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主义之争

一:简述“问题与主义之争”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营垒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论战。资产阶级改良派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胡适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对用政治革命的办法对中国社会实行根本的变革,他主张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改良。为此,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针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指出,仅仅依靠“一点一滴的改良”是不行的,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这场论战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个回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的公开分裂。论战的结果是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信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使大批进步青年开始辨清真假社会主义学说,走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二:如何评价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当年发表了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一文,影响很大。如果把这篇文章不放在历史环境看,好像它很科学、很真理,很符合社会实际,现在一些人在不了解历史情况的条件下说胡适很伟大。但一放进历史看,它就具体阶级性和针对性。当时社会大背景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正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不久,它实际就是针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不让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多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确实也蒙弊了不少人,不利于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的扩大。

三:“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胡适

李大钊——问题与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胡适——多谈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标志着新文化运动中统一战线的内部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公开分裂。通过论战,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四:评价问题与主义之争。

就是啊呼同华哥的论战,即是高州同廉江之间的论战

五: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D 本题考查的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他们双方的分歧是:要不要多研究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要不要多谈论理想主义的问题,实质是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六:“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答案D

本题考查理解历史概念,再现历史特征的能力。任何一种新思想的传播都会遭到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不例外,“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回合。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宣扬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社会制度,而李大钊指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可见论战的实质是要不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锭题,而A、B、C项都只是争论的表象。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