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旧电池对植物的危害的目的及意义
您好!.电池回收的意义废旧电池的危害让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回收。而电池的回收本身就具有深远意义。由于电池中锌、锰、镍等是可贵的不可再生的重金属资源,鉴于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经济持续发展对资源的连续需求也决定了我们十分有必要对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每回收电池11000g,便可获得汞82g,镉88g,电池的95%均可回收。我国是电池生产第一大国,仅生产干电池每年耗铅13万-14万吨,如果向西方学习(国外产铅55%来自再生铅)对电池回收利用将会有良好经济效益。 废旧电池的危害性:废旧电池的危埂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汞: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脉搏加快,肌肉颤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
二:电池对植物 ,花草,人体,环境的危害
废电池的危害: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造成危害.据苏州大学化学系和有关环保机构的专家介绍,电池里重金属有非常大的危害,主要有镉、铬、镍、锰、汞等元素.被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农作物,重金属会被植物根系吸入植物体内,引起农作物减产或长出的农作物会有害,在土中的重金属还能不断迁移到相邻的环境介质中,被雨水冲刷后渗透到深层土壤中,随地下水进入江河水源,人一旦饮了这种水,就会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损害.
据有关资料报道,全球的镉污染有50%是来自废旧电池的污染,长期饮用被镉污染的水,会发生骨质改变和贫血,典型表现是全身骼酸痛.铬会引起胃肠道溃疡和损伤,镍有致癌倾向,还可导致心肌损伤,铅被摄入后不易排泄,高血,铅会导致儿童行为异常和低智商,锰虽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吸收过多引起中毒,汞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造成神经紊乱甚至性格改变,曾在日本发生过“水侯病”——慢性汞中毒.
三:请问废电池对植物生长的污染情况有多严重?
1)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简介
电池的组成: 干电池、充电电池的组成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举例: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
废旧电池的危害性: 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
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 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过程简述如下:电池——土壤——微生物——动物——粉尘循环——农作物——食物——人体神经——沉积发病。其他水源植物食品消化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地富积,然后经过食物进入人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日本的水俣病就是汞中毒的典型案例。
废旧电池危害的其他表现: 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混入生活垃圾的废旧电池在这三个过程中的污染作用体现在:填埋:废旧电池的重金属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焚烧:废旧电池在高温下,腐蚀设备,某些重金属在焚烧炉中挥发,在飞灰中造成大气污染;再利用:一般采用反射炉火冶金法,工艺虽然容易掌握,但是回收率只有82%,其余的铅以气体和粉尘的形态出现,同时冶炼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
(2)我国废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废电池虽小,危害却甚大。由于废电池污染不象垃圾、空气和水污染那样可以凭感官感觉得到,具有很大的隐藏性,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废电池污染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环保问题。面对日益增加的废旧电池,一些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废旧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现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几乎一天也离不开电池。按我国年消费电池70亿——80亿只计算,人均一年要消费5至6只电池。最常用电池的是寻呼机、手机、袖珍收音机、随身听、遥控器等。仅以寻呼机为例,目前全国寻呼机用户大约在4000万户左右,一个用户一年至少要用六七节电池,一年就消耗2.5亿只左右。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引用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含有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汞就是我们俗称的水银。科学家发现,汞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世界的公害病——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专家们认为,由于电池污染具有周期长、隐蔽性大等特点,其潜在的危害相当严重,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据杨毅夫博士介绍,我国沿海某省的一些农民在回收铅酸蓄电池中的铅时,因为回收处理不当,把含有硫酸的废液倒掉,不仅造成了铅中毒,而且使当地农作物无法生长。
(3)全面解决废旧电池污染仍然是一个环保难题
短期内,国内市场上无汞电池无法取代含汞电池,如何解决电池汞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环保难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全国各地的环保志愿者和一些学......余下全文>>
四:有没有废旧电池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对比实验
有没有废旧电池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对比实验
(1)表中B、D两组对照中,B组中没加满江红,D组加了10克,而小鱼却多活了3天,说明加入了满江红净化了水质,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因此可设置水中有无废电池为变量,表格中只有A与B、A与C可以符合条件.
(3)在实验中都只选了1条小鱼做实验,很明显数量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
(4)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根,而苔藓植物只具有假根.
(5)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满江红生活在水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满江红能净化水质.因此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五:废电池有哪些危害
重者造成骨骼变形,各国都很重视!还说什么破坏。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造成危害,人们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
废电池的危害!据测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壤里,慢慢的沉积下来。
回收废电池,一年累积下来 600 亿颗电池: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使得电池的使用量随之剧增,对地球的破坏力可说是很大的了。废电池混在垃圾中,进入土壤或水源,发达国家生产的各类锌锰子电池已是无汞电池了,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6 吨.7万吨。
废电池的危害,因无回收而丢失铜740吨,集中起来送去回收,这是很正常的哩、锌1: “ 就这么一个小东西对于地球来说。所以废旧电池是不可以随意丢弃的、镉.6万吨、锰、锰粉9,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而且也是浪费。德国的很多商店要求顾客在购买电池时。大多数人会说,同时要把废旧电池交回给商店,可以使 一平方米 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也是在破坏他们的家园 —— 地球;日本专有分类箱收集不同的废电池,据统计,就在那举手投足之下: 当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反应完全后,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成了一颗废电池。在废电池回收上。但他们没有想到、铅等,通常情况下人们就随手一丢,再买过另一颗新的。另外;一个扣钮电池可以污染 60 万升水,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当废电池日晒雨淋表面皮层锈蚀了,能有什么了不起呢,其对人类健康危害造成的后果更难以想象了? ” 电池看上去并不那么具有破坏力,但是看东西不能全看表面,也会引起骨质松软,其中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进入人的体内。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仅 北京市 每年因废电池而进入自然环境的汞竟然达到 29,这数目不能不让人头痛污染水资源,电池再也不能供电了,重者会发疯致死,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就近全球 50 亿人来计每个月每人丢一颗电池。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废电池的回收。也许有人会问,损伤人的肾脏。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与其它垃圾分开。全国电池年消耗量为30亿只。而且发达国家也不允许进口含汞电池,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家用电器的普及和种类的增加。因此中国的含汞电池也不能进入欧美发达地区,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人食用了这种鱼后。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不仅污染环境
六:电池放在农作物里有什么危害?
电池里面有重金属,会导致农作物枯萎死亡的,而且废电池埋在土里会影响土质,影响以后作物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