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背景资料

一:再见了亲人的资料

再见了亲人 中抗美援朝 ,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多指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开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二:再见了亲人的背景资料。

再见了亲人》这篇抒情散文的历史背景是抗美援朝,作者以叙述三个典型事例① 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② 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敌人的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③ 在敌机轰炸时,为救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这几件事突出表现了朝鲜阿妈对志愿军慈母般的爱。《金色的鱼钩》故事的历史背景是长征。读了课文,你体会到老班长的优秀品质是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

三:《再见了,亲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本文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曾任志愿军的随军记者。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集团进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9月15日又纠集15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轰炸我国安东等地。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丹日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

在朝中人民军队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败仗,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我志愿军遵照中央指示,分批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

四:再见了亲人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20字

在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时,各大国设想的太平洋战争应这样结束:由美国全歼太平洋地区和日本本土的日军,由苏联对付驻扎在中国东三省的关东军,由中国军队歼灭除东三省以外驻扎在中国大陆的其他日军。会议对各国军事行动区域大体作了上述划分,但究竟由谁来解决朝鲜半岛的日军问题没有提及。另外,在行政区划上,朝鲜已被日本列为日本版图的一个行省,而朝鲜半岛上的日军又隶属于驻扎在东三省的关东军,于是朝鲜半岛出现了行动空白和模糊区域,为以后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伏笔。

苏联出兵东北和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迫使日本最终投降。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凭借距离较近的地缘优势,很快进入朝鲜半岛。

此举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觉和强烈反应。此前,美国从未有过在朝鲜半岛驻军的意图和打算。

在苏联红军抵近汉城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急忙致信斯大林,说我们也要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这样好不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家一人一半。

朝鲜原本是个独立国家,后被日本吞并。日本战败,朝鲜将恢复独立国家的面目。但美苏两国认为,战后各民族寻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朝鲜既没有政府,又缺乏选举的经验,因此,雅尔塔会议决定对朝鲜实施托管。这样,朝鲜就成为由联合国托管的单位。

1946年,美苏共同筹备成立的朝鲜问题联合委员会正式启动运转。按照美苏及其联合委员会的最初设想,三八线只是一个受降的分界线,不是一个政治分界线,朝鲜应该是统一的,要搞统一选举,要重建一个政府,南北朝鲜应当各自推选一个政治精英参与竞选。

在北朝鲜,斯大林支持曹晚植(有“朝鲜的甘地”之称)。曹晚植不是共产党人,他的政治风格有点像孙中山。1945年12月莫斯科会议召开,曹晚植主张朝鲜有能力管理自身的事务,坚决反对托管。会后,这个人消失了,杳无音信。下一个人选是金日成,戈夫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上说,这个人有能力又听话。金日成那时在哈巴罗夫斯克,参加过东北抗日联军,他所在的抗联一部被日军打败后,跑到苏联。笔者曾查阅苏联的档案,上面记载,金日成学习俄语非常快,同志关系融洽,威望很高。南朝鲜方面,有金九和李承晚两个人,他们都曾在中国生活过。在中国期间,两派就矛盾重重,派系斗争激烈。后来李承晚跑到美国,同麦克阿瑟相处甚好,取得了麦克阿瑟的支持,而蒋介石和当时美国在朝鲜的驻军又支持金九。金九知识分子意识浓厚,遇到什么手腕都使得出的李承晚,最终被杀。就这样,在人选问题上,双方一直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五:《再见了亲人》的作者是谁?

魏巍

六:再见了亲人中的亲人指的的谁?为什么?

指的的是大嫂,大娘,小金花

七:再见了亲人的主要内容

再见了,亲人,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课文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郸亲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

八:再见了亲人的两条线索是什么

《再见了,亲人》两条线索:明线是回忆朝鲜人民帮助志愿军;暗线是写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