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慈善道德文化读本 征文 800字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
二:慈善道德文化读本征文心得体会
有了爱心,就有了慈善,就会去关爱别人;而当你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也有人来关爱你、帮助你。因为有了爱心,有了慈善,我们感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公正,懂得珍惜生命,爱护地球,关爱别人。这就是爱心慈善的魅力。晚上,我捧着一本《慈善读本》,看得眼角湿润了。
爱有很多种,如母爱。这是一种强大的爱,我看了一篇文章《记住,我爱你》,是说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一位女性死在大地震中,而她是双膝跪着,双臂着地支撑着身体死的。女人的身体底下,有一位小孩还活着,被包在一条红色带黄色的小被子里,只有三四个月大。在母亲庇护下,孩子毫无损伤。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是母亲给孩子留下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
读完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泪眼模糊。没有人不会被这一幕所感动,因为我们都知道母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但是,我不但不领情,还怨恨……有一次,我踩单车过马路,妈妈突然说:“下车,过马路要下车!”我没有听妈妈的,以为妈妈要跟我抢跑,就怨恨她的自私。结果,我差点就撞人了,是妈妈拉住我,不然……
爱是生命的源泉,是关怀和爱护,是让我们感到温馨和希望的家园。罗曼·罗兰曾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爱是一位无言的精灵,有一颗美丽而善良的心。我们都是爱的种子,等待春风吹醒、甘露来滋润。
三:中华慈善文化的内容有哪些
慈善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它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的行为,又指人对人的一种心态,包括同情心、怜悯心等。慈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指整个社会、民族的一种事业,即:当人对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已经由个别人发展到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和共同心理时,慈善就具有了社会心理、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行为的意义了。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着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慈善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世代传扬,历久不衰。
第一,以“仁”为核心的古代慈善文化。“仁”就是“爱人”,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助人为善的精神。“尊老爱幼、孝慈为怀、邻里相帮、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儒家、道家、佛家、墨家等文化流派分别从自身的学术体系出发,提出了许多精湛的慈善思想。
儒家的仁爱思想。儒家认为,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应当以“仁”为基础,“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爱的对象不限于有亲缘关系的人,还包括非亲非故的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的方式是要富有同情心、推己及人、助人为善,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仁爱出发,统治者应当实施仁政、节用裕民、施惠于民,做到“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虞”;商人应当散财种德、多做善事,坚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准则。理想社会应当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大同社会。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其仁爱思想对后世慈善事业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道家的为善思想。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源,天道虽然无常却可赏罚应时,使善人得福、恶人遭祸,即“人行善恶,各有罪福,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善恶报应不仅对自身有效,而且还会影响子孙后代。如果祖宗有过失,子孙也要承负责任;如果子孙行大善、积大德,就可免除祖先余殃。因此,世人应当趋善避恶、一心为善、笃行善事,具体方式有很多:“积德累功,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乐以养人,周穷救急”,“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等。
佛家的慈悲思想。佛家认为,善恶存在业报轮回,“今生修善德,来世升入天界;今生造恶行,来世堕入地狱”。如果想要摆脱轮回、出离三界、修成圣佛,必须怀有慈悲精神。“慈”是指以慈爱之心给人以幸福,“悲”则指以怜悯之心拔除人的痛苦。为了体现慈悲精神,佛教信徒一方面要注重“利行”,积极参与赈济、养老、育婴、医疗等慈善活动,做到“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恒求善事,利益一切”;另一方面要注重“爱语”,劝谕世人发慈悲之愿、生救世之心,广行善举、多积功德,做到“众生度尽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墨家的兼爱思想。墨家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社会动乱起因在于人们不相爱,如果人们能兼相爱,就可以实现太平盛世。兼爱是指人与人应当爱人如己、互帮互助,而不能只顾自己、损人利己。具体做法是每个人发挥所长、竭尽所能,从体力、财力、智力各方面去帮助别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从而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兼爱应当不分等级、不分亲疏、不分远近,做到“远施周遍”;兼爱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回报或者博得好的名声,“爱人,非为誉也”。墨家这些兼爱天下、乐于助人、大爱无私的慈善思想,与现代慈善理念存在不少契合之处。
第二,以“救国”为目标的近现代慈善文化。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被赋予民族......余下全文>>
