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的注释译文

⑴觱篥(bìlì):亦作:“筚篥”、“悲篥”,又名“笳管”。簧管古乐器,似唢呐,以竹为主,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汉代由西域传入,今已失传。⑵龟兹(qiūcí):古西域城国名,在今新疆库车、沙雅一带。⑶曲转奇:曲调变得更加新奇、精妙。⑷凉州:在今甘肃一带。⑸傍:靠近、临近,意同“邻”。⑹远客:漂泊在外的旅人。⑺解:助动词,能、会。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苦雨终风也解晴。”⑻飙(biāo):暴风,这里用如形容词。自:用在谓语前,表示事实本来如此,或虽有外因,本身依然如故。可译为“本来,自然”。《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⑼飕飗(sōuliú):拟声词,风声。⑽九雏鸣凤:典出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形容琴声细杂清越。⑾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天然音响。百泉:百道流泉之声音。相与:共同、一起。陶渊明《移居二首》:“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⑿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这里借代悲壮、凄凉的之声。⒀黄云:日暮之云。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萧条:寂寥、冷落。⒁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曲调轻快热闹。⒂上林:即上林苑,古宫苑名,有两处:一为秦都咸阳时置,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一为东汉时置,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新:清新。⒃岁夜:除夕。⒄声:动词,听。谭嗣同《仁学》:“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 从南山截段竹筒做成觱篥,这种乐器本来是出自龟兹。流传到汉地曲调变得新奇,凉州胡人安万善为我奏吹。座旁的听者个个感慨叹息,思乡的游客人人悲伤落泪。世人只晓听曲不懂得欣赏,乐人就像独行于暴风之中。又像风吹枯桑老柏沙沙响,还像九只雏凤鸣叫啾啾啼。好似龙吟虎啸同时都爆发,又如万籁齐响秋天百泉汇。忽然变作渔阳掺低沉悲壮,顿使白日转昏暗乌云翻飞。再变如同杨柳枝热闹欢快,仿佛看到上林苑繁花似锦。除夕夜高堂上明烛放光芒,喝杯美酒再欣赏一曲觱篥。

二: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的作品原文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⑴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⑵。流传汉地曲转奇⑶,凉州胡人为我吹⑷。傍邻闻者多叹息⑸,远客思乡皆泪垂⑹。世人解听不解赏⑺,长飙风中自来往⑻。枯桑老柏寒飕飗⑼,九雏鸣凤乱啾啾⑽。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⑾。忽然更作渔阳掺⑿,黄云萧条白日暗⒀。变调如闻杨柳春⒁,上林繁花照眼新⒂。岁夜高堂列明烛⒃,美酒一杯声一曲⒄。

三: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注音

ting an wan shan chui bi li ge

四:李白《听蜀僧俊弹琴》全诗解析

《听蜀僧浚弹琴》

作者: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

1、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

2、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3、挥手:指弹琴。

4、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5、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韵译】: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赏析】:

??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五:春柳万千条 春来织离别是什么意思

文学意象:

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柳,就与中国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仅在西昆诗人所宗尚的李商隐集中,以柳命题者,就有近二十首之多。其他诸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王维《洛阳女儿行》“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杜审言这《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韦应物《东郊》“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周志蕙《柳》“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无不寄托着历代诗人个人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

离情别怨的依依杨柳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古人“折柳”相留,言朋友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意。最早见于《诗经》,首开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娼女送别相好的缠绵情景。

一般诗人以“柳”为意象入诗,皆从折枝相赠上着想,如施肩吾《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白居易《忆杨柳》“曾栽杨柳江南春,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等等。而雍裕之的《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而切合情景,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真是别具匠心。

春意盎然的碧玉春柳

南朝萧绎的《绿柳》:“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诗人集中笔墨于柳的花、色、叶,抓住一个“绿”字,描绘了柳树刚刚抽叶飞花大好春天的之情,明白晓畅,形象鲜明。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春景图。

以柳写春的古典诗歌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年华易逝的人生感慨

李商隐是历代爱用“柳”意象的诗人,他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李商隐青年时就中进士,怀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长期沉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不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

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自我画像――“临风立马图”。他的另一首诗《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写一株枝条繁盛、舞姿优美的柳,却是荒凉冷落的处境,这分明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此中之柳,分明也是身处朋党倾轧的诗人自己的写照。

明诗人高启《秋柳》:“欲挽长条已不堪,都门无复旧毵毵。此时愁杀桓司马,暮雨秋风满汉南......余下全文>>

六:描写山歌的古诗句

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李贺《李凭箜篌引》

2.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 白居易《春题湖上》

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4.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5.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6.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7.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8.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9.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2.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岳飞《满江红·写怀》

13.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4.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5.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 寇准《咏华山》

16.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 王维《送别》

17.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 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18.我是清都山水郎。 ——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19.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 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一》

20.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 孟浩然《万山潭作》

21.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 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22.入淮清洛渐漫漫。 —— 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

23.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24.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 —— 陆游《秋思》

25.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26.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27.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 洪秀全《吟剑》

28.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 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29.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 纳兰性德《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30.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31.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32.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33.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 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34.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35.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 陆游《金错刀行》

36.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 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7.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 沈周《题画·碧水丹山映杖藜》

38.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 张籍《野老歌 》

39.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 李白《西施 》

40.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 王沂孙《眉妩·新月》

41.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 韦庄《谒金门·春漏促》

42.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43.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 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44.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 —— 张绍文《......余下全文>>

七:唐诗三百首第46首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作者: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解】:

1、觱篥:也作筚篥,似唢呐,以竹为管,以芦为嘴,汉代由西域传入。

2、龟兹: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库车、沙雅一带。

3、曲转奇:曲调变得更加新奇、精妙。

4、凉州:在今甘肃一带。

5、傍:靠近、临近,意同“邻”。

6、远客:漂泊在外的旅人

7、解:助动词。能、会。(“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8、飙:暴风,这里用如形容词。

9、自:用在谓语前,表示事实本来如此,或虽有外因,本身依然如故。可译为,本来,自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0、飕飗:拟声词,风声。11、九雏鸣凤:典出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形容琴声细杂清越。

12、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天然音响。

13、百泉:百道流泉之声音。

14、相与:共同、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源明《移居二首》)

15、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这里借代悲壮、凄凉的之声。

16、黄云:日暮之云。(“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李白《乌夜啼》)

17、萧条:寂寥、冷落。

18、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曲调轻快热闹。

19、上:上等的,美好的。(“上客从赵来。”《战国策》)

20、新:清新。

21、岁夜:除夕。

22、声:动词,听。(“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谭嗣同《仁学》)

【韵译】:

南山截来的竹子做成了篥,这种乐器本来出自西域龟兹。

它传入中原后曲调更为新奇,凉州胡人安万善为我们奏吹。

邻近的人听了乐曲人人叹息,离家游子生起乡思个个垂泪。

世人只晓听声而不懂得欣赏,它恰如那狂飙旋风独来独往。

象寒风吹摇枯桑老柏沙沙响,象九只雏凤绕着老母啾啾唤。

象龙吟虎啸一齐迸发的吼声,象万籁百泉相杂咆哮的秋音。

忽然声调急转变作了渔阳掺,有如黄云笼罩白日昏昏暗暗。

声调多变仿佛听到了杨柳春,真象宫苑繁花令人耳目一新。

除夕之夜高堂明烛排排生辉,美酒一杯哀乐一曲心胸欲碎。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