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学: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有些地方说是应用,有些地方又说是知识。到底哪个是正确的……
应用(练习)
因为技能其中的一个特点是: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二:形成动作技能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一、动作技能形成有哪几个阶段?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从而逐步地掌握某种动作方式的过程。一般来说,由初步学会到熟练掌握,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
三:通常将运动技能的形成分为怎样的过程阶段?在什么样的的条件下完成某一套动作成为动作的自动化?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通常把运动技能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作的认知阶段
在技能学习的初期,练习者的神经过程处于泛化(或类化)(generalization)阶段:内抑制过程尚未精确建立起来;注意范围比较狭窄;知觉的准确性较低;动作之间的联系不协调,特别是肌肉的紧张与放松配合不好;多余的动作较多,整个动作显得忙乱紧张,完成的动作在空间、时间上都不精确;能初步利用结果的反馈信息,但只能利用非常明显的线索;意识的参与较多。在此阶段,练习者主要是通过视觉观察示范动作并进行模仿练习,较多地利用视觉来控制动作。因此,动觉的感受性较差,对于动作的控制力不强,难以发现自己动作的缺点和错误。
(二)动作的联系阶段
练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之后,初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开始把个别动作联系起来。这时,练习者的神经过程逐渐形成了分化性抑制(或差别抑制)(differentialinhibition),即只有条件刺激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而近似刺激具有抑制作用,不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在相应皮质细胞内形成的抑制过程叫分化性抑制。在动作的联系阶段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更加准确,内抑制过程加强,分化、延缓及消退抑制都得到发展;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紧张程度有所减少,动作之间的干扰减少;多余动作趋向消除,动作的准确性提高;识别错误动作的能力也有所加强;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技能,但在动作之间的衔接处常出现间断、停顿和不协调现象。在此阶段,练习者的注意主要指向技能的细节,通过思维分析,概括动作的本质特征,逐步完善地意识到整个动作,把若干个别动作结合成为整体。这时视知觉虽然起一定作用,但已不起主要作用,肌肉运动感觉逐渐清晰明确,可以根据肌肉运动感觉来分析判断。
(三)动作的完善阶段
在这个阶段,练习者的动作已在大脑中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与精确,掌握的一系列动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有机系统,各动作都能以连锁的形式表现出来,自动化程度扩大,意识只对个别动作起调节作用。此时,练习者的注意范围扩大,主要用于对环境变化信息的加工上,对动作本身的注意很少;视觉控制(controlbyvision)作用减弱,动觉控制(controlbykinestheia)作用加强,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动作的错误。
通常所说的技能包括了技巧,技巧(acrobaticskill)是技能的高级阶段。当动作的完成达到了自动化阶段以后,当人对动作的各组成成分以及时间、空间、力量特点产生了清晰的运动知觉和动作表象以后,这种技能就成为了技巧,如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打字员打字、普通人骑自行车,大都达到了技巧的程度。当然,运动场上运动员的表演,更是技巧的充分体现。
形成技巧以后,从动作的反应速度,从一个动作过渡到下一个动作的敏捷性,以及从动作的灵活性来看,动作彷佛是自动完成的。
技能动作的自动化(automation),是由于大脑皮层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型
四:15、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 )多选题
ACD.。。。做过这个题,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知道这个答案是对的
五:资本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
答: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条件,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有资本形成、人口规模和质量、资源与环境状况、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等方面,外部条件则有外部贸易、引进和利用外资以及外援外债等、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如何把上述这些约束性的因素转化为促进性因素的过程、这其中资本形成被认为是最初的推动力量。
所谓资本形成,就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如何筹措到足够的资本的问题,也就是把社会现有的一部分资源抽调出来,用来增加资本品的存量,以便将来可消费的产品数量得以扩大。由于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资本稀缺,因而加速资本形成就成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性条件。
资本形成尽管是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却不是一个充分条件,仅仅鼓励物质资本形成是不够的,还要建立其他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恃别是要设法提高投资的效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展经济学在资本形成理论上出现了转向,即不再坚持“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的极端观点,转而认为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或约束条件之一,同时强调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虽然资本形成并不是成功的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资本形成就不重要了,或者说重要性降低了。虽然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除了少数已经实现经济起飞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外,当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及城市化的程度还很低,占相当比重的第三世界人口仍然生活在营养不良、就业不足、教育水平低下、卫生保健条件恶劣的落后的农村地区。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大量的开发投资。而这些国家,资本仍然是相对不足的生产要素。即便是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作用,但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归根结底仍然需要物质资本来支持。所以,千方百计地筹集资本,并节约地使用稀缺的资本,仍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小取决于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变化,也就是说,要看资本形成的进程是否同时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生产的提高。若资本边际生产率如索洛模型中假定的那样是递减的,则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是有限的,技术进步就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了,若资本边际生产率和内生增长模型假定那样是不变甚至是递增的,则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了。
资本形成对我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一元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整到多元的以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这一主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形成。因为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只靠技术进步就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时期,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尽管要控制盲目投资、过度投资,但不可否认,资本投入的作用依然很重要。不仅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需要投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投资,资本投入本身的贡献也为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所必须,另外,缓解因效率提高而加剧的就业压力也需要加大资本投入。因此,在当前强调资本形成极具现实意义。
六:创造想象的产生与具备哪些条件
创造想象不是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形成的基本条件有:1、社会实践的要求和人的创造要求. 2、丰富的知识和表象. 创造性活动可以从两方面理解:首先从客观的角度看,它是首创的新事物. 不断开辟新途径,推陈出新的活动.创造力即指创造性活动的主观心理方面的能力.包括:1、探素问题的能力; 2、预见的能力; 3、产生新思想的能力; 4、联想能力; 5、转移经验的能力; 6、灵活思考与统摄思维活动的能力等.顽强的意志在创造性活动中有比智力还重要.在创造性活动的大地里只要有知识、有技能、有毅力、创造的机会总是有的.
