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重要性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它是企业在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获得长期成功的关键。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将有助于企业长期经济目标的实现,这是有效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由此看来,制造三聚氰胺事件的企业及其管理者更本就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长此以往对与企业生存的社会大环境来说是不允许它存在的,它的失败是肯定的它没有考虑社会长远利益,而它的失败正在给我们众多现存的企业敲响警钟,无抚何种组织、企业都应该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这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也是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希望你能满意。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来看,企业除了传统的对企业股东负责外,还要承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民间社团和政府等。企业得以可持续经营,仅仅考虑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并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必须要履行的,第二层次是社会期望或企业自愿履行的。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来看,在第一层次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在第二层次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CSR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stockholder)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stakeholder),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尽管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一个单一的定义,但从本质上,追求这一方法的公司,需要做三件重要事情:第一,公司认识到,其经营活动对其所处的社会将产生很大影响;而社会发展同样也会影响公司追求企业成功的能力;第二,作为响应,公司积极管理其世界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仅使其为公司的业务运作和企业声誉带来好处,而且还使其造福于企业所在地区的社会团体;第三,公司通过与其他群体和组织、地方团体、社会和政府部门进行密切合作,来实现这些利益。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哪些方面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在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认为企业不需要履行社会责任,该观点始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认为企业应当以实现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韩国著名学者李哲松认为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存在的目的是盈利,如果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就违背了企业的本质,而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本身具有模糊性,它的义务对象根本就不存在。著名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曼认为:企业有且只有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利润的活动的社会责任。还有的观点认为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霍华德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按照社会的目标价值,向有关政府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具体行动的义务。管理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一种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企业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哈罗德.孔茨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来看都还不成熟,正处于探索阶段。南开大学教授周祖城认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p55-p62)]苏勇和谢军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企业的包袱,它能从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经济效益、人才吸引力和生存发展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p77-p89)]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经济学家魏思杰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强制性和法定性,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直接涉及到法律问题。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一、为社会提供税收。二、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三、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张惠、黄群慧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法规层,它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存在,具体包括遵纪守法、依法纳税、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第二层是利益层,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包括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职工权益,对供应商和销售商诚实守信,保证投资者利益,保护环境。最后一层为道义层,是企业对社会的回馈,包括对资源的节约,对社区居民的责任以及投身慈善事业。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国际上一般认为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
四: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和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五:[释义]企业为什么要有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什么?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已经广被接受,但就国际社会而言,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世界银行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欧盟对企业社会责任则定义为,公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密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 美国权威的帮助会员公司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的组织BusinessforSocialResponsibility则定义为,通过尊崇伦理价值以及对人、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实现商业的成功。 由这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基本内涵和外延是一致的。它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保护其权益,以获得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的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和政府等。企业得以可持续经营,仅仅考虑经济因素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为什么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我们要解答的第二个问题是: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从经济学、法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经济学: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CorporateGovernanceTheory)是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治理模式的挑战。其思想渊源来自Dodd在1932年的经典文献。他指出,“公司董事必须成为真正的受托人,他们不仅要代表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代表其他利益主体,如员工、消费者,特别是社区整体利益。”此后,学者们分别从企业战略、社会责任、经济伦理等角度进行论述,推进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当地社区、媒体、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压力集团,甚至还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他们或是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此,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因此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必须承担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在内的多项社会责任。 法理学:“企业公民”的概念 伴随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成为国际上的一股主流思潮,企业公民(CorporateCitizenship)一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经营实践、运作和策略相整合的行为方式。它从法学的角度强调了企业的社会公民身份,意味着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做个“经济人”,还要做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人”。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源泉。企业在享受社会赋予的条件和机遇时,也应该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回报社会。 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公民”的概念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主要包括遵守法律、规则以及国际标准,拒绝腐败和贿赂,倡导社会公允的商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2)对利益相关群体负责。其中雇员、顾客和股东是最基本的,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就业机会平等和薪酬公平、反对性别、种族等歧视、注重员工福利;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股东权益,重视投......余下全文>>
六:如何看待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什么是公司社会责任?在谈及这个问题时,需要给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界定。公司社会责任或称企业社会责任是个众说纷纭的概念,目前尚无权威的统一表述。简言之,是公司对社会合符道德的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世界企业永续发展协会给出的定义是: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特别是指公司在经营上上须对所有的利害关系人负责,而不只是对股东负责。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则认为:广义的公司社会责任就是公司责任,公司与生俱来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盈利性组织,股东责任是广义的公司社会责任的核心内涵。而狭义的公司社会责任是相对于股东责任或公司对经济目标的追求这一基本责任而言的另外一种责任,它的存在基础是公司具有区别于盈利性的社会性。
综上,可否这样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社会责任是特指公司在营业过程中,在依法对股东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责任之外,基于公司的社会性而对公司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利害关系人、所在社区、社会公众等相关方面权益的必要关注或尊重,并自觉接受其广泛监督,乃至对全社会的环境、人权等公益领域的尽力参与和关注等方面应担负的责任。
七: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包括的内容? 30分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内容:
一是企业责任管理的主体性内容,即企业自身组织建设、管理价值和管理精神等。一般来讲,企业社会责任的变革与企业组织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是企业责任管理的客观效果评价,即要根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客观评价这种管理活动的效果。
