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英简介

一:严凤英的剧目简介

大型原创现代黄梅戏舞台剧《严凤英》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日趋成熟并达到艺术成就顶峰这一时期为背景,展现她最美好的人生经历,描述她艺术创作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她曲折丰富的戏剧人生。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位离奇女性的心灵深处,探究她38年的短暂生命,何以如此浪漫动人,让人久久为之迷恋……黄梅戏大师严凤英逝于38岁的盛年。几十年过去了,她的灵魂依旧飘飘荡荡,在寻觅回家的路。她的家在哪儿啊?解放了,受恶霸迫害,避难南京的严凤英辞别了恩人谢文秋,回安徽去唱黄梅戏。一段感情化作了一曲送别的歌。这应当是一个海阔凭鱼跃的美好时代。严凤英心高气傲,一意追求着完美。在黄梅戏的舞台上,《柳树井》、《打猪草》、《天仙配》……她收获着一个又一个成功。黄梅戏由一个地方小戏发展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严凤英也成了黄梅戏的代表与象征。但在感情生活中,接二连三,她收获的却似乎总是不幸。与三个好人的三段姻缘,因为思想性格,因为时代偏见,因为政治风云,结果不是生离就是死别。她的辉煌与不幸,也从某个小小的侧面,为那个过去了的时代勾勒出一幅剪影。她的灵魂含泪而去。但人民并没有忘记他们的黄梅仙子。新的春天来了,他们召唤凤英的灵魂归来。于是她回家了。她的家就在人民的心里,在黄梅戏悠扬的曲调之中。

二:谁能详细介绍一下 严凤英

严凤英(1930-1968),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原名严鸿六,出生于桐城县罗家岭一个贫苦家庭。12岁时,严凤英拜桐城人严云高学唱黄梅戏,不久便在业余班社里登台唱戏。当时,由于家庭、族人反对,严风英离家出走,参加正式戏班,并改艺名为凤英。随后,严凤英又向老艺人丁老六请教,初演《何氏劝姑》、《打猪草》即深受观众赞赏,后演出《菜刀记》中柳凤英一角又获得成功。

1946年,严凤英来到安庆市,先在群乐剧场演出,以《小辞店》、《游春》两曲戏轰动安庆。

1948年,社会动荡不安,不满20岁的严凤英流落到上海,解放前夕又辗转到南京。为生计所迫,严凤英易名严岱峰,先在舞厅伴舞,后结识京昆世家甘贡三之子甘律之,学唱昆曲《游园惊梦》等。严凤英对京昆艺术的刻苦追求,为后来她在黄梅戏中的精湛演技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1年,严凤英重返安庆舞台,继续在“群乐剧场”演出(后改名为“胜利剧场”)。1952年,应邀到上海演出,她在传统小戏《打猪草》、《蓝桥会》和现代戏《柳树井》中所塑造的角色,情感真挚,性格鲜明,唱腔优美动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严凤英也因此被上海观众誉为造诣很深的艺术家。1953年严凤英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4年,再度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天仙配》、《砂子岗》、《打猪草》三曲戏,并获得了一等奖。

从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至1966年的13年间,严凤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红色宣传员》、《刘三姐》、《牛郎织女》、《党的女儿》以及《江姐》等。尤其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的艺术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牛郎织女》,被拍摄成了黄梅戏电影艺术片。她主演的《天仙配》荣获文化部“金质奖章”。严凤英的唱腔亮丽沙甜,委婉动听,韵味浓郁,吸收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唱腔之长,将它们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誉为“严派”,广为流传,并被后人作为“精品”演唱。她是公认的黄梅戏一代宗师。

严凤英是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全国妇女联合会委员、中国文艺家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6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安徽黄梅戏剧团副团长,她还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文革”中,严凤英被指控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封建主义)资(资本主义)修(修正主义)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年4月7日夜,严凤英自杀身亡。1978年5月23日,中共安徽省委宣布为严凤英平反昭雪,同年8月21日省文化局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仪式。

严凤英之死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一生共自杀过三次,吞金、上吊、服安眠药。前两次发生在解放前,原因是不堪凌辱,但均被抢救脱险;但是在“文革”中,死成了,很惨。说来令人发指。

那是1968年4月8日,离她38岁生日还差一个月又16天。当时她头戴13顶大帽子,不堪重负,决定服毒自尽。服毒后曾失声痛哭,丈夫惊醒见到空药瓶,慑于禁令,不敢送医院抢救,而去报告头头。头头闻讯大怒,当即召开批斗会,令严凤英立正挨批,直到药性发作,站立不稳方准许其夫送医院。第一家医院一口拒绝。第二家医院总算勉强收下,但是否抢救还需头头们开会研究决定。偏偏会上有两派意见,各从红宝书中找依据,久久相持不下。直至处于昏迷状态的严凤英呼吸停止,头头们才停止争论。但事情还没有完,因为活着的严凤英“罪孽深重”,遗体也不可能清白无辜,必须剥光衣服开膛破肚,查查体内是否藏着什么收发报机……其实,查......余下全文>>

