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一:求一篇大学新生行为规范心得

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陶冶大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首先,通过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精神力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竞争力,这是克服腐朽、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法宝。对此要务,优秀的人文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因此,通过加强大学优秀人文文化的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这对于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守护的不朽长城。与强调知识和科学本身价值的理性精神不同的是,人文精神强调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而这恰恰是保障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是培养其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   第三,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   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它主要是把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某些方面更加具体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智慧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蔡运桂《艺术情感学》)因此,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促使情感智慧的提升意义重大。   第四,针对当今世界普遍存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21世纪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人文精神,既......余下全文>>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主题教育的体会

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共青团组织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团的建设,全面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团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通过“增强共青团员意识”的学习,我对共青团和共产党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是共青团继续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创共青团员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心得体会

我认为做一名中学生,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而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度的时期,更是用纪律和规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从规范日常行为做起,用规范来要求自己。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穿戴整洁、朴素大方,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不接触不健康、低级趣味的东西。学做品德高尚的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尊敬老师,在校期间要勤奋学习,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爱护校校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保持心理健康。作为中学生还要自强自立,我们不能象小学生那样,事事要父母操心。

同学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只要付出了,都会有收获。相信在老师的监督下,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三年后,我们一定会成长为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中学生,给社会,给学校,给家庭一份合格的答卷。

四:大学生在遵守行为规范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20卷 第1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o.l20 No.1 2010年1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

Jan.2010

收稿日期:2009-01-10

基金项目:长春大学2008年教学研究重点课题(XJ2008-02)

作者简介:朱秋(1962-),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朱 秋

(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吉林长春130022)

摘 要: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研究的归纳和总结,阐述和提出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认为研究现状是静态性的研究多于动态性的研究,特征性的研究多于规律性的研究,研究素材中想象的问题多于实际发生的事例;遇到的问题是社会主流意识影响与非主流意识影响的博弈日益加剧,有约束环境与相对无约束环境的影响差别明显,知识层面教育与思想道德层面教育不协调。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D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0)01-0092-03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整个民

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探索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规律,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

1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研究有上千篇文章,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心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分量。111 静态性的研究多于动态性的研究

所谓静态性的研究是指研究的结果是研究对象在一个时间节点上的心理状态或行为举止表现。所谓动态性的研究是指研究成果是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变化状态或行为举止变化表现。静态性的研究投入精力小,所用时间少,相对于动态性的研究来说,成果说服力弱,实践性不强。动态性的研究投入精力多,时间跨度大,成果说服力强,具有指导性。而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上的研究之所以静态性的研究多于动态性的研究,主要是研究者本身多是/单兵作战0,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集团作战0;或研究者本身手中没有多少可用于支配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如张道理的/大学生价值取向个体性倾向

研究0[思想教育研究,2004(9)];王克真的/引导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0[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1)];张帆,沈旭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亚文化0[中国青年研究,2006(3)];陈伟民的/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制度非均衡分析0[理论导刊,2007(4)];连福鑫,贺荟中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研究0[当代青年研究,2008(6)]等。从这些文章的署名中就可以看出来,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发表的文章基本都是个人书名,没有课程组集体署名;文章的作者也多是普通教师。而要在这一领域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有一个动态性的研究,靠/......余下全文>>

五:关于中学生行为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团章的一篇心得体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除了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外,更应该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尊师守纪,尊老爱幼,尽自身的最大努力做到《规范》中要求的所有项目。

《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从多个方面要求我们这新一代的中学生们,它不仅在我们的本职工作——学习,这一领域有着详细的规范和要求,更是以发展的眼光关注个 人道德修养的完善。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守则》上的要求一一对照,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错,同时也发现自己仍有许多方面做得不足,仍待改善的。

《守则》中有这样的要求“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劳动。”我觉得自己有时候会只顾自己学习上的是而不够热心参加班级里的活 动,对班级里的事不怎么主动,没有出到自己的一份力。我觉得“人是社会的人”而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通过参与班级工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实践自己的机 会。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各项事情。

在“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这方面我也是需进一步努力的。我常常只是将老师的笔记抄好,“只知其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

