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按照“投入——过程——产出——成果”这一逻辑程度进行指标设计,而且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长短期效益,将某一类支出或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很难全方位地反映财政支出的实际效益与效率,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逻辑标准,对于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项目,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资源配置绩效管理,该方法目前被中国多个部门采用,判断某项投入或产出对最终成果的贡献率等,还可用于规模及结构效益方面的评价、范围广;——公务员业绩管理:Y=f(A、K、方案比较法,不同项目之间的衡量结果可以相互比较、较全面。(一)明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基于中国的现实条件以及改革发展目标的需要,目前、项目管理以及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等,主要用于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是指衡量指标与政府部门的目标及项目目标有直接的联系,数据的获得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2,而且对评价资源配置经济效益、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分析法,L…),即评价部门预算的总体绩效从中国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来看、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指标、负责绩效评价的政府机关中国财政部是负责政府公共支出的综合部门,主要职责应该是建立绩效评价制度,以评判其效益,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就是要把“不可衡量的事”变为可衡量的,但在指标选择,绩效评价的最终落脚点也是通过各项绩效指标的评价来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法。8,其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及其结果有效性的关系。1、经济性原则。所以在进行评价时,对各部门的支出绩效进行分析,是整个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则是对政府机构的服务质量、重要性原则,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共同配合而形成的管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一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反映社会公众的需要,将影响投入(财政支出)和产出(效益)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一般包括、绩效指标的合理与否尤为重要,形成了如下几种比较主流的方法,使政府预算能像企业财务计划一样。具体设计应根据目标的不同而不同,还需要尽量克服这一难题,形成一种新的,对各方案的经济效益、标准值确定及权数计算等方面较复杂,在该方案出台前,即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历史动态比较法,财政支出的分配和使用是否有效率。用公式表示就是。(四)配套的改革措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并通过这种内控:——政务信息管理、财政支出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步骤。加之制度基础的不完善,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可以避免单纯追求成果而忽视效率或单纯追求效率而不顾成果的现象、项目支出预算的绩效评价,评价内容中各部门的绩效目标,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收集信息,出台时与哪些财政配套政策相协调,在确定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及标准时、生产函数法,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协同政府部门确定指标、可比性原则,但对于成本和收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则无能为力,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10,将模糊的;——管......余下全文>>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内容
第二十八条 财政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提交绩效报告、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四)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可予以表扬或继续支持、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四)系统性原则。《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财预〔2009〕390号)及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符合相关要求的可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数据准确。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个性指标由财政部门会同预算部门制定,强化支出责任,绩效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事业发展规划。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第三十条 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9〕76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六条 各地区。第十六条 绩效目标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评价。第十四条 绩效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二)绩效目标及其设立依据和调整情况,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组织。第二十五条 根据需要。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工作可委托专家。(四)绩效相关原则。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五)衡量预期产出。应当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应当随调整预算一并上报绩效目标;(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略〕2:(一)确定绩效评价对象;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年度决算报告,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合法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适用于不同预算部门或项目的业绩评价指标。 第十八条 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落实财政部门整改意见,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三)因素分析法、经济发展和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支出为重点进行绩效评价,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可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按照预算级次。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负责拟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 第十二条 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二)比较法。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当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客观;(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分析法。第三十一条 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的具体格式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也可由财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年度工作重点等相关原则确定,财政部门预算批复,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一)计划标准,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效果紧密相关、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方向,制定本办法。一般性转移支付原则上应当重点对贯彻中央重大政策出台的转移支付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第十三条 绩效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三)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分析透彻,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第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具体分值和等级可根据不同评价内容设定。(三)合理可行。(三)可比性原则;执行中申请调整预算的;(三)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修改;(九)建立绩效评价档案。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四条 绩效评价结果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预算。对绩......余下全文>>
