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是什么意思

【原文】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白话易解】孔子说:「我死以后,子夏的学问会越来越好,子贡的学问却会退步。」曾子心中疑惑,问:「为什么呢?」

孔子道:「子夏喜欢与比他贤德的人在一起,而子贡却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不了解他的儿子,可以看看他的父亲;不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不了解君主,可看他所任用的人;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土质如何,看那儿长出的草木状况便可知道。所以说,跟善人一起,就像到了长满香花草的房子里,时间久了之后,也不觉得香了,因为已经与它同化。而跟不善的人一起,就如同走入出售鲍鱼的店里,时间久了,也不觉得臭了,因为也被它同化了。朱砂放的地方,往往会变成红色;而贮藏漆的地方,就变成了黑色。因此,君子必然谨慎地选择与自己在一起的人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常常会影响到自己。也有说:学好三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因此,善于学习之人,会很谨慎地选择朋友,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弟子规》也有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同样也是告诉我们,亲近仁德之人,亲近良师益友,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学问。而与不善之人相处,便会受到影响,损伤道德。

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的解释

原话不是这样的,

原话是: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也;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也。

意思是与善良的人相处久了,就像长期处在兰花棚里面一样,时间久了闻不到花香了,因为已经同化了,与不善良的人相处久了,就像长期呆在鱼市一样,时间久了闻不到鱼臭了,也是因为同化了。

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翻译)

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像进入摆放着芳香兰花的房间,时间久了,自然会散发出芳香;和品触恶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卖腌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身便会散发出恶臭。

四:君芝兰之室,久而闻其芳也意思

这句话最初是孔子说的,原文是“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意思是:跟善良正直的人在一起生活,就好像进了有着清纯花香的地方,时间久了就闻不到花香了,是因为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跟那位善良正直的朋友一样,连自己也变得善良正直起来了。而跟不善的人一起,就如同走入出售鲍鱼的店里,时间久了,也不觉得臭了,因为也被它同化了。后来有人改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再后来就变成了:君芝兰之室,久而闻其芳也。。。。。

五:是以与人为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说明什么现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像进入摆放着芳香兰花的房间,时间久了,自然会散发出芳香。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