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和总需求

一:什么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测算社会总需求有两种方法:

一是从需求形成角度测算,就是在生产指标基础上,按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作出调整,以得到社会总购买力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需求=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储蓄+本期银行信贷收入+本期财政赤字+本期出口

二是从需求使用角度测算,就是把社会总购买力可能使用去向的各个项目加总在一起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需求=本期投资需求总量+本期消费需求总量+本期国外需求总量

上述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比较,反映着以货币支付力所代表的需求与实物(包括劳务)供应之间的平衡状况。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总需求过大,投资膨胀,经济增长过快,超过社会财力、物力、资源的承受能力,各方面都绷得很紧,这种状况难以持久,最终会引起经济上的大起大落,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注意调控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要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需要。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一个比较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总需求过大,往往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往往导致企业生产行为和居民消费购买行为的混乱。由于企业无法依据正常的信息进行生产和引发的居民的抢购行为,社会经济秩序难以稳定。因此,为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必须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社会总供给

它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进口-本期不可分配部分

本期不可分配部分,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当年不能进行分配的部分,如人工培育正在生长过程中的牲畜、树木、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失等。

由于各时期的供求状况相互影响,在测算社会总供给时,应考虑各时期之间的衔接。其计算公式又可表示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形成的社会总供给+期初供给结余总额

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有什么区别?

社会总需求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进口-本期不可分配部分

三: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有什么区别?

社会总需求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进口-本期不可分配部分

四:请问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是什么?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是分析宏观经济情况与政策的一种很有用的工具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是在货币市场和物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用AS和AD来分析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决定的模型。

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自发总需求的变动和货币量的变动都会影响AD曲线

(如果你还要详细点就要分析在3短总供给曲线 中AD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变动的关系)

AS曲线的变动(只有短期总供给曲线会变动)。分析他对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变动

运用:减少AD或者增加AS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刺激AS比增加AD好,不会引起经济的衰退)

如果还有问题的可以留言我O(∩_∩)O哈哈~

希望能帮到你

五:为什么总支出就是总需求,总收入就是总供给

你说的是指用货币表示的相等!

这样说吧……

总收入:比如某人用他有的机器,棉花,生产了棉袄,卖出去,得到50元钱的收入。社会上很多这样的人,生产出来买了东西买后得到的收入,即为这个社会的总收入--即{{{ 生产GDP的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就是总收入 }}}

总供给:某人运用机器等生产出来产品,提供给社会,就是供给,社会上的很多人生产出东西,供应给社会,就是总供给--{{{ 经济社会就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 }}}

你提供的产品价值是多少,你的相应的产品收入也是多少啊,固 总收入== 总供给

但是 总支出就不一定等于总需求

总需求=====总供给====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总支出就不一定等于总需求

因为存在 非意愿存货——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有时会积压下来,卖不出去,上面的总需求是 意愿的 总需求---即,他认为生产的东西会全部买掉,不会攒下来,但事实不会是他所意愿的。只有 当总需求是意愿的总需求,总需求才等于总支出。

总支出:某人把产品买回来,要付钱,这就是支出,社会上的很多人买东西的支出,就是总支出---{{{ 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

总需求: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六:为什么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逻辑分析是这样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本国的商品价格上涨—本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本国的出恭减少—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需求减少,外国货币的供给增加—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你也可以从一价定律分析,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即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可简单的表述为: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相同。当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物价上涨,同样的商品需要用更多的本国货币购买,而外国的需求不变,商品价格也不变,所需的外国货币也不变,所以本币是贬值的。

七: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产品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

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产品价格上升。

通货膨胀是整体物价持续性的上涨。

当经济体的货币供给的增加速度超过实物产品的增速时,会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货币贬值。

当触币供给增加,而产品数量不变(或较货币供给增加的慢)的时候,对产品的需求增加,产品的供给却不变,这时候,产品的价格上涨,因为需求大于供给。

八:求总供给总需求曲线图

课本上有,百度一搜一大片

给你个连接

wenku.baidu.com/...f.html

九:降低工资对总供给和总需求有何影响 ?宏观经济学

降低工资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因为工资较低时,对于任一给定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产品价格既定,工资低即成本低从而利润高)。但降低工资就是减少人们的收入进而降低消费需求,从而会使总需求曲线左移。

十: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总需求,总供给,它们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1、总收入和总支出,这两个宏观经济总量是相等的。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种,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其中收入法对应的就是你这里总收入的概念,具体来说是一国的雇员报酬+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间接企业税。支出法对应的是你这里总支出的概念,核算方法是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生产法不对应问题中的任何概念,简单介绍一下,生产法是把生产环节中的各个增加值加总得到的GDP,在数值上与前两种方法相等。

2、总产出和总供给(AS)是等价的概念,也就是资本、劳动、土地、资源等投入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生产函数)结合,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总产品。

3、总需求(AD)和总支出是等价概念,计算方法完全一样,就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

4、总需求和总供给。当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一国的经济处于出清状态。目前新凯恩斯和新古典学派已达成共识,即短期内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总需求可以影响总供给。在长期中,总供给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和技术决定,位于所谓的产出的自然水平上,不受总需求的影响。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