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一生阅读答案

一: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六答案老海棠树(史铁生)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2.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3.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4.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5.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

(8分)感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感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余下全文>>

二:奶奶的守望的阅读答案

我迷乱的视线里经常出现的是我爷爷。多年以来关于爷爷的形象我只能听凭别人的描摹,或者努力从父辈的相貌中寻找。在我的想象里,爷爷应该是一个英俊剽悍的男人,不像流传在瓦塘南街那些不着边际、捕风捉影的传说。在宁静的深夜,我常常独自地站在窗口,一次次看见他的漂泊,听见路途上的汤汤露水,起落的鸟声和弥漫的烟尘;他腰里的刀闪着寒光,眼角的长寿眉在风中舞动。这个孤独的人,长久以来已经找不到家的方向,像一只鸟儿茫无目的地飞翔。在瓦塘南街的记忆里,他当年的出走是替村里的一个大户去当了壮丁,为我们的家庭换来的是3亩薄地和2石粮食,而代价却是他一生的流浪。

果真如此,这是我们家族历史上最亏本的一桩生意。

我常常无意中听到关于爷爷的传说。一个我最不愿相信的版本是爷爷当年的死亡:由于想家心切,当兵一个月后,爷爷趁一个月黑天跑出了山区的营房。爷爷躲过站岗的士兵,没入弯曲的山路,急切地想回到瓦塘南街,见到奶奶和他的三个儿子。可爷爷在大山里走了一夜,第二天太阳从山沟里爬出来时,他看见的竟然是逃出的军营。这也许就是命数,为杀一儆百,爷爷被下令活埋。

我似乎听见叮叮当当的镐声,在山谷里回响。我相信爷爷在众目睽睽之下,没有幸运的可能,他就这样被埋进了一个山沟或者崎岖的路边。正如许多的影视镜头,在爷爷被推下坑里时,天上飞过了一群乌鸦或者其他饥饿的鸟类,在大山深处发出瘆人的叫声。问题是,爷爷被埋下后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这就为奶奶以后的寻找埋下了艰难的伏笔,使她一生受尽寻找的煎熬。

因为特别好奇爷爷的身世,20岁那年我贿赂了一个叫张大化的老人,同时在看三叔寄来的家史,他单调的文字让我更加迷茫。那个夜晚,我决定去听一个老人的讲述。这个孤寡的老人和我索要了五个烧饼,两瓶廉价的白酒,外加一个花生豆和一个鱼肉罐头。在开始前他又敲敲眼前的破桌,做了个烟瘾上来的动作,我回到小铺又买了两盒纸烟。

你爷爷的出走是为了几石小麦。那几石小麦你爷爷一袋袋扛到了家里,村子里好多人都看到了你爷爷弯曲的身材,从家里出来时你爷爷手里拎着空出来的布袋。站在街头的几个人问,朱老二,还有几布袋才能扛完啊?你爷爷头上的汗扑扑嗒嗒地落到地上,喘着气,说,快了。他不说还有几布袋,只说快了,这就是你爷爷的狡猾,也是咱瓦塘南街说话的习惯。就这样,你爷爷把几石粮食一趟趟都扛到了家。扛到家后你爷爷长叹一口气,心里头开始不高兴了。一个人替人去当壮丁,背井离乡,那不是高兴的事。到处都在打仗,说不定哪一天一个枪子就把小命送了。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有钱人的命主贵,收钱的人就得撞运气了。你爷爷说,我要走了。你奶奶问你爷爷,粮食吃完你能回来不?你爷爷整理着囤里的粮食,说那可是不好说的事。你奶奶埋怨,你不能回来咱可就亏了。你爷爷说,我是想早一天回到家的,你和孩子们在家等我。你奶奶把三个孩子搂到你爷爷跟前,说,朱老二,你可记住,我们都在等你回来。

临走前,你爷爷在麦田里一坐就是大半夜。到了最后一个夜晚,你爷爷彻夜地坐在地头,快天明时他跪下了,头抵着地,抓着几把黑土,狂喊几声,说,土地爷,我要走了,你好好地护着我们的庄稼,让他们娘儿几个有粮食吃,我会尽量地早点回来。

你奶奶在麦地里搭起了小棚,期待着你爷爷会回到他换来的麦地。那时候温煦的小南风吹得频繁起来,你奶奶守在小棚子里,一次又一次地回忆你爷爷从麦地出走的情景,你爷爷在麦地里的匍匐叫喊,明年,明年又是一地好麦,好小麦啊。

张大化继续地对我叙述着:后来,你爷爷逃出又被就地惩罚的传闻已经传到了瓦塘南街,只有你奶奶还蒙在鼓里。没有一个人去为你爷爷的死因考证,你们家里的情况可能也不容出现一个去为爷爷考证的人,你爷......余下全文>>

三:老海棠树阅读答案

1.文章写了奶奶那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文章反复写了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的情形,奶奶的“张望”是什么?

