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家长会流程
怎样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长期以来一直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许多幼儿园每个学期1-2次家长会,一般都是教师扮演教导者的角色,家长自然扮演被教导的角色恭恭敬敬地听任老师“训导”。家长会基本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要开好家长会,无论是园长还是老师,首先应转变观念,这是开好家长会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点:第一,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因为受过学前教育的专业训练就看不起家长,认为家长不懂教育孩子,家长理所应当接受教师的“训导”。我们也不应该把孩子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家长的过错,是家庭教育的失误。事实上,我见过不少家长,虽然不是做教育工作,但却对教育孩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那就意味着家长和教师是利益共同体,他们最关注的都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孩子的健康成长又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只有家园合作才能形成教育上的合力,才能使1加1真正大于2;第三,从教师的角度看,家长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社会经验都是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宝贵资源,理应加以充分利用。 其次,家长会要有计划、有准备、有内容。每个学期开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幼儿园的总计划中应有合理的安排,同时,每个班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班与班之间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开家长会,也可以有不同的议题,家长会也可以分对象进行,比如,只有爸爸参加的家长会就很有新意,也很有针对性。 家长会的准备工作不仅仅是发一个通知给家长,教师还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例如:就家长会的议题作一次问卷调查,事先了解大多数家长的意见或关心的问题,准备好本班所有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家长。 家长会的主要任务是沟通加强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教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每次家长会的内容不能太繁杂,也不能太简单。内容太繁杂会导致所有问题蜻蜓点水一样一带而过;内容太简单,又会让家长有来无所谓的感觉,增加家长对家长会的消极心理。每次家长会除了为家长介绍本阶段孩子的活动情况、下阶段将要开展的活动之外,最好能为家长解决几个在教育孩子方面最迫切的问题,让家长切实了解和理解幼儿园的教育,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再次,家长会的形式应多样,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以往大多数幼儿园的家长会,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家长基本上没有机会发表意见。在家长会上,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的。但是光是教师一个人的会并不是家长会,教师更应该起好“穿针引线”的作用。家长会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分期分批进行,可以参观孩子的活动后发表观点。可以每隔一个时期进行一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可以针对某个焦点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总之,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是否选择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能否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让家长摆脱被动受教育的身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就象我们相信孩子能行一样,我们应该相信家长能行。平心而论,最了解孩子最关心孩子成长的不是我们而是家长,家长可以也应该成为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二:幼儿园如何开好家长会
幼儿园如何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指幼儿园邀请家长来园召开的家长座谈会。家长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园长主持召开,所有班级家长共同参与的会议。另一种是由班级老师组织本班家长,针对本班情况召开的会议。
家长会是家园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了解老师,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向,了解老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加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因此,幼儿园每个学期会召开至少两次家长会,即:学期开始和学期结束。学期开始时召开家长会,主要是向家长介绍本学期教师计划如何管理好班级,需要家长配合做好哪些家园共育工作。学期结束时,我们邀请家长来园主要是,了解孩子这学期在幼儿园各方面取得的进步。下面我简单说一下:幼儿园如何召开家长会?