四:什么叫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综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 (一)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二)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三)摊提计算法。研究某项支出通过年度盈余得以回收的时限,即计算投资回收期或投资风险。摊提时间越短,风险越小。 (四)最低成本法。在某项公共支出不易观测或计算其效益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比较多个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五)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 (六)历史动态比较法。将历史上各时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确定公共支出效率变化的情况。 (七)横向比较法。将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项目通过比较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来分析判断支出的绩效。 (八)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
五:什么是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高级会计师考讯】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公共支出绩效预算的基础,是对公共支出活动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的一种活动。其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及结果有效性的关系。追求公共支出的最大效益或最佳效益,是支出管理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支出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准。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与企业绩效评价不同,因其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的特征,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不仅要考虑本身的支出成本和取得的效益,还要考虑社会公众利益。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公平性和适当性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是评价和衡量绩效的尺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包括: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评价指标按适用性分为通用指标、专用指标、补充指标和评议指标;按可计量性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按关联紧密程度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目标-结果比较法、公众评价法、因素分析法、目标评价法等。
1.最低成本法
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以取得既定效益所需成本的高低为标准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最低成本法主要特点是:不以货币单位计量支出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只计算支出的各种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总额高低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在取得同等的效益时,如果支出成本低则绩效好,反之则绩效差。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支出成本易于计算,而取得的效益却不易计量的项目。如文化宣传、卫生防疫等支出,其所取得的效益,很难进行货币计量,在市场上也没有相应对价。在计算成本总额时,不仅需要找出并计量与效益相关的各个成本因素,还应考虑支出成本对单位的收入、资产、负债以及公众利益的影响。
2.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投入――产出分析法,是指将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而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将成本和取得的效益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支出总成本和取得的总效益进行货币化计量,计算出净效益额(或净成本额)、成本效益比率、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和成本投资回报率,以反映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然后评价相关指标的优劣,最后得出评价结论。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时,主要步骤有:确定绩效评价对象;列举成本因素以及效益;量化各成本因素以及效益;对各成本因素和效益进行评估;计算各成本因素的货币价值总额和单位成本;作出评价结论。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独立效益原则。在对效益进行量化和估价时,应反复审查、判断该效益是否独立存在,是否依赖于某一项已经列出的效益,以避免重复计算。二是成本和效益适用同一折现率原则。每一时期的效益价值总额按与成本相同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尽管成本――效益分析法最大程度地符合了经济上的逻辑,但相对于成本而言,以货币单位来计量效益是比较困难的,有的效益甚至无法计量,还有些效益的体现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不同于市场机制定价的一般商品或劳务。因此,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时,一般对支出的直接成本和效益进行详细计算,对其社会成本和效益则进行适当计算,对确实不能以货币估价和计量的因素暂不予考虑。
3.目标――结果比较法
目标――结果比较法,是指通过将公共支出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对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公共支出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的特征,很多公共支出取得的效益难以量化,通常很难用单纯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或最低成本法进行定量绩效评价。因此,运用目标―结果比较法对取得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余下全文>>
六:部门在申报预算的时候必须的绩效目标对吗
可以属于人力资源部,也可以属于总经理办公室或者财务部。具体可能各单位情况不同。
七:简述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 (一)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二)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三)摊提计算法。研究某项支出通过年度盈余得以回收的时限,即计算投资回收期或投资风险。摊提时间越短,风险越小。 (四)最低成本法。在某项公共支出不易观测或计算其效益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比较多个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阀 (五)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 (六)历史动态比较法。将历史上各时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确定公共支出效率变化的情况。 (七)横向比较法。将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项目通过比较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来分析判断支出的绩效。 (八)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
八:如何做好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要建立绩效管理问责机制。预算绩效管理问责是推动绩效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主要是对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财政资金配置和项目实施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规定标准的相关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及其责任人员实行绩效问责。预算绩效管理问责适用于纳入预算管理的所有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
二要建立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在预算安排时继续予以支持。属于延续项目的,优先安排资金。属于分期实施项目的,后续优先保障。对于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于不落实整改意见或整改不到位的,在预算安排时严格把关:属于延续项目的,调减或取消预算;属于分期实施项目的,暂停资金拨付;情节严重的,暂停项目实施,属于一次性项目的,对新增同类项目加强论证分析,确保资金使用更加高效。
三要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及公开机制。依托目前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预算单位,要求其落实整改,并将评价结果在单位内部予以公示,保证本单位职工对预算信息和绩效管理信息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要坚持监督导向,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逐步向人大和社会公开,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确保绩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九:幼儿园关于财政支出绩效对社会或经济效益有哪些影响?
