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夕 阳 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反衬(衬托、对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意对即可)
(2)①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
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意对即可)
二:夕阳楼李商隐阅读答案 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
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花明柳暗绕天愁
”一句运用反衬(衬托、对比)
的手法;
以花明柳暗的春色
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
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
三:李商隐的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用了什么手法
可看做宽喻
把春季处处可见的花明柳暗之景比做无可解脱的绕天之愁,即情即景形象而生动
更可看做是夸张
将诗人胸际的愁云无限放大,弥漫充塞到了天地间,使如许春色也蒙上了一层万里愁云万里凝的黯淡色彩.
夕阳楼
作者: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鸿,是一种品性高洁的鸟,我们常以“惊鸿一瞥”来形容恍惚而缥缈的美,以“雪泥鸿爪”来形容人生的闪烁不定,以“飞鸿灭没”形容若有若无的空灵之美.
哲学家嵇康有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其中所表露出的人格境界,读之使人心旌摇荡.而飞鸿能引起如此美妙的联想,都是因为这个鸿是“宾”,它是一个“客”,一个居无定所的飘零者,一个永远在寻找归程的神秘的鸟.
李商隐有句说:“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秋天来了,夕阳楼上,落叶飘飞,一片东来一片西,又见孤鸿飞何处,当然是飞向归程.但诗人认为,人生哪里有个归程,故园只是一个缥缈的空间,家乡只是曾居的场所,一切的追求都是似有似无,人生就是这样,雪泥鸿爪,哪里有个永久的居处,一切都是短暂的寄托罢了.归飞的孤鸿啊,归行何疾又为哪般?飞鸿是天地的宾客,人又何尝不是呢!
陶渊明说:“人生若寄”,人世苍茫,寓身于宇,来往倏忽,直到暂寓暂归,如同云生云灭,云卷云舒,故“归亦是寄”.人世如雪泥鸿爪.云虽疏忽生变,无所淹留,缥缈而又奇幻,但却是那样从容,无所滞碍,何不独心随意,纵浪大化,“寄”心于云霭烟霞,得人生之大适也.
飞翔于天际的宾鸿,虽在黄昏中飘零,虽然它是天地间的一“寄儿”,但当它汇入昊昊苍天、汇入冥色的世界中时,它便于这世界同在,俯仰于这永恒的宇宙中,便拥有了从容.放旷世界,哪个天际不是家!
这从容和洒落,是由融入自然、融入天宇而获得的.
四: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反衬(衬托、对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
“花明柳暗绕天愁”出自李商隐《夕 阳 楼》
夕 阳 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五:赏析「夕阳楼」李商隐
夕阳楼
作者: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自注:"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者"。荥阳:在今河南省城皋县西南一带。是:指夕阳楼。所知:所熟悉的人。萧侍郎,名澣。《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七年(833)三月,以给事中萧澣为郑州刺史,入为刑部侍郎。九年六月,贬遂州司马。"《地理志》:"遂州遂宁郡,属剑南东道。" 萧澣贬遂州司马,不久病逝,商隐作有《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此诗大约作于大和九年(835)秋。据自注可知,萧正在遂州。夕阳楼是萧在郑州做刺史时所建。商隐昔曾投靠萧澣,有知遇之谊,故称"所知"。商隐此时当在荥阳,闻知交远谪,而独上夕阳楼,阀今追昔,乃有孤鸿零落,前程未卜之叹。故虽有花明柳暗之景,却无秋高气爽之情,唯觉愁情绕天。诗以孤鸿喻人,然所喻何人?前人解说不同。或云自喻,或云喻萧。胡世焱曰:"身世方自悠悠,而问孤鸿所向,不几于悲乎?'自'字宜玩味,我自如此,何问鸿为?感慨深矣。"纪昀曰:"借孤鸿对写,映出自己,吞吐有致,但不免有做作态,觉不十分深厚耳。"刘、余《集解》云:"三四巧于言情,不直言己之身世如悠悠孤鸿,而谓方将同情孤鸿之远去,忽悟己之身世亦复如彼。是怜人者正须被怜,而竟不自知其可怜,亦无人复怜之也。运思固极婉曲,言情亦极凄惋,然浑朴之气亦因之而斫削。纪评虽稍苛,然眼力自非张氏之一味吹捧者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