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计价方法

一:一般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它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条件,按照货物购入的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2、后进先进法。它是指以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条件,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

后进先进法也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也较为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但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将低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高,利润偏低。

(后进先出的方法已经不用了,仅供你了解)

3、加权平均法。它是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收入存数量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平均单价,据以计算当月发出的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加权平均法较上述两种方法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4、移动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

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5、个别计价法。它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希望对你有用~~

二:一般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

1.个别计价法

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三: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你好,

一)先进先出法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先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相同。

(3)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4)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5)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二)后进先出法

(1)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不同。

(3)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缺点是计算比较繁琐。

(三)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辩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

(四)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五)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胆,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六)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价”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四:如何正确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建议

存货在大多数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处于不断购买、耗用和销售之中,因而存货数量及其价值的确认(即存货计价问题)至关重要。并且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不少企业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或受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做了不切合企业实际的选择,从而对企业的存货管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在此,笔者对不同存货计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帮助企业做出合理选择。

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

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有流入也有流出,流入与流出相抵后的结余即为期末存货,本期期末存货结转到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存货,下期继续流动,就形成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货流转。

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个方面。企业存货实物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转成为存货的实物流转。所谓存货成本流转指外购或自制存货的成本流入及出售商品时的成本流出。在理论上,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其实物流转应当一致,也就是说,购置存货时所确定的成本应当随着该存货的销售或耗用而结转。例如,某商品购进成本,第一批100件单价15元,第二批50件单价10元,第三批80件单价11元。本期销售结果是,第一批售出80件,第二批售出30件,第三批售出10件。由此可见,该商品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一致的情况非常少见的。因为,企业的存货进出量很大,存货的品种繁多,存货的单位多变,难以保证各种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由于同一种存货及单价不同,但均能满足销售或生产的需要,在存货被销售或耗用后,毋需逐一辨别哪一批实物被发出,哪一批实物留作库存,成本的流转顺序和实物的流转顺序可以分离,只需要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已发出存货的成本和库存存货的成本即可。这样就出现了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

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按照国际会计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

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分析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分批实际法,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分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并且采用这种方法极易被用作调节利润的手段。因为如果营业不佳,估计利润不高,管理人员就可以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润,或以相反的方法调低利润。

企业中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购入批次少、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贵重物资,一般采用个别计价法。并且这种方法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均可使用。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也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月购进存货数量作为权数来确定本期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这种方法只需在月末计算一次,比较方便。但只能在期末确定存货成本,无法随时从账面上提供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同时无论在上涨还是下跌情况下,计算出的存货成本与现行成本都有一定的差距,......余下全文>>

五: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移动平均法

参考资料:会计实务

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及优缺点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

2、加权平均法、

3、移动平均法、

4个别计价法、

5、后进先出法。

七:建筑行业存货的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它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条件,按照货物购入的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2、后进先进法。它是指以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条件,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

后进先进法也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也较为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但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将低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高,利润偏低。

(后进先出的方法已经不用了,仅供你了解)

3、加权平均法。它是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收入存数量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平均单价,据以计算当月发出的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加权平均法较上述两种方法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4、移动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

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5、个别计价法。它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八: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几种?分别简述其优缺点

1.个别计价法(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

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咱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扣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

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发收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3.月末加权一次平均法:  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除以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计算发出存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 本月进货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数量+ 本月进货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 存货单位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数量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 存货单位成本 × 月末库存存货数量

4.移动加权平均法:

以每次进货成本加原有库存存货成本的合计金额,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原有库存存货数量的合计数,据以计算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单位成本 = (原有库存存货成本 + 本次进货存货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 + 本次进货存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 = 存货单位成本 ×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 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数量

5.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帐务处理:

计划成本下,无论材料是否验收入库,都要先通过“材料采购”科目核算,以反映企业所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从而与“原材料”科目相比较,计算确定材料差异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余额若在借方,反映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期末余额若在贷方,反映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如果企业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各期之前是经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分摊本期的材料成本差异。年度终了,应收对材料成本差异率进行核实调整。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 +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材料计划成本 +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九:关于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

问题1:行业不同采用的计价方法都不一样的,主要还是看存货价格是否在波动,如果价格波动大的话,采用这种方法也是比较常见的

问题2:

第一个:采用这种计价方法可能跟行业有关,估计是他的价格波动比较大,例如,7月与8月存货进来的数量是一样的100个,但由于价格不一样,7月1元/个,8月3元/个,也就是,7月存货100元,8月300元。这样,发货时如果还用实际成本法,最终会影响到利润,所以使用加权的比较好,波动比较小,那样对利润影响小。

第二个:国家会计准则允许的计价方法就几种,选其中的计价方法用就可以了,没有特殊规定,但是一旦选定某种计价法后就不得随意变更。注意哦,是“不得随意变更”,就是这个月用那种计价,下个月用其他计价,这样是不行的。除非有正规的途径,比如根据行情需要,要做存货计价法的变更,然后股东大会要通过,这个是重大决议,要三分之二的股东通过才行,然后要去税务或其他政府部门做备案,章程合同,该改的改一下等等,就是手续很麻烦,等一切完毕,存货计价法就可以变更了。

十: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1 对

2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最好不要用,因为原材料价值比较大

个别计价法 比较繁琐,如果每个月材料种类互多的话 可以用

先进先出法资产价值比较接近市价,嘿嘿,绝对符合新准则要求

建议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是比较真实

3 废料如果还可以用,比如卖点钱啊什么的 冲减成本

没有用的话,貌似不用入库吧。。。。

存货的确认最起码要能够可靠计量吧,既然废料不能回收,那就没公允价值,还记什么。。。。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