在我园召开家长会,主要是以班级教师组织本班家长召开的座谈会。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针对家长所关注的事情,召开家长会。如:小班孩子刚入园为什么会有哭闹现象?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卫生、安全等各方面,都是家长所关注的,我们可以针对这些事情作重点说明。中班孩子主要是以孩子的各方面的习惯,如:生活、学习,及幼儿自理能力、表现能力各方面,在这些方面的基础上,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大班学前班主要以幼小衔接工作,做重点说明 。另外,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一定要在家长会上说明,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认真坚持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从而,让家长更加信任你,相信你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家长会的流程是:
1、致欢迎词
2、介绍本班教师及幼儿情况
3、说明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4、分析本班开设的课程,及要求孩子达到哪种程度
5、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整体情况说明教师计划如何管理班级。
6、家长配合须知
7、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及本学期幼儿园各项大型活动的安排
各班教师可针对本班级的具体情况,自行调整。只要我们
能够达到家长会的最终目的,就是比较成功的家长会。
要开好家长会,无论是园长还是老师,首先应转变观念,这是开好家长会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点:第一,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因为受过学前教育的专业训练就看不起家长,认为家长不懂教育孩子,家长理所应当接受教师的“训导”。我们也不应该把孩子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家长的过错,是家庭教育的失误。事实上,我见过不少家长,虽然不是做教育工作,但却对教育孩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才能形成教育上的合力,才能使1加1真正大于2;第三,从教师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那就意味着家长和教师是利益共同体,他们最关注的都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孩子的健康成长又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只有家园合作的角度看,家长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社会经验都是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宝贵资源,理应加以充分利用。
其次,家长会要有计划、有准备、有内容。每个学期开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幼儿园的总计划中应有合理的安排,同时,每个班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班与班之间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开家长会,也可以有不同的议题,家长会也可以分对象进行,比如,只有爸爸参加的家长会就很有新意,也很有针对性。
三:幼儿园周托生家长会流程
一、接送学生
1、每学期开始时给学生由高矮顺序排好队形,并用此队形安排学生返校、洗手和吃饭等。
2、接送学生时一定要举牌,回来时按队形,轮流举牌,可避免学生觉得不公平,也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
3、必须按队形排好,不可打闹,进出电梯时保持好队形,不喧哗。
二、每日活动
1、学生返回学校后,以最快的速度放好书包并回到教室做好,等待老师安排活动。
2、英语课以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3、玩游戏的项目尽量做到不重复。游戏过程中,注意学生安全,防止学生打闹。 4、讲故事可以让学生上来讲故事,并给予积分奖励。如果是老师讲故事,可以让学生写今日感动。写好的今天感动由老师统一收集保管。
5、争取做到一个学期学会1-2支舞蹈。同样是学中玩,玩中学的原则。学期结束时可由优秀学生在家长会或其他节庆时表演。
三、午饭及晚饭
1、吃饭前排队洗手,先安排好当天的光盘天使。洗好的同学在教室门口排好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10:40-11:00 接午托生 11:00-11:30
看电影 英语课
玩游戏
讲故事/舞蹈
11:30-11:40 接午托生回校 11:40-12:10 午饭 12:10-12:20 饭后休息 12:20-14:10 午休
14:10-14:15
排队返回学校
14:30-16:00 备课 16:00-16:40 备课 接晚托生
16:40-16:50 接晚托生
16:50-18:00 作业辅导 18:00-18:30 晚饭 18:30-20:30
作业辅导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关盘天使洗好之后可直接去打饭菜先开始吃饭。
2、吃饭时由一个老师打饭,一个老师打菜,汤必须由老师来打,不可挑食。打菜的多少用手势示意老师,不能讲话。打好饭菜的学生按顺序找好位置坐下,等所有学生都打好饭菜方可开饭。
3、所有学生排队和吃饭时应保持安静,必须坐在桌子旁吃饭,不能乱跑。 4、各学生吃完饭、把凳子收好、洗好碗,才能在光盘天使处领取相应积分。 5、饭后休息15分钟,由老师带领玩小游戏。休息完之后洗脚睡觉。
四、午休
1、午休前由老师讲故事,讲故事有助于学生快速入睡,注意讲故事时声音要越讲越小。
2、学生都入睡后,老师可以开始午休。 3、起床时,吩咐学生叠好被子,关掉风扇。
4、换好鞋,背上书包,排好队,举好牌准备出发。 5、去学校的时候保持好队形,不喧哗。 6、目送所有学生进学校。
五、作业辅导
1、学期开始前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作业登记本,由学生自己登记当天作业内容,方便老师检查。
2、没有课的老师必须坐在教室里陪孩子们一起写作业。老师维持秩序,管好纪律,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学生随意进出教室。
3、有问题的学生应举手示意老师。老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以及用眼习惯等。
4、7:15组织......余下全文>>
四:幼儿园小班主题《心与心相连》家长会方案
这个主要的说两者间的沟通,
比如孩子回家应该怎样引导,
而不是命令或者强制的做某事,
这样反而伤了孩子!