3.在组织文章内容上,本文除了时间顺序还有着怎样的内在顺序?请具体说明。

4.从全文来看,“老海棠树”这一意像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1. 糊纸袋、补花,扫院子、扫街,识字、读报纸。

2. 奶奶的“张望”就是她的期盼。被人说成是吃过剥削饭的地主,她感到屈辱。她希望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她希望通过辛苦劳动,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她努力识字读报,希望自己能够跟得上时代;她期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3. 文章的内在顺序是“我”对奶奶行为的认识过程和感情的深化过程。文章先写“我”小时候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地劳作,后来长大了才有所理解,最后写自己对奶奶的怀念,对当年伤害奶奶的言行的痛悔。

4. “老海棠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它是文中时序更替的标志,文中所写的每件事都以它为背景;它是奶奶的象征,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它对刻画奶奶的形象和抒发作者的情感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

四:《第一次》的阅读答案

1.小男孩通过努力第一次跨上了人行道。表达了作者鼓励人们学会尝试第一次,功会第一次的美好。

2.(1)孩子还小,自己能力不足,要靠大人的帮忙。

(2)鼓励孩子自己上人行道,让他自己面对困难,学会克服。

(3)相信小男孩是可以的,为他加油。

(4)小男孩很棒,通过自己努力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3.每件事情一开头总是困难的,但坚持就是胜利。

4.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写字,第一次爬山;第一次爬山;因为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了山顶,学会了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眼前的问题及难关

