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灭火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灭火法,二和三是什么?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即减少空气中的含氧量——窒息灭火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冷却灭火法;隔离与火源相近的可燃物——隔离灭火法;消除燃烧中的游离基——抑制灭火法
二:扑救火灾的方法有那四种
扑灭火灾的四种的方法:
1、冷却灭火法。任何物质的燃烧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极限称之为燃点。冷却灭火法,就是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燃点以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用水进行冷却灭火的就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也是简单的方法。一般我们常见的火灾,如房屋、家具、木材等可以用水进行冷却灭火。另外,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冷却灭火。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78.5℃的雪花状固体,二氧化碳在气化时迅速地吸取燃烧物质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使燃烧停止的目的。在灭火实践中,为了有效地控制火势,降低火灾损失,也常用冷却方法,用水或二氧化碳冷却火场周围的物质,以防止其达到燃点而起火。
2、窒息灭火法。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使燃烧区内的可燃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使燃烧停止,这也是常用的一种灭火方法,对于扑救初起火灾作用很大,此种灭火法可用于房间、容器等较封闭性的火灾。比如我们常见的炒菜时油锅着火,可及时将锅盖盖上,使燃烧的油与锅外的空气隔绝
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3、隔离灭火法。这是一种“丢卒保车”的灭火法、将燃烧物体与其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消除燃烧必备的三个条件之一——可燃物,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隔离灭火法,适应于扑救爆炸物品、流体、固体和气体的各种火灾,也是常用的一种灭火方法。
4、抑制灭火法。这是一种用灭火剂与燃烧物产生物理和化学抑制作用的灭火方法。如干粉灭火剂,在灭火时由于高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冲出储存的容器,形成一股加压的雾状粉流,复盖到燃烧物上,粉粒与火焰中产生的活性基因接触时,
三:火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故,而灭火的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有什么
(1)冷却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之下,停止燃烧。 (2)隔离法: 将火源处及其周围的可燃物质撤离或隔开,使燃烧因与可燃物隔离而停止。
(3)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4)中断化学反应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的化学反应中断。
四:常见火灾有哪几种?用什么方法扑救
《火灾分类》(GB/T 4968-2008 2008年11月4日发布 2009年4月1日实施)
火灾现场
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大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塑料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扑救原则
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剂)、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扑救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屑末代替。
扑救F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
扑救带电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带电火灾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以及电线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的火灾,而顶挂、壁挂的日常照明灯具及起火后可自行切断电源的设备所发生的火灾则不应列入带电火灾范围。
望采纳o(︿_︿)o
五:灭火最常用的四种方法是。
灭火的四种方法(1)冷却法 由于可燃物质起火必须具备相对的着火温度,灭火时只要将水、泡沫或二氧化碳等具有冷却降温和吸热作用的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着火的物体上,使其温度降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以下,火就会熄灭.这种方法在扑救家庭火灾中最常用,也很有效.
(2)窒息法 灭火时采用捂盖的方式,使空气不能继续进入燃烧区或进入很少;也可用氮气、二氧化碳等不燃气体"冲淡"燃烧区的空气,使燃烧因缺少氧气而窒息.如,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只要用锅盖一盖,火就会立即熄灭.人身上的衣服关了火,躺到地上用被褥将身体遮盖住,火焰马上被扑灭.
(3)隔离法 运用隔离法灭火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扑救火灾时迅速将着火部位周围的可燃物搬移疏散开;
2.将着火物质转移到没有可燃物质的地方.
(4)抑制法 是一种化学灭火方法,目前主要彩"1202"、"1211"等卤代烷和干粉灭火剂往燃烧区内喷射,让灭火剂加入到燃烧的过程之中,使燃烧迅速停止.其优点是灭火效率高,尤其是1211灭火剂,灭火后不留痕迹,不会造成污损.
希望采纳!
