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王礼遇姜子牙 的故事梗概 5分
周文王到渭河一带打猎,遇见八十多岁的姜子牙坐在河边垂钓。经过交谈之后,发现他就是周朝从太公亶父起就一直盼望着的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于是周文王高兴地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姜子牙又号“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后来他辅佐周武王灭商,屡建奇功,受封于齐地。
二:周文王请姜子牙的周文王请姜子牙故事
这天晚上,他梦见飞熊入怀,第二天就差人访飞熊。在渭水河边访到了钓鱼的姜子牙,姜子牙的号叫飞熊。周文王听了当差的禀报,亲自坐辇到渭水河边请姜子牙到朝里管理国家大事。姜子牙问周文王:“大王请我,怎样进京”?周文王说:“骑马、坐轿,随你挑。”姜子牙说:“我一不骑马,二不坐轿,大王的辇得让给我坐。”跟周文王来的文官武将都愣了!这辇只有帝王才能坐,你姜子牙算老几?还要坐辇!可是,周文王没打哏儿就答应了。姜子牙又出了难题,“我坐辇,还得大王亲自拉着。”文官武将吓了一跳,姜子牙把周文王当成大骡子大马啦?罪过不小!可是,周文王又没打哏儿就答应了。姜子牙坐上辇,周文王拉着,一步一步地走。周文王是真心真意请能人哪!一个大王,平日里肩不挑担,手不提篮,这回拉了个辇,哪能拉得动!拉了一气,停下来歇脚。看姜子牙,在辇里还睡着了!周文王歇了一阵,再拉一气,又拉不动了;再歇了一阵,再拉。拉了三气,歇了三气,累得汗珠子赶点儿滴,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只好对姜子牙说:“实在拉不动了!”姜子牙睁开眼睛,下了辇问:“大王拉我走了多少步?”周文王说:“我没数。”姜子牙说:“大王拉我走了八百七十三步,我保大王的子孙坐八百七十三年的天下。”周文王一听,后悔了,连忙说:“你快上辇,我还拉。”姜子牙摇头说:“晚了,不行喽!”周文王回到京里,封姜子牙当军师,领兵打殷纣王。以后,周文王死了,姜子牙又保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得了天下。姜子牙死的时候,对周武王说:“我死了,大王把我的尸首吊在王宫大殿的梁柁上,哪方有人造反,就把我的脸转向哪方,造反的就平了!”周武王听了姜子牙的话,把姜子牙的尸首吊在王宫大殿的梁柁上,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哪方有人造反,就把姜子牙尸首的脸转向哪方,不用出兵出将,哪方的乱就平了,姜子牙的尸首不臭不烂。到了八百七十三年,当时的大王怕他掉下来,就派人把他取下来。打开棺材发现,姜子牙的尸首烂了,从中飞出18只鸽子,所以有了18路诸侯的争乱。只得埋了。这时候,周朝亡了,后来秦始皇得了天下 。
三:周文王访贤这个故事的感想?
