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预报

一: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多少米测一次

看用什么方法做 超前预报 地质雷达不超四十米 超前水平钻 看钻头多长 一般十米内 TSP好像叫这名字 就是爆破利用地震波 反射 好像是两百米吧

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内容有哪些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有:

1 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

——地层岩性,如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

——地质构造,特别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构造等。

——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害气体、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岩温等发育情况。

——地下水,特别是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地带等。

2 对照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报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及对事故的影响程度。

3 预报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及其对施工的影响,以及处理措施:

——可能出现的塌方、滑动的部位、形式、规模、及发展趋势,提出处理措施。

——可能出现突然涌水的地点、涌水量大小、地下水泥砂含量及对事故的影响。

——软岩内鼓、片帮掉块地段及对施工的影响。

——岩体突然开裂或原有裂隙逐渐加宽的位置及其危害程度。

——对隧道将要穿过不稳定岩层、较大断层作出预报,以便及时改变施工方法或做应急措施。

——隧道附近或穿过瓦斯地段的岩(煤)层中,预报瓦斯影响范围。

4 位移量测中发现围岩变形速率加快时,应预报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5 浅埋隧道地面出现下沉或裂缝时,预报对隧道稳定和施工的影响程度。

6 隧道施工中由于措施不当,可能造成围岩失稳,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三: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各种方法、原理及使用条件?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分为地质方法和地球物理方法,地质方法包括地质素描、超前钻等,现在很少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地震法、电磁法等,目前以地震法为主。

地震法中包括负视速度、HSP、TSP、TGP、TRT、TST等各种方法,常见的是后4者。其中有三个基于反射理论:

- 90年代初开始使用TSP法,近年来发现该方法存在主观臆造成分,如用各个方向的回波当成掌子面正前方的回波,人工指定围岩速度等,预报不准确。

- 近几年国外提出的TRT法,对斜交地质体有误判和漏判。

- 国内的TGP法与TSP是相似的,缺陷是不能区分不同方向的地震回波,不能准确地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波速,不能正确地进行纵横波分离等问题,影响到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有一个基于逆散射理论,

- TST法,能够分离不同方向的回波,能准确计算围岩波速,代表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新方向弧

逆散射理论之所以更好是因为反射理论的适用于反射面远大于波长的情况,但是在隧道的狭小观测空间内,反射面通常小于波长,因为波长通常有几米-十几米。而散射理论没有此限制。而且对斜交地质体不会有漏报。

供参考。

四:隧道施工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有哪些

①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分为以下四级:

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放射性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

B级:中、小型突水突泥地段,较大物探异常地段,断裂带等。

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

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

②不同地质风险地段的预报方式为:

A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首先以地质分析法进行长距离预报,然后采用中长距离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和一种或几种短距离物探方法相结合进行预报,同时进行多孔超前钻探探查。

B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辅以红外探测、地质雷达,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孔。当发现局部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按A级要求实施。

C级预报: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的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

五:隧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地质超前预报

1、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3、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六:隧道超前预报需要多久呢

短距离预报:0~15m ,中距离预报:15~50m,长距离预报:50m以上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隧道施工时地质情况以及工程重要性,施工速度综合考虑,在国外这个做的比较好,国内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操作。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