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养老政策有那些
目前法定退休年龄: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女干部年满五十五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延迟退休方案今年制定,2017年正式推出。
养老保险:至少累计缴纳满15年社保(不足的,退休前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退休后(男60,女55,延迟退休方案2015年制定,2017年正式推出)就可以享受养老待遇。就目前而言,任何人累计买十五年社保,就可以在退休时享受当地退休养老待遇。
二:国家对扶持养老有些什么政策?
1、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珐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办发〔2000〕19 号)中规定社会办福利机构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与政府办社会福利机构一样享受同等待遇 。
2、2011年出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以养老服务设施为例,2011年共计投入37.9亿元推进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三:我国现行养老方式与政策有哪些?
2010年10月28日,历经三报四审的《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保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普遍认为,《社保法》的颁布,对于规范社会保险关系,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完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共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多、地区间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加上既已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等等,多种原因错综交叉造成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渐呈现“碎片化”趋势,统一立法面临严峻挑战。基于上述背景,《社保法》准确地把握了与国情相适应的立法口径,即在坚持中央统一部署的同时发挥地方积极性,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预留改革发展空间,保障法律稳定性的同时兼顾了制度弹性。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利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转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更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社保法》全文十二章九十八条,较全面涵盖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其中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立专章共十三条,搭建起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性法律框架。
具体到养老保险制度层面,《社保法》主要明确了以下内容:一、明确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所有劳动者,其覆盖范围包括职工、个体工商户、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等等,其中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研究中,具体将由国务院规定;二是通过法律确立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和基金筹资方式,即明确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各项养老保险基金缴费由用人单位、个人以及政府三方共同承担,同时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政府承担兜底责任;三是明确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账户归属,原则性规定了各自的缴费比例,而具体比例可由国务院根据统筹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四是就个人账户养老金予以专项规定,具体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等等,但对于个人账户是否做实,如何确定记账利率以及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管理模式,并未明确规定,这为日后个人俯户做实及市场化投资运作预留了政策调整空间;五是规定了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并将养老金待遇水平同缴费年限和个人缴费等挂钩,但是对于养老金计发方式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等,保留了政策调整的弹性空间;六是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支付条件,确定最低缴费年限为十五年,同时对缴费不满十五年的个人提供多项制度选择;七是明确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可转移接续,缴费年限累计计算,退休时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八是明确国家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九是规定了社会保险费的统一征缴制度,但征缴主体、具体步骤和办法仍交由国务院制定;十是对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现全国统筹以及社保基金的预决算、投资运营和信息公开予以明确,未来涉及社保基金如何实现保值增值的投资运营......余下全文>>
四:社会大环境下的中国养老政策的变化
中国养老政策随着社会发展,1985年为“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1995年“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2012年“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到现在养老金入市都靠投资来养老。
1981第五届人大第十七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作为国务院常设机构,负责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面对社会对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质疑,1985年政府提出“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并很快得到具体落实,政府颁布通知向独生子女家庭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一定的补助来解决养老问题,虽然这是一项养老政策,但我认为,这时的养老政策依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辅助,其主要目的依然是鼓励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当中,“养儿防老”原本根深蒂固,但在计划生育实施的大背景下人们选择了相信政府所宣传的“政府来养老”。
1995年政府提出“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从“来养老”到“帮养老”两句话的区别体现在了一个“帮”字上,这个字的变化也反映了政府对养老责任的重新界定。紧接着,1996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中国的养老保障主要依靠家庭、企业和基层行政,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养老保障的义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副所长何平在2001年出版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报告》中指出个人养老金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个人缴纳、雇主补贴、基金运营收入和政府负担。这时的养老政策依旧是一种承诺,同样是在积极参与计划生育的前提下,政府承诺会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给予帮助,社会对这种方式依旧持认可态度。