三:黄梅戏严桂兰简介

黄梅戏

中国戏曲剧种。又称黄梅调、怀腔。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安徽安庆。与湖北黄梅采茶戏有渊源关系。流布于安徽、江苏、福建、江西、湖北、台湾各省。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平词、花腔、彩腔3类为主 ,腔调委婉清新 、细腻动人。早期班社多为业余 ,且只有10个人 ,即“三打七唱”(3人操打击乐器,7个演员)。后随职业化趋向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形成能演大戏、能古能今的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种,形成以中国乐器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小店春早》等。知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马兰等。

四:关于黄梅戏的资料

黄梅戏百科名片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目录[隐藏]

词语解释

简介

黄梅戏的定名与源头

发源

发展

历史沿革

创始人

唱腔伴奏

角色行当

优秀剧目

著名演员

解放前的黄梅戏班社

黄梅戏荣誉榜

黄梅戏专业剧团(院)词语解释

简介

黄梅戏的定名与源头

发源

发展

历史沿革

创始人

唱腔伴奏

角色行当优秀剧目著名演员解放前的黄梅戏班社黄梅戏荣誉榜黄梅戏专业剧团(院)

黄梅戏《天仙配》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剧种,发源于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皖江流域(--上至湖北黄梅县,下至安徽安庆宿松、岳西、太湖、望江、潜山、怀宁、安庆市区、枞阳、桐城以及安徽池州在内的广大皖江流域。)并最终以完整的独立剧种的形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怀腔或府调等,现主要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等地。

黄梅戏的最早源头是来自湖北黄梅县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山区(出自陆洪非之言)。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19世纪初止解放前)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供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编辑本段]简介

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黄梅戏腔、徽调......余下全文>>

五:黄梅戏演员严桂兰和严凤英什么关系

严凤英(1930~1968),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六:马晨明简介 10分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

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叮“育人奖”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七: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和严桂兰有亲属关系吗?

严凤英(1930~1968),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八:马兰的个人简介

马兰,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是迄今为止国内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2007年,荣获美国纽约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美华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马兰1962年4月23日出生于安徽太湖,原籍安徽寿县。1975年学艺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专业,1980年毕业分配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马兰从十八岁正式登台献艺以来,先后在黄梅戏的舞台和影视剧中精心塑造出张玉良《风尘女画家》,李碧翠《无事生非》,红杏《遥指杏花村》,贾宝玉《红楼梦》,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云花公主《龙女》,严凤英《严凤英》,崔莺莺《西厢记》等等艺术形象,个个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是黄梅戏艺术宝贵的财富。她是一位功底扎实,才华横溢的演员,唱做俱佳,生旦齐能。她扮相俊俏,大度不凡,且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动听,行腔优美,吐字清晰,能唱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上不囿程式,而是刻划人物形象,她所扮演的各色各类人物,都能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都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采,像一首首流动着的诗,即博人观赏,又耐人寻味。她曾领衔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巡回演出,赴港澳台演出,赴德国,瑞士,新加坡,美国访问演出以及日本访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马兰在强手如林的中国乃至国际剧坛上,相继在“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和“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夺“十佳演员”之首,赢得了“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飞天奖”的优秀女主角奖,“金鹰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全国电视“十佳”演员以及海外“金猴奖”,“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等最高的奖励,使她在全国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黄梅戏的振兴、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作用,作出了卓越之贡献,她是继严凤英之后黄梅戏中最杰出的旦角演员。她的艺术成就卓著,是黄梅戏梅开二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继严凤英之后当代黄梅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马兰是黄梅戏艺术领域最杰出的代表,是继严凤英、王少舫之后,第二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群体中标志性艺术家。马兰是严凤英之后,唯一代表黄梅戏最高艺术水平的人物。马兰的黄梅戏艺术是当今黄梅戏的最高水平,她所达到的高度至今无人超越。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里,马兰凭借着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一个地方剧种变得典雅、大气,拥有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和更多层次的观众,并使得这个剧种再次走上辉煌的顶峰。马兰是继严凤英之后被公认为是黄梅戏演员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马兰在海内外华人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她的表演,品味高雅而又充满生命力,在人物性格塑造、内心刻划、舞台节奏和演唱厚度上广受好评,被学术界公认为“国内把传统艺术和现代精神结合得最好的极少数表演艺术家之一”。马兰从1983年起,连任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起,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文艺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荣誉以及团省委“七五建 '功者”称号;198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1992年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1992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浙江传媒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戏剧学院特聘专家,主持戏曲音乐剧专业。

九:艺术的剧目简介

《艺术》是当今法国屈指可数的女剧作家雅丝米娜·雷扎的重要作品,该剧1994年问世后,受到国际戏剧界的高度关注。马克、塞尔吉、伊万是有着十几年交情的老朋友。一天,塞尔吉花了20万法郎买来一幅白底子上有几条白色线条的油画,并为自己购得这幅“名画家”的作品而沾沾自豪,他请来马克来欣赏,没想到马克把这幅画贬为“臭狗屎”,二人很不开心。为求一个说法,他们约来伊万做个评判,没料到伊万是个折中主义者。结果三人为了这幅画大动肝火、大伤和气,直至大打出手。就在三人的友谊即将崩溃之际,突然他们醒悟到,为了莫名其妙的一些概念而伤了十几年的友情实在是太不值得了。为了表示对他作奖1996年获伦敦标准晚报奖最佳喜剧奖们对友谊的尊重,塞尔吉将伊万的画笔交到马克手里,要他把这幅挑起争端的油画给涂抹掉……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