周文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贤明的帝王之一,被誉为帝王最会用人的楷模。他的许多治国之道为后人所推崇,即就是放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在他的治国之道之中,又以其最善用人而著名,周文王在用人上很有他的独到之处,他能慧眼识人,最大限度的使用人才,知道把这些人才放在最适合的位置,形成了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政治集团,使商末周初“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留下了许多成功用人的光辉范例,其中又以“文王访贤”的典故最为著名,影响最大,名贯古今。
我们从“文王访贤”的典故之中,可以清楚看清周文王用人之道的独到和过人之处,以及他用人之道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 慧眼识人,在使用之中扬长避短
姜子牙是一个文武双全,能安天下的经纬之才,但在“文王访贤”前,并没有人能真正的认识到他的价值。在商都朝歌时,商纣王王认为他古板愚腐,不合时宜,只会卜卦算命的雕虫小技,便以一己之私,要捉拿他,弄的他四处逃亡。在逃回家后,姜子牙之妻马氏,认为他连最普通的人都会做的小生意都不会做,百无一能,是“天下第一废人”,跟着他没有什么出息,逼着他写下休书,愤然离他而去。在磻溪垂钓时,樵夫武吉笑话他笨的连鱼都不会钓,当姜子牙辩解时,说武吉有目无珠,武吉竟挥拳要打他,弄的他“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十分狼狈。在武王代文王访贤时,因姜子牙说“钓,钓,钓,大的不到小的到,不钓!”不太搭理周武王,年轻气盛的周武王认为姜子牙白发老迈,傲慢无礼,不仅向文王说姜子牙没有什么大用,而且阻止周文王去钓鱼台访贤等等。仿佛姜子牙真的是一个四处碰壁,没有什么大用的钓鱼老叟。但周文王却能慧眼识人,从这些现象之中,能看到问题的本质。他认为,兴周需要人才,只有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商周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谁得到人才,谁就能得到天下,一切竞争归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西岐要想崛起,必须选拔和寻找人才。他还认为,人才并不是什么都会的全才,只要这个人能够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就是人才。姜子牙虽然有许多不如最一般人的地方,但他在统兵打仗,治理天下上,自古到今无人能比,在这方面是千百年来少有的大人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常言说“金无足金,人无完人”若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扬长避短,则无不可用之人。古人云“骏马能历险,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财适贵用,慎勿多苛求。”深深懂得长与短的辩证关系、周文王认为,姜子牙虽然有许多地方连最一般的人都不如,但他胸有韬略,满腹经纶,下通地理,上懂天文。能帮助他兴周灭商,夺取天下,是他朝思暮想的天下贤才,所以他力排众议,亲自到钓鱼台去访贤,请姜子牙出山,成就了名传千古的佳话。
二、促膝谈心,在交谈中加深理解
周文王也是一个非常坎坷的人,他因德才兼备,在诸侯之中威望很高,屡屡遭到商殷王的猜忌,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几乎都在殷王的牢狱之中度过,直到纣王觉得他老弱多病,风烛残年,对他王位威胁不大时,才将他放回西岐。周文王回到西岐之后,深知上天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但自己要办的事却很多,特别是在西岐后继有人之上。自己的继承人周武王虽然精明能干,但毕竟年轻,没经过风雨,很容易意气用事,很需要一个旷世奇才来辅佐他,否则难当大任。他曾在国内为寻找了好久,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也非常着急,当他听到有关姜子牙的传闻,感觉到姜子牙是一个奇才,很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吸取武王访贤失败的教训,别人去访,他不放心,他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不顾自己年迈多病,坚持亲自上门拜访,进行面试考查,一探虚......余下全文>>
四:周文王请姜子牙 的典故原文
《史记 齐太公世家》记载:(第二段是典故原文)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口,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於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工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五:周文王怎样见到姜子牙的?
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 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