1、什么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绩效评价的主体有哪些,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绩效评价的主体。其中:财政部门负责拟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组织、指导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根据需要对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支出实施绩效评价或再评价;提出改进预算支出管理意见并督促落实。预算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落实财政部门整改意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支出管理。
3、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3)分级分类原则。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4)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4、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3)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4)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5)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6)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
(7)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8)其他相关资料。
5、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哪些?
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按照预算级次,可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6、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应当以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一定金额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评价。
7、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
(2)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3)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4)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
(5)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8、什么是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由预算部门在申报预算时填报。预算部门年初申报预算时,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要求将绩效目标编入年度预算;执行中申请调整预算的,应当随调整预算一并上报绩效目标。
9、绩效目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2)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3)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
(4)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
(5)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
(6)其他。
10、绩效目标应当符合什么要求?
(1)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余下全文>>
十: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本级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黑政发〔2009〕7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本级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省直有关单位:
为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公平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机制,加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的监督管理,规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的组织实施,现制定《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遇有问题,请及
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绩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科学合理、高效公平,加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绩效管理,根据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试行竞争性分配改革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8]18号)和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人事厅联合印发的《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粤财评[2004]1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经省政府同意,纳入省级财政试行竞争性分配改革范围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由省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按“两权”不变(即部门和单位对专项资金的分配权、管理权不变)及《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试行竞争性分配改革意见》,会同省财政厅具体实施竞争性分配工作,并落实绩效管理责任。省财政厅按本办法规定实施全过程绩效监管。
第三条 省级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绩效管理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规范原则。要把绩效管理要求贯穿于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科学确定竞争性分配绩效管理重点。引入合理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竞争性分配绩效管理程序,促进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合理、高效。
(二)绩效优先原则。要把绩效目标作为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标准。通过制订相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保资金有效分配和高效使用,逐步建立健全绩效优先、结果导向的分配管理机制。
(三)责任明晰原则。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实行竞争性分配,不改变部门和单位对专项资金的分配权、管理权,部门和单位负责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绩效目标申报、绩效指标的拟订,以及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并会同省财政厅负责竞争性分配的具体实施。省财政厅按规定实施绩效管理,包括负责制订竞争性分配绩效管理办法,以及对竞争性分配评审专家的选定、绩效目标及其指标等的审核和监管 负责组织、指导部门和单位开展竞争性分配的绩效自评工作,及组织实施竞争性分配资金的重点评价。
第二章 竞争性分配绩效目标及其指标管理
第四条 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实行绩效目标审核制度。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拟订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绩效总目标、阶段性目标,并将其纳入竞争性分配工作方案报省财政厅备案。经省财政厅审核后,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绩效目标及指标纳入竞争性分配公开招标标书(或专家评审方案),作为项目申报及评审、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各主管部门在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申请书,制订标书等提交相关资料环节,必须明确要求申报单位、企业等按照相关要求申报项目的绩效目标,没有申报绩效目标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第五条 各主管部门在受理项目单位申报,应该要求单位结合申报项目的绩效目标,正确采用相关指标来反映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评(审)价指标的设置要做到科学合理:一是除应用通用(共性)指标外,还要采用反映项目特性的专业(个性)指标,形成项目的指标体系 二是指标要与申报的绩效目标有较强相关性,反映项目的绩效水平和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是评价指标要能够量化测算,能够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和评价。
第六条 各主管部门负责将经过评审进入初选项目的绩效目标,......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