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接受了某种“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就会遇到抵触。因而,必须先入为主,及早进行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其次,要求形氛生动,能激发兴趣。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学者的思想,认为在对小学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力求形象、生动,以激发其兴趣,使之乐于接受。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广为流传,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余下全文>>
二:朱熹教育学心理学观点理论都有哪些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理学集大成者.也是一位古代心理学思想家,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朱熹的心理学思想:他虽然是唯心主义思想家,但他的"形生神发"、"随感而应"的生理心理观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心理实质;他的人是"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统一体的人性论思想,承上启下,成为封建社会后期正统的人性论;在认识心理思想方面,他立足于人的心灵的自觉性质,提出了立志—力行—自省的道德修养途径,对今天的道德修养教育仍有借鉴意义;他的教育理论中蕴涵了丰富的儿童教育必理思想、教师心理思想和学习心理思想,为人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多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他还阐发了注重考察人的心理品质的人才观,显示了他刚毅正直、忧国忧民的高风亮节;他提出了教化与弄法并用的社会心理思想,同时涉及了人的需要的层次
三:如何评价朱熹儿童教育只能学眼前事得到主张
注重蒙养教育
2.要求慎择师友
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 朱熹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对人的心理特点有初步的认识,又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他把人 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小学"和"大学"。这是两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阶段,小学阶段 的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又是小学教育的深化。在两个教育阶段中,朱熹特别 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他主张儿童应该早施教。朱熹强调儿童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在小学 阶段打好基础,就似大好了圣贤之才的坯模,长大在此基础上加工,就可以成为圣贤。他还 进一步指出,若儿童时期大好了基础,大学就卜费力,若少时这个基础没打好,再补救,就 十分困难了。他再三强调15岁以前儿童教育的意义。
四:朱熹的办学理念
朱熹的办学理念可以归纳为: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的气质”;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教育的任务是小学 “教之以事”, “大学是穷之其理”。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他强调“为学乃变化气质耳。”(《性理精义》)在朱熹看来,气质之性,有清有浊,有善有不善。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
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於“明天理,灭人欲”。他说: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卷四)他在给宁宗讲授(大学)时指出,古代圣王设小学、大学以教子弟,都是为了“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朱子语类》卷七)即是为了使士子革除那些“物欲之私”,回复“天理”,使其言行皆符合伦理纲常的规定,成为 “圣贤”。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教育。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教育,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所有这些,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至於教育任务,朱熹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于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大学是穷其理”,“小学是事亲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如何,所以事长是如何”(《朱子语类》卷七)。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同上)。
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近思录》卷九注文)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
五:朱熹是怎样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的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他是一个理学家,继承了程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并有极大发展,成为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熹关于教学内容的主张,是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他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这个分段,是以年龄和智力发展为准的。因此在学习内容和培养要求上,也有所不同。两个阶段对于人的成长,分别有其意义和作用,然后又是有机联系的。
朱熹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须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对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他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儿童通过“学其事”而知其然并养成习惯,形成封建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格。
朱熹非常重视“小学”阶段教育,他曾专门编著《小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小学》把古人贤人的“嘉言懿行”汇集起来,分为内外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纲,以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心术、感化、衣服、饮食为目,引用许多格言故事,具体形象给学生举出榜样,使学生即读,即教,即知,即行,通过行动,学习榜样,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大学”阶段,是十五岁以后,他说:“及其十又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在此期间则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就是要在小学“学其事”的基础上以“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正因为大学阶段使人明理的重要性,朱熹精心为此规划了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尤其是在浩繁的儒家著作中提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作为“大学”的基本教材,并亲自用理学观点,对于各书进行重新解释,对于封建社会后期官学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四书”经他的提倡,成为“大学”的基础读物,只有学完“四书”,才可以再读“五经”,其地位和作用甚至超过了“五经”,对于巩固封建统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六:朱熹的教育目的论与其它人有什么不同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七:如何评价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
如何评价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