2005年政府提出“养老不能靠政府” 事实上由于国家财政的支持,社会养老保障的待遇也在逐年提高。从2005年开始,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自90年代末以来,企业平均离退休费一直在不断增长。1998年到2008年,企业离退休费从413元增长到1121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时养老问题依旧突出,我认为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仅靠政府买社会保险,远远不能为民众提供足够的保障。事实上我国的人口问题注定养老不可能全由政府负担,如果全部由政府包揽势必会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并拖垮政府,所以政府一再强调公民的养老是由国家、工作单位以及个人共同分担也让政府在养老问题上的责任逐步减轻。但另一方面,社会依然存在这么一群人,他们并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属于贫困人群,他们的养老责任也确实需要政府的承担,因为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生活是政府应尽的最基本责任。即便养老的方式和责任发生转变,社会对年轻时缴纳社保并努力工作用于退休时养老的方式依旧持认可的态度,并且随着农村的加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也逐步的增大。
2012年政府提出“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近几年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不断宣传下,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就延迟退休的原因分析我想有两大方面,一、人口结构不合理、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据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二、养老金缺口呈上升趋势。截至2010年底,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额1.9万亿元,其中做实账户仅2039亿元,由此导致了1 .7万亿元的缺口。其主要原因是历史原因,养老金“空账”中,国有企业的欠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余下全文>>
五:中国社会的养老需求到底有多大
要理解目前中国养老需求,首先要从中国的人口政策谈起。
从1949年到1976年,中国的人口政策是鼓励多生育,一对夫妻可以有三到五个子女,甚至更多,这些在高生育时期出生的人群,当他们在进入青壮年开始结婚生育后,中国的人口政策发生了变化,基于庞大的人口压力,中国自1976年后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城市人群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农村地区虽然对于计划生育的政策执行不够严格,但大多数家庭也只有2-3个孩子。由于上述两个人口政策的截然不同,导致了人口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带了了今日中国的养老问题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建国初期人口生育高峰时代出生的人逐渐步入老年,此时全社会才发现,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中国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由多名子女轮流负担年老父母的居家照顾需求,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可以辅以招募保姆,由子女和保姆共同承担居家老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对于入驻养老院,无论是子女还是老人都存在心理上的不认同,子女将父母送养老院被认为缺乏孝心,老人入驻养老院被看做是遭儿女遗弃,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家庭人口结构决定了居家养老的模式,并且间接的抑制了养老市场的发展,使国内的养老院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品质低下,缺乏高品质服务的养老院品牌,也缺乏对于高品质养老院的品质管理和人员储备。但是,当这些子女们自身成为老人时,他们的居家养老模式将难以为继。
原因很简单,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子女一代人数量减少,而人口寿命却延长了。目前北京平均寿命已经超越80岁,生育高峰一代人现在已经60到70岁,再过十年,他们都需要有人照顾。而他们都仅有一个孩子,一对小夫妻要面对四个老人的照顾,如果再加上工作和养育下一代的压力,居家照顾父母将成为一件难于完成的使命。那么是否可以继续依赖招募保姆呢?同样,农村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加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比例居高不下,农村原有人口数量不断下降,未来能够输出做居家保姆的人口数量与需要居家照顾的老人的数量相比严重不足,因此由子女和保姆承担的居家养老责任将难于完成。
正是因为中国在两个时期截然不同的人口政策,导致了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断裂带。
过去几十年,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在养老市场上的投入都是严重不足的,现有的养老院基本上只有两类,一是由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投资建设的公立养老院,基本延续国内医院病房的格局,设施简单,不适于长期居住。二是由一部分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养老院,尽管设施比普通公立养老院有了改善,但高昂的价格和严重不足的数量,无法满足大多数中高收入阶层的需求,而设施简单的公立养老院的品质低下抑制了这个阶层的人群入驻养老院的意愿。
正是基于全社会意识到了养老市场的庞大需求,近期,中国政府出台了鼓励投资养老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鼓励社区建立养老中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院。
但现实的问题是,作为基层的社区,如何建立有品质保证的养老中心,既缺乏标准又缺乏人员储备,非专业人士对于老年人生活需要缺乏理解,必将使社区养老院的建设难于从各个方面符合老年人生理变化的需求。
目前中国另一个投资建设养老院的主要力量是房地产商,但养老事业不是养老公寓,单纯的养老事业房地产化将留下大量的品质管理的真空。
第三个热衷于投资养老院的力量是保险公司,同样是从投资养老公寓入手,作为保险公司的养老险的配套设施。但生育高峰一代人出生在中国没有保险事业的时间段,保险公司在中国兴起之时,这些人已经过了投保的最佳年龄,因此,养老保险所能覆盖的人群所占比重并不大。
第四个热衷于投资养老院的力量是医院,医院通过扩大对病患者的服务范围,使病患者能够实现从病房......余下全文>>
六:我国居家养老政策有哪些
很多,典型的就是“国家关于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广州现在补助养老金最高达到2千多。做养老项目需要社村通养老平台类型的作为整个系统化管理的基础。
七:现阶段我国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
(根据民政部资料整理)自1999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
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1.67亿老年人,其中: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11.4%;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9%;城乡空巢家庭接近50%,部分大中城市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65岁以上老年抚养比约13%,有的省份接近18%。
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15亿,约占总人口的15%;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
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中华民族素有扶老助老的优良传统,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治保持稳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以来,先后颁布了《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走上了有章可循的轨道。
惠及老年人的范围逐步扩大。逐步由“三无”和“五保”老人拓展到全社会所有的老年人。对于“三无”和“五保”老人,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为他们提供无偿服务,供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对于高龄老人,许多地区出台了高龄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老人,将其作为服务保障的重点,为他们接受居家或者机构养老提供低偿或者无偿的服务。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了一批档次较高的养老机构,在居家养老中实行有偿服务,满足了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
八:中国的社会养老到了什么程度