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福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六:周文王真的背过姜子牙吗
史书无记载,传说而已。
《史记 齐太公世家》记载贰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口,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於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七:姜子牙对周文王说了什么,使周朝江山稳固八百年
周文王请姜子牙故事编辑这天晚上,他梦见飞熊入怀,第二天就差人访飞熊。在渭水河边访到了钓鱼的姜子牙,姜子牙的号叫飞熊。周文王听了当差的禀报,亲自坐辇到渭水河边请姜子牙到朝里管理国家大事。姜子牙问周文王:“大王请我,怎样进京”?周文王说:“骑马、坐轿,随你挑。”姜子牙说:“我一不骑马,二不坐轿,大王的辇得让给我坐。”跟周文王来的文官武将都愣了!这辇只有帝王才能坐,你姜子牙算老几?还要坐辇!可是,周文王没打哏儿就答应了。姜子牙又出了难题,“我坐辇,还得大王亲自拉着。”文官武将吓了一跳,姜子牙把周文王当成大骡子大马啦?罪过不小!可是,周文王又没打哏儿就答应了。姜子牙坐上辇,周文王拉着,一步一步地走。周文王是真心真意请能人哪!一个大王,平日里肩不挑担,手不提篮,这回拉了个辇,哪能拉得动!拉了一气,停下来歇脚。看姜子牙,在辇里还睡着了!周文王歇了一阵,再拉一气,又拉不动了;再歇了一阵,再拉。拉了三气,歇了三气,累得汗珠子赶点儿滴,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只好对姜子牙说:“实在拉不动了!”姜子牙睁开眼睛,下了辇问:“大王拉我走了多少步?”周文王说:“我没数。”姜子牙说:“大王拉我走了八百七十三步,我保大王的子孙坐八百七十三年的天下。”周文王一听,后悔了,连忙说:“你快上辇,我还拉。”姜子牙摇头说:“晚了,不行喽!”周文王回到京里,封姜子牙当军师,领兵打殷纣王。以后,周文王死了,姜子牙又保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得了天下。姜子牙死的时候,对周武王说:“我死了,大王把我的尸首吊在王宫大殿的梁柁上,哪方有人造反,就把我的脸转向哪方,造反的就平了!”周武王听了姜子牙的话,把姜子牙的尸首吊在王宫大殿的梁柁上,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哪方有人造反,就把姜子牙尸首的脸转向哪方,不用出兵出将,哪方的乱就平了,姜子牙的尸首不臭不烂。到了八百七十三年,当时的大王怕他掉下来,就派人把他取下来。打开棺材发现,姜子牙的尸首烂了,从中飞出18只鸽子,所以有了18路诸侯的争乱。只得埋了。这时候,周朝亡了,后来秦始皇得了天下。(转)
八: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共抬了姜子牙走了多少步??
873
这天晚上,他梦见飞熊入怀,第二天就差人访飞熊。在渭水河边访到了钓鱼的姜子牙,姜子牙的号叫飞熊。周文王听了当差的禀报,亲自坐辇到渭水河边请姜子牙到朝里管理国家大事。
姜子牙问周文王:“大王请我,怎样进京”?
周文王说:“骑马、坐轿,随你挑。”
姜子牙说:“我一不骑马,二不坐轿,大王的辇得让给我坐。”
跟周文王来的文官武将都愣了!这辇只有帝王才能坐,你姜子牙算老几?还要坐辇!可是,周文王没打哏儿就答应了。
姜子牙又出了难题,“我坐辇,还得大王亲自拉着。”
文官武将吓了一跳,姜子牙把周文王当成大骡子大马啦?罪过不小!可是,周文王又没打哏儿就答应了。
姜子牙坐上辇,周文王拉着,一步一步地走。周文王是真心真意请能人哪!一个大王,平日里肩不挑担,手不提篮,这回拉了个辇,哪能拉得动!拉了一气,停下来歇脚。看姜子牙,在辇里还睡着了!周文王歇了一阵,再拉一气,又拉不动了;再歇了一阵,再拉。拉了三气,歇了三气,累得汗珠子赶点儿滴,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只好对姜子牙说:“实在拉不动了!”
姜子牙睁开眼睛,下了辇问:“大王拉我走了多少步?”
周文王说:“我没数。”
姜子牙说:“大王拉我走了八百七十三步,我保大王的子孙坐八百七十三年的天下。”
周文王一听,后悔了,连忙说:“你快上辇,我还拉。”
姜子牙摇头说:“晚了,不行喽!”阀 周文王回到京里,封姜子牙当军师,领兵打殷纣王。以后,周文王死了,姜子牙又保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得了天下。
姜子牙死的时候,对周武王说:“我死了,大王把我的尸首吊在王宫大殿的梁柁上,哪方有人造反,就把我的脸转向哪方,造反的就平了!”
周武王听了姜子牙的话,把姜子牙的尸首吊在王宫大殿的梁柁上,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哪方有人造反,就把姜子牙尸首的脸转向哪方,不用出兵出将,哪方的乱就平了,姜子牙的尸首不臭不烂。
到了八百七十三年,当时的大王怕他掉下来,就派人把他取下来。打开棺材发现,姜子牙的尸首烂了,从中飞出18只鸽子,所以有了18路诸侯的争乱。只得埋了。这时候,周朝亡了,后来秦始皇得了天下。
九:为什么周文王最怕姜子牙
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 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 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