四:佛家文化中有哪些慈善思想
佛教法器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及至西汉末年,它始由西域传入我国。佛法东传后,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善恶观、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的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正缘于此,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它的社会功能也就趋向一种劝善化俗之道,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乃应时而起,至唐达到兴盛。善恶是中国佛教文化中关于心性论的一对范畴。在印度佛教中,它原指心性的净染。《大乘义章》卷十二有言:“顺理为善,违理为恶。”《成唯识论》卷五也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反之,违损此世他世则恶。由此看来,佛教最初的善恶观是以能否契合佛理为标准,凭染净来作为善恶的尺度。具体而言,顺应佛法、佛理是善,心地清净无染是善;违理背法是恶,烦恼痴迷是恶。“善恶是根,皆因心起。”于是佛教就制定了一系列戒律约束众徒,以断恶修善。佛门认为,只有不断改过,心地才能恢复清净,才能修成善果。因此,佛门中有“十善十恶”之说。所谓“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欲、瞋恚、愚痴,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这样,佛教徒以十善十恶为准尺,明善辨恶并求改过积德,产生一种崇贤尚善的力量。佛法对于修行实践的佛教徒在修善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即“修三福”、“持五戒”。修“三福”的具体内容有:一是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是受持众戒,不犯众仪;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行善事。“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饮酒,戒妄语,这与十善颇有相通之处,只是佛门中人将其奉为戒律并身体力行视作功德无量。这种佛教的伦理道德观推动了南北朝以来中国慈善活动的开展。后世人们不杀生而行放生,建放生池、立放生会,不偷盗而行施舍,设善堂、建义局,凡此种种善行就是佛教教义中三福、五戒、十善中蕴涵着的慈善思想外在的具体表现。至于行善的方法,佛家也有其特别的论述,诸如“修福田”、“布施”等。所谓福田,就是行善有如农民播种于田,必有秋收之获,多行善事于前,将会受诸报于后。“福田说”即以此为譬,劝导世人多行善举,多积功德。这成为佛教教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思想内容。唐宋时的悲田养病坊、福田院之名就直接源于此。至于布施,大乘佛教就认为,“以己财事分与他,名之为布;己惠人,名之为施”。它还将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是施舍财物,济人贫匮之苦;法布施是讲授正法,破迷开悟;无畏布施是帮助他人免除畏惧,使之身心安乐。除布施外,佛教还讲爱语与利行,以此度众生。爱语是以善言相劝谕,并以众生平等之心,亲近众生,随机教化;利行则是笃行诸种善举,以利众生。这就是说,佛教徒应该与众生结缘,同舟共济,同甘共苦,逐渐指引他们修德行善,劝勉佛教众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芸芸众生逃去劫难度向来世。这种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行愿精神,不仅对出家僧尼和在家居士有着向引意义,而且对广大群众也有一种世俗伦理和舆论习尚的约束力,使人们慈心向善,慈心行善。久而久之,乐善好施、济人贫苦就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也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上述的这种善恶观念,中国佛教为实现劝善化俗的目的,还提出了因缘业报说,也称作“果报论”。佛教认为,“业有三报:一现报,现做善恶,现受苦乐。二生报,今生作业,来生受果。三后报,或今生受业,过百千生方受业”。善恶行为的潜在力量在时空中承续相沿,生起一种“业力”,它将带来或善或恶、或苦或乐的因果报应,由前世引发至今世,并延伸至......余下全文>>
五:黄河慈善福利会传统文化都有哪些内容
简介:黄河慈善福利会广东潮州黄河实业公司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利用道德教育公益讲座的形式,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了更高的企业价值。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收看本期的《中国访谈》栏目。本期我们邀请了一位十分传奇的人物,他就是黄河慈善福利会广东潮州黄河实业公司的董事长谢奕辉先生。谢先生,你好!
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位十分成功的企业家,为什么是怎样的机缘让您对于传统文化得以高度的重视,让您学习和研究它呢?
谢奕辉:说成功企业家也不敢担,做点小生意而已。关键是学习传统文化,觉得是作为我们一个人人生必须去搞明白的一件事,无论这个人做什么行业的人,原来没有接触传统文化,我生活也过得是很糟糕,也没有一天有充实感,也没有什么快乐,并且整天想的都是名利,想怎么赚钱。等到接触传统文化之后就完全不同,觉得老祖先这种教育太好了,充满智慧,能够让一个人身心和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心想事成,能达到这些,所以这个才值得我们去追求的。
我接触的我们第一本书,传统文化的书,是《弟子规》跟《了凡四训》。《弟子规》是讲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父母、家庭这些关系。《了凡四训》是讲改造命运、心想事成,都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并且感觉到我们传统文化整个儒释道的教育都是跟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特别是像今年,从习总书记上任之后,讲的几次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还讲过建立核心的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这方面习总书记是大智慧。
中国网:为什么习主席说要提倡弘扬传统文化呢?
谢奕辉: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落实传统文化,他对这方面很陌生的话,这个人的一生他不会幸福。现在你看我们整个社会的人,一个人当了很大的官,赚了很多钱,为什么搞到晚年不保?把自己的生活完全给搞到糟糕了,而你没法挽救,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传统文化,所以习主席提出全国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要学习传统文化,其实是在拯救我们现在的人群。
中国网:我们如何来弘扬传统文化呢?
