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的哭晁卿衡的翻译
日本友人晁衡,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晁卿如同明月沉入大海一般一去不返,悲愁的云雾笼罩着大海和苍梧山。(背景李白听到消息误以为晁衡溺亡,悲思亡友。)
二:日本是用英语直译过来的吗?
不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是汉语里本来就有的。
国号日本”论考
墓志文开头交待:国号日本。这意味着,至少公元734年,即井真成逝世时,东嬴就以日本为国号了。但这是最早见诸文字的记载吗?
最早记载日本国家的书,是中国的《后汉书·倭人传》。书中道:“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把日本称作倭。稍后的《魏志·倭人传》以及后世的《晋书·倭人传》、《宋书·倭国传》、《南齐书·倭国传》、《梁书·倭国传》、《南史·倭国传》、《北史·倭传》和《隋书·倭国传》,也都把日本称作倭国。但是,《隋书·倭国传》里,有一段很有趣的插曲,说“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笔者认为,“日出处”一句,就是“日本”一词的由来,也是最早见诸文字的依据。但这并非国号。几年前,《联合早报》就曾以日本一词由来为伏笔,出了个上联:日本东升光跃九州四国。其关键词在“本”(本来)字上,一字两意。当时,无人理对。笔者斗胆对以:中原天下德被千山万河。用“原”(原本)字对“本”字,也是一字两意,“九州四国”是两个地名,且有寓意,“千山万河”(河读huo)也是两个地名,同样富有寓意。同时,“日本”与“中原”都是两个国家的名讳。
《旧唐书·倭国·日本国传》的记载同上述史书不同。《旧唐书》明确写道:“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新唐书·日本传》也有同样的记载:“日本,古倭奴也。…因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旧唐书》在记述完日本称谓变更之后,进一步陈述道:“长安3年,其大臣真人来贡方物。”长安3年,系公元702年,“大臣真人”,即第七次遣唐使持节大使(遣唐使按高低分为持节大使、押使、大使和副使)栗田真人。就是说,是栗田持节大使第一次正式地向唐通报了“日本”这个国号(《新唐书》中明确记载,“使者言”。)。这就是中日史学界把公元701年,即日本任命遣唐使,并行授刀仪式之年,定为日本国号元年的依据。
但是,《旧唐书》成书,并非8世纪初。由此,笔者认为,盛唐时,见诸诗歌中的“日本”,应该说其文字要早于《旧唐书》。打开《全唐诗》,可以发现,唐开元10年(公元722年),储光羲有一首《洛中贻朝校书衡》诗,诗中题词:“朝即日本人也”。这是唐诗中,第一个使用“日本”称谓的。其后,733年,朝衡等人要求同第9次遣唐使一道回国之际,朝衡的好友赵骅写了一首送别诗,诗的题目是《送晁补阙归日本国》。以上两首诗,所提到的“日本”,应该说都要早于井真成墓志文中使用的“日本”。此后,唐诗中出现“日本”两字,已不为鲜。公元753年,朝衡真的要随遣唐使回国时,诗人王维和包佶分别写下《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和《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诗篇。值得一题的是,第10次遣唐使回国时,玄宗皇帝也作了一首诗,题目是《送日本使》。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哭晁卿衡》诗,更为中日两国友好人士所津津乐道: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川满苍梧。
另据1998年台湾学术杂志载,1992年发现的唐代官员墓志文上即有“在朝廷与宰相一同会见日本使节”的记述。墓志文还说,该官员死于713年,葬洛阳。从时间上看,该官员见到的应该是第七次遣唐使的使节,即笔者前面所说的702年的栗田真人一行。如果台湾的学术杂志无误,这一通碑该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最古老的“国号日本”记述。
以上,仅是关于记载“日本”的几个例子......余下全文>>
三:法显和晁衡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人?贡献是什么?