一种比较理想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应该是主体性组织建设与客观效果评价机制结合在一起的体系。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流程所涉及的要素,一般一个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大致应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是指为服务和促进企业全方位履行社会责任而建立的组织机构与运行程序,其组织结构通常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2、企业社会责任日常管理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日常管理体系,是指把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融入企业运营全过程和日常管理,完善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管理要求与行为守则。其职能管理支持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科技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风险控制体系等。企业社会责任日常管理体系是对企业现有的日常管理体系的改进、丰富和完善。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日常管理要全面落实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在制度、资源和人员上保障企业运营满足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要求,确保企业全面、全员、全过程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中。
3、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的一些社会责任指标所组成,主要是用于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来进行评价而提供的一套完善、系统的工具和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运用要求遵循的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是及时性原则。就是指标数据的采集应该根据要求按时进行,保证指标能够及时反应企业各项工作的最新发展;第二是准确性原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的采集和处理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数值的大小,要保证指标能够准确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状况。第三是动态性原则。就是指标体系的指标不是孤立不变的,它是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有所调整和改善,指标要能够反应企业在推进社会责任方面的实际情况。第四是灵活性原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应该坚持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方针,这指标的运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把握,区分为不同性质的指标。
4、企业社会责任业绩考核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业绩考核,是指对公司整体、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员工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和结果符合职责要求和考核目标的程度进行具体评价与奖惩安排,旨在建立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由公司社会责任业绩考核制度和业绩考核程序等组成,是公司业绩考核体系和全员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业绩考核制度,是公司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保障。企业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责任业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就难以衡量,企业也难以有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和方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难以持续。企业应坚持效果导向,循序渐进,持续改进,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考核内容、标准与方法,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能力。
5、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是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程序,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渠道,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且接受利益相关方监督和管理的运......余下全文>>
八:试论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
内容摘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三底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实施三底线战略,企业可以塑造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形象,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关系,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本文通过对三底线的全面解读,给出我国企业在实施三底线战略中的社会责任管理思路。
关键词:三底线 三底线的战略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三底线”(Triple-Bottom Line)一词在西方诞生以来,三底线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战略思维与战略管理方式日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三底线即指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上,《财富》500强及其他大型企业纷纷将三底线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公司年报中完整地载明三底线业绩;在国内,福特汽车中国公司从200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体现三底线理念的企业公民报告,诺维信中国公司近年来将社会责任绩效作为公司年报的固定内容。国内外企业对三底线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三底线的内涵
“三底线”一词于1995年由美国一家叫“责任”(AccountAbility)的管理咨询公司最先提出,并随着美国管理咨询专家约翰??艾尔金顿(John Elkington)所著的《利器:21世纪商业的三底线》一书在1997年出版迅速流行起来。从字面上看,三底线是指企业必须同时追求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才能满足社会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其深层内涵是企业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还必须重视社会业绩(如社区服务、善待员工等)和环境业绩(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泄、废弃物的处理),即企业必须兼顾包括投资者、顾客、员工、业务伙伴、政府、所在社区、公众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利润、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同时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底线”,如果超出这三条底线,企业就会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从本源上说,三底线是社会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对企业经营活动提出的三个要求,是社会衡量企业行为的三维标准。
从企业的角度看,三底线又是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思维与战略管理方式。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密尔顿??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受到这种价值导向的影响,长期以来企业将赢利作为唯一目标,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唯一责任,并在追求经济目标的过程中不考虑企业行为对社会公众及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贫富悬殊、大规模失业、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有识之士,基于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开始反思企业行为,思考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支柱组织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任何企业只有将企业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才是负责任的企业,只有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为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提高为手段和前提。
三底线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塑造正面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与品牌价值。企业根植于社会,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离开了社会环境,企业将成为无本之木。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元素,企业一方面必须与其他系统元素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服从社会系统整体发展的要求。三底线要求企业将个体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社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并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作为企业个体利益实现的手段和条件,因此三......余下全文>>
九:论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利益与风险! 50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对社 会、环境越来越关注。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人们不再单一地强调企业的经济性,更多的人认为企业是经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企业被人们期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 任。《财富》杂志曾对1000家公司进行调查,95%的被调查者坚信,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想维持竞争优势,企业的经营行为必须更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社会 责任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方面采取行动,展现自身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果。但企业多是以纯粹的捐赠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如捐赠弱势群体、环 保事业、教育事业等;有的企业更是认为获得利润为社会创造了财富,遵纪守法,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就是承担了社会责任。反思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华尔街企 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无视或忽视企业经营风险,使得金融泡沫累积破裂,给自身及社会甚至其他国家造成危害。因此,从企业审慎经营、注重风险,尽量减 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一视角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 本文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作理论方面的概述,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议分析,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以 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提出经营风险的问题,扩充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其次,详细论述经营风险内涵、影响因素等相关理论知识;从心理方面着重分析企业经营风险的动机,即投机动机和投资动机。企业投机的行为无视风险,可能给社 会带来不利影响,这源于对于利益的贪婪追逐;但是企业投资行为,其初衷是为了企业更好发展,忽视了经营中的风险,从而造成企业损失,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本部分重点分析其原因。 最后,案例分析。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采访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在访谈的过程中,论证企业管理者存在投机与投资动机行为,即存在企业经营风险。警惕企业要提 高这方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