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封侯的典故

一:觅封候是一典故,它的用意何在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

www.gushiwen.org/GuShiWen_5490e52d14.aspx

二:觅封侯借有什么的典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主要表达的是作者陆游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反映陆游壮志难酬,悲愤和感慨.

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表达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用苏秦功业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魄潦倒的典故,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当年万里觅封侯运用了什么典故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典故:

【1】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2】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3】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赏析】

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开篇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起处用“当年”二字领起,化实为虚,点出所叙系指往事.“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匹马”既是纪实,也刻划出作者从军时的勃勃英姿.“戍梁州”,具体指出驻守的地方.南郑属古梁州,故曰.那是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陆游接到王炎的邀请书后,便匹马单身离开夔州,风尘仆仆地奔赴前线,去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当时他十分兴奋,希望能在万里边防线上找到杀敌报国的机会.来到南郑之后,他身披铁甲,跨上战马,腰悬利剑,手挽长枪,冒着酷暑严寒,踏着崎岖坎坷的山路,奔驰于岐渭蜀陇之间,调查地形,了解敌情,积极为北伐进行准备.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充满了胜利的信心.诗人回忆这段生活,是为了与后文对照,揭示英雄末路的悲哀.

“关河”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的纪念.陆游对这件“旧貂裘”十分珍视,因为他曾穿着它在前线冲锋陷阵:“貂裘半脱马如龙,举鞭指麾气吐虹.”(《醉歌》)还穿着它在荒滩上亲手剌死过一只猛虎:“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溅短貂裘”.(《醉歌》)所以当他离开南郑后,一直把它藏在身边保存着.“旧貂裘”是此篇中唯一展现在作者眼前的物象,虽然词中只用一句轻轻带过,但却是理解此词的关键.原来诗人是睹物伤情,因见貂裘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也可以说,“旧貂裘”是这首词灵感的触媒.

换头三句,紧承上片结拍,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胡未灭”,谓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半壁河山还在敌寇的铁蹄蹂躏之下;“鬓先秋”,慨叹自己发如秋霜,年迈体衰,不能重返前线;“泪空流”,是说壮志成空,忧国忧民的眼泪等于白流.这里连用“未”、“先”、“空”三个虚词,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幻灭感,一唱一叹,感人至深.“未”表达了作者逆胡(金入侵者)没有消灭,功业没有建成,感到无比遗恨之情;“先”表达了作者岁月不多,两鬓已苍,雄心虽在,壮志难酬的沉痛之情;“空”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之情.

最后三句,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误国误民政策的无比愤慨.谁会料到,像他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为国献身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此时被罢官回乡,只得披上渔蓑,去作江边的无名隐士,终老于镜湖之滨了.这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矛盾,不仅体现在陆游身上,南宋许多爱国志士同样也有切身的体验.因此陆游所抒发的悲愤之情,具有一定的代......余下全文>>

四: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运用两个典故有什么用

“觅封侯”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五:哪个成语出自当年万里觅封侯典故?

封侯万里

封侯万里 fēng hóu wàn lǐ

成语解释 封:古代帝王分封部下;封侯:立功而得功名;万里:指边远地区。在边疆立功以求功名。形容志向高远,气度非凡

成语繁体 封矦万裏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志向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宋·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如果是典故中的成语就是投笔从戎

当年万里觅封侯”暗用了汉朝(班超 )“投笔从戒”的典故

投笔从戎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郡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县西北)人。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肯动脑筋,能言善辩,读了不少书。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都是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著名的史书《汉书》就是他们父子俩编撰的。

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

但是,班超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一天,他正在写字,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厌烦和苦恼,于是“啪”的一声把笔摔在地上,叹气说:

“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其他什么志向谋略,也应当学学当年的博介子和张骞,在外建立功勋,怎么能够长久地把时间花在替人抄写上面呢?!”

听了这番话,周围的人都讥笑他异想天开,班超感叹地说:“庸人怎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啊!”

后来皇帝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派兵出征,班超从军入伍了。他英勇杀敌,大败匈奴,立了战功。

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他以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断了匈奴的右臂,使汉朝的社会经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他为当时的边境安全,东西方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投笔从戎”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的行动。

六:.“当年万里觅封侯 运用了什么典故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七:拜相封侯出自什么典故?各指哪个历史人物?

元朔五年,薛泽因事免职,公孙弘便做了丞相。在此前,凡是做丞相的都是侯爵。可公孙弘还没有爵位,于是武帝下诏道:"朕嘉先圣之道,开广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者任贤而浮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丞相加封侯爵,就是从他开始的。

在这之前汉朝没有“乡侯”,“乡侯”也是他开始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