留唐学生晁衡(即阿陪仲麻吕)是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善诗文,任唐御史中丞。与李白关系密切。回国时误传遇难,李白作《哭晁卿衡》,后返回长安。晁衡:留唐任职,一住54年 阿倍仲麻吕(698—770)是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中国名字叫晁衡。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晁衡因汉文修养良好而被选为遣唐留学生,当时他还不满20岁。入唐以后,他的学识和品行,很快受到唐朝皇帝和学界的赞赏,先后任校书、左补阙、秘书监、左散骑常侍和镇南都护等职。秘书监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左散骑常侍是从三品,可见他很受唐朝的重用。 晁衡和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李白、储光羲等都有过亲密交往。储光羲对他十分赞赏,曾写诗《洛中贻朝校书衡》相赠。晁衡曾经送给李白一件日本裘,李白很受感动。 天宝十三年(753年),晁衡想随“遣唐使”回国探亲,唐玄宗许之,并且命他为回访使者。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国,途中遭遇风暴,李白误闻晁衡在归日本时翻船遇难,非常悲痛,写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一首,情意深厚:“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成为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年的名作。 晁衡后来东渡失败,辗转漂泊后又回到长安,继续在唐朝任职,直至大历五年(770年)以73岁高龄在长安逝世。晁衡在中国生活、工作长达54年之久,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日本人民为其在东京的护国寺建了雕像和纪念堂。
法显是我国最早去印度取经的僧人。东晋人,俗姓龚,平阳人,有兄三人,均在幼年夭亡。他生下后,父担心他亦难留世,在他三岁时,寄一老和尚度为沙弥。谁知回家后得病,延医无效,命在垂危。父急忙将他再送寺院,在老和尚的细心照料下,病竟好了!从此其父不敢领回。母亲思儿殷切,常至寺院探望。
法显十岁丧父。叔父悯其母寡独无依,强令他还俗。他说:“我是父亲一再送到寺院的,现在我正在学道稍有长进之时,怎可半途而废呢?以后我常回家探望母亲就是了。”叔父拗不过他,只得作罢。几年后,母亲也死了,他回家料理好丧事,即归寺院。
他的师父农禅并重,全寺僧人种了百十亩稻田。一次与同修数十人在田间割稻,突然来了不少饥民抢夺稻谷,众沙弥阻止,惟有法显和颜悦色地对饥民道:“你们大概是外地逃荒来的吧?想必饿极了,你们尽管取吧。”众饥民对这小沙弥感激不尽。
沙弥们傍晚回去禀告,师父非但没有责备法显,反而嘉奖他做得对。师父说:“出家人应以慈悲喜舍为本,急人所急。”
法显在二十岁时受具足戒。由于他修学精勤,已深解不少经论,行为举止,也十分严肃。那时佛教初传东土,佛教经律论还非常缺少,他深感不足,他想:西域僧人既能千山万水来我国传道,难道我们就不能去天竺求法吗?他将想法告明师父,师父极为鼓励,说:“一个年轻比丘应该有一番大作为,要为弘法利生作出贡献。”法显异常高兴,就说服了同学多人,立下誓愿,于晋朝隆安三年,在长安出发了。师父为他们亲自送行,激动地说:“我很羡慕你们,遗憾的是我年纪老了,不能与你们同行;愿你们一路保重,不到灵山,决不归返!”
法显一行肩背干粮、水囊,往西进发。横渡流沙河时,他们跋涉在无边无际的荒漠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有时不知所处方向。他们饿了,稍稍吃些干粮;渴了,寻找有积水的地方喝个饱,并灌满水皮囊晚上不能赶路,便躺在沙地上,仰望星星。每天看着日出日落辨别方向,一路上循着人骸、兽骨作为路标,时常遇到热风扑面,飞沙袭人,把半个身子埋在沙里;但他们不怕苦,不退缩,终于渡过了大沙漠。
到了葱岭,只见白皑皑一片高低起伏的山峰。原来这里冬夏积雪,成了银......余下全文>>
四:all李白 bl,要题目就好。
春眠不觉晓(唐玄宗&李白)作者:九个太阳
[ALL李白/主高适X李白]每个都过二十字的二十字微小说作者:凤皇儿
哭晁卿衡 作者:mrsnight
霓裳舞 作者:在野
五:日语的阿不仲麻吕周间是什么意思
这个应该是人名吧,阿倍仲麻吕,(698—770年),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1978年,西安市和奈良市协议在两市各建一座纪念碑供后人瞻仰和缅怀。西安的纪念碑于次年在著名的唐兴庆宫遗址内落成,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汉白玉砌筑,仿唐结构,碑高5.36米,端庄峻拔。碑正面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八字,背面镌刻其事迹,柱顶四侧是表现中日友好的樱花、梅花浮雕,柱基是采用莲瓣雕饰,柱板上刻日本遣唐使船浮雕,两侧分别是李白《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望乡》诗,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