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方法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 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品种法一 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设备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机械、纺织、造纸等。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关于成本核算的方法及会计分录

外购半成品“通过一次加工成产成品”,这样的生产工艺,建议采用分批法(按照产成品生产批次)对成本进行归集和核算。

生产总成本=料(消耗外购半成品的金额)+工(人工工资)+费(水电气、折旧及其他制造费用)

发生的“料”可以根据产品生产领料单,直接计入相应的产品成本中,

“工”和“费”应该先归集后分摊,其中“工”可以按照工时进行分摊,制造费用可以按照工时、材料消耗定额及其他合理方式分摊。

生产总成本 可以根据约当产量法在月末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摊,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至于会计分录,都是基本的账务处理,随便百度一下就一大堆,不明白的地方继续探讨

三:企业最常用成本核算方法是哪一种?

你是说的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还是讲的产品商品销售后的成本计算结转 如果是生产成本计算,还是通常的三种办法,一是品种法,二是分批法,三是逐步分步结转法.'这样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定, 产品商品销售后的成本计算,还是原来的方法,只是实行新准则后,不能用后进先出法了,一旦选定了一种方法,至少一定一年不变.

四: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并按规定的方法计算成本的过程。成本核算分为传统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核算。注:成本核算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供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  2. 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 3. 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  4. 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 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 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  7. 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8. 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  9. 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  10. 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五: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1 . 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

一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

种 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

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

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

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

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

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设备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个生产

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在未完工时没

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

费用在产成浮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

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机械、纺织、造纸等。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

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

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

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六:如何进行食品成本核算

食品成本是决定菜肴价格的依据,食品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主、配料成本的核算 餐饮企业使用的各种原材料,有不少鲜活品种在烹制前要进行初步加工。在初步加工之前的食品原材料一般称为毛料,而经过屠宰、切割、拆卸、拣洗、涨发、初制等初步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可直接切配烹调原料则称为净料。原料经初步加工后,净料与毛料不仅在重量上有很大区别,而且在价格、等级上的差异也较大。 为了便于计量,确定菜肴或点心的原料定额并定价,目前许多星级饭店和餐饮企业都采用净料成本来计算食品成本。 1.净料率的概念 净料率是指食品原材料在初步加工后的可用部分的重量占加工前原材料总重量的比率,它是表明原材料利用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净料率=加工后可用原材料重量÷加工前原材料总重量×100% 实际上,在原材料品质一定,同时在加工方法和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食品原材料在加工前后的重量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因此,净料率对成本的核算、食品原材料利用状况分析及其采购、库存数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实际作用。 2.净料成本的核算 净料成本的核算根据原料的具体情况有一料一档及一料多档之分。 (1)一料一档的净料成本核算 一料一档是指毛料经初步加工处理后,只得到一种净料,没有可供作价利用的下脚料。一料一档的净料成本核算公式为: 净料成本=毛料进价总值÷净料总重量 如果毛料经初步加工处理后,除得到净料外,尚有可以利用的下脚料,则在计算净料成本时,应先在毛料总值中减去下脚料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净料成本=(毛料进价总值-下脚料价值)÷净料总重量 (2)一料多档的净料成本核算 一料多档是指毛料经初步加工处理后得到一种以上的净料。为了正确计算各档净料的成本,应分别计算各档净料的单位价格。各档净料的单价可根据各自的质量,以及使用该净料的菜肴的规格首先决定其净料总值应占毛料总值的比例,然后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该档净料成本=(毛料进价总值-其它各档净料占毛料总值之和)÷该档净料总重量 3.成本系数 由于食品原材料中大部分是农副产品,其地区性、季节性、时间性很强,因此,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很大。每次进货的原材料价格不同,其净料成本也就会发生变化。为避免进货价格的不同而需要逐项计算净料成本,餐饮企业可利用“成本系数”进行净料成本的调整。成本系数是指某种食品原材料经初步加工或切割、烹烧实验后所得净料的单位成本与毛料单位成本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成本系数=净料单位成本÷毛料单位成本 成本系数的单位不是金额,而是一个计算系数,适用于某些食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重新计算净料成本,以调整菜肴定价。计算方法为: 净料成本=成本系数×原材料的新进货价格 (二)调味品成本的核算 1.单件产品调味品成本的核算 单件制作的产品的调味品成本也称个别成本,餐饮企业中大多数单件烹制的热菜的调味品成本均属这一类。在核算此类调味品成本时,首先应将各种不同的调味品的用量估算出来;然后根据其进货价格分别计算其金额;最后逐一相加即可。