七:关于程序性知识和技能
首先知识的分类1 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2根据反映活动深度不同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3 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其次,知识同技能是两个概念
技亥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如 吹拉弹唱,心智技能如 阅读技能,写作构思技能,观察技能,解题技能等
而程序性知识指的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技能的过程。
我感觉你理解的稍微有点混乱了。
以上都是教育心理学知识,你可以参考下
八:市场价值的形成的具体条件有哪三种情况?
一、价值概念共识及其同质基础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一个科学概念所依据的前提要么是对人类普遍常识的归纳与总结,要么是对体现真理的具体现象的抽象与升华,除此之外,尚无他法。具体到价值概念来说,就是要找出大众或者说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对价值概念普遍认知的部分,否则肯定会“发生着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之间由于相互疏远和越来越失去思想联系的过程” 。
通过对各主流经济学派在价值概念上的共识提炼,可以得到价值的三个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Ⅰ:价值必然是商品中同质的东西。因为只有同质的东西才使商品能够相互比较。
基本特征Ⅱ:价值必然是商品中可测度的东西。因为只有可测度的东西才使商品具有相互交换的比例。
基本特征Ⅲ:价值必然是商品中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东西。因为只有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东西才使商品能够在社会范围内进行交换。
劳动价值论坚持认为这种同质的、可测度的和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东西只能是劳动耗费,效用价值论坚持认为这种同质的、可测度的和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东西只能是效用或边际效用,二者孰对孰错?抑或各有局限性,理论适用的前提和条件不同?或者还有第三者能够作为同质的、可测度的和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东西?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只有同质的东西才能相互比较,或者更简化地说只有相同度量衡的东西才能相互比较和计算。实际上,仅就纯粹物质资料而言,当我们把各种劳动的具体活动形式撇开,人们的生产活动就剩下了一点:它们都是人之体力或脑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即人力耗费;同样当我们撇开各种机器设备的具体运转形式,则其耗费只有一种:能量的支出和转换,即自然力耗费。那么人力耗费和自然力耗费是否是同质的或相同度量衡的东西?从格物致知的物理学观点看,衡量力的作用过程和结果是以功来表征的,所谓力的耗费其实是力在做功,同时也是能量的转换或转化过程,人力耗费其实就是人力所做的功,自然力耗费其实就是自然力所做的功。引申到经济学研究中,既然都是功,那么人力所做的功和人力控制、调度和驾驭之下的自然力所做的功,从物质产品形成或改变的结果来看,都是同质的,并具有相同的度量衡,因为在生产路径和加工工艺没有区别的前提下,生产过程中唯一不变的东西只是每件产品形成或改变所必需的功,而无论这种功是人力、畜力还是水力或电力所做的。自然力所做的功可以还原为等量人之体力耗费来计量,或者将人之体力支出表达为功的方式,例如1人·年= x千瓦时。
马克思关于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理论内涵正在于此。活劳动其实是指人力或人力控制、调度和驾驭之下的自然力所做的功,即不仅包括人力所做的功,还应包括人力控制、调度和驾驭之下的自然力所做的功,“活的力”或“活的能量转换”才能做功;而物化劳动在具体形式上即指劳动工具、机器设备等,是人力或自然力做功的媒介和手段,其本身并不做功。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以功来衡量人们为生产纯粹物质产品所产生的人力和自然力耗费,则计量起点以何为界?或者说在某一具体物质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中选择哪一时点作为人们核算功凝结的起点?显然我们不可能将凝结起点反推到物质产品的宇宙诞生状态或原子形式,只能从生产该物质产品所需要的、并能够在自然界中获取的各种原材料形态脱离自然界并进入人类社会体系的那一时点起开始计算才具有经济学意义,包括脱离过程中的人力耗费以及人力控制、调度和运用之下的自然力的耗费,例如原料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也包括一些必要的前置性人力和自然力耗费,例如原料搜索和勘探过程;而在此之后的物质产品的全部生产加工工序不外乎是功不断凝结、累加与复合的过程。
功......余下全文>>
九:教师资格重点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第一,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该
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式知识。为促进学生形成条件化
知识,教师可以编制产生式例题,让学生进行样例学习;还可以向学
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
检索性和应用性。通过这些方法来促进学生将应用条件与实际的问题
情境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条件化知识,为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奠定
良好的基础。
第二,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产生式知识是由一系列以“如果
……那么……”的形式表示的规则组成的知识。通过有效的练习,可
以使产生式知识达到十分熟练,甚至自动化的程度。
第三,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研究表明,言语活动有利于减少学
生思维的盲目性。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言语能力的训
练,如用口语报告法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等,同时还应创造
一种宽松的气氛,使学生敢于表达。
第四,科学地进行练习。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
必要条件。智力技能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很多因素和条件
制约,要使练习取得最佳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做到
精讲多练。其次,练习形式应多样,注意举一反三,促进知识学习的
正迁移。再次,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