2014年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8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30日对外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这是首次以政府部门的名义就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管理运行、经办服务等方面情况向公众全面、系统、客观地进行发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工作已逐步迈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8.42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中断缴费现象有所抬头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达到8.42亿人,其中2.29亿人领取基本养老金。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剔除16岁以下少年儿童和在校学生等群体,符合参保条件的人数约为10.5亿人。据此判断,目前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体覆盖率已到80%左右。
到2014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124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906万人,增长5.9%;比2009年底增加10574万人,年平均增长7.7%。但是《报告》也显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占参保职工的比例在下降。2014年,企业缴费人员19431亿,比2013年增加470万人,占参保职工的比例81.2%,比2013年的占比下降2.8个百分点,比2009年下降6.5个百分点。
《报告》分析称,导致缴费人数占参保职工人数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困难群体中断缴费比较多,主要是部分个体、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低且不稳定。二是部分人员对养老金计发“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等政策不够了解,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就不愿再继续缴费。三是一些人在多地就业过程中未能及时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因而即使在新就业地已经参保也可能被原参保地统计为中断缴费人员。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表示,出现中断缴费人数增加的情形,一定程度上也是受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部分企业和行业受到了一些冲击,有的企业用工量在减少。人社部将采取措施扭转这种状况。首先是进一步积极研究如何完善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包括研究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政策,吸引和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加或者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完善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办法和待遇调整的办法,激励更多人长期缴费、多缴费。其次,为了避免更多的中断缴费现象出现,人社部门将加大对缴费困难人员的扶持力度,比如落实社保补贴政策等。此外,还将加强社保的稽核与执法的检查力度,按照社会保险法对各类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要求,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证参保人员流动到私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时候,能够及时接续好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
“对社保缴费的宣传也要加强。有些人缴费满15年,认为可以领到终身的养老金就不再缴费。这些参保者确实是可以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按月领养老金,但是交的少,肯定也领的少。今后还要不断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参保意识。”唐霁松说。
企业养老金过去5年保持年均10.8%的增速
《报告》首次披露了企业养老金替代率情况。替代率指劳动者退休时,养老金的领取水平与其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2014年,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2061元(离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4664元),当期发放无拖欠。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为67.5%,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与2010年(67.6%)基本持平。
《报告》显示,2014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了连续第十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050元,比上年增长10.5%,比2009年增加825元,增长67.3%。尽管企业养老金过去5年保持年均10.8%的增速,但是一直有......余下全文>>
九:我国的养老政策有哪些,农村与城镇的养老制度有哪些区别
目前共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村养老保险等几种情况
1、新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年缴费额100~1500左右(各地自行调整上限,但不能调整下限),参保人自由选择。该两个保险无论男女均为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届时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2、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养老金计算办法一样,但是缴费基数的确定、缴费比例不一样。缴费比例方面,职工个人仅承担缴费基数的8%、所在单位承担20%;灵活就业人员的话自己要承担缴费基数的20%
欢迎追问
十:目前中国的养老制度如何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1984年,中国各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业的职工;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义务。目前,企业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月基础养老金为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20%,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基金积累额的1/120。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继承。对于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还要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经过几年的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已由1997年末的8671万人增加到2001年末的10802万人;领取基本养老金人数由2533万人增加到3381万人,平均月基本养老金也由430元增加到556 元。为确保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不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投入。1998年至2001年,仅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就达861亿元。目前,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邮局)发放,2001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8%。此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仍实行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
1991年,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
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计算养老保险的计提基数:
若本人工资低于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60%确定缴费基数;若本人工资高于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300%确定缴费基数;若本人工资水平在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60%-300%之间的,按本人实际工资收入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