五:奶奶的跛脚阅读短文练习题

2

布袋爷爷表演的时候,

有时嘴里会喊着一个竹哨,

吹出

的声音。

A

、乌丢丢乌丢丢

B

、嘀嘀嘀

C

、咕噜咕噜

3

、老爷爷表演完木偶戏后丢失了乌丢丢的唯一的脚,最后被

捡到了。

A

、吟痴老人

B

、珍儿

C

、珍儿的妈妈

4

、妈妈送给珍儿

作为她十岁的生日礼物。

A

、一只发夹

B

、一套书

C

、一个大大的布娃娃

5

、多宝格上摆满了好玩的东西,乌丢丢最喜欢

A

、木雕

B

、木头小姑娘

C

、小瓷猪

6

、在吟痴老人的家里,吟痴老人是第一诗人,

是第二诗人。

A

、诗篓子

B

、乌丢丢

C

、木头套娃娃

7

、可人小姑娘将来想当一个

A

、诗人

B

、舞蹈家

C

、歌唱家

8

、吟痴老人和可人姑娘每年在一个特定的日子让

帮助他们通话。

A

、电话

B

、白色牵牛花

C

、月光

9

、吟痴老人和乌丢丢离开家准备去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的前一天晚上,多宝格

里的收藏品都跳下来为他们准备了

A

、一场联欢晚会

B

、丰盛的晚餐

C

、精美的礼物

10

、吟痴老人做的第一个玩具是

A

、鬃人

B

、人祖猴

C

、陀螺

11

“蝌蚪人”这个名字是

取的。

A

、吟痴老人

B

、吟痴老人的妈妈

C

、吟痴老人的爸爸

12

、跳跳镇上举行的篝火晚会,主持人是一位

A

、年轻的姑娘

B

、老奶奶

C

、明星

13

、跳跳舞比赛的规距是看谁

跳的时间最长。

A

、单腿舞

B

、双腿舞

C

、拉丁舞

14

、跳跳镇上举行的跳跳舞比赛,最终获胜的冠军是

A

、吟痴老人

B

、去年的获胜者

C

、乌丢丢

15

《逆风的蝶》中那只彩色的蝴蝶为了能和

见一面,勇敢地逆风飞行。

A

、蔷薇花

B

、玫瑰花

C

、牵牛花

16

、种鸡蛋的小姑娘芸儿请

帮忙让鸡蛋快点发芽、开花。

A

、乌丢丢

B

、老母鸡

C

、医生

17

、吟痴老人和乌丢丢在路上遇见一条会说话的蛇,它叫

A

、比翼燕

B

、蜥蜴

C

、草上飞

18

、蛇和

一个祖先。

A

、蜥蜴

B

、龙

C

、蜈蚣

19

、蛇靠

爬行前进。

A

、脚

B

、肋骨

C

、尾巴

二、填空题。

1

、本书中的老诗人叫

先生,他非常热爱写诗。

2

、在吟痴先生的收藏品中,有两件他最珍爱:一件是母亲留下的针线盒,一件

是一个小姑娘送给他的

3

《独脚大侠平妖记》中的独脚大侠叫

4

、可人和吟痴常常以敲墙做暗号:晚上敲两下,意思是

;早晨

敲三下,意思是

5

、跳跳镇上举行的跳跳舞比赛,最终获胜的冠军是

6

、种鸡蛋的小姑娘芸儿请

帮忙让鸡蛋快点发芽、开花。

7

《乌丢丢的奇遇》的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

8

、蘑菇人的一生只有

天。

9

《乌丢丢的奇遇》一书中每一个章节前都有一首“

行花环诗”做引子。

10

把自己的体温和力量注入到珍儿残疾的跛脚中,

珍儿终于

有了健康的双脚了。

三、简答题

1

《乌丢丢的奇遇》一书中,乌丢丢有哪些奇遇呢?请列举两个例子。

2

在《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里,你觉得乌丢丢是一个怎样的人?

3

、除了乌丢丢外,你还对书中哪位人物印象深刻?能说说原因吗?

4

、读了《乌丢丢的......余下全文>>

六:《祖母的暗示》阅读答案

因未提供题目,网上也没有相关题目,故提供相关内容参考:

几乎是从我们一生下来,祖母就不断发现我父亲和我身上的许多特别之处,并总是以自豪的、不加掩饰的赞赏的口气说出来。比如:“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转睛。”“看看,我们的孩子,他精力多好,总是手脚不停。”“他天生爱干净,只要有一点儿没洗干净,他就会哭。”“哎呀,这孩子哭起来像打雷一样,太神奇了。”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现(当然,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我的祖母也会本能地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非凡的禀赋。由于她的这种赞美完全出于本能和爱(也许在她看来,自己的孩子真是这样),所以这种称赞本身就毫无夸张和掩饰,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一定是出色的。

无独有偶,我的母亲也是这样一个人。她常常会说:“看看,这个孩子,手脚不停,像在纺线一样。”“这孩子真不简单啊,吃这样苦的药他居然一声不吭。”“哎呀!这孩子力气真大呀,这么重的东西他居然拿得起来。”结果,这种暗示完全被孩子接受了,他真的表现很出色。

当然,她们的另一个特点也同样一致,那就是对于孩子不道德的行为,她们会发大发雷霆,会结结实实地把犯错的孩子痛打一顿。也许是她们从根本上给予了孩子过高的暗示,有时这种痛打不但不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反而会使他更坚强。

后来我才发现,这类女性极具教育天赋。她们几乎是本能地把一种积极的暗示,不断地、自然地传递给孩子,同时又不失威严。事实上,据我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孩子后来都无一例外地具有一些优秀的、突出的品质,即使他们失败了,也会很快爬起来,重新开始。

相反,我也常常看到或听到过另一种暗示,那是来自父亲或母亲的、对孩子消极而有害的暗示。他们常常会语气低沉地说:“我的孩子的确要笨一些。”“我的孩子怎么能和你的孩子相比呢?”“唉,笨点就笨点吧,这是他的命!”听听吧,世界上没有任何话比这更让孩子伤心的了(连命运都给孩子断定了),特别是这种话是从他的父亲或母亲口里说出的时候。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他们的孩子有的过早地失去了自信心,有的则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才能体会到自己身体上的力量——尽管它曾遭到否定。

七: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后文

老海棠树 阅读答案:

(A)---海底捞月,生动体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的个性

(B)----终于,足见妈妈低头不语的时间之久,体现了奶奶此刻非常惭愧,失落的心理!

3)---1.她不是为了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2.她想学会文化,跟上时代,拥有工作。

2)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春:糊纸袋 、夏,补花、洗菜

--秋:扫院子 、 冬,在灯下学习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后文:_什么时候才能像爸爸妈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

5) ----我会为妈妈倒杯,然后很有诚意地跟她道歉,并且跟奶奶说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很值得学习。她的那种执着,追求,是一种人生财富!一生受用!

