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医学是人文和医学的统一
人文精神是人类发展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是人类的一种意志、情感、精神,作为人类的精神生活而存在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医学是研究人的生理指标处于良好状态的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为目的。它研究的对象是人,因此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所以要让医学发展的更合理,健康,文明,就要在对医学科学精神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
医学具有独立性,科学性,但它并不是一门纯科学。曾经医学被认为是纯科学,这一认知的代价就是人文性的割裂与丢失。医学关涉着人类命运,它应该是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的统一,其中人文精神又是一把无形的标尺规范着医学的健康发展。如果只是把医学看做是门科学,一味遵循着严苛的科学原则,只针对病人进行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治疗,那么很多因素就会被忽略,如病人的心理、生活质量,病人及家属的需求等,而正是这些人文原则对病人和医生的配合及疾病的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科学性和人文性不应该是对立的两面:科学性决定医学的严谨性、准确性,而人文性则是规范着医学的内在精神。目前社会上医患问题层出不穷,其中的症结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如医疗资源有限,医疗卫生政策不完善,但最根本的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作为新时代的医生,以后要走进各个科室为病人服务,全面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工作的保障,而适当的人文关怀则可以让病人减轻心理负担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因而医疗过程不仅仅是治疗,更是一种安慰。
医学不是可以满足人的任何需求的,我期待着医学发展的历程会进一步朝向人类寻求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治愈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朝向人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尊重思想、尊重灵魂、彰显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前进。
二:医学与人文是一中什么关系
医学人文是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对医学的本质与价值、卫生保健的目的与意义、医疗保障的公平与公正等问题进行探究的活动。医学人文能激发医务人员对人性、对苦难、对生命的敏感性和洞悉力,能确立医学研究、临床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自主、尊重、宽容、公正的价值观。广义的医学人文学包括与医学相关的法律、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亦可称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因此,医学人文是一个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探讨健康、疾病、生命、死亡、疼痛、快乐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考察医学和卫生保健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研究与关注这些学科如何应用于医学教育和改进医疗实践。
三:艺术鉴赏与医学之间的关系1000字以上
影视艺术自产生之日起就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个多世纪来,影视艺术在变革和发展中不断给人类带来新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融入了人类的现实与梦想,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在教育领域,影像资料亦成为促进教学效果的手段被应用到各类课程当中。影视鉴赏选修课作为人文素质基础课在大部分高校开设,均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提升人文素养,影视鉴赏课在医学院校的开设显得更加必要。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 S E 深刻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她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养。”“妙手仁心”是对医学工作者最高的评价。然而,什么叫做仁呢?孔子在《论语》里做过这样的解释:“仁者,爱人。”因此,关爱生命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拥有一颗善良仁厚的心对医学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受国内专业教育的特点及医学专业课业繁重所限,尽管人们意识到人文精神培养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医学生对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影视鉴赏、音乐欣赏等一系列人文素质基础课也缺乏重视。
有调查表明,现阶段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以下共同特性:(1)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失衡;(2)道德观念淡化、价值功利化及现实化;(3)综合能力水平欠佳,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人文素养缺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医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不容小觑。知识结构失衡会影响医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写作及表达上的劣势对今后的论文撰写、医嘱书写及医患沟通上会产生直接影响。人文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道德观念淡化会使医学生缺乏人文关怀,摒弃仁爱精神,造成职业素质低下。不仅如此,医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繁重,现代社会竞争也导致就业压力增大,使医学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冷漠等心理问题,心理素质下降,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而人文素质基础课中讲授的历史、优秀作家作品中传达的观念和态度能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疏导压力,得到启示。
199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教授Engel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其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患者看作具有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体而非单一的生物体,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五个因素考虑疾病和健康问题;二是把医疗工作看作医疗制度、管理、教育、科研和服务质量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工作而非单纯的医疗工作;三是把医疗工作看作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系统工作,要从政治、法律、科学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考虑医疗与外界作用所产生的问题。医学模式的转变表明现代医学已发展成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现代医学的必然要求。
二、影视艺术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
调查显示,有近10亿观众每天花2-3小时收看电视,电影院观众平均年龄为21.7岁,即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影视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影响着他们的认知习惯和交流方式。然而,影视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作为继传统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和戏剧之后的第七、第八艺术,影视艺术对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积极的作用。通过给学生讲授电影发展的历史,电影基本理论,赏析优秀影......余下全文>>
