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的历史

一:关于湖南常德市的历史!!!

古代

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迄今2200多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

公元前30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40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

澧县彭头山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距今7000多年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时期生产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制的斧、凿等砍伐用具和鱼网坠,并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生产简单的饮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乡汤家岗遗址,反映了常德当时以母性为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乡划城岗遗址,是常德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有力证明。这时期生产工具大为改进,石器钻孔、切割和抛光技术比较成熟,陶器普遍采用慢轮修整。

商周时期,常德境内人丁兴旺,经济繁荣。全市共有商周时期遗址550多处,出土物有镞、簪、鱼钩、熔铜炉等。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社会变革时期,常德境内有上千战国墓,有澧县鸡叫城、桃源菜菱城、临澧宋玉城等战国时期的城址。

楚顷襄王22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秦代,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恢复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淑浦县)又迁往临沅县。顺帝阳嘉3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现鼎城区断港头城址村)。三国时,常德市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唐代,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徽宗政和7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为常德府。元代,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阳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复常德府,澧阳路改为澧阳府,皆隶属湖广布政司分守上荆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将澧阳府降为澧州。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清代,常德府、直隶澧州同隶属于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

近代

1914年,湖南省政府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隶澧州各县由武陵道直辖,道治常德。公元1922年,湖南省撤消"道"制,仅存省与县两级,常德各县直属省管辖。公元1935年,国民政府在沅陵县设立湘西绥靖处,将19个县绥靖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专员兼任驻地县长。公元1936年,国民政府正式设立专员公署,石门、......余下全文>>

二:求湖南常德出名的一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一、刘海砍樵

这段爱情传说在湖南可以说家喻户晓,而随着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演绎和传唱,也为全国不少观众所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戏曲的发源地———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古城常德多古井,著名的有四眼井、丝瓜井、葵花井等。丝瓜井位于城内泮池街文条巷与丝瓜井巷交汇处。传说井水中有丝瓜影像,取井水置水桶和木盆等容器中同样现出丝瓜影像,因而得名。临井而观,井口直径五尺余,深约三丈多,上口小,下腹大,似缸倒置,井水清洌,冬暖夏凉,久旱不竭。丝瓜井历史悠久,具体建于哪个时代,无从考证。流传于常德民间的‘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源于刘海和胡秀英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

【刘海戏金蟾】相传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

【刘海砍樵】古时候,常德城武陵区丝瓜井旁,住着刘海母子俩。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在刘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带,住着一只多年修炼的狐狸精,她炼成宝珠一颗,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此时她已成半仙,若再修炼几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但是憨厚朴实的刘海,怕连累胡秀英受苦,几番推辞,后见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应与胡秀英成亲。回到家后,刘海告诉母亲,母亲也很喜欢,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刘海于是去位于城中心的鸡鹅巷置办东西结婚。鸡鹅巷旁边有个小庙,庙里有十八个罗汉。其中十罗汉带着一群弟子(金蟾)也在暗中修炼。他炼得一串金钱,也已成半仙,如能得到胡秀英的宝珠,就能即刻成仙升天。十罗汉见胡秀英和刘海成婚,遂起了歹心,他带领弟子抢走了胡秀英的宝珠。胡秀英失去宝珠就会现出原形,无奈之下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刘海。刘海知道后,没有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罗汉,最终在斧头神和胡秀英众姐妹的帮助下,刘海打败了他们,拿到了宝珠。从此,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后人为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两个剧本,就是取材于这一典故。”

二、桃花源

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记》(为其诗《桃花源》之序)。说是武陵地方的一个渔夫,沿着一条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缺口里走进去,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为乐,看到渔人大吃一惊,纷纷请他回家吃饭饮酒,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逃进桃花源来生活。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过汉朝,汉朝以后又有晋朝。渔人在这桃花源里住了好几天,想家了,就与他们告别。出了桃花源,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

【桃源行】

作者: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余下全文>>

三:常德历史的演变过程

常德市自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张若筑城拒楚以来,迄今已2280多年。两千多年来,其城名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先后有临沅、监沅、武陵、嵩州、朗州、鼎州(鼎城)、常德等名称。通常人们较为熟悉的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常德等。