六: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心得体会

如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大多还能背出几条他们当年遵守的《中(小)学生守则》,“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同学”,这些简单、朴素的条文,曾在无数人的学生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今年秋季开学,“老”《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完成了多年的历史使命后,首次被“刷新”了。在新的《守则》和《规范》中,增加了许多新鲜词汇,体现了与时俱进。

缘何“更新”:

从新的《守则》和《规范》中,我们突出感受到的是以孩子为本,是与时俱进,是切实可行。比如,由于让学生自尊自爱,很重要的一点是珍爱自己的生命,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不被伤害,因此《守则》中有了“珍爱生命”的要求;鉴于网络飞速发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规范》中添加了“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的内容;考虑到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学生的一些作业可以由几个同学一起研究讨论完成,因此,《规范》中在完成作业的条款中删掉了“独立完成”的要求,等等。这些修改贴近了学生实际,顺应了时代发展。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需要修改;有的则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补充新的条款。此次对《守则》和《规范》的修订,就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中小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修订过程中,教育部先后组织北京、上海、河北、福建等地的校长和专家进行了研讨,并分别召开了各年级的学生座谈会。

新《守则》之所以将原《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合二为一,记者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了解到,主要是由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比较相似,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也是较为全面的、原则的、基本的和切实可行的要求。因此,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中小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角度考虑,颁布一个《守则》对工作更有利。

为什么有了《守则》还需要《规范》配套?记者了解到,《守则》从大处着眼,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规范》从小处着眼,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规范》是对《守则》的细化,两者应结合使用。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差异和学习、生活环境的不同,《规范》仍保持两个。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20条要求比较基础,第1条对学生如何对待国家、人民、党和社会方面提出要求;第2条至第7条主要是对学生社会交往方面的基本要求;第8条至第14、19、20条主要是对学生行为养成方面的具体要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仍为5个部分共梗0条,基本概括了中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一部分是针对学生自身提出要求;第二部分是对学生善待他人提出要求;第三部分是对学生在学校中遵规守纪、勤奋学习提出要求;第四部分是对学生在家庭的行为提出要求;第五部分是对学生在社会上如何遵纪守法提出要求。

新在哪里?

新《守则》和现行的《守则》相比,有如下变化:

保留的内容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知错就改,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积极参加劳动”等。

调整的内容有:将“勤于思考”改为“勤思好问”,将“遵守国家法令”改为“遵守法律法规”,将“遵守学校纪律”改为“遵守校规校纪”,将......余下全文>>

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感想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我们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每位学生都必须遵守它。

今天,我重温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中,最令我感慨的是: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这一条。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波兰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用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是轰动世界的发现。居里夫人因其重要的成就而两次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回过来想一想,我平常做作业都不够认真、不够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再做.

八:当代大学生行为规范350字左右的作文该怎么写

大学生行为规范

为了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文明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应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上好理论课、品德课,逐步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形势,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服务人民.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不参与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影响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活动。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甘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

3.掌握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实践环节,努力拓宽知识面,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勤奋学习,谦虚诚实,尊重科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5.自觉遵守学校考勤制度,遵守课堂和考试纪律,服从实验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管理。

6.坚持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早操锻炼、课外活动和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

7.关心和爱护集体,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以集体利益为重。

8.爱护公共财物,不在公共场所、建筑物等处刻画涂写。节约水电,随手关灯,损坏公物,主动赔偿。

9.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

10.加强民族团结。尊重各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兴趣爱好。平等友好相处。

11.文明就餐。尊重食堂职工劳动,保持食堂整洁,爱惜粮食。

12.遵守宿舍管理制度。按时起床和就寝,不违章用电,不随地泼水抛杂物,搞好宿舍清洁卫生。

1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与异性朋友的交往中言行适度,自尊、自重、自爱。

14.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通过正当的渠道和形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15.注意心理卫生,保持身心健康。合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做有损集体和他人的事。

16.尊敬师长,爱护儿童,帮助残疾人。守时守信,不干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

17.佩戴校徽,服饰整洁,言谈文明,仪表大方。坚持使用礼貌语言。

18.勤俭节约,衣食俭朴。不酗酒、不抽烟、不赌博。合理使用助学金、奖学金和贷款。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