七: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记得在当初上ERP系统时,对成本核算方法是采用实际成本法还是标准成本法问题产生了很大的争论。也许当时是因为实际成本法的滞后性(月底计算)和核算上的粗糙模式(手工核算)不适宜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加上标准成本法在理论上的完善以及公司成本控制的需要,最终选择了标准成本法。 与《财务与成本管理》课本里的那种简单材料标准成本法不同的是,ERP我们采用的标准成本法是全面的包含更多种生产形式的标准成本,除了材料外,对成品所包含的直接人工、折旧、关税、运输费、制造费用明细等统一预先设定了标准,即预先按一个标准将直接间接费用转入成品成本中并产生相应的会计分录计入各项费用实际发生时的冲减方,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月末结帐时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等科目应该是为零的,但这一点肯定是现实无法做到的,在以销定产和制造费用中变动部分波动大的情况下,所做的只能是尽量缩小差异。 由于用的是实时记帐,每周按一定的核算规则对标准成本进行维护,所以基本上库存记录的都是最接近当时的采购成本,标准成本维护后,所有的存货都会以最新的成本显示,如在制品、库存成品(最新成本的BOM)、原材料等,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更新产生的差异如何进行分配,采购入库时订单价格会与标准成本有差异、标准成本更新后新旧成本之间会产生差异、特定制造单完工入库后所消耗的物料与资源会与成品的标准成本有差异(归在特定制造单上的所有物料消耗与完工的成品的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之差),上述的各种差异如何在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销售成本间流转、归集、分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对业务部门的考核问题上。 在车间同时生产数十种型号的产品并且涉及的原材料超过上千种的情况下,将成本更新产生的差异按产生来源进行还原分配的理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果按进销存的金额进行整体比例分配则保证总体成本准确的同时个体成本是完全失真的,所以,对差异的处理陷入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两难选择境地;工艺需求对某些型号的产品需要单独开发或购买特定的操作工具进行生产,肯定要将这些工具的购置维护成本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标准成本法按照工具成本/预计产量来设定的,如果产量达不到预先计划则前期成本被低估,如果按计划产量的变动而进行周期性维护则同一产品月度成本波动幅度大,时间上不具有可比性,成了只是为了核算而核算了;在任务单完成后产生的差异本来是考核车间管理与效率的依据,但是标准成本法的核算形式让这个数据用起来不是理直气壮的,如理论上在特定制造单N中,发出的所有物料价值A,完工的产成品标准成本是B,数量为C,则制造单完成后会产生差异A-B*C,这个数据的大小本来是考核车间管理的有力数据,但是成本是不断更新的,A与B所记录的均是发出当时的成本,因为在核算过程中单价不一致所以最终这个差异只是一个数据,系统和人工均无法准确快速分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成本控制意义上实际用处不是很大了。 从实施实际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过程来看,两者在不同的核算方向上有各自的优势,实际成本法为核算准确,但需在月底突击处理大量数据;标准成本法则是预先设定了看得见的管理目标但缺点在于标准的制定与差异的分摊尚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其实从会计最基本的反映与监督功能来看,标准成本法在反映上及时但不是很准确,在监督上其数据无法取得业务部门的认同,所以造成了尴尬的地位。

八: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良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合适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是向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信息、降低成本费用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总结主要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以某机械企业的实际例子说明应该,做好成本控制。