武 陵

汉高祖(刘邦)时所置郡名。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汉高祖五年(前202),更黔中郡为武陵郡,辖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等十三县。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及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其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开皇(杨坚)九年(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朗州为武陵郡。境内少数民族和汉族错居,被称为“武陵蛮”。

“黔中”为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地。贵州的苗岭有支脉东北出,迂道川、鄂,行乌、沅二江间,入湖南西北境,蔓延于澧水之南,至常德县(今鼎城区)西境止,通称“武陵山脉”。其所分布大部为古“黔中”地。因此,取“黔中”为郡名。

晋代潘京解释“武陵”说:“止戈为‘武’,高平曰‘陵’”。就政治意义与地理形势说明了命名的由来。隋平陈,废郡,并临沅、沅南、汉寿三县,置武陵县。因武陵山脉止于境内,故以“武陵”名县。大抵隋以前,武陵只为郡名;隋以后,武陵遂兼作郡、县名,历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所,治所均在今常德市。

朗 州

隋文帝(杨坚)开皇时所置州名。隋开皇16年(596)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隋炀帝(杨广)大业初复为武陵郡。辖武陵、龙阳(今汉寿)二县。辖境相当今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汉寿县。唐代辖境相当今桃源以东的沅江流域,濒洞庭湖,唐时兴修永泰渠、北塔堰等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据湖南,曾以此为根据地。《武陵县志》记:“沅水经青泥湾与马面溪合,折东十里,经县治南,为朗水。”每当春夏水涨,江中一道清流,上起青泥湾,下迄德山,有如匹练,清莹澄澈。可见朗水即沅水,自青泥湾流经市治与德山的一段,它以其清朗的特征而得名。故隋、唐时改武陵郡为朗州,后又称武陵城为朗江,而在德山所建书院也称“朗江书院”。

鼎 州(鼎城)

宋真宗(赵恒)时所置州名。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朗州为鼎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辖武陵、桃源、龙阳(今汉寿)三县。辖境相当今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沅江市、桃源县等地。

《武陵县志》记:“渐水(在今常德北,东南流入沅水。《汉水??地理志》武陵郡索县:‘渐水东入沅’)亦曰鼎水,实鼎州所由名”。由此看出,是以境内有鼎水得名;而鼎水又因“有神鼎出于水中”而得名。这就是当时将朗州改为鼎州的依据,并非另有一条鼎水。现在城区的上南门,曾亦名“神鼎门”,来源在此。故武陵城亦称“鼎城”。

常 德

南宋孝宗(赵眘)时所置府名。南宋孝宗干道元年(1165),升鼎州为常德府。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领武陵、桃源、龙阳(今汉寿)、沅江四县。辖境相当今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汉寿县、沅江市等地。元代(1277~1368)属武陵县。隶于常德路。明、清时属武陵县,隶于常德府。民国二年(1913)废府存县。因明、清时皆以“常德”名府,故改武陵县为常德县。1949年7月29日常德解放,次年5月将常德县城及近郊划出,单设常德市,属常德专署直辖。1953年以来,隶属关系经过4次变更:1953年5月改为省辖市;同年6月复为常德专署领导;1959年4月划归常德县领导;1961年......余下全文>>