四:用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为什么医学生要树立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 两种不同形态, 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因而仅有其中的一 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 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 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一方面,若只有科学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将变得毫无趣味 可言。诗歌、绘画等艺术都将消失,我们平时的一些客气话、问候语也会变得没 有意义,我们将丧失幻想的乐趣。可以想象,生活在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里,必 定是枯燥乏味的。 科学也不是万能的, 因而我们没有理由用科学的方法来代替一切、 衡量一切。 科学不能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是不确定的, 而且 人也是变化的, 这样就无法对人的行为和态度作出精确的预测, 甚至不精确的预 测也难以达到。 科学也不能给人生的意义提供一个终极的答案, 若是按照科学的 观点来看待人生, 也许人生就显得毫无意义, 因为根据科学的分析, 人只是一种 物质现象, 他的存在过程只是物质的新陈代谢过程而已, 此外看不出有什么意义。 人生意义的问题是不可能有终极答案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 完全由个人自 己的探索来得出。 在这方面, 要得出一个像科学定律那样获得较为普遍同意的结 论是不可能的, 所以科学在这里无能为力。 当然, 人文也不能为之提供终极答案, 那种认为人文可以为人生意义问题提供终极答案的说法, 是不成立的, 因为实际 上人生根本不存在终极意义, 终极意义不过是人自身的一个虚构; 退一步, 即便 有, 我们人类也没有能力去认识它, 或者说, 我们没有能力知道有没有终极意义, 因为这个宇宙有什么终极意义、 有没有终极意义我们是不知道的, 宇宙为什么存 在、为什么这样存在、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我们是没有能力知道的,无论是科学 还是哲学和宗教, 都无法说清, 我们不知道宇宙, 何以知人生?科学也不能解决 人的感情问题和价值观念问题。 我们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法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 产生感情,感情是无法用数学来计算的;如果科学能够解决人的价值观念问题, 就不会有罪犯了。 另一方面, 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学科, 也是同样有害的, 而且也不现实。 一方面, 人类不能仅仅生活在诗意和想象之中, 人类毕竟是一种动物, 他不仅要 吃喝,还有尊严的需要,还要追求更高级的生活,他还有好奇心和控制欲,有无 限扩张的欲望, 这是不能被去除的, 因而他不可能摆脱物质生活, 这就需要科学 这种实用理性或工具理性; 另一方面, 科学既然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 就不 可能再退回到原始的物我不分或科学不发达的状态, 不可能将现有的科学消灭掉。 如果只有人文精神,不要求真的精神,那么人类就会生活在虚无缥缈的幻想 世界之中, 这种艺术理性的无限制发展, 将会使人类精神陷入混乱的、 甚至是疯 狂的状态。 实际上, 在世界历史上这种疯狂状态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过。 西欧中 世纪对女巫的迫害运动, 当时宗教机构甚至还出版了鉴定女巫的手册, 迫害女巫 运动达300年之久, 致使几十万人被迫害致死 1 ; 还有西欧宗教裁判所对异端、 尤其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异端的迫害, 如果不是科学实验的检验和科学的极大 发展, 宗教的种种谎言以......余下全文>>
五:杜治政医学人文思想的起源和受到谁的影响
“人文学科在科学创造中的根基性地位又重新被人们重视。从人文科学角度说明自然科学本质与发展机制成为科学哲学一种先进的方法;人文思想甚至成为一种世界模式被直接等同于科学理论本身。”英国学者萨顿对人文与科学关系的新认识做了深刻的分析,他说“新人文主义并不排斥科学,相反将最大限度地开发科学”,萨顿的新人文主义认为,人文必须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又肯定人文的价值,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学的发展,倡导科学与人文协调并进,其目的是促进科学人性化,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的幸福服务。萨顿新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科学在人类精神方面的巨大作用,强调科学的统一性显示了人类的统一性,同时强调只靠科学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科学的发展必须受到理性约束,因而强调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与此同时,英国知识界的头面人物斯诺于1959年5月于剑桥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讲演,提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交融的主张.他认为非科学家的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彼此都存在一些误解,并将向后看的悲观主义同文学知识分子联系起来,将顺应现代潮流的乐观主义同自然科学联系起来,他的这些思想反映在他的《两种文化》一书中。以萨顿和斯诺为代表的观点,反映了对当代人文与科学关系的新认识,这正是当代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本质特征。我们今天强调医学人文时,丝毫不能轻视医学技术的作用,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医学技术的作用。
当代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特点,构成了新人文主义的技术观。其主要内容是:第一,新人文主义绝不排斥科学,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开发科学。科学与人文的对立,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萨顿)。第二,新人文主义认为当今技术与人文是相互支持和相互依存的。第三,新人文主义只是反对将技术绝对化、视技术为万能的观点,反对将技术视为目的而将人作为发展技术的手段的观点,亦即反对技术万能论和技术主体论。“唯科学主义恶化了科学的片面性,成为20世纪一系列现代危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民族危机、生态危机、精神虚无化)的一个文化观念根源。”第四,新人文主义认为,必须向技术注入人文精神。“尽管科学有很多好处,可是只靠科学却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使科学人性化,让科学的发展得到理性的约制,而不能让科学成为一种与我们无关的工具来发展”。第五,新人文主义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认识也与旧人文主义不同,“它的对立面不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所批判的神性信仰——恰恰相反,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现代性批判之后的神学超越性,已转化为新人文主义重要的同盟军和建设性资源。”
六:医学发展为什么需要人文关怀
20世纪医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现代医学已成为囊括探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缓解病痛的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人类在享受现代医学技术提供日益增多的保健服务的同时,人们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产生疑惑并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呼唤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和价值,期盼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复兴。
一、 医学人文精神:传统的断裂