八:哪位大哥大姐知道《祖母》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然后答题。(16分)

(1)我的童年,是和祖母一起度过的。

场2)生活,就像坡地上的蒲公英,无奈的苦涩中,总有些幽香。那时,山晨的日子清淡,一包蓝靛,就是农村的全部颜色。祖母那架老掉牙的纺车,缠完了太阳缠月亮,把我童年的酸甜苦辣也都缠在了上面。

(3)当红日欲出未出的时候,晨曦被朝霞扑满金粉,大山给远天一片希望。晨雾用亦真亦假的变术,幻化出无穷无尽的野趣。

(4)夏日里,坐在老梨树下,听祖母讲故事。正在消失的晚霞,淡入了黄昏。望着祖母指出的牛郎织女星,默数着满天的星斗,我的心中充满了欢乐和童话。

(5)上学那天,按照我们乡下的习惯,为了讨个彩儿,祖母给我绣了个大红冠子公鸡,挂在脖子上。就在那年秋天,劳累过度的祖母病了,昏睡了几天几夜,我真怕她再也不能醒来。就是那年,祖母卖掉了出嫁时那对手镯,才给我凑足了学费。

(6)祖母病好后,望着我熬红的眼睛说:“孩子,你还没长大,我怎么舍得走呢!”

(7)读中学时,每次回家,望着老人菜色的脸,心里真不是滋味。

(8)我终于走出大山,到省城读书去了。临行那天晚上,老人给我打点行李,缝补穿旧的衣服,清点我儿时的玩具,翻看我小时候用过的笔记本。夜深了,老旱烟在黄铜烟锅里闪烁着如豆的一点星火,老人家久久没有睡去。到校打开行李我才发现,里面有十几个红皮鸡蛋和一双手工布鞋。双手捧着那双鞋,耳边又响起了祖母常说的那句话:“鞋穿不正,就要崴脚哇!山里的路是咱山里人走出来的呀!”那双布鞋我始终没舍得穿,寒假时,拿回老家,放在祖母出嫁时那口铜页包金的山榆老柜里。

(9)参加工作后,几次想接老人出来,她总是说:“冷不丁儿挪窝,舍不得走啊!”每次探家临行时,她总是站在山道上,望着我渐去渐远的身影,在大山的背景下久久不动。我回过头来,望着那风中飘动的白发,禁不住落下泪来……

(10)又一个中秋,我回到故乡。小溪像一行泪水,顺着大山的腮边流下。祖母已故去多时了。听乡亲们说,后事是由我一位远房姑母办理的。那是一个多风多雨的季节,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连骨灰都没有留下。这时,我多想大哭一场啊,可是,想找个祭奠的地方都没有。姑母告诉我,老人临终前欲说不能,似乎有一些话要告诉我。如今,这些都被昨日的风刮走了,只有蟋蟀在墙角边,对着秋天悲鸣。

(11)重新站在生我养我的小院里,望着一片荒芜的田园,爬山虎翻过颓圮的院墙,无望地对着蓝天,寂寞地开着紫花。望着推走无数人间风雨推走苦乐年华的那盘石磨,望着依然陈旧依然引起我儿时记忆的关东木格子窗。那架纺车还在,那盏油灯还在,那把蒲扇还在,屋前祖母亲手栽的那棵梨树还在,连我童年玩过的弓箭和木刀也悬挂在当年老地方。仿佛锅里仍在散发着玉米饼子的清香,灶里仍在跳动着木柴的火苗。

(12)可是眼前呢,却是一片无声的沉默。难道说,祖母真的走远了吗?

(13)我多想找出那个谜一样的遗言啊!尘封的四壁,隐去了一切,落叶在阶前遮住了往日的足痕。祖母啊,你把要说的话留在了哪里?我清理书籍时,意外发现了个包裹,里面包着一个玉石烟嘴,一对耳环,当年的那双布鞋,也规规矩矩地躺在那里。

(14)望着这些遗物,我沉思了很久。老人似乎把千言万语都写在密密麻麻的针脚上。老人是在告诉我,鞋不可穿错,路不能走歪,是要我一定记住这些金玉良言呢。这时,我想起了祖母一生的顽强和执著,一生的期待和盼望。仿佛她此刻正站在门口,送走南行的雁群,遥望走出大山的孙儿。

(选自《中学生阅读》2005年5期)

17.联系全文看,第(13)段中祖母“谜一样遗言”指的是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