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介绍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由英国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15-1991)于1954年首先提出的。在其《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阐述了“两个部门结构发展模型”的概念,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这两种体系构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这个经济理论的简述: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率先提出的,是区域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二元经济结构”指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并存着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

二、详解这个经济理论的内涵:

1、三个假设:  刘易斯的封闭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分析有三个基本假设:1.劳动无限供给,即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数量如此之多,使得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或者是负数。甚至在工资降低到仅够维护生存水平的时候,劳动的供给仍然超过需求。2.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中同时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门,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工业部门,一个是以传统方式为基础的农业部门;3.工资水平不变,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取决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

2、资本积累的意义:

刘易斯强调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资本积累。产出剩余越多,资本形成越大,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就越快,经济发展进程也就越迅速。因而它认为:经济发展的理论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由原先的储蓄和投资占不到国民收入4%和5%的社会变成一个自愿储蓄增加到国民收入12%-15%以上的经济过程。

3、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阶段:

经济发展会经历两个不同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由于工业资本较小,无力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因此无论需求怎样扩大,总能在不变工资的水平上得到源源不断的劳动供给。这时会出现一个利润急剧增加、资本加速积累、剩余劳动力迅速被吸收的时期。当资本增长赶上劳动供给的时候,经济发展就进入了第二阶段。那时劳动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很低,工业也不再固定不变,技术进步的利益也不全部归于利润,两个部门的收入将随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提高而上升,二元经济也逐步变为一元经济。

三: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结论评价

由此,二元经济结构消失,社会经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这样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就成为二元经济问题的经典模型。

四: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 50分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尽快完成国民经济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建国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

1、赶超型发展战略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

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象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通过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以及重工业的自身循环所创造的社会需求,克服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由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从而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更加突出。二元结构强度一般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衡量。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这一差距最大为4 .09倍,而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高达6.08倍。

2.战略调整、体制改革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到70年代末,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已相当突出,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长期停滞,使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无法继续进行。

从1979年开始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结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转为市场导向。这种由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推动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市场机制的诱导下,农业生产不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加快了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以1987-1992年为例,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农业生产资料来......余下全文>>

五: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家谁的二元经济理论

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理论,较早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农村中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和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能够促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是在古典主义框架下分析二元经济问题的经典模型。

刘易斯指明,“如果在不变的实际工资水平上可以用得到无限的劳动力,资本家的剩余就一直增加,而国民收入中每年投资的比率也在提高”,“当资本积累赶上人口,以至不再有剩余劳动力时,这个过程就必然停止。但它也可能在此之前停止”。

刘易斯认为,从经济原因上分析,资本积累提前停止可能有四个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贸易条件可能变得不利于资本主义部门。刘易斯所谓的贸易条件是指维持生计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经济交流关系,这“实际上是工农业关系问题”,亦即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的相互关系问题。

简单说来,就是,假定资本主义部门不生产食物,将会出现两种对资本主义部门不利的贸易条件,

一种是:如果传统部门即农业的生产不能满足现代部门对食品的需求,从而迫使资本主义部门提高付给农民的粮价,那么必将使资本主义部门减少利润,当这种情况达到一定程度时,“生产日益增多的工业品是无利的”。

另一种是,如果传统农业部门食物生产率提高,但食物价格的下降却不如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则同样会“迫使资本家把更多的产品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从而减少工业利润直至无利可图。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