由于医学的目的是救治在病痛中挣扎、饱受躯体疾患和精神痛楚折磨的病人,因此,医生除了应具备有用而必要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想途径之一。在西方,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强调人体的整体性、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古代东西方医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古代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并不囿于有病部位的治疗,而是主张机体的整体性康复。他们相信“人体是由其本身的各个部分的一致而又交流着的知觉环构成的,当其中任何一部分受到侵袭时,整个身体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即使人的很小部分受伤,全身就感到疼痛,因为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医生不仅应当注意有病部位的治疗,而且也应当关爱病人。病人躯体上的不适往往也导致精神上的痛楚,更何况疾病有时被视为上苍对人类不良行为的惩戒,病人从而遭受到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以医生舒缓病人的精神压力也有益于躯体疾病的康复。古代医生强调对医疗技术的热爱与对病人的热爱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相信医术的目的就是解除病人的痛苦,或者至少减轻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们缺乏有效的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手段,于是他们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的同时,更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
医学人文精神传统不仅在医生的治疗活动中延续,也凝结成稳固地体现慈善、博爱精神的医学建制——医院。在医学史上,无论中外,医院的兴起无不与仁爱、照顾和关怀相关。古罗马时期的一位慈善家,为护理贫病交加的患者,变卖了自己的财产,创办了第一家医院。我国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在疫病流行期间,为照顾无家可归的病人,创办了“安乐病坊”。还有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医院”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兴办的“普通医院”,都以照顾和医治贫困病人为己任,充溢着人道主义的关爱之情。
20世纪以前的医学,在疾病诊治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即便是在医院,也只不过是一种规范化的照顾程序。在20世纪,医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医院里装备了各种诊断仪器和设备:从X射线、心电图、电镜、内窥镜、示踪仪、超声诊断仪,到自动生化分析仪、CT扫描、正电子摄影(PET)、核磁共振成象(MRI)。医生们凭借这些仪器设备能准确、动态、自动地诊断、分析疾病原因和机体的功能变化。肾透析机、心肺机、起搏器、人工脏器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药物、器官移植、生殖技术、介入性治疗等提供了多种有效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技术将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吸引到寻找致病原因、分析偏离正常值的数据、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诊治疾病,按疾病的不同位置或类型分类的临床专科和亚专科纷纷建立,在此病人被简化为因机体的某一部位损伤或功能失常需要修理和更换零件的生命机器。为了便于现代化医院的管理,病人的姓名也被半军事化的......余下全文>>
七:医学人文概要主要包括哪些
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
卫生法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和任务,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展卫生事业而制定的有关卫生工作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程等具有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八:什么是医学生人文素养?
医学生的教育,走的是理科教育的途径。 但是,医学实际上是一门文理兼容的学科,我们治疗的是疾病,但接触的是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皆以人为对象。所以,医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人文科学的特征。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些伏在考研辅导书上,涎水垂颊,昏昏欲睡的未来的医师时,我不知道我们的中国医学的前途何在。 我们的医学教育的流水线上,年复一年地循着背书、考研、编造论文、就业、出国的工艺流程,制造着人文精神淡漠的医生,然后在医院里,进一步加工为赚钱机器。 医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包括博爱的胸怀,道德的操守,和法律的意识,也包括学术上的诚实和宽容。这种素养只能来自于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来自文科的教育,来自于实际医疗实践中前辈和学长们的言传身教,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来自相对优裕的物质待遇。我们的社会环境和医学教育体系,能够充分提供这一系列的条件吗? 所以,我们培养出来的不是医师,而是医商。
九:医学生为什么要重视学习人文知识
个人观点有二
其一,学习人文只是可以肯好的联系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为医学生的科研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使得医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病患之间的交流,以便面对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说的有些个人观点化,希望不要太介意
如果满意我的回答请及时给予好评或收藏我,万分感谢!
十:人文医学兴起的背景
“17世纪英国发生大变动以后,欧洲政治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1789年法国革命之前的一个世纪中出现的所谓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好些.
这种不断的进步是如何保持住的呢?回答简单而又令人信服:通过利用人类的理性力量.这种对理性的信任是启蒙运动的另一基本特点.实际上,两个关键的概念就是进步和理性.”------《全球通史》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17世纪以来的欧洲发生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变化促进了理性时代到来.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这一变化引起了欧洲国家的广泛注意.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
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如笛卡尔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唯一方法是数学推理,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这二人的观点打破了束缚人们头脑的中世纪 经院哲学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之风随之盛行起来;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 引力定律则是在这一风气影响下最伟大的发现,它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牛顿发现了一个基本的、 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这样一来,自然界就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这一架机械装置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永恒法则.到18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研究在物理学、植物学、地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就,使得很多人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才出现了启蒙运动.
此外,这场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启蒙 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兴起时期 英国 霍布斯 人们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洛克 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
高潮时期 法国 伏尔泰 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提出了三权分立原则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扩展时期 德意志 康德 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反对暴力革命
1.伏尔泰(Voltaire,1694年11月21日~1778年05月30日)
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伏尔泰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