谢奕辉:现在我们这几年都是采用办班教学,因为我自己接触之后,我感觉到传统文化这个东西太好了,就是人人之所必需。那我觉得好,我要从我做起,所以我们在2011年就开始办班教育。那办班,现在的人心浮气躁,要让他静下心来学明白,你必须有个氛围。所以我们采用一次班7天,并且必须在我们这里住,我们提供住宿、吃饭、关闭手机,不看其它,整天就学习,7天才能把一个人给搞明白一点,90%以上都挺好的。一个人在这里学7天之后,我们就有很明显的效果,我们培训到现在,都快1万个人了,原来我们一期100多个人,现在我们一期200多个人,来的人90%以上都是干部,都是公务员,政府派的。那我们采用的模式都是光盘教育,用光盘,不用老师,不请老师,之后我们由辅导员来穿插,个别来给他分析。那光盘我们政府可以拿去审核,政府对我们这里他们也很负责任,也看了我们的教育模式,非常支持。
中国网:在这7天中,咱们的学员都学习什么内容呢?
谢奕辉:7天学的都是我们儒释道的教育,怎么做才能把一个人做好。第一,做这件事不能为名利而做,所以我们整个学习都是不用钱的,也不接受任何财务捐赠,没有功德箱的,就是说来了完全是付出。还有每一个县,比如说他领导派人来学习,我们跟这些县这些政府都没有生意往来,完全纯粹就是大家在学习传统文化,没有杂质。所以我们现在国家,比如说这个人犯罪了抓他,那是不是办法?它是一种办法,可是它治不了大根本,大根本要在人心教育,不是在法律法规,把一个人给救好了,让他认识到我不去贪污,我要当一个为民做实事的好干部,完全能做到这样的。现在我们很遗憾就是习主席讲了几十次弘扬传统文化,好像我们现在动静、力度不......余下全文>>
六:请问慈善伦理有哪些基本理论? 50分
慈善事业的产生、发展、成熟,纵向发展历程来看,慈善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内力重于外力’倾向,内力也就是指人们的慈善意识,。由思想、道德、文化和价值观等因素决定,外力是指改善慈善事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传统对慈善事业伦理=因果的分析认为慈善行为大都是出于人的同情心或仁爱之心,再加上宗教的宣扬和教化而形成并发展开来的。以人道主义为本,以国情为辅的理论。
七:慈善进校园 征文 要求800字 130分
四月的江城,花香沁人,书香四溢,在全市如火如荼开展创建“读书之城”之际,武汉市慈善总会也适时推出了慈善攻化进校园活动,传播慈善文化,慈善理念,让爱在青少年心中成长。
4月23日下午,由市慈善总会、武汉万达东湖置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举办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暨《慈善读本》阅读征文大赛(武昌赛区)”启动仪式在武昌区棋盘街小学举行,向首批本科毕业论文5所小学发放4200册慈善读本。
小学版《慈善读本》像是一本插图画册。翻开目录,“爱心”是这本慈善读本的主打词。记者在读本第10页,大幅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剧照显得很欢乐。这正是数孩子都非常喜爱的动画片角色。以“羊”字入手,解读了汉字“善”的由来,再转述孟子讲述关于善的故事,显得十分生动、自然。棋盘街小学的学生刚接过读本,就爱不释手,高声地朗读。
全书分为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童话、爱心剧场、爱心行动等单元。每章都会四五个爱心活动项目。以组织爱心歌曲比赛、爱心图片、举办爱心画展,到爱心故事即兴表演等,20多个爱心活动项目,全部论文范文小学生设计的。武昌棋盘街小学万康老师说,这些活动操作性很强,也很好玩,将学生暑假实践活动的补充。
翻阅全书,目录中出现一次“慈善”,更“钱”字。在“制订爱心行动案例”中提及,旧书、变卖废品等方式参与慈善。参加会议的武汉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吴天祥深有感触地说,慈善仅是捐钱,更的是有慈善意识、爱心,习惯成自然地去做慈善的事情。发行《慈善读本》要先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慈善的种子。
市慈善总会在武昌选取5个学校(棋盘街小学、路小学、路金都小学、大东门小学、三道街小学),赠送《慈善读本》4200本,同期在5个学校开展“《慈善读本》阅读征文大赛”活动,10月初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以中选出作品在《慈善人》丛刊和武汉市慈善总会网站刊登,并推荐到慈善总会。
此前,市慈善总会还联合衣加医扶贫医疗救助义工站到农民工子弟学校立新小学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慈善文化讲座。与湖北经典音乐广播、湖北大学通识学院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公益环保知识讲座暨经典诗文吟唱会”。下市慈善总会还将在全市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的活动,以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营造良好的慈善事业进展环境。
八:有关慈善的名人名言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 ———苏轼
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 ———莎士比亚
道德必须求其能够具诸践履,意识必须能够化为行动。 ——叶圣陶 教育是使人改变命运的工作,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有意义的慈善事业!——董事长 我们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为自己及孩子打拼,但在我们离开世界之前,总要留一点时间及金钱,来为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打拼,这样生命才更丰盛、才更有意义!——董事长 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就是需要关心的人。——温世仁 一个人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没有学会去关怀别人、去爱别人,那他的生命还有多少意义呢!——温世仁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英·莎士比亚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巴金
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梭洛
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阿德勒
有的人觉得能够舍身,能够用牺牲来对人类表示深切而毫无私心的同情,是一种快乐。——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