一、主要成本管理方法优缺点    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划分口径和损益确定程序的不同可分为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符合财务会计中的产品成本概念和会计制度对外报告的要求,缺点是不能满足企业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需要。运用变动成本法时,将固定制造费用列入期间成本,简化了间接费用的分配过程,有利于强化成本控制和监督。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调动各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因此变动成本法更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按固定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等间接费用分配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以产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法。以产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的主要优点是比较简单,在产量是主要成本驱动因素的传统加工业中,该方法比较适用。但是在现代的制造过程中,许多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等间接成本并不与生产数量相关,在此情况下,以产量为基础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必然会造成成本信息失真。作业成本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特别是在非产量相关制造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的高科技领域,可以较精确地计算出产品成本,为经营决策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作业成本法可以灵活地根据用户、管理责任范围来分析成本,为长期变动产品成本提供可靠的指标,有利于战略层次的决策和管理。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缺点是分配间接费用比较复杂,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按成本计算的流程不同,可分为分批法和分步法;按成本计算的时态可分为事先进行的估计成本计算、事后进行的实际成本计算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标准成本计算;按成本计算对象的类型不同可分为业务成本计算、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成本计算;按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可分为常规成本计算和特殊成本计算。以上成本计算方法是适应不同的管理要求而产生的,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各企业都需找出适合自身的成本管理及控制方法。本文以某大型中外合资的机械企业(A公司)的成本管理实践为例,作些分析。该公司吸取以上各种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探索,推出了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聚优成本管理法。

二、聚优成本管理法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1、理论基础

A公司的主业是工程机械制造业,标准型产品较多,采用变动成本法能够比较好地进行控制和决策,因此变动成本法理论在聚优成本管理法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既然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各有优势和劣势,不如两者兼用,取长补短,既提供完全成本法的资料,又提供变动成本法的资料。由于作业成本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分配间接费用,就抛弃原先以产量为基础计算成本的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在产品间分配间接费用,从而为决策和控制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ERP系统在A公司管理中已被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实现以上目标的工作量,为聚优成本管理法博采众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该方法除了吸取了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中的部分理论精髓以外,还在控制标准的制定、短期经营决策等方面借鉴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部分理论知识......余下全文>>

九: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成本整个账务流程

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243596.htm#2_5

二。.工业企业一般成本核算流程和分录:

1、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2、发生的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3、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4、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5、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6、计提营业税及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金—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金—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7、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8、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9、结转本月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十:生产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你好:工业企业成本如何核算,题是有点大,但是不是不能回答。可分几个步骤。

1、你必须掌握一定的成本核算知识,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2、你必须了解你要核算对象的生产过程,掌握它的工艺流程。

3、建立一定的与其相对应的产品核算模式,科学的、按步骤核算产品成本。

4、科学的核算产品原材料定额、工资定额、工时定额,合理的分配费用。

5、随时掌握原材料市场行情,有降低材料成本的控制办法。

6、建立目标成本考核机制。严格的控制生产成本。

其他具体的,必须根据你们企业的具体的情况而定。

主要的成本核算报表有:原材料分配表、费用分配表、单位成本表、总成本表等。你能把前边的6条搞清楚,报表自然就出来了。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报表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企业的特性自行设计,借鉴可以,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自己设计的也好用。

你问的是会计中的约当产量法吧

1、约当产量法是根据月末在产品盘点的数量用技术测定,定额工时消耗或凭借经验估计,确定它们的完工程度,再按完工程度,将在产品折合成产品的数量,然后将产品应计算的全部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量进行计算,求出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2、计算公式

第一步、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公式1: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公式2:

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

第三步、求出在产品的成本  公式3: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第四步、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公式4: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3、实例

某厂生产某产品,月末完工8件,在产品4件,完工程度50%,已知本月生产费用发生1800元,月初在产品200元,请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4×50%=2(件)

月初在产品(200)+本月生产费用(1800)=全部生产费用(2000)

费用分配率 =2000/(8+2)=200

完工产品成本=8×200=1600(元)

在产品成本=2×200=400(元)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