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灾害手抄报

一: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手抄报》

我市将广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法制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寺庙的“七进”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防震减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以学校防灾教育“平安校园”、社区防震减灾的“平安社区”、以及农村防震减灾的“平安乡村”活动为重点的“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千城大行动。

此外,我市还将重点开展基层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排查治理社区各类建筑和民房、学校、医院、工厂、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的风险隐患,加强对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督促检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二:减轻自然灾害促进持续发展二年级手抄报

因题干条件不完整,缺少文字,不能正常作答。

三:预防自然灾害手抄报

台风是一种具有很强破坏性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可怕的天气。稍不注意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不管台风的破坏力有多强,依靠现代化的高科技水平,台风也是一种可以预知、可以防范的。

人们总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没有那么严重。在台风来临时,即使各级气象台都已提前发出预告、预报。但总有人并不重视。

深圳市是沿海城市,台风非常频繁。对此,每个机构、每个部门、每个家庭、每个成年人心中,都应准备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办法,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台风所带来的损失。

物业管理部门在悉知台风信息后,应及时在社区发出紧急通知、安全提示。认真检查区内各种沟渠、排水系统,对各种标识牌、高大的树木进行加固。

最不可缺少的,是提示用户将自家阳台上的花盆、易掉的物品移至安全地带,关好自家门窗,避免外出。必要时还需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通知到个别住户。

只有长期坚持“未雨绸缪”,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整改,将预防措施做扎实了、彻底了,才能减少意外事情的发生、减少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失。

无论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只要人人都重视起来,事先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就一定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防灾减灾手抄报内容

防灾减灾日简介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 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日设立目的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 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

2009年5月12日是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对组织开展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进行了研究,对各地、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提出了要求,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专题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活动。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二是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针对本地本部门主要灾害风险,立足群众广泛参与,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干部和群众介绍灾害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针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卫生防疫、自救互救、转移安置等内容,针对特定人群,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防灾减灾演练。针对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医疗救护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技能练兵活动。

四是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各类媒体集中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开设专栏、专题,播出有关专题片和影视节目,报道各地活动开展情况、防灾减灾措施经验以及取得的成绩,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

编辑本段

献给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

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 题:......余下全文>>

五:减少雾霾从我做起手抄报内容300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使地球不受到污染。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一张小纸屑开始做起。

环保写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环保的?现在许许多多的地方都发生了地震,水灾,干旱,沙尘暴,可以说是灾难连连。这些自然灾害其实都是我们人类一手造成的。比如:我们人类每天乱砍伐树木,但却不知道种树,森林一天天减少,所以沙尘暴也不知不觉地来了。

其实我觉得环保不光是大人的事,也是我们小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其实,绿化家园,保护生态,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壮举。环保,只需从自己做起!行动,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我不能阻止人们滥砍伐树木,但我能做到节约每一张纸,不用一次性筷子;我不能阻止人们捕稀有动物,采稀有植物,但我能做到不捕稀有动物,不吃稀有植物;我不能阻止人们不用白色垃圾来污染环境,但我能做到不用塑料袋,用环保袋;我不能阻止人们乱扔电磁污染土地,污染水源,但我能做到把家中的电磁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我不能阻止人们浪费水源,但我能做到每次上完厕所都拧紧水龙头……

我不能阻止破坏环境的事情太多,但我能做到保护环境的事也不少。我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我想,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减少一些污染。

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做好环保。不要让地球的环境再次受到破坏了!

六:怎样预防自然灾害手抄报

台风预防知识:www.qd47.qdedu.net/...cid=83

topic.zsedu.net/...1.html

台风是一种具有很强破坏性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可怕的天气。稍不注意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不管台风的破坏力有多强,依靠现代化的高科技水平,台风也是一种可以预知、可以防范的。

人们总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没有那么严重。在台风来临时,即使各级气象台都已提前发出预告、预报。但总有人并不重视。

深圳市是沿海城市,台俯非常频繁。对此,每个机构、每个部门、每个家庭、每个成年人心中,都应准备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办法,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台风所带来的损失。

物业管理部门在悉知台风信息后,应及时在社区发出紧急通知、安全提示。认真检查区内各种沟渠、排水系统,对各种标识牌、高大的树木进行加固。

最不可缺少的,是提示用户将自家阳台上的花盆、易掉的物品移至安全地带,关好自家门窗,避免外出。必要时还需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通知到个别住户。

只有长期坚持“未雨绸缪”,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整改,将预防措施做扎实了、彻底了,才能减少意外事情的发生、减少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失。

无论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只要人人都重视起来,事先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就一定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七: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少一点)

地震是什么

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应力作用错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是自然灾害之首恶。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地震因震级小,人感觉不到。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多次,造成破坏的地震近千次,7级以上造成巨大破坏的仅十几次,且大多发生在人烟稀少地区。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叫震中;

地面上其他地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

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在学校怎样避震 --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本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防震知识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地震会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发生,每个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余下全文>>

八:防灾减灾手抄报题目

《减少灾害,保护环境》,咕~~(╯﹏╰),《防御灾难》,等等等,好多好多.......(*^__^*) 嘻嘻……(⊙v⊙)嗯,\(^o^)/~,好!!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