四:常德的著名人物

宋教仁,字遁初,号渔父,湖南常德桃源县人,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林修梅,孙中山总统府代理参军长,陆军上将。湖南省安福县(今临澧县)人,林伯渠堂兄。林伯渠,原名祖涵,号伯渠,字邃园,1886年3月20日出生于今常德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蒋翊武,原名保襄,湖南澧县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 翦伯赞,桃源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王尔琢,湖南石门人,黄埔一期,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将领,著名革命烈士,1928年牺牲于江西丁玲,,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常德临澧人。戴修瓒,字君亮,湖南常德人,汉族,中国法学家。主要著作有《民法债编总论》等。吴碧霞,当代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周碧华,湖南安乡人。文化名人,国内知名博客专家,出版著作六种。陈思思,湖南常德人,中国著名青年歌唱家,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新民歌领域的领军人物。魏文彬,湖南桃源人,曾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袁纯清,湖南省汉寿县人,现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员会主任。熊选国,湖南常德澧县人,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1.08.26免职)、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正部级)。余嘉锡,字季豫,湖南常德人,当代著名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生前曾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等职。著有《四库提要辨证》等。欧阳常林,湖南省常德市人,现任湖南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委书记。张尧学,湖南澧县人,汉族,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中共中南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王东京,常德安乡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个人专著《国际投资论》、《大潮剖面》、《中国的难题》、《聚焦时政》、《中国的选择》等10多部。杨嗣昌,字文弱,明湖南武陵县碴口坡人。祖父杨时芳为武陵名士,曾自资在德山孤峰岭修建石塔和八方楼;因处乱世,杨嗣昌及其父亲杨鹤均以督兵著世。杨鹤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钟相 ,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南宋初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杨幺,名太,湖南龙阳(今常德汉寿)祝家岗(今新兴乡)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钟相死后,他与夏诚、黄佐、周伦、杨钦等率其中馀部,利用河湖港汊,设立营寨,坚持战斗古代在常德有重大影响的有善卷、屈原、宋玉、车胤、春申君、髡残、刘禹锡等人。歌手有香香,王栎鑫,曾轶可,颖儿,曾一鸣等。体育界有世界自由搏击冠军杨建平等。 影视界有许还幻,瞿颖等。

五:常德的历史文化是怎么样的?大概介绍下 谢谢

常德古称武陵,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历来被称为“洞庭明珠”和“湘西门户”。

常德名胜古迹遍布,最有名的当属晋代诗人陶渊明曾描绘过的桃花源。此外,位于常德市区的铁经幢、德山宝塔、笔架城是省级重点文物,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生长着1000余种珍稀动植物,龙王洞是一个可与武陵源黄龙洞相媲美的奇特群洞,石门古刹夹山寺建于唐代,历来为佛教圣地;澧县的文庙是全省最大的文庙。

常德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屈原、陶渊明、李白、刘禹锡等都曾在此寓居或游历,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老一辈革命家林伯渠、著名文学家丁玲、史学家翦伯赞等名人都诞生在常德。

六:常德历史上出过那些名人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祖籍常德汉寿县。其祖先屈瑕被封为“武王之督”,封地在汉寿县,近为“武王之督”铜戈原物的发现所证实;《橘颂》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就是以沅澧流域尤其以汉寿盛产柑橘为背景而创作的。屈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他首创“楚辞”这种崭新的文体,在发展民族文化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屈原初辅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同令尹子兰和大夫靳尚等人的斗争中,遭谗去职,一生大部分时间遭流放。开始在汉北,即今湖北襄樊地区;最后10年在江南,主要在今常德一带。屈原一生著述甚丰,其中大部分著作如《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都是他行吟沅澧江滨时创作的。作品中提到的今天可考证的常德地名有澧县的澧浦(“遗余巩兮澧浦”),古为澧州城外八景之一;有安乡的涔阳古镇(“望涔阳兮极浦”);有德山(“朝发枉渚兮”);有汉寿江潭坪(“溯江潭兮,狂顾南行”)和沧港(“沧浪之水清兮 ”)。屈原上溯沅江,到过桃源的采菱城。可见,屈原长期居住、往来于沅水、澧水地区,向民间吸取养料,创作了大量不朽的诗篇。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楚都郢为秦将白起攻破,屈原以死殉国,自沉汨罗江。常德人民建三闾大夫祠、招屈亭祭祀他,并且每年举办龙舟竞渡活动纪念屈原。刘禹锡在《竞渡曲》诗序中说:“竞渡,始于武陵。至今举揖而相和之,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

七:/常德市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哪年

1631年常德地震

听语音

据史料记载,该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从新近长沙发现的古地震遗迹分析,湖南至少有过2期强度在7级以上的地震活动。历史上长沙记载的中强地震三次。长沙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中文名

1631年常德地震

时间

1631年

发生地

常德

震级

6.8级

震中烈度

不低于九度

波及地区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4省

地震历史

听语音

历史上,湖南所有的市、州都发生过地震。自公元1500年以来,全省有10个市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共计20多次,其中,1631年常德6.8级地震是迄今为止有记载的华南内陆最大的地震之一。