六:2017消防知识竞赛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的日期是( A )
A、1998年9月1日 B、1998年4月29日 C、1999年9月1日
2、任何单位、( C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义务。
A、公民 B、少年儿童 C、成年公民
3、公安消防队救火( C )
A、只收救火成本费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取任何费用
4、报警愈早,损失愈少。牢记火警电话( B )。
A、110 B、119 C、120
5、我国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 A )。
A、11月9日 B、1月19日 C、9月11日
6、国内通用的医疗救护电话是( B )
A.110 B.120 C.119
7、电器设备在发生火灾时不应该用( B )灭火。
A、卤代烷 B、水 C、干粉
8、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 B )。
A、自由开启 B、向外开启 C、向内开启
9、烟头中心温度可达( C ),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10. 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B )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 B、肥皂水 C、闻气味
11. 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 A )。
A、优先救人 B、优先抢救财物 C、优先灭火
12、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氧气助燃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 )。
A、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13、发生火灾时,( A )。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B、只能开门 C、只能开窗
14、身上着火后,危急情况下怎么办?( B )
A、就地打滚 B、尽快撕脱衣服 C、用厚棉衣往身上盖
15、 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一定的电绝缘性能,适宜于扑救多少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设备( C ) A、1000伏 B、800伏 C、600伏
16、油锅着火时,可向锅内放入( C ),冷却灭火。
A、凉水 B、冰水 C、切好的蔬菜
17、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 B )。
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18、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 C )逃生。
A、着火相反的方向 B、人员多的方向 C、安全出口的方向
19、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 C )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有偿 B、自愿 C、无偿 D、自觉
20、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 D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外侧 D、根部
21、灭火的最佳时期是火灾发生的( A )。
A、初期 B、旺盛期 C、衰退期
22、朴救带电的火灾,我们首先应当( B )。
A、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B、切断电源 C、使用干粉灭火器
23、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 A )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火灾。
A、控制 B、防范 C、保护 D、秩序
24、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最直接的做法应当( C ),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A、大声呼救 B、强行逃生 C、退居室内,关闭门窗
25、如果楼层已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以披上( B ),从楼上快速冲下。
A、干的衣被 B、用水浸湿的衣物 C、塑料或麻的制品
26、我校20栋学生宿舍每层楼有( C )消防安全通道出口
A、5个 B、6个 C、4个
27、宿......余下全文>>
七:消防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责任制概念 (一)、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对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作业人员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二)、内容、目的及形式 1、内容: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使每一个领导至每一个生产一线的工人各自都有明确的岗位安全职责,并能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2、目的: (1)增强每个人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职责分明,各尽其责,普及到各类人员及不同的生产岗位。 3、形式: (1)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一级签一级,一直签到工人操作岗位,做到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2)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层层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直至企业、车间、班组。 (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企业在抓生产的同时,必须抓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企业建立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整改制度。 4、企业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三、事故预防 事故是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的直接后果,而这两者都是可以通过加强培训与管理来控制的,建立并保持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性,是每一位员工的职责。 1、 作业环境的控制:一是减少或消除机器危险部件即检查安全防护装置的合理性。 二是加强现场的管理。 2、对作业人员及其行为的管理:要告诉他们有关的信息,要使他们知道事故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为造成的。员工需要通过训练来掌握技能,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态度需要随时改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也并不一定是事故的最重要的特征。例如,从梯子上坠落的事故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不小心”,但在“不小心”的背后,可能掩盖着其他重要的因素,如缺少培训、缺少维修、对作业缺少计划和监督、没有作业安全系统。 3、事故直接的或者初始的原因,分为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 事故是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的直接后果,而这两者都是可以用管理来控制的。建立并保持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性,是管理者的责任。 1、作业环境的控制:一是减少或消除机器危险部件即检查安全防护装置的合理性。二是加强现场的管理。 2、对作业人员及其行为的管理。员工需要通过训练来掌握技能,承认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并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同时,要及时报告及纠正不安全的状态及行为。 3、事故直接的或者初始的原因,分为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 * 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产生事故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 (1)未经允许而做的工作; (2)未对作业告知危险; (3)擅离工作岗位,使设备处于危险状态; (4)使用设备的速度不正确; (5)没有接好安全防护装置; (6)使用有缺陷的设备; (7)未能以正确的方法使用设备; (8)未能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施; (9)车辆装载不符合要求; (10)未能正确地提升货物; (11)未经允许对运动中的设备进行服务及保养; (12)禁烟区吸烟; (13)工作时嬉闹。 * 不安全的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