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评价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描述,公有制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财产形态。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和国有化的过程。从所有制的结构来看,改革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一大二公”的特征十分明显,完全符合传统计划经济的共同标准。在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公有程度不同,城市工业经济所有制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则主要以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的农产品统购计划和相应的生产计划,并不具有完整的集体产权。农村土地在国家所有的基础上,由集体管理,农民对土地仅有使用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曾经高达90%以上,个体经济比重下降为7.1%,私营经济更是降到0.1%以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味着我国所有制结构和调节方式都实现了向完全计划经济的转变。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国家主要通过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计划实施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发展计划,并对企业通过指标、计划参数、实际评价等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企业的绩效则完全表现在对计划的完成和当局的偏好。高度计划指令经济要求对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细致的计划,但由于信息问题,导致计划多具有刚性而缺乏灵活性。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政府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这种体制导致经济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的省级的党政系统的领导机构,而企业和民众个人、立法和司法机构以及下级党政部门没有决策权。在后来,决策更加集中与个别领导人手中,导致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和不规范的个人决策左右集体决策而引发的一系列决策失误,严重损害了计划经济的正常运行。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价格机制。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压低到最小的范围。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都充斥着政府的计划和指令。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政府当局往往出于政治目的实施资源配置计划,而将经济效率的标准放在政治目标之后,这也是导致计划经济配置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按照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的观点,交易是人类经济行为中最一般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在于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交易,而计划体制下的交易活动则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对象被消除了商品本性。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根源于计划经济本身取消货币媒介的思维。这导致在货币支付之外,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支付方法,通过牟取权力,搭便车等行为进行变相支付等行为也是导致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源。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应当以按劳分配为主。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进行分配。但由于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行为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合作的社会性生产和团队生产过程,单个劳动者的边际产出和贡献率无法......余下全文>>
二:中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
好
简单的说和现代的管理技术--PDCA是一样的。
也可以作为目标管理。计划经济,其实也是一种目标经济。如何实现计划,是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密切关系的
政治服务与经济,经济反作用与政治。在当时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下。那样做是有道理的。
随着国家的发展,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当前的市场经济就更加适合当前的条件了。
计划中有市场,市场中有计划!看看当前汽车厂商就知道,都会谈到今年计划销售多少辆等等。
三:中国如何确定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52年,在这一阶段,有如下几个表现: 第一,建立管理国民经济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49年7月成立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仍简称“中财委”),统一领导财经工作,由陈云任主任。中财委内设财经计划局、技术管理局、财经统计局、私营企业管理局、外资企业管理局、合作事业管理局、财经人事局、编译室等。在中财委之下,设立了财政部、贸易部、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铁道部、邮电部、交通部、农业部、林垦部、水利部、劳动部、人民银行总行、海关总署。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与中央各经济部门相对应的经济管理机构。 第二,形成了计划经济运行机制,这包括:为了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建立了计划组织机构,即计划司及其下属机构,制定了计划编制方法及编制程序,确定了计划管理内容;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财政体制以统一财经;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和基础的金融体系;建立新的流通体制,实行统收统支,把全部资金置于中央贸易部统一管理下;建立商品调拨制度,从而把国家掌握的物资全部置于中央贸易部控制之下;对外贸易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经营;建立物资供应体制,到1951年,调拨的生产资料种类为33种,1952年增加到55。在劳动就业方面,颁布了《关于劳动就业政策的决定》、《劳动介绍所通则》、《关于各地招聘职工的暂行规定》、《关于处理失业工人的办法》等,对用工制度进行了规范,集中了招工审批权;在工资制度方面,1951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提出在工资问题上采取由地区到全国逐步清理、逐步统一、逐步调整的方针。 第二阶段是1953年至1957年 第一,确立了国家经济管理机构。这是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后,以政务院时期的经济管理机构为基础,加以改革而成的 第二,完善和加强了计划经济运行机制。这包括:在计划管理方面,1954年2月1日,中央发出《关于建立和充实各级计划机构的指示》,要求各经济部门必须建立和健全计划机构,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国营经济比重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比重也不断扩大。国家计委统一管理、直接下达计划指标的产品,1953年为115种,1956年为308种;中央直属企业,1953年为2800多个,1957年增加到9300多个。[5]从产值看,1956年,中央直属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49%,其中,在各部门所占的比重不一样,纺织、轻工业部门占23.8%,机械部门占47.2%,化工部门占57%,煤炭部门占72.2%,电力部门占83%,有色金属部门占87%,钢铁部门占94%。 第三,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粮食供销矛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国家的粮食收购计划难以完成,而销售量有增无减。据此,陈云1953年提出统购统销的建议。10月16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11月19日,政务院第194次会议通过《关于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并下达执行。从12月初开始,除西藏和台湾外,全国城乡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四:新中国如何走上计划经济体制道路
