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总供给曲线

一:求总供给总需求曲线图

课本上有,百度一搜一大片

给你个连接

wenku.baidu.com/...f.html

二:急!!已知总需求曲线为:Yd=1000-20P,总供给曲线为:Ys=20P(单位:亿元)

(1) Yd=Ys

1000-20P=20P

P=25

将P=25带入总需求曲线(或总供给曲线都行)得到均衡国民收入Y=500

(2)新的总需求曲线为(1000-20P)*(1+10%)=1100-22P

(3)1100-22P=20P

P=26.2

带入总供给曲线,得到均衡国民收入524

(4)新的总供给曲线为20P*90%=18P

(5)1000-20P=18P

P=26.3

带入总需求曲线,的均衡国民收入474

三: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的萧条、高涨和滞胀的状态?

(1)当实际国民收入小于潜在国民收入时,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当实际国民收入高于潜在国民收入时,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当短期总供给曲线处于AS的位置,总需求曲线处于AD1的位置,即总需求不足时,短期均衡国民收入Y1小于潜在国民收入Y*,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当总需求曲线处于AD2位置,即总需求旺盛时,短期均衡国民收入Y2大于潜在国民收入Y*,经济处于高涨时期。

(2)对于滞胀现象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总供给的变动引起的滞胀现象,如图12-5所示。

当总供给受到冲击,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罢工等时,总供给曲线从AS1的位置移动到AS2的位置,实际国民收入Y2小于潜在国民收入Y*,而且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出现了通货膨胀,这就形成了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也就是“滞胀”。

“滞胀”现象还有其他的解释,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政府过度的使用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

四: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响需求曲线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激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影响供给曲线的: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五:利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分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用来分析GDP与价格变动关系的两个重要的宏观概念,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依据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可以对宏观经济作出基本判断。(关于GDP在笔记十二中讨论过)  总供给(AggregateSupply)记为AS,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取决于价格水平、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各种相关因素,既影响长期(潜在)总供给又影响短期总供给。但有些因素,尤其是资源、技术对长期(潜在)总供给的影响更大一些;有些因素,如气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对短期总供给影响更大一些。仅仅影响短期总供给的是投入品价格(工资率、原料价格等)。讨论长短期的问题。又回到了潜在GDP这个概念,我们只需理解对生产投入要素以及科学技术是否发生了实质变化来区分长短期,涉及一个生产能力和实际产出的问题。  总需求(AggregateDemand)记为AD,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是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它既取决于价格水平,也取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和其他因素。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可以得到供求的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在这一点达到平衡,相应地决定就业水平。  简单形象的分析的工具就是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析,来帮助理解政策工具和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从而决定总产出和总价格的的均衡水平。  横轴Q表示总产出(GDP),纵轴P代表价格总水平(CPI),总需求曲线AD表示假定在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将要购买的数量;它是向下倾斜的曲线;总供给曲线AS所表示的是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企业所愿意生产与出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假定其他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总供给曲线显示了总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在长期中,总供给量并不取决于物价总水平,而是取决于经济体的资本、劳动以及用来把投入变为产出的生产技术,因此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在短期中,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的预期时,由于错觉、粘性工资或粘性价格的作用,供给量就背离了由各类生产要素所决定的自然水平。当物价高于预期水平时,供给量就高于其自然率,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供给量就低于其自然率,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D和AS曲线的形状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似,但含义绝对不同,AD和AS曲线体现的是总产出水平和总价格水平的决定,其前提是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以及资本存量这类因素保持不变。现代经济学中讨论的函数关系都在类似的假定下;而微观经济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指的是单个的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其前提是假定国民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等因素保持不变。AS和AD交叉在一起,就可以发现价格和产量的均衡值,所谓宏观经济均衡是指总产量和总价格水平这样一种组合,此时,买者和卖者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购买量、销售量或价格水平。  短期宏观经济均衡可能出现三种状态:  1、充分就业均衡,当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产量恰好处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时,我们称这时的宏观经济均衡为充分就业均衡。这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这是宏观经济的理想状态。2、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失业均衡),这就是宏观经济均衡时决定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内生产总值,从而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  3、通货膨胀均衡,这就是宏观经济均衡时决定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产出超过了潜在GDP的水平,推动了价格的上升。 ......余下全文>>

六: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如何推导? 5分

凯恩斯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由y=f(k,l)决定

(1)在长期价格可以任意调节,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充分的被利用,且假设可被利用技术为为外生变量,此时总供给为一条垂直线:LRAS;

(2)在短期由于价格具有粘性,在短期内保持不变,总供给为一条水平线,即在改价格水平下产出可以为任意值。

总需求曲线由货币数量论得到。货币数量方程:MV=PY(M为货币供给,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水平,Y为产出)。可得MV=k伐,这里k=1/V,是决定人们在获得每一美元收入时想持有多少货币的一个参数。此时M和V作为外生变量就会有p和Y的负相关关系,所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七:宏观经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那里有问题!

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最大的分歧在于供给曲线的假设问题不同,古典经济学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所有总供给不受总需求的变化影响。而凯恩斯主义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向由上面倾斜的,所以总需求的变动将影响总供给。由此偿见,古典经济学重视长期,强调提高潜在供给曲线,加强国家的技术和教育,而凯恩斯重视短期,并认为“在长期中,我们都将死去”,所以他重视政府短期干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