历史记载

听语音

据史料《明实录·崇祯长编》记载:“[崇祯四年七月己丑(十七日)]湖广常德府夜半地震有声,从西北起,其响如雷,须臾黑气障天。震撼动地,井泉湓(氵贲 )溢,地裂孔隙,浆水涌出,带有黄沙者六处,倒塌荣府宫殿及城垣房屋无数,压死男妇六十人”。“同日所属桃源、龙阳、沅江及武昌府、辰州府所属沅陵、沅州,靖州属会同,长沙府属长沙、善化、湘潭、宁乡、湘阴、醴泉(陵)、安化,承天府属钟祥、沔阳、潜江、景陵等州县俱震。又于次日,澧州亦震数次,城内地裂,城墙房屋崩坏,压死居民十余人,王家井喷出黄水,铁尺堰喷出黑水,彭山崩倒、河为之淤。又荆州府同日亦震,坏城垣十之四,民舍十之三,压死军民十余人”。

《崇祯长编》的这些记载录自白士麟的奏报。据《明实录》记载,白士麟的职衔是巡按。巡按为明代官制,职务是代天子出巡,其所到之处,几乎无所不管。十三行省每省一员。白是经常巡按湖广(即湖南、湖北)省的官员。白的奏报显然是根据当时地方官吏的报告加以汇总综合而成。另据其它史料考证,奏报的时间可能在震后3个月以内。因此,在发生地震的时间、地区、破坏程度等方面《崇祯长编》的记载是基本属实的,其资料最为原始翔实,亦较为可信。

常德大地震在一些地方志中也有记载。如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编纂的《常德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辛未七月十七日己丑亥子之交,府城内地震异常,城屋崩坏,墙垣尽倒,打死居民男妇无数。四处土裂,涌黑泉二三丈高,每日三四震,吼声如雷,民家惊惧,露宿者月余,田池之中忽陷,水竭,连三岁不止。”(卷2页71)。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的《安乡县志》记载:“崇祯辛未三年(辛未应为崇祯四年,原文作三年有误)七月十七日夜地震,自东北来,声如雷,地裂坼涌水。凡地崩坼者,红水溢出,树倒屋顷,鸟兽惊奔鸣号,打死人民无数,百姓建醮御灾。十月十五日又大动,其余小震不一。”(卷2页24)。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岳州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辛未地大震,常澧为甚,震时仿佛有金睛闪烁,环绕民居,识者以为眚,民间露宿月余,不敢入室。所在地裂,黑沙氵贲 涌,腥气逼人,隍地顿竭”(卷2页14)。此外,湖南有33个州县均有史料记录了此次地震的情况。

八:湖南常德有哪些历史名人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祖籍常德汉寿县。其祖先屈瑕被封为“武王之督”,封地在汉寿县,近为“武王之督”铜戈原物的发现所证实;《橘颂》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就是以沅澧流域尤其以汉寿盛产柑橘为背景而创作的。屈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他首创“楚辞”这种崭新的文体,在发展民族文化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屈原初辅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同令尹子兰和大夫靳尚等人的斗争中,遭谗去职,一生大部分时间遭流放。开始在汉北,即今湖北襄樊地区;最后10年在江南,主要在今常德一带。屈原一生著述甚丰,其中大部分著作如《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都是他行吟沅澧江滨时创作的。作品中提到的今天可考证的常德地名有澧县的澧浦(“遗余巩兮澧浦”),古为澧州城外八景之一;有安乡的涔阳古镇(“望涔阳兮极浦”);有德山(“朝发枉渚兮”);有汉寿江潭坪(“溯江潭兮,狂顾南行”)和沧港(“沧浪之水清兮 ”)。屈原上溯沅江,到过桃源的采菱城。可见,屈原长期居住、往来于沅水、澧水地区,向民间吸取养料,创作了大量不朽的诗篇。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楚都郢为秦将白起攻破,屈原以死殉国,自沉汨罗江。常德人民建三闾大夫祠、招屈亭祭祀他,并且每年举办龙舟竞渡活动纪念屈原。刘禹锡在《竞渡曲》诗序中说:“竞渡,始于武陵。至今举揖而相和之,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

九:问历史上 来过湖南常德 的历史文人、都有哪些?

很多,在常德诗墙上有一段画是说到过常德或者在常德住过的文人的.像屈原\刘禹锡\李白\陶渊明等等,还有一些常德的名人像宋教仁就是常德桃源县的,还有画家髡残,杨嗣昌\丁玲,翦伯赞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