历史回眸: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新中国只用了短短七年时间,就建立起单一所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执政者的意识对制度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人们不可能凭空创造历史。旧中国经济体系的遗产、新中国为稳定经济采取的临时性政策、冷战国际环境以及中国人对经济体制的认识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市场的削弱和计划经济的扩张;稍后实行的赶超战略与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更使得建立单一所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大势所趋。
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中共领导人的思想中,实现工业化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当时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即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所谓“两翼”,一是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失去“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将无法起飞。
在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这是一种赶超战略。毛主席提出,主要是要在钢铁产量上超过美国,“美国就那么一点本领”。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经过三大改造,中国经济成分的变化是极其明显的。在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绝对统治的地位。与此相适应,各种集中统一管理经济的部门被建立起来,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覆盖了整个中国的经济。不仅在城市,也在农村,不仅在工业,也在农业和商业。
五:中国为什么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我认为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认真分析计划经济内在的矛盾和困境,只有这样才能说清楚为什么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
一、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设想与几十年的争论
199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即使从1978年以来算起,到1994年止,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持续了16年。争论主要在计划与市场的性质上,也即它们到底姓社还是姓资,而不是考虑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动力和均衡配置资源的需要。
关于计划与市场,西方和东欧的经济学家早在本世纪的30年代就进行过争论。然而,他们争论的角度却与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完全不一样。他们的争论是经济学意义的争论,而我们的争论,包括延续到今天的争论,却更像是意识形态的政治争论。这场争论不再在这里赘述。然而,如果将西方经济学家与东欧经济学家们的理论争论和现实中的问题介绍一下,有助于我们了解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支柱──计划经济体制是怎样失败的。
社会主义能不能既有效率,又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西方和东欧的经济学家进行过长期的争论。西方经济学界20世纪30年代有过一场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论战。论战的背景是当时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这里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生产资料市场。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 L·Von Mises)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计算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能解决它的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理论依据主要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结果是生产资料市场的消失,这样,生产资料的价值便不可能用货币表现出来,市场就不能从货币度量的价格信息传递和卖买双方的供求不断均衡中起调节作用,从而货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就不可能起它在竞争市场上反映产品价值方面的作用,用货币形式进行计划就不可能了。这使社会主义无法确定生产决策和投资的经济效率,从而也无法合理配置资源。
米塞斯的这一观点遭到了西方经济学界巴伦(E·Barone)的反驳,巴伦根据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反驳说,即使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中央计划当局也能够通过解联立方程的途径推算出同竞争经济中固有的市场价格起相同职能的计划价格。巴伦的发现使得社会主义反对者对社会主义的攻击退到"第二道防线",即不否定计划经济条件下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而是否定其实际可能性。哈耶克(Hayek)和罗宾斯(Robbins)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他们认为运用巴伦的方程,需要有收集和处理庞大信息的能力,这在实际中办不到。例如,罗宾斯说:"在纸面上,我们能设想这个问题用一系列数学计算来求解。……但实际上这种解法是行不通的。它会需要在几百万个预算数据的基础上列出几百万个方程,而统计数据又根据更多百万个个别计算。到解出方程的时候,它们所根据的信息会已过时,需要重新计算它们。根据帕累托方程可能实际解决计划问题的提法,只说明提出这种主张的人不了解这些方程意味着什么。"
为了批驳哈耶克、罗宾斯,当时旅居美国的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1936年10月号和1937年2月号上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文,作为对社会主义经济反对派的一次反击,同时也考虑了苏联战时共产主义产品经济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兰格开拓性地探索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经济均衡的主客观条件、运行机制及其具体方式,他从一般均衡理论出发,证明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的决定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相继试验错......余下全文>>
六:中国是如何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摘要:本文主要是围绕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教版必修二第十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讲述的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但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而教材受篇幅的限制,只是从三个方面: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来表述。显得很单薄,把这么伟大而艰难的一件事,让人,特别对一些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讲,产生不了震撼。需要教师在上课时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使这个过程比较详细、丰满,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艰辛、